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债有流通和非流通之分,我国的可流通国债有记账式国债和无记名国债等,可在交易所场内市场交易,也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对于不可流通国债,如凭证式国债等,也可以提前在柜台贴现,但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如果到期兑换,则不需要支付任何代价。
(一)国债在非银行部门之间的转让
如果非银行部门A将一笔国债卖给了非银行部门B,也就是非银行部门A将这笔国债代表的购买力转移到了非银行部门B,对整个社会来说,购买力没有变化。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非银行部门A的社会存款减少,非银行部门B的社会存款等量增加,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供给量没有任何变化。
(二)国债在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让
考虑国债在同一类部门之间转让的另一种情况,假如它们都是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A的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B,那么,第一种情况是商业银行B的购债资金来自回收贷款。从商业银行B来看,此时有一个货币供给量的收缩效应,因为,在B的账户上其资产(贷款)和负债(社会存款)同时减少。从商业银行A来看,由于其卖出了国债,获得了资金,其账户上资产栏债券减少,准备金增加,其运用增加的准备金向社会发放贷款,社会上货币供给量又增加了,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量没有什么变化。第二种情况,商业银行B用超额准备金或向中央银行再贷款来购买商业银行A的国债,商业银行B在购买国债时没有货币收缩效应,但商业银行A通过出售国债,获得资金,再进行放贷,则扩大了社会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B用超额准备金向商业银行A购买国债,实质是商业银行A把商业银行B的超额准备金运用了出去,从而扩大了货币供给量。
(三)国债在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之间的转让
以国债的转让方向为标准,可分为两种情况:(1)非银行部门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非银行部门从商业银行获得国债,支出货币,表现为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同时,商业银行资产方的政府债券等额减少,准备金增加,当把超额准备金转化为贷款时,存款数量又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所以,商业银行向非银行部门转让国债的结果,是在减少其政府债券的同时,准备金相应增加或者是贷款增加,故实际是其资产项目的调换。(2)商业银行购买非银行部门持有的国债。第一,商业银行若选择减少贷款的办法,那么,收回贷款是货币供给量的直接缩减;非银行部门得到货币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增加,表现为扩张货币,因此,综合考虑缩减和扩张的效应,这种购买方式不会扩大货币供给量。第二,商业银行如果选择动用超额准备金的办法,则动用准备金时并未减少货币供给量,而政府债券的运用却又扩张货币,所以综合的效果是扩大了货币供给量。
(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之间交易国债,也称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如果向商业银行购买,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其资产(政府债券)和负债(商业银行存款)等额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在增加意味着其准备金增加,如果商业银行用增加的准备金发放贷款,则商业银行账户中社会存款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了。如果中央银行向非银行部门购买国债,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其资产(政府债券)增加,负债(商业银行存款)也相应增加,这笔业务在商业银行账户上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准备金)和负债(社会存款)相应增加,而社会存款增加则直接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其过程与(1)恰好相反,因此,对货币供给量有收缩作用。
二、国债偿还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国债的偿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财政收入(税收)偿债,还有一种是借新债还旧债。选择不同的偿还方式,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也不同。
(一)以税收偿还国债
政府在征税过程中,纳税人的货币单方向流向政府,减少了纳税人在商业银行部门的存款,商业银行账户中社会存款减少。同时,政府将收取的货币存入中央银行,政府的财政存款增加。这样,纳税人资金作为税款流向政府的影响,实际是社会存款货币变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故有一种收缩的效应。政府有了税款后,分别向三类国债持有者偿付。(1)偿还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国债,非银行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增加,当然政府在中央银行的财政存款将减少。这一社会存款的扩张过程正好与上面征税的收缩过程相反,所以,总体来说这种偿债方式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2)偿还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国债,在中央银行账户上,中央银行的负债方的财政存款减少,而商业银行存款增加。在商业银行账户上,商业银行的资产准备金相应增加,政府债券相应减少。如果商业银行将增加的准备金运用出去,则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因为纳税人纳税时对货币供给量有缩减效应,综合纳税和银行发放贷款两个过程,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3)偿还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结果将表现为中央银行账户财政存款和政府债券的等量减少,没有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考虑到前期政府征税对货币供给的收缩效应,这种还款方式对货币供给量有收缩影响。
(二)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国债流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金融财税政府发行债券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前面已经分析,不过在这里应该先不考虑前面曾述的政府支用发行国债收入的扩张效应,然后,政府将新债的收入向旧债的持有者偿还。实际上,如果政府向同一类主体举借新债和偿还旧债,如向非银行部门借债偿还非银行部门以前持有的国债,或者向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偿还商业银行之前持有的国债,亦或向中央银行借入新债偿还中央银行所持有的旧债,就等于这些经济主体内部的国债自己调换一下,也相当于从一个主体整体看国债持有者的旧债券的期限又延长了,所以,对社会货币供给量没有影响。现在要考察的情况是:(1)政府从非银行部门取得发债收入,偿还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持有的旧债。非银行部门认购国债,表现为商业银行账户上社会存款的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如果该笔举债收入偿还了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债券,则商业银行得到政府偿债款后,准备金又增加,一旦增加的准备金转变为社会贷款,货币供给量又增加了。所以,政府向非银行部门举借新债偿还商业银行部门所持有的旧债对货币供给量呈现中性影响。如果政府用借债收入偿还中央银行的持有的旧债,则无向社会投放贷款而扩张货币的过程,所以总体上是减少了货币供给量。(2)政府向商业银行举借新债,偿还非银行部门持有或中央银行持有的旧债。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直接表现为或者其贷款减少、收缩货币,或者其超额准备金减少。如果政府用举借国债所取得的收入偿还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旧债,非银行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将增加。总体上看,政府从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偿还非银行部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中性或者是潜在的投放能力现实释放。如果政府偿还中央银行持有的旧债,则只有商业银行认购新债时的收缩货币效应或超额准备金减少效应。(3)政府向中央银行举借国债,偿还非银行部门或商业银行持有的旧债。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其资产方与负债方各加记等量金额,但社会货币供给量还未受影响。如果此时政府偿还非银行部门持有的国债,非银行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就将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大。如果此时政府偿还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则商业银行的政府债券减少,准备金增加。增加的准备金又会转变为社会贷款的增加,从而扩张货币供给量。
作者:李中义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