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策略范文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策略

摘要: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外向型企业将增加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从物理-事理-人理视角提出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教学改革建议,以促进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应用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

国际贸易或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具备全球视野开阔、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方式敏锐、处事能力灵活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国际惯例、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及国际结算等内容,该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要贯彻国际贸易或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国际贸易相关信息的水平,培养及时关注国际贸易相关信息的习惯,并提升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水平。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析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物理-事理-人理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专业相对较多,不仅国际贸易专业需要学习,部分管理专业如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也要学习。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或国际贸易的相关课程,加之这门课本身存在一些难度,不少人对它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可能不会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不大。这导致学生缺乏对这门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风受到很大影响。

(2)教材内容滞后现有《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一般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思路,且多数教材较为相似。与日新月异的国际环境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时少、科研负担重等原因,教师一般主要教授课程内知识,无法及时将最新的国际经贸信息融于实际教学中,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部分《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由于更新较慢,课后案例较旧,案例发生的情景早已发生改变,很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再如,有关进出口双方询盘、还盘时的联络方法涉及信函、电传等内容,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若教师仅教授信函、电报、电传,很难指导实际国际贸易工作。

(3)校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少目前,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较为薄弱,学生很难有机会去感受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故扎实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流程与技能更加困难。校内实验室安装的外贸类软件一般较为简单,与实际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学生毕业后仍需要一段时间的企业实习才能胜任相应的外贸岗位,无形中增加了外贸企业培训成本,也降低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外实习,但因面临人身安全、用工权益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学校和企业一般不愿意承担风险,校外实习通常很难持续开展。可见,具有实际效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重要缺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4)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若要教授好《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既需要任课老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任课老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实习工作经历。但是,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比较重视学术型教师的引进,而针对实践型教师的引进相对较少。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数是直接从985或211等高校引进的应届青年博士,他们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上,缺乏实践经历。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较强,而教师仅限于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或掌握相关实际操作,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2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有系统的对策,特引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Wuli-Shili-Renli)系统方法论是1994年我国学者顾基发及朱志昌博士提出的,此方法论已得到广泛运用。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它既包括狭义的物理,还包括生物、化学、地理等;“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安排所有的人财物。通常用到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去做”;“人理”指做人的道理,通常要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样做”和“最好怎么做”的问题。结合上述问题,本文认为物理因素重点在于教材及实践场所的改善;事理因素重点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理因素重点在于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重视物理因素的改善(1)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必要时编写教材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实践介绍相对薄弱,且与当前贸易实务脱节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优先选择理论与实务相融合且紧密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实践的教材,既能满足理论教学需求,又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也可选聘本校同一领域任课老师及部分外贸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共同撰写《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以增加教材内容中的实践内容并及时更新教材。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克服多种困难,及时将国际经贸领域的变化向学生展示,尽量做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2)改善实训场所加大“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进校内实验室外贸软件的结构,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并建立系统科学的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及问题处理机制,做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融合,使学生充分体验外贸业务,做到学以致用,最终提高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及综合业务素质。(3)改革考试方案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的考核,要合理科学分配好成绩权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应记录好学生上课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等表现,适当增加学生平时表现的成绩权重。针对课程期末考试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口试、笔试等。有些知识点需要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及表达能力,如交易磋商等环节,可以先设置情景并采用口试形式,充分考查学生的实际磋商水平。其他知识点,可采用笔试形式,主观问题可开卷,而客观问题则闭卷。

(二)重视事理因素的改进(1)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外贸业务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提升多媒体操作水平。教师要积极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尤其是PPT的培训,学会如何在PPT中穿插WORD、图片、视频、网页等,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与积极性。例如,可通过PPT等向学生呈现合同、信用证及各类单据等,也可播放相关视频,如在学习海上运输风险时可播放海难视频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最早起源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主要提供相关真实商业情境或事件,针对情境或事件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及适用性等,最好不要选择太复杂或太简单的案例,且案例中所考查的知识点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回答完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后,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以切实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授不同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风险划分时,可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买卖双方是否完成贸易术语下的责任,发生风险后处理方法,再比较分析不同贸易术语下的异同点,以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法是创造国际贸易实务某种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下,反复训练,以提高学生在此种情境下的各项能力。针对品质条件、数量条件、包装条件、装运条件、价格条件、保险条件等交易内容板块,可事先遴选好相应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分为两组,即卖方与买方,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情境,处理相关矛盾与争议,促进学生真实感受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表现,提升学生进出口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重视人理因素的提升针对青年教师实践比较少的现实情况,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定期聘请外贸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或开办专题讲座,也可以给青年教师进行各种外贸培训;另一方面,应选择部分实力较强的外贸企业作为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寒暑假选派老师去这些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切实提升实践操作水平。此外,应鼓励外贸教师参加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培训,加深国际贸易老师间教学实践交流,提高实践水平。

3结语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恢复中,国际贸易仍然是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重视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视角,重视教材及实践场所的改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水平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兴武.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5(5).

[2]陈伟明.有关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几点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董丽娅,刘子玲,任远,等.WSR方法论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2):89-93.

[4]孙治宇.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7):35-36.

[5]张丽.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131-133.

作者:李根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