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双循环视角下加工贸易发展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广东加工贸易现状,显示“加工贸易规模扩大,占比下降”“进料加工体量增加,占比上升”“外资企业投资额稳定,成为加工贸易的核心力量”这三个方面是加工贸易的核心力量。加工贸易主要存在缺乏国内销售途径、对外资企业依赖程度大和产品附加值低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优化外贸政策,延长内循环链条”“加强企业扶持,扩大内资企业占比”“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针对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双循环;加工贸易;附加值
一、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加工贸易规模扩大,占比下降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是衡量一国外贸水平的两个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从规模来看,广东加工贸易呈先增后降趋势,表现为驼峰状,在2012年达到峰值5299.13亿美元,在2000年为最低值1211.51亿美元,其中2019年规模是2000年的2.76倍;同期,一般贸易规模持续扩张,从2000年的382.91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5083.13亿美元,增长倍数高达12.27倍;其中,2015年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体量最为接近,分别是4403.30亿美元与4311.57亿美元。从占比来看,加工贸易在早期处于外贸中的绝对优势位置,但随着近年来国家重视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在2016年,广东一般贸易规模首次超过加工贸易规模且加工贸易占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截至2019年,一般贸易占比仍未达到对外贸易规模的一半,而2000年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高达71.22%。
(二)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体量增加,占比上升
加工贸易主要分为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其中,进料加工是广东加工贸易的主体。如表2所示,在2000—2019年期间,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规模均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但进料加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而来料加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年进料加工贸易额为766.62亿美元,2013年达到峰值4670.56亿美元,随后2019年下降至2996.25亿美元。与此相对应的来料加工贸易额2000年444.89亿美元,2008年达到峰值954.46亿美元,随后2019年下降至345.25亿美元。从占比来看,进料加工长期处于加工贸易的核心位置,常年占加工贸易比重超过60%,且在2019年占比高达89.67%。从增速来看,早期进料加工增速较快,同比增速在20%左右,2008年过后趋于稳定,与之相对应的来料加工增速总体上变化较小。
(三)外资企业投资额稳定,成为加工贸易的核心力量
根据广东海关数据显示,2014—2019年期间,广东加工贸易具有多元化经济主体,分为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三大类。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投资总额的80%左右,且占比与投资总额均表现为稳定。占比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约为12%与6%。相比较而言,值得关注的是,加工贸易投资总额在近几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14年的14087.41亿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11527.74亿美元。同时,国有企业对加工贸易的投资额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920.44亿美元下降至2019年的592.81亿美元,2019年国有企业投资总额约为2014年的1.55倍(见表3)。
二、广东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缺乏国内销售途径
传统的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受国外的委托,参与产品生产的一项或多项环节,再将完成好的中间品或产成品交由委托方,具有“两头在外”的性质,加工企业实质上是在外贸环节中销售服务。相当于我国只是参与了其中的加工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对于研展与行销环节参与较少。而当前我国构建的双循环格局,需要的是我国本土市场上的自产自销能力,以此来延长国内产业链条。从加工贸易的传统意义来看,其对于国内的销售途径较少且对出口产品有大幅税收优惠而本土销售无相应优惠,因而面对的主体仍是国外市场,不利于我国的双循环发展。
(二)加工贸易进出口对外资企业依赖程度大
广东加工贸易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严重,当国际环境发生动荡时,其加工贸易将受到较大的波动。尤其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多边合作受阻、全球疫情短期难以平复等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易使广东加工贸易发展受阻。一旦外资企业撤离广东或改变其发展战略,可能会对当地的就业及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此外,由外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产业,易使我国丧失对加工贸易产品的主导权,尤其是定价权。
(三)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
加工贸易附加值通过加工贸易增值率来反映,2000—2019年期间,广东加工贸易增值率从45.93%增长到84.44%,仅从数字上反映增速较快,但实际上,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于受到计算口径等原因限制,其真实增值率远低于此,且其主要参与的加工产品类型为机电类、音像设备及其零件类、附件类,占比超60%,该类产品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含量,因而处在价值链的底端,附加值低。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下降,这类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产业易被周边其他发展中国家替代,如越南等国。
三、双循环战略下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径
(一)优化外贸政策,延长内循环链条
当前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打开加工贸易的国内销售市场,可通过提出有利于加工贸易产品在国内流通的政策解决。相关政策应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制定:一是提出激励外贸企业将销售路径转移至国内的税收政策;二是出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三是围绕双循环发展的外贸扶持性政策;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来达到延长内循环链条的目的,进而促进双循环格局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扶持,扩大内资企业占比
从事加工贸易产业的内资企业占比远低于外资企业的现象,不利于双循环格局的开展,因而需要扩大内资企业的占比。对于扩大内资企业占比,一是需要加强相关企业政策扶持,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参与加工贸易产业;二是鼓励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将研发制作等核心环节转移到我国境内,以合资的方式提高内资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内资企业的出口附加值率高于外资企业,因而扩大内资企业占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双循环的核心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因此加速国内大循环将是双循环的关键,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是高质量产品。在加工贸易产业中,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底端一直是其问题所在。除了以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及内外资企业联合研发以外,企业还可以加强研发资金的投入。一方面,行业龙头可带头搭建研发中心,吸引相关人才入驻;另一方面,企业可加强校企合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一批适应该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浩然,李坤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政策效应:来自加工贸易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9(7).
[2]李军.佛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3]钱学锋,裴婷.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内生动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4]余淼杰.“大变局”与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6).
作者:李军 刘翠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