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思考范文

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思考

摘要:

公允价值的计量在非活跃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估计的偏差。如何在该市场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计量,本文尝试在公允价值计量目标的指引下,综合考虑影响偏差干扰因素,建立计量模型,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

关键词:

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

前,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建立在活跃市场假设的前提下,并剔除了其他因素对其计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干扰进行的。但是,作为公允价值核心的“公平交易”其实与市场活跃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如何在非活跃、非流动的市场下可靠进行会计计量,已经成为公允价值计量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探讨

根据市场演变发展的规律,活跃和非活跃不是黑与白的界限分明,交易市场是从非活跃到活跃,中间再夹杂着活跃或非活跃的循环。从时间空间上看,活跃市场是理想化的特殊形式,所谓市场的活跃与非活跃,理性与非理性,流动与非流动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所以会计计量上除了分析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同样也应关注在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对公允价值的估值。2008年9月,IASB公允价值计量专家咨询组曾了对于非活跃市场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可使用估值技术。此后又陆续或修订了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等公允价值相关准则,致力于降低计量的复杂性,提高准确程度,为决策服务。

但是非活跃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估计的偏差。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是在计量中最令人担忧之处。可靠性作为会计原则之一,对经济业务要求如实地反映,以实际发生为参照,真实客观的信息才是可靠的计量结果。在会计所有计量属性中,每一种计量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性,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计量属性。在非活跃市场环境中,有时间空间的诸多不确定和计量影响因素,运用任何一种计量属性,就是用核算中最常用的历史成本计价,它的可靠性也会相对减弱或产生背离,影响使用者的判断。因为历史成本只是代表过去当时的历史数据,如果以这种过去时态的公允价值表示现在时态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明显偏差。同样用其他重置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其实无论是活跃市场,还是非活跃市场,对公允价值的计量的理解不应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肯定的,而是较精确的。对于可靠估价的理解并不含肯定,在百分百精确做不到,难免有偏差的情况下,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不是局限于价格获取的容易程度,关键应在于估价的结果或这种偏差是否被控制在信息使用者能接受的范围内,最终报告反映的经济信息是否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这样有用的可控的计量便是可行的。

在实际操作时,非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因为失去了直接采用市价为计量的标准,而要参照交易价格和市场数据并综合其他干扰因素,经过主观判断,进行评估和调整,或运用计量模型来估算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计量渗透于信息的获取,渗透于判断的每一个环节。不论在活跃还是非活跃市场环境,其计量都以报告使用者能有效使用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为目标。报告使用者中对报告主体自身、管理层、对基本经济政治环境、企业发展和市场预期等信息以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在信息获取上不同,在计量时要兼顾这些使用者的需要,方法也将随着市场环境作不同的变更和选择。

二、构建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型

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将非活跃市场的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交易结果、权利义务等量变转化为财务现金流量的估计,是对未来相关信息的一种预测值。它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精确值的意义,而是最大可能的概率分布区间,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整的估值,在可控精度范围内最恰当的数据值。为了适应这种动态的计量,可以在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尝试建立预期现金流信息收集→不确定调整→估值验证重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

公允价值以平等公正的交易为原则,预期现金流信息的收集不论在活跃市场还是非活跃市场环境里,只有排除有偏向的干扰因素的信息,才能保证公正和公平。这种公允的价值才能在财务报告主体存续期间发挥作用,对交易后续的经济事项产生现金流量的变化。基于这种现金流反映了市场的长期关系,我们也可以将此看作是一种期权,有行使时间自由和交易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包含市场未来的风险的溢价补偿的价值。这种预期现金流信息的计量可在账面价值基础上考虑非活跃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性进行调整,同时结合影响价值计量的4个自变量因素(M:账面价值,D:预期影响现金流的各变化因素,t:期间,r:利率)组成计量函数V=v(M,D,t,r),具体考虑时间价值影响后建立如下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模型。计量模型中:Mn为第n期的账面价值;Di为多个调整因素,其中,既要考虑预期的损失,也要考虑会带来收益部分的各影响因素。包含影响现金流的各利率、利差、风险预期、损失和收益等因子。关于利差因子,主要反映了长期融资成本和短期运营成本,与公允价值报告主体的金融利率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企业信用等级的综合评分高会在利率上获得更大的优惠,这是考虑信用风险的结果。结合发行曲线、信用违约掉期息差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允价值评估提供客观的证据,当然不同的交易对信用风险变化敏感性不同,不同种类的交易和不同的交易主体,在不同的交易环境下,选择的估值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有担保的贷款信用风险就比其他没有担保的债务小得多。其他如汇率变化也会对涉及外币交易公允价值的估价产生影响。模型计量时,在公允价值交易公正,市场公开的假设条件下产生估值的基础上,由于存续期现金流量的分布金额和时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市场随时都在变化,利率随时都在调整,用年金方法折现,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对于现金流量金额估价随时以市场折现率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需要根据前面初始计量模型确立的当前的交易价格估计合适的利差调整计量公允价值以释放风险。最后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不仅要和当前市场环境拟合,还要在存续期间核实验证报告主体的计量结果,根据同类或相近相似的主体交易权益产品的预期的波动,或者根据市场上的市场报价,结合成交可能区间调整结果来进行模型的验证、修正。以确保能够向报告使用者提供可接受的有用的信息。比如,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者如果也发行了从属于该债券的债券,那么就可以通过观察这种从属债券的价格来验证原债券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调整时,同类交易因为交易时间不同会影响交易价值。因此,同时要调整这种时间差异以保证交易的价值是交易者基于足够时间和交易者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非被迫性行为的估值。相近或相似交易比同类交易要考虑更多在交易时间以外的多种调整因素。比如,政治、法律环境的重大变更影响,市场联动效应,交易相关的合约条款不尽相同,市场风险收益也不相同,产生一些潜在或额外的成本收益影响,使得相似交易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效用程度降低。

三、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披露

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不能以市场价格作为基准计量,而只能根据可获得的其他相关数据经过调整、评估后,才能确定其真实的价值。比如,对计量日前后可能发生的会影响市场交易价格的重大事件的价格调整,比如对估价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交易市场的调整,又比如对基于相似资产和负债,而不是同质的资产或负债的调整和估价等。公允价值的可信度与市场的活跃程度和信息获取难易以及判断标准相关。估价的判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应对此作出正确的披露。首先是披露其市场的活跃程度,包括有无交易市场环境,交易量和交易水平是否在显著低的非正常水平,是否有偶然或特殊性等非常规交易,是否有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等。其次要披露直接影响可信度的判断标准,包括定价信息不充分时具体的调整方法,评估的标准,取得的进行估价比较的历史数据、市场数据、自身数据的来源等。

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选择渗透到非活跃交易市场中的每一个相关环节之中。对于不确定性和风险影响、收益及敏感性的信息判断会随时调整公允价值的估值。这种为取得适当的有效的信息的估值方法其实也属于一种会计估计,是接近真实结果的反映活跃市场非精确但可以接受的有效的估计价值。在评估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判断上的潜在偏见,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机制将为此提供一定的约束和保障。同时,这种在非活跃市场下的会计估计对应的信息在反映程序上要进行正确的披露,披露影响计量的各个因子的程度,披露计量方法选择原则和变更缘由,披露影响计量的市场价格、利率、信用评估等流动性产生的风险,披露在当期收益和其他的收益中已经实现和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等,以助于使用者了解这些改变对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减少市场复杂性、价格波动性、竞争流动性等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在活跃与非活跃市场都能取得相对可靠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并从中受益。活跃市场从非活跃市场发展而来,两者在市场上交替为主角。其实不同的市场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仅是影响或干扰因素不同罢了。目前我们探索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模型从长远来看,也应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逻辑和会计原则,并与现有的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项目和收益确认标准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兼容,才利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最终可行。

参考文献:

[1]胡庭清.公允价值可靠性研究:述评与启示[J].财会通讯,2009,(30).

[2]毛新述,戴德明.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计量的统一[J].会计研究,2011,(04).

[3]黄霖华,曲晓辉,张瑞丽.论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经验证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4]于磊,王淑珍,吕新发.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J].商业会计,2014,(04).

作者:卢婷 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