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讨范文

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讨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与本科国际贸易教育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外贸企业提供从事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决定了高职教育与传统大学教育间较大的区别,即高职教育是更注重能力实践的培养,更接近社会需求,贴近实际工作的教育。此外,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与高职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区别,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但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可与国外客户进行准确地交流沟通,以及相关的营销技巧、沟通协调、承受压力等较好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如何把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外贸人才,成为所有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建设中所面临的重点课题。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中外高等职业学校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是一种多赢的策略,在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会从这种模式中获益。针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必要性,表现如下。

(一)对于高职国贸专业,有助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及完善课程体系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中纳入校企合作方式,合作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出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学校则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校内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从而确保教授课程的实用性及更新性,达到培养综合能力强、适应市场的外贸人才的目标。

(二)对于校企合作企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及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对于合作企业来说,与高校合作并能参与到学生技能培养中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首先,通过校企合作,体现了企业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支持,是一个极具意义的公益事业,提升了企业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为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其次,外贸行业的特点是员工流动率较高,很多员工在公司工作一两年后跳槽,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校企合作方式,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国贸专业的学生良好的贸易知识基础,降低了企业人员培训的成本和压力,缩短了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减少了企业的劳动成本,同时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外贸专业人才。最后,企业在帮助学校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同时,其实也在为自己培养未来的员工,提高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在国际贸易校企合作中,学生是最大收益者。与传统高校仅限于在课堂上的讲授理论知识相比,高职国贸校企合作更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技能。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战场”上,更加深入地吸收枯燥的贸易理论,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会自觉地、积极地回归课本上找答案,或向老师请教探讨,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此外,顶岗实习的模式中,培养了学生从事外贸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如吃苦耐劳、善于与人交流、勇于面对挑战等素质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极为有利。

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校企合作项目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虽然目前政府为了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对企业给予一些政策优惠及补贴,但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政府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补贴有限;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宁愿不享受优惠政策也不想添“麻烦”。外贸岗位与一般生产岗位或服务岗位不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操作性、连续性及私密性,由此需要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岗位数量少,企业更愿意在市场中找有经验的全职人员来填补少量的空缺,而不愿意承担教授学生的义务。由此导致了目前推进高职国际贸易校企合作的一大难题就是寻找合适的企业来合作,以至于更多的校企合作项目是流于形式,真正做到订单培养,无缝对接的成功校企合作案例少之又少。

(二)针对外贸岗位英语要求,高职学生有待提高由于国际贸易主要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易,较高的英语能力成为外贸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文基础一般,更谈不上专业外贸英语的熟练运用。这一劣势也构成了高职国贸生达不到企业要求的主要因素。

(三)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合理化、实用化在目前的校企合作实践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去企业实习所有的工作技能要重新学习,在校所学的知识要么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实用,要么是学生根本就没学会。导致现在的用人单位在面试时只要求英语或态度等非专业知识的素质技能,而专业技能反正上岗后还要重新培训。这一现象产生的不良结果是,学生或企业会越来越不重视学校理论课堂的学习,浪费了校内的宝贵时间和资源。如何构建一个与市场需求相吻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四、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推进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效果,达到互惠共赢,人才共管的局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一)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从宏观上,政府应加大校企合作重要性及意义的宣传力度,使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实质是培养外贸人才的必要措施,是行业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自身应履行的一种社会责任;同时政府还要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使其制度化,提供多种可选择性的优惠措施,只要校企合作成功达到指定指标,企业就可享受相关政策;同时,应提升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社会形象,通过颁发相关的荣誉证书,聘请相关人员到学校授课等方式,让企业产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企业意识到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公益事业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而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学校应积极主动分担合作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减轻培训员工的成本,提供最新的业务知识,让企业体会到参与校企合作是“有利可图”的。

(二)非订单化,多选择的实习企业国际贸易涉及的工作很多,包括国内供货、货物运输、报关报检、保险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学生层次水平差异较大的院校,并不一定要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因为“订单式”培养的弊端是,针对一个企业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没办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特质,即绝对化的要求,会导致一些学生因达不到“订单企业”的标准而丧失顶岗机会,甚至对外贸工作失去兴趣,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贸易工作,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建立“非订单化”、“多样化”的合作企业群,即与多家从事不同贸易环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要从与单个企业的校企合作向与企业群共同合作转变。让更多具有不同优势特点的学生可以在众多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会单一的因为英语不好或其他因素而丧失从事外贸工作的机会或信心。

(三)根据市场企业的需求,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学校应汇总企业及市场对国贸专业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抓住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时间,有效地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比如,针对外贸要求英语高的特点,学校应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尽早开设外贸专业英语,从最常用及最重点的方面抓起,如外贸函电、外贸常用英语表达等,让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不是吃“大锅饭”;尽量将理论知识与校内实训软件相配合,理论知识与证书的考取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有目标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教学内容,校企合作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自身特点,又决定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差异性及多样性,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素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方式,无论是“订单式”还是“非订单式”,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外贸专业人才。

作者:李悦 单位: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