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对华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美国曾长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自1993年开始出现顺差62.7亿美元,此后,两国贸易顺差额迅速增长。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是1142亿美元,已经占到美国贸易逆差的27%,2006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已增至1442.37亿美元,2007年中美顺差达到1633.2亿美元,2008年增到1708.6亿美元,呈不断攀升的趋势。从数据来看,顺差增长的幅度有所减缓,但绝对数依然很大。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当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时,不仅会引发两国间的经济摩擦,更会导致政治危机和冲突。事实上,美国借中美贸易巨额赤字问题已经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以及反倾销等方面上都有所作为。与此同时,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到1993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到我国入世以来,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美国在华FDI规模逐年扩大。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统计,1979-1982年美国对华实际投资额仅为11868万美元,但是截至2008年,美国对华的实际投资金额已经达到532.03亿美元。时至今日,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先驱者们当初最大胆的想象,而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于双边乃至全世界的意义都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揭示中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决定因素对于进一步深化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
蒙代尔(MundellR.A)1957年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首次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他的研究中认为: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投资会替代贸易。维农(Vernon)1966年从动态角度阐述了FDI对贸易的替代效应。他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伴随产品生命周期运动而展开,是对企业出口方式的替代。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由于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化,企业在国外市场便会受到当地企业的竞争压力,这时企业将会考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替代出口,以保护企业在国外的市场。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通过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不仅会产生替代效应,而且也存在贸易创造效应,提出了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模型的结论表明,由于FDI可以在投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出新的贸易机会,从而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具有更大的规模,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总量。关于中国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可能不同于其他来源国的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
三、中美贸易投资关系
(一)中美贸易现状
自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量显著增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上升为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外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在全球的第四大出口市场。中美贸易关系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无论以中国统计口径还是美国统计口径,两国的贸易增速均是世界贸易增速的两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从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包括纺织品、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等。中国从美国进口主要以资本品为主,中国是美国飞机、汽车、石化、计算机、通讯设备、发电设备的重要市场,也是美国技术出口的重要市场。
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从2000年开始,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货物贸易逆差来源国,两国的经贸关系也日趋紧张。2006年开始,随着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的出炉,两国贸易关系再次剑拔弩张,该报告中美国措辞十分激烈,称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经结束,美国将让中国为其不平等的贸易做法负责,这预示着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深化。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持续性的巨额顺差,这当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其中存在很多原因,有统计口径、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以及美国对中国某些产品上严格的出口管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造成中美双方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本文主要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不平衡。
(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仅流入英国、加拿大、荷兰三国的就接近40%。从地区上看,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德国、荷兰、瑞士、英国,亚洲的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以及澳洲的澳大利亚。中国所占的投资比例虽然较小,但发展速度却很快。现在美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FDI投资国。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从其对贸易影响的角度来看,我们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投资母国而言,具有较强的出口替代效应,从而降低了投资国对我国的出口,加大了我国与投资母国之间的贸易顺差。
美国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在获取巨大海外投资利益的同时,其在华投资企业拥有相当高的出口返销比率,即美国的企业在中国进行加工生产产品,再通过贸易的形式出口到美国,夸大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资源和原材料比较丰富的国家,以前美国需要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和一些基础零部件,也不需要再通过国际贸易来中转,只需要在中国国内进行采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和数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FDI对世界经济的作用也不断增强,因此,美国在华FDI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虽然中国连续多年对美国保持大额贸易顺差,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相关数据就会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外资企业的出口。因此本文认为,美国对华FDI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美贸易总额,同时众多在华的美资企业很大程度上分享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中所获取的利益。
四、美国在华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理论基础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bergen,他于1962年提出: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同它们的经济规模正相关,与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负相关。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引力模型对现实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是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传统的引力模型可以表达为:Tij=KPiαPjβDijθ,其中Tij代表两个实体(i和j)的空间交互作用,Pi和Pj分别表示i和j的质量,Dij表示它们之间的摩擦,α、β、θ分别表示Pi、Pj、Dij对两个实体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传统的引力模型经过扩展,可用于其他领域。该模型被经济学家广泛应用于FDI和贸易流动的实证研究。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ij=AXiαXjβDijθ,其中,Yij表示两国的贸易流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A是常数项,Xi和Xj是表示两国经济规模的变量,即中国和美国的国民收入,摩擦力因素Dij代表虚拟变量,地理距离、文化差异、法律制度差异等因素可能增强或降低贸易流动量,将其转化为线性对数形式即为:lnYij=lnA+αlnXi+βlnXj+θlnDij,考虑直接投资在贸易中的特定作用,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直接投资变量(FDI)作为新的解释变量,贸易国家间的摩擦力由虚拟变量来表示,拓展后的贸易决定模型满足如下关系:lnYit=C+αlnXit+βlnXjt+θlnDij+ηlnFDIit+εit(ε为随机误差项,t表示年份),由于虚拟变量的取值为0或1,因此模型可变为:lnYit=Ck+αlnXit+βlnXjt+ηlnFDIit+εitCk=C+θlnDij
(二)实证检验本文选取1994-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三元回归模型,用Eviews回归结果如下,括号内为t值:lnYit=-11.06+0.52lnXit+1.15lnXjt-0.42lnFDIit(-2.05)(1.37)(1.45)(-3.08)R2=0.97DW=0.85F=126.88在α=0.05的水平下,F值很高,但t值很小,即方程整体显著,但是α、β、η都没有显著性,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采用Frisch法进行修正,剔除对被解释变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的解释变量,修正后的方程结果为:lnYit=-18.21+2.23lnXjt-0.5lnFDIit(-12.81)(18.53)(-4.03)R2=0.97DW=1.06F=175.34
对该方程进行White检验、自相关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能够较好的反应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与美国经济规模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关系。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与美国的经济规模和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额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美国经济规模变动1%,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2.23%,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增加1%,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减少0.5%。说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可以解释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变化,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造成的,美国对中国的FDI具有一定的出口替代性。
(三)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到美国以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替代了其对中国的一部分出口,即跨国公司通过在华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使美国对华出口数额进一步减少,从而使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样的情形可以由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近年来,我国一直施行的是吸引外资的政策,以市场换技术,对外资进入的政策比较宽松且有一定的优惠待遇,许多外资企业借此机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像美国的多家大型企业沃尔玛、宝洁、可口可乐、柯达等都在中国占有一定的地位,由此引发的贸易替代效应无疑加剧了中美贸易的顺差。第二,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因此他们需要把一些在该国已经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生产,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经过东道国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再通过贸易的方式返销到母国,这种产业转移也导致了中国对美国贸易差额的增加。
五、中国企业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首先,应加快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打破我国一直以来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现状,积极发展具有技术和资本优势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变我国出口产品一直处于价值链底端的状态,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这就要求我国企业要尽快增强实力,加速技术创新与研发,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将出口重点转到高附加值的产品上来。这种战略上的调整,不仅可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出口产品升级,同时也可以减少由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必要损失,缓解中美的巨额贸易顺差。
其次,中国应积极的实施并推广走出去的战略,推动本土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去投资,大力度的扶持民族产业,因为民族产业才是提高本国经济实力的真正动力,同时减少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使本土企业拥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磨擦,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缓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另外还可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