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FECM模型;价格冲击
原油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的原油消费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大国。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原油的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根据中国工程院预测,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将达62%,2020年将达68%,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打破“十二五”规划的红线。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进入低迷期,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从2014年6月的每桶99.13美元左右,下跌至2015年12月的每桶36.2美元,跌幅超过63%。虽然全球油价下跌暂时有利于降低我国的原油进口成本,提升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但也可能会加剧通货紧缩的压力,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消费和投资。基于此,本文针对国际原油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影响规律。
一、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1986-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趋势图(图1),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从2014年7月开始,受供应过剩打压、美国页岩油产出大幅增长、欧佩克继续维持创记录的高产量、中国需求减少等综合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出现剧烈变动,从2014年7月的102美元/桶迅速大幅下跌到2015年12月的36美元/桶,跌幅达到70%,创近7年新低。展望未来,由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基本面较难在短期内发生显著转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经济放缓,会进一步打压原油需求,因此,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可能继续探底。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首先,油价下跌可能引发通货紧缩,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分析,油价每下降30%,CPI平均将回落0.4-0.9个百分点,这也是造成我国工业出厂品价格连续38个月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国内通货紧缩不断加大;其次,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将影响石油行业的投资。据统计,2015年我国石油行业投资下滑24%,创历史最大跌幅。预计2016年还将进一步减少;再次,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015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下行已经影响到了我国A股的上市油企。中国石油三季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额同比下降2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68.1%。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60%,同时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因此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FECM模型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在构造FECM模型时,综合考虑现有研究基础,并做了如下改进:加入货币政策因子,利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轨迹;此外,本文还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的三十个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外生变量加入到模型中,以反映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得模型的运行机理更加符合现实。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模型所用到的样本范围为2001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每一个变量包含158个观测值。此外本文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1月的11个月数据用于样本外预测,以此来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对于宏观经济指标的选取,详细内容见表1。本文单独引入M1,作为货币政策因子来分析油价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本文引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0个市场经济国家工业生产指数(OECD_IND)作为外生变量。本文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X-12季节调整,以去除季节变动要素,真实反映经济时间序列运动的客观规律。另外,为了消除数据之间的量纲问题,本文对所有的数据做了标准化处理。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CEIC数据库。
(二)模型的估计与分析本文根据第三部分中FECM模型的估计方法,采用Bai和Ng(2002)确定因子个数的标准,最终从宏观经济信息序列中提取了四个因子F′t,根据变量主成分分解的状况,将四个因子定义为实体经济活动因子(F′1)、价格因子(F′2)、金融因子(F′3)以及消费预期因子(F′4),其中实体经济活动因子(F′1)包括投资、房地产、存贷款、贸易以及外汇等变量。前4个因子描述了总变差的88.4%,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然后,对所有的因子进行ADF平稳性检验,所有因子都为一阶单整,所以不存在Gt因子。接下来本文对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迹检验和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存在两个协整方程的假设。根据AIC和SC最小化准则,确定了FECM的最终形式。为了说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各个因子对于原油价格变化的反应。图2给出了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其含义为当油价变动出现一个正的单位标准差冲击后,四个不可观测因子以及货币因子在未来12个月内的波动状况。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从图2可以看出原油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冲击:对实体经济活动因子,价格因子,金融因子以及消费预期因子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这种显著性在第7时期前后达到最大值,之后影响逐渐降低,大约在第十一期恢复到原先水平。图2说明:(1)原油价格上涨最初会引起工业部门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进而提高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通过传导效应,最终引发一般物价水平的整体上升,虽然这种影响在第七期之后出现回落,但是油价持续性的上涨必然会引起普遍性的通货膨胀,这是不容小觑的。(2)油价持续性的上升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会促使央行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稳定社会经济,油价对货币政策因子的影响在第五期时达到最大,但是这种影响相比较于前面四个因子要小得多,这也说明油价在短期内对物价和生产的影响,并不至于引发货币政策的调整,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在最开始时会给自身一个很强的正向冲击,但是这种冲击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会迅速消失。(3)从价格传导机理上看,油价上升会引发CPI上升,除此之外,购买力的降低使得家庭要求提高工资水平,由此导致价格—工资循环上升;企业将成本的上升转嫁到商品价格中,由此推动了工资—价格的循环上升,加剧通胀预期,因此原油价格上升对生产和通胀的影响是显然的。
(三)模型的预测分析为了对比分析FECM模型与传统经济计量模型的预测差异,本文采用样本外预测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数据引入到样本中,并对这一段时间内包含货币因子在内的五个因子进行预测,将其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FECM模型将变量之间的协整因素考虑在内,避免了因差分所造成的偏差,因此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显著好于FAVAR模型和传统的计量模型。但各种模型对M1的预测精度均并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供给受货币当局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国际原油价格在短期内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利用FECM模型可以显著提高五个因子的预测效果,这从侧面说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诸因子的影响有规律可循的。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实证结论表明:(1)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宏观经济。油价上升时,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原油作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直接影响到各个行业特别是石化工业的生产价格,成本的上升转嫁给了消费者,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整体上升;同时挫伤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引发失业、工资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经济低迷,物价水平的上升会降低消费者对经济的预期指数和消费信心指数,这两个指数是衡量我国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货币的供给量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受外界影响比较小,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内的波动引发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长期持续性的波动必然会促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2)FECM将误差修正与FAVAR相结合,将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考虑在内,克服了FAVAR因差分平稳而导致的有偏性,从本文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FECM的预测结果要好于FAVAR及传统计量模型的预测效果。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我国宏观经济应对国际原油波动提供借鉴。1.建立市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由于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实行一定程度的价格管制,从而造成能源价格体系的部分扭曲,使得能源投资、供应、消费等不能反映真实经济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而延缓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效率下降,并阻碍经济长期发展。建议中央政府逐步放开原油价格管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最终建立成一个完善的原油价格市场调控体系。2.逐步建立国内原油价格期货市场。目前我国原油的基准价格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这种价格机制决定了我国原油市场价格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并且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和外汇损失。由于我国原油进口量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公平、透明的国际原油期货,从而让我国众多的原油生产企业、石油消费企业、经销商和贸易公司共同加入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决定中,建立起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原油价格体制。3.降低原油成本,化解原油价格风险。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处于低迷状态,全年国际石油业处于一个调整期,页岩油、油砂等高成本油产能将萎缩,以求得新的供需平衡。我国原油生产成本较高,全年上游石油开采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一方面,较宜利用国际低油价多用进口油,适度减少国内产量,进行科学的调整,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从技术、工艺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原油成本,更要对石油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生产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健、蒋殿春.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结构VAR模型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10).
[2]林伯强、王锋.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12).
[3]祝福云、高燕霞.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1).
作者:娄峰 薛敏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