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速,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了应对这种历史成本逐渐难以适应复杂现状的窘况,在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次非常重要的变化是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强有力的补充。本文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公允价值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第一次引入公允价值在现实情况下应谨慎使用的启示,并试着去解决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1]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2]我国公允价值是公平、公正的市场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主的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符合国际准则,适应全球趋势,符合经济发展,形成应用环境,符合我国国情,应适度谨慎应用。现浅谈几点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措施。
一、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允价值容易成为操纵利润的“帮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公司治理结构还未理顺,多数上市公司成为一人垄断或几个人垄断,关联方交易、垄断交易大量存在,公允价值达不到公允,反而成了关联公司和上市公司收益的粉饰品。董事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牵制财务经理,处理财务业务时无法做到实事求是,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内部审计人员也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对虚假会计信息的管理和监督有限,从而膨胀了企业操纵利润的欲望。通过下表具体看一下:上表很清晰的显示出,在2007年我国股市处于牛市的时候,相比近几年,大多数公司投资收益是最高的。而在2008年上半年随着中国股市逐渐低迷,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开始缩水直接逼近2005年底。一大批公司借这次股市扭转加上启用公允价值的契机成功跳过了“悬崖”。这充分看出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之大,会导致更多的公司加入到利用公允价值提升自己形象的行列。
2.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缺少制度保障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没有统一的制度要求公司应该披露哪些交易、事项和情况,以及如何披露。上市公司自己决定哪些披露、哪些深批哪些浅批,在这种形式下出来的财务报表是不能满足投资者需要的。披露依靠个人职业判断和相关事项的估计性,很难实现公允可靠,比如计算公允价值的一种方式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首先未来现金流量是个估计值,在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经济低迷期得到的数据会差距很大,积极派和保守派两种不同性格的人预估的数据也会存在差异,其次折现率的选择一般依据该资产的市场利率,同时考虑潜在的风险,风险爱好者会倾向于得到更高的折现率。鉴于此,国家应该制定更多的法律规章制度来约束公允价值的披露。
二、有效运用公允价值的措施
1.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价值公允公允价值不能实现公允,则失去了启用公允价值的意义。为了实现真正的公允,必须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人为操控问题。首先,改变我国现阶段特殊的股权结构,降低国有比例的股份。扩大持股人数,减少大股东的股份,建立能够真实地反映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其次培养专业人才。在市场媒介下实行人才和公司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拨管理人员,实行绩效管理,使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最后,建立和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风险管理体系和企业整体风险的风险管理目标一致,公允价值评估方法和政策要保持一致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定期提供信息,反映使用公允价值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等。
2.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披露公允价值的可估性易造成可操控性,因此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尤其是在市场不活跃或不合理的情况下,应该有可依据的测量方法、重要假设等。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做具体的规定,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做规定,对重要假设做出范围和程度的规定,将人为判断人为操控的空间大大缩小,保证公允价值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此外,还应该加强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统一培训,统一口径学习势必会降低信息披露的偏颇性;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进行公允价值披露时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者过于人为操纵严重偏离事实的公司给予经济处罚。总之,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详细介绍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保证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和统一性,但公允价值实行的时间比较短,实践经验不足,容易违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防止公允价值被操纵。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中国在现有的基础上相关研究成果,使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使用更趋成熟。
参考文献:
[1]曹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杨威,李秀敏.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浅析[J].广西轻工业,2009.
作者:鹿洪霞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