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场导向就业能力培养范文

市场导向就业能力培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场导向就业能力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场导向就业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其标准

所谓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一方面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参与社会互动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分析不同类型用人单位所组织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工作,系统比较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发现,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就业能力和评价标准,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从心理上表现出的自尊和成就动机。这一点反应的主要是求职者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肯定,是他们在面对工作挑战时,表现出的敢于面对竞争、敢于追求成功的愿望,这被很多用人单位作为评价大学毕业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拔者或通过心理量表测试,或通过情景模拟测试来考查,在自尊和成就动机上表现不佳的大学生,常会使用人单位失去对他其他能力继续进行考查的兴趣。

2、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一点主要反映了大学生在受教育期间,对学校传授的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一些共性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获得高绩效的人员必须具备的阅读、写作、计算、听、说、计算机应用等能力,而且这些技能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在有的行业,还会涉及到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特殊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完成某项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在这一点上,缺乏实力的大学生往往使用人单位对其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注定处于劣势。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一份展示毕业生具备多种能力的履历表,有助于毕业生从选拔者那里获得最初的良好印象。

3、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思考能力反映的主要是一个人建立在智力和知识水平基础上但绝不仅仅限于智力的智慧程度,它包括提取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分析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往往通过笔试、面试、评价中心技术、心理测量等多种科学的方法予以衡量,测查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结构和水平。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今天,对学习能力的考查变得非常受重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能否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开展学习,还包括是否能正确评估自身学习需要,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追求。

4、人际交往技能,主要包括人际理解力,表现在聆听及理解他人说话的能力,以及对他人未充分说明或部分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关注点的领悟能力;团队精神,表现在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谈判能力,表现为通过交流和沟通,采取妥协、调整或与他人合作等方式解决争端的能力。在对应聘者的考查中,人际交往技能还包括合理展现自我的能力,即学生是否能够按照某一组织认可的成功标准,塑造自我形象,使用组织文化认可的语言,并予以适度表现。

二、高校如何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不单单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更涉及到学生培养的整个系统。因此,在高校校园内开发就业能力方面,既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并任命高级管理者,就全校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性的就业能力开发事宜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责任,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又要推动各个院系和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开发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努力建构系统的就业能力开发系统。对学生入学、学习、实习、毕业等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教育与指导,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能力开发活动。

3、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转变,提升教学人员培养和开发学生就业能力的水平,在学科渗透中的强化学生就业能力。重视实践环节,要强化高校学生的实习、见习环节,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并予以适当的引导,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4、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展开产学研结合,让更多的用人单位介入课程的设计过程#,积极修订课程#,以满足产业界和社会的需求;同时,适时从工商界聘请客座教授,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和掌握校园以外的专业动向。此外,高校还应该与本地的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关系,让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地传递给学校。

5、强化服务意识。高校的职业指导部门要与用人单位、人才中介机构、校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善于从他们那里获取各类信息。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学者对就业趋势及其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展开研究和判断。对有关就业能力的最新成果和信息要及时地向教学部门与学生传递,以便其有意识地培养、开发和提高、与此同时,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问也应该经常交换信息和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