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问题及改革方向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问题及改革方向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问题及改革方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问题及改革方向

摘要: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存在教学视角模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案例教学落后等问题。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改革应当立足于本土视角和历史视角,联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大胆使用新案例、提高案例的准确性、完善案例体系等方式优化案例教学。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问题;改革建议

电子商务是一种借助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从事商业活动的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为适应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00年批准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以商务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其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能够胜任电子商务策划、运营等方面工作的既具有互联网思维,又具备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第二种以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其目的是培养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能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再改造的技术人才。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能根据实际情况,以最有效、最可靠的技术手段实现商务需要。第三种以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够满足小微型企业需要,从事电子商务运营工作或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人才[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三种类型各有特色,基本满足了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需求,但是对学生管理能力培养上仍有不足。电子商务企业在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经营思路等方面与传统企业不尽相同[2],尤其是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组织规模上以小微企业为主,它们存在着组织职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给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管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管理学》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学》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侧重对管理原理、管理职能等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管理能力的期望有一定距离。当前我们对《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大多围绕教学方法、课堂形式等方面展开,对《管理学》的教学视角、教学内容、案例教学等问题的探讨不足[3],依据不同专业开展《管理学》的教学也做得不够。本文认为有必要从电子商务专业的角度思考《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存在着教学视角模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案例教学落后等问题。

(一)教学视角模糊

教学视角反映了教师对待教学内容的态度。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以介绍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这些理论经过长时间的提炼、概括,变得非常抽象,加上我国高校《管理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不足、本土案例缺乏等问题[4],教师如果对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不熟悉、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入,就容易出现教学视角模糊的问题。教学视角模糊主要有历史视角模糊和本土视角模糊两种形式。如果教师对理论产生的背景不熟悉,就不能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讲解,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理解起来必定会产生很多疑惑,这就表现为历史视角模糊。如果教师在介绍管理理论时,不能结合中国国情、不从中国的管理问题出发,学生容易对理论失去信心,认为管理理论只能解决外国的管理问题,对中国不适用,进而产生“理论无用”的情绪,这就表现为本土视角模糊。教学视角模糊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应当改进。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随着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组织和商业模式不断出现,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百花齐放,被称为“管理丛林”[5]。但是国内大多数《管理学》教材对最新的管理现象涉足较少,对最新的管理理论鲜有提及。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电子商务企业部门之间不再受区域的限制,不同部门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却能很好的协作。又比如,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设计与传统企业也有很大差异。电子商务企业的外包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在传统的企业当中不多见。从传统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不完整的,但是其运行却有极高的效率。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电子商务《管理学》教学中都没有体现。

(三)案例教学落后

《管理学》的实践性很强,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应当加强案例的应用。我国《管理学》的教学中存在着案例陈旧、案例不贴切、不成体系等问题。

1.案例陈旧

优秀的案例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时效性。我们《管理学》的案例往往偏重典型性而对时效性重视不够。许多《管理学》教材使用时间较长,案例没有及时更新。案例过于陈旧,学生学习起来与现实相距太远,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有些案例反映的管理问题已经不存在了[6]。还有些案例涉及的企业甚至由于经营不善消失了。《管理学》如果还使用这些陈旧的案例,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2.案例使用不准确

许多教师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喜欢使用大企业的案例。这些案例被学术界讨论比较多,媒体报道也很多,资料的搜寻比较容易。但是有些案例并不完全适合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使用。因为许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具有本土化、规模小的特点,与大型企业的管理问题有很大区别。过多使用大企业的案例,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对管理问题不能严谨对待,体会不深。

3.案例不成体系

教学案例落后还体现为案例不成体系。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章节的内容安排案例,但是在使用案例时往往对案例的关联性重视不够。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案例分析时要花大量时间了解企业的情况,而学习一个案例之后又对企业缺乏关注。一般一个学期的《管理学》要使用7-8个案例。教师如果使用不同企业的案例,意味着学生至少要对7-8个企业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不足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对案例中的企业不了解,学习就会过于浅薄,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教学视角

要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课程的基础性作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们必须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重新确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视角。只有教学视角明确了,教学活动才能条理明晰,有的放矢。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的教学应当立足于两个视角:历史视角和本土视角。

1.历史视角

所谓历史视角,就是说《管理学》要与管理历史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历史视角意味着要将管理的理论放到历史条件下讲解。管理理论是前人管理实践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特征。教师在《管理学》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理论内容是什么、怎么用,还要认识到管理理论从何而来。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应该增加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讲授。立足历史的视角能够丰富《管理学》理论的内容,让管理学变得感性、丰满,增强《管理学》的可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商务行业中很多新的管理问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索,如果学生对管理理论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不能做到完全掌握,就容易对管理理论产生“距离感”。历史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来源,让学生思考理论适用的环境和条件,进而引导学生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思考管理理论的实用性。此外,历史视角能帮助学生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会根据实际的变化情况来调整管理方法,避免对《管理学》知识理解过于狭隘,对理论生搬硬套。

2.本土视角

我国的管理学科发展较晚,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成为了《管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管理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管理理论揭示的是一般原理,但也有其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制约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学生对西方管理理论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本土视角要求我们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对社会文化的讲解、注重本土案例的使用,注重对中国社会的分析。本土视角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文化和地域的差异所导致的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的《管理学》变得更符合实际。

(二)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要加强《管理学》的教学,不仅要把理论讲透彻,而且要教会学生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应用管理理论。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应当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对电子商务行业出现的管理现象、管理问题敢于大胆应用最新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开展分析,做到内行看门道。比如针对电子商务行业小微企业居多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小微企业管理中的运营成本问题、人事管理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在教学中多采用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学生加深了对电子商务企业运行模式的了解,进而对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基础更加牢固。

(三)优化案例教学

1.大胆使用新案例

教师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中应当大胆使用新的案例,尤其要敢于使用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这些企业的管理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案例,能够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对管理理论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学生体会到了《管理学》的“有用性”,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教师使用最新的电子商务企业案例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推动管理理论的发展,就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特别应该在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个学科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用管理理论思考最新的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对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在他们头脑里播下创新的种子。有时候,教师在使用新案例时,容易产生顾虑:新的案例没有经过时间考验,不够严谨。但是,正视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何尝不是严谨的表现?如果教师只是生搬硬套管理理论来分析管理现象,则有失草率。教师端正教学的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承认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敢于正视我们对管理现象研究的欠缺,也是治学严谨的表现。

2.提高案例的准确性

电子商务《管理学》的案例应立足于本土视角和专业特色,尽可能使用中国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尤其要注意使用小微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诚然,学术界对著名大企业的讨论比较充分,资料收集也比较容易,教师教学中使用这些案例不容易犯错误。但是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使用小微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思维,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使用这些案例还能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理论源于现象的科学道理,认识到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3.完善案例体系

教师应当从整体的角度设计《管理学》案例教学,完善案例体系。首先,从案例间的关系来看,既要保证案例能够与章节的内容形成对应,又要考虑案例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教师在选用案例时尽可能选用相似企业的案例,尤其是联系较为紧密的章节之间可以考虑使用相同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多一些,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也容易深入。其次,从案例的涵盖面来看,应当保证案例涵盖电子商务行业比较典型的几种企业的管理现象。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主要由平台型企业、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构成。我们的教学应当包含这些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对每一类企业都有所了解,从而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运行、发展和管理能够了然于心。

三、结论和展望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教学存的课程视角模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案例落后等是教学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明确教学视角、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案例教学等措施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商业模式仍然处于快速变革之中。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涌现出许多新的管理现象,也引发了大量新的管理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对管理理论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我国《管理学》教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管理学》课程对理论的本土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彻底解决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的教学问题,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贴合实际,培养出更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值得所有从事《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高丽丽,荣丽卿.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95-96.

[2]高进锋.以电子商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商情,2016(7):65-66.

[3]蒋先平.高校管理类专业《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4):21-23.

[4]吕肖东,顾锋,张涛.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改革与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9):212-215.

[5]张树波.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30):160-162.

[6]李英,王晨筱.论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5-57.

作者:王石林生 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