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党的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等战略后,新生出的具有划时代性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策略。因此,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文中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意义、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报告明确指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三农全局,促进农业、农民、农村实现现代化发展,其不仅是新形势下对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知与掌握,也是以目前农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基础制定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行动纲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从整体上掌控了农村发展,并提高了对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在新形势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应有效采取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结构优化与完善,强化农村的社会化治理,切实基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意义
1.1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我国城乡分化,农村发展分化,现阶段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失衡与农村发展失衡,最大的不充分则是三农发展不充分,即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体综合素质水平等方面的不充分。就决胜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等一系列矛盾的深化解决,急需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2是解决市场经济体系运行深层矛盾的重要
抓手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趋势下,应充分考虑市场体制运行中所包含的生产过剩矛盾与经济危机等,需进一步扩大稀缺资源配置的范围。实施国内外两手抓,不仅要构建对外开放经济新格局,即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创新能力实现开放合作,扩展对外贸易,培养新业态新模式,实施高水平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内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此形成侧重点不同,且优势互补的长期经济稳定发展战略格局。而在国际形势越来越多元化的状况下,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更具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
1.3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农村实现了良好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也获得较好成果,粮食与农产品之间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大规模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开始不断增长,脱贫攻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农村也实现了深化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促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未来发展而言,在经济发展推动下,城乡居民收入逐渐增长,人们对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依旧充满期许。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与国家战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具体目标,健全相关制度,做好基础建设,不仅满足了新时期城乡居民的发展期待,还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2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2.1劳动力相对不足
我国大多数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身体素质良好的青年开始流向城市务工,使得留守农村的大部分都是幼儿与老人。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更加偏低,存在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而农业技术能力明显较差,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术素养都严重欠缺,从而导致农业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备受阻碍。而且,多数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保持着留在城市的强烈意愿,对农村发展信心不足。
2.2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存在
由于以前长时间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导致农业发展不足。虽然改革开放政策逐渐拆分了城市与农村的要素流动机制,但是在利益影响下,主要还是农村流向城市,使得农村要素更加枯竭,从而衍生乡村捉襟见肘的不良状况。农村与农民发展水平较差,是造成城乡不平衡的关键性要素。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发展,是顺应报告指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
2.3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
农业生产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不相符,难以适应大众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其一,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与结构性过剩局面。其二,农产品质量较差,无公害产品生产与检测尚未实现全方位覆盖,而且无公害产品需要实现向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转变。其三,农产品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涨幅太大、太快,直接对中低收入阶层日常消费造成了严重影响。
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3.1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其一,提高农业质量水平与经济效益。想要推动农村农业发展模式实现转变,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把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为农村带来良好经济效益放在关键位置。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农产品出口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适时转变农村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其二,制定完善的土地保障机制。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浪费或者损毁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政府有效采取措施,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土地保障机制的宣传力度,并定期对农民进行保护土地教育培训,完善规章制度,以有效防止土地损坏现象发生,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准则,积极进行造田,充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3.2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首先,尽量选用优质品种。优质品种是农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通过优质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大力提倡精准农业。精准农业不仅可以保障农药与化肥等有机成分使用的准确性,还可以大大节约原料投入,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在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再次,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应积极关注农产品附加值,传统农业农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粮食所占比重慢慢缩小,初级农产品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逐渐转向期待深层加工生产,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3.3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化农业
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经济学角度出发,品牌具有隐匿性综合效益,所以,农产品形成品牌特色,将会直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农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自身的特色,因此,为了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走特色发展道路,以生成具有区域农村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这样才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4构建完善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
生产要素流动与农业市场经济活跃度密切相关,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农村生产要素正常流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效率与水平,构建完善的农业生产要素流通机制,优化人才、技术、资金等相关途径,构成完善的流通机制。强化农村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政府需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与管理制度,强化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农业生产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同时还需重视人才培养,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素流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3.5加大资金与政策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以此为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吸收优秀人才与资金,并适度向落后区域偏移,以为提高落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帮助。并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与水平,全面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作用。另外,还需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机制和引导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融入更多新动力。只有构建健全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才有利于为农村吸收更多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而为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村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能源、原料、自然资源等相关优势,创造更多新经济增长点,基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吸收社会企业资金,利用新型农业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南方经济,2017(10):8~11.
[2]马玉荣.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J].中国经济报告,2017(11):4~7.
[3]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12):80~85.
[4]李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J].求索,2018(2):44~50.
[5]张照新.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3):34~39,77.
[6]徐虹,王彩彩.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精准扶贫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2018(3):11~17.
[7]王超,蒋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5.
[8]袁三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辩证思考[J].知识经济,2018(3):20~21.
[9]杜平.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研究[J].新东方,2018(2):79~83.
[10]王小丽.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8(26):86,93.
作者:刘杜娟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