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范文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一、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

我们知道,市场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调节经济。可是,当河流被污染、山林被砍伐,当受教育者需要学校、出行者需要公路,当偏远贫困山区的人们生活困难,当失业下岗的人可能揭不开锅,市场就无法去应付,而且,“看不见的手”也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市场失灵时,就需要“看得见的手”,即国家干预经济。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目标是使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政府运用三大政策来调控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调节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作用。对外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汇率和关税的作用。当经济太冷时,政府就“踩油门”,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增加出口,让经济回升;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就“踩刹车”限制消费、减少投资,把过热的经济压下去。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它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和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货币政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

二、中央银行运用三大主要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在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取得信贷更容易,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把经济拉起来。反之,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给、降低总需求水平、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压缩投资,使经济实现“软着陆”。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工具,第一个工具是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是为防止银行因挤兑风潮而倒闭,也为控制银行贷款的速度和数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凡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须按法定比率保留一定的准备金,上交中央银行,其余的部分才能用于放款和投资。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的影响主要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法定准备金率变动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变动。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存款准备金,增强了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和利率下降,这就开始给经济加油了。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就等于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降低了放款、存款创造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此时,银行将处于非常困难境地,錢已贷出去,要收回多贷出去的錢,势必采取一系列追讨资金的措施,导致费用增加,坏帐增多。所以,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手段,它强迫市场资金逆向循环,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货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个工具是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是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针对经济过热或过冷,可调高或调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缩减或增加,进而决定货币供给量减少或增加及利率的提高或下降,使经济运转速度减慢或加快,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同时贴现率的变动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预期,社会公众通常把贴现率的变化视为中央银行对经济的预测及政策立场的一个指示器,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商业银行通过其它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就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并且,当银行十分缺乏存款准备金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行依然会从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可见,通过贴现率变动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

第三个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也是中央银行常用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它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经济太冷的时候,市场需要錢、现金,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即收回人们及商业银行手中的债券,放出现金。这一行为,首先增加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和通货),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大;与此同时,债券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升,利率下跌,由此促进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带动生产就业和物价的增长。反之,为了遏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政府债券,由此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进而货币供应量多倍减少和利率上升。当人们持有债券时,就难以拿錢去消费、去投资,市场流动现金减少,经济就适度降温。运用这种政策工具有较多的优点,一是可及时频繁连续地按一定规模买卖政府债券,对经济进行微调,不像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那样强烈。二是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所以,这一工具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

货币政策除以上三种主要工具外,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道义劝告,即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但由于道义劝告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三、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992年,我国经济过热,出现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等。当时海南的房地产炒得更是热浪翻滚,就是再造一个海口市及一个三亚市的人口,也买不完这么多的房产。到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21.7%,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股市泡沫问题、金融风险问题等等,所有问题都冒出来。我国政府开始对经济“踩刹车”,在货币政策上,法定准备金率从1993年的7.56%提高到1995年的9.18%,一次次提高利率,逐渐把货币供给的龙头拧紧,从流通领域把錢抽走。同时,在财政政策上,增加个人税收和企业税收,以减少人们消费和企业利润等,经济就这样慢慢地冷下来,到1996年底,我国经济成功地完成了“软着陆”。经济增长速度平稳下降了,GDP增长率由13.5%下降到9.6%,通货膨胀率从21.7%下降到6.1%。但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1998我国又赶上百年未遇的洪水,使我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经济又出现了过冷现象,陷入低谷,表现为物价向下,利率向下,失业增多,所有指标都向下。这时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东西过剩。我国政府又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上,1998年法定准备金率已降至8%,一次次降低利率,使我国利率由原来的10%以上降到1%左右,鼓励人们消费、投资。同时,在财政政策上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錢去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8000亿的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带动两三万亿的投资,最终奠定了民间大规模投资的基石。2003年成为一个拐点,国内外需求全面恢复,特别是社会投资出现加速启动,民间投资以接近30%速度猛涨,GDP增幅达到9.1%,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中国彻底走出通货紧缩困境。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实行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从反经济衰退作用看,由于存在所谓流动陷阱(即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变得无限大。人们手中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此时LM曲线呈一条水平曲线),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现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那时,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央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经济衰退政策,其效果就甚微。比如,日本利率已降到0.1%水平,接近零利率,也就是现日本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基本失效了。

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变动,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堤,否则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是货币需求减少;流通速度放慢,就是货币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曲綫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利率变动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变化。如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已转入繁荣,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经济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加油作用。

克服以上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及时的反馈信息系统和监控指标体系,较准确地预测宏观经济走势,学会科学预期和微调;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健全货币政策运行的金融市场环境,建立一个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利率市场化;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其它政策之间的配合运用。正如天气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样,宏观经济的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的,它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惟一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顺应宏观大势,选择对本国经济最有利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