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商务视阈下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两种经济形态下的理论分析条件基于自由竞争市场条件分析“传统经济”与“电子商务”两种经济形态下的价格波动理论,其假设前提是两种经济形态具有更好的可比性,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相同实物经济基础。同时限定相同的市场约束条件,即两种经济形态下的市场交易均有交易成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同、农产品供给企业存在行业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
(二)两种经济形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理论由图1可知,传统经济形态下,自由竞争市场中的由图2可知,由于原有传统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同,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滞后性,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增加的消费者需求增加,E2状态不可能长期持续,必然实现需求曲线由D1右移至D2,达到新的市场均衡点E3,此时价格则由P2上升为P3。对图1、图2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短期内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但长期内会促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总的来说,不管是在传统经济形态下还是在网络经济形态下,农产品价格呈现出的波动上涨趋势不可逆转,具体原因:一是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交易成本有关,短期内交易成本下降,供给增加,农产品价格下降;二是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价格需求弹性有关,消费者需求具有一定刚性和滞后性,电子商务促进消费者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三是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电子商务消费需求变化具有很大的周期性,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具有周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农产品价格波动上涨。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几乎全部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食品业及餐饮业,降低这些行业的利润。这种影响达到一定时期会导致相关产业规模萎缩,从而减少产出;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在短期内会降低相关企业运行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长期内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产出,产生供给效应。
(二)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民消费能力,最终对社会总产出产生影响。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会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升整个农村的消费水平,导致社会总产出增加;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会减少农民收入,进而降低整个农村的消费水平,导致社会总产出减少。
(三)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影响农产品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资,其价格上涨必然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农产品作为工业生产的基本原材料,其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生产基本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会带动其他行业商品价格上涨,破坏PPI和CPI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引发通货膨胀。
三、政府宏观调控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策
(一)构建政府宏观调控农产品价格波动理论框架政府宏观调控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基本战略是:长期内不断增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定农产品市场需求,基本保持市场供求平衡,同时允许农产品价格小幅持续增长,确保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应该包括农产品价格波动供给管理政策、需求引导政策、市场机制建设政策等。其中,供给管理政策的重点在于管理农产品供给。不仅要保证农产品供给数量稳步增长,还要促进农产品供给结构日益合理、农产品供给质量日益提升等;需求引导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引导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政策等来防止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现象。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强化农产品价格波动预警功能,同时规划好与生产相连接的上游农业投入品市场、下游流通市场及销售市场,促进产业组织创新,培育高效运转、协调有序的农业产业链。
(二)完善农产品供给管理政策我国农产品供给管理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帮助农民以合理价格出售农产品,并获得应有的报酬,进而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业生产等目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农产品供给管理政策。一是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因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粮食市场发育不完善等,政府必须实施多元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即实施直接补贴、价格支持和生产补贴三者相结合的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数量。二是丰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调控方式。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直接对农产品生产、销售进行价格干预。但不同经济特性的农产品具有差异性,其价格背后反映出的供求关系也不相同。因此,仅仅实施价格支持政策是不够的,且过度的价格干预会阻碍农业正常发展,导致各种问题产生。因此,应从单一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转为农产品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相结合的政策,即在保护价基础上实施目标价格。三是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在WTO农业协议中,不仅不限制WTO绿箱政策使用,也不反对进一步扩大绿箱政策使用。如,绿箱政策中的政府服务计划,各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政策加大农业基本设施、自然灾害救济、低息农业贷款、农民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等投入,在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科技推广等方面大展宏图。
(三)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不仅包括直接干预农产品价格的财政支持政策,还包括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关税及外汇储备政策等。使用这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会对农产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一是适度运用农产品市场需求引导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贸易政策等属于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引导需求政策,这些政策在调控农产品供求时发挥的作用巨大,因此,必须掌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只有培育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才能更好发挥这些政策的效应。二是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产销两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流通主体,积极研发农产品物联网,规范农产品经纪人、购销商等主体经营行为。根据电子商务特点,促进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健全交易规则,控制市场风险。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提高历史信息采集、分析能力和未来信息预测能力是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在历史信息获取与分析方面,由于政府在信息采集、处理和等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农产品市场信息主要提供者应该是政府。政府必须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获取信息提供服务。
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应该从价格监管角度建立一个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高效沟通,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对称和羊群效应。此外,加快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通过完善期货市场更好地反映农产品市场即期价格和远期价格,为及时发现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争取时间,缓解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四是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差别化管理水平。不同市场形成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和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从理论上讲,同样数量的波动,零售端的价格变动幅度要比批发端价格变动幅度小,零售端的价格弹性要比批发端的价格弹性高,原因在于营销企业起到了稳定价格的作用。但在我国,相关实证分析的结果恰恰相反。有学者指出,我国部分农产品市场存在价格放大效应,即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和市场联结程度会放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与零售市场价格价差过大也会放大两个市场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因此,提高市场效率、缩小批零价差可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
作者:朱新英单位: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