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工贸易转型动因及国内外机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生产力极大提高,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也随之不断优化,国际贸易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再是出口本国的资源产品,而变成进口大量原材料,然后再加工为成品进行贸易,加工贸易已成为世界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总的来说,加工贸易的发展结构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在国际上不断遭遇由于加工贸易的顺差引发的贸易摩擦,此外,由于周边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的凸显,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
2.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如果能够及时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将脱离劳动密集型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迈进。转型升级实现后,即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也不会影响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当前应该鼓励发展中间投入品市场,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这样就可以提高国内采购率,从而改变目前的不利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良性互动,使国内的产业价值链得到有效延长。
3.3努力培育内资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打破的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改变当前格局的可行办法,就是积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培养内资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促使其具备良好的竞争理念、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市场行为,发挥国有企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作用,从而为加工贸易升级提供有力条件;其次,民营企业的加工贸易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三角等地,存在重复建设、效益偏低、技术不高的问题,只有实现民营企业的集群利益协调和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最后,完善招商引资政策,要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加大在价值链上游研究和开发环节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