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贸易服务机制研究范文

国际贸易服务机制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贸易服务机制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服务机制研究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化,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很多中小企业利用自身或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国际贸易,但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规模等方面的先天缺陷使其开展业务时受到种种限制,从而对政府提出了公共服务的诉求。利用电子政务为自身提供相应的服务,成为中小企业依靠政府力量的辅助来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选择和必然趋势。

1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对电子政务服务的诉求

经济的全球化与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带给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中小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局限性,使其在依靠自身电子商务系统的同时,还必须借助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为自己的跨国贸易服务。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灵活性,为其获取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1.1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困境

在全球化的网络环境中,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缺陷使他们的商务系统无法有效融入到国际商务体系中,形成种种开展国际贸易的困境。(1)国际贸易宏观环境认知困境。中小企业缺乏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深入认识,对贸易伙伴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及对某行业国际贸易发展的信息了解不够,使其开展国际贸易时盲目确定贸易对象、贸易内容和方式,往往在交易时出现政治性和行业性限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这种问题完全可以依靠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获取贸易对象国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倾向,如我国商务部门户网站就提供了与我国有贸易往来国家的相关信息。(2)诚信判定困境。对贸易对象的诚信判定难以在日常的商务网站上进行,从而使许多欺诈现象出现在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中,如信用证诈骗、倒签提单、伪造单据等,而中小企业国际追诉能力普遍较低,至使中小企业无法采用弥补措施。对于诚信的判定和事后的弥补,中小企业都必须依靠政府提供的帮助。(3)交易安全保障困境。中小企业若仅仅在其自身的电子商务系统中进行交易,其系统的脆弱性和孤立性难以保障交易的安全。交易活动涉及的交易者寻价、成交、签约等商业秘密和隐私难以保证,务必借助政府部门强大的电子政务平台,从体制和技术上寻求政府的保障。(4)交易过程协调困境。国际贸易的开展牵涉到许多政府部门,但由于对相应的电子化贸易流程和这些管理部门业务的不熟悉,往往使交易的最佳时机丧失。所以,中小企业要有效进行国际贸易就必须与海关、税务、商检、银行、运输等业务部门协同作业,熟悉他们的业务规程和流程,使这些部门与企业无缝连接,确保中小企业能快速反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1.2中小企业获取电子政务服务的有利条件

中小企业在利用电子政务服务方面也有着一些先天优势:(1)国家政策的倾斜。国家已经颁布多项政策文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融入国际环境,参与国际竞争,如《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提供方便。这些部门所实施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之一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2)系统接口便利。中小企业内部商务系统虽然在承受冲击方面脆弱,但由于其规模和层次的简单性,在与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接口时却异常方便。(3)决策机制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决策管理上的灵活性使中小企业能够重视电子政务对本企业的支撑,认识到电子政务给企业带来的坚强后盾,因而能够迅速作出寻求电子政务服务的决策。(4)产品结构优势。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大多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较为固定的行业领域,从而使其寻求电子政务服务时能集中在固定行业主管部门,而不迷失在信息海洋中。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由于信息不畅、交易的不确定性高等带来贸易中的诸多风险。风险的规避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利用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的电子政务系统,诸如商务机构、贸促会机构,利用政府驻外机构及信息情报等各方面优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世界市场动态。同时利用电子政务,建立一个互动式的外贸信息交流平台,用最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外贸信息引导中小企业经营活动。

2电子政务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态势

电子政务建设已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全球发展势头,已成为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手段。从发展阶段看,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已进入了在线交易的服务深化阶段,我国也正从“信息上网”走向“服务上网”。[1]企业已成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对象,电子政务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服务的态势。

2.1基于电子政务实践的环境态势

电子政务全球范围的实施,在国家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主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以围绕民众需求提供服务,建立“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提高政府服务的可接近性和易获得性,确保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公平性,消除数字隔离,注重信息的有效利用,提高信息利用率等为原则,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致力于电子商务实践,营造安全、有序、合理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2]形成了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居民、企业对政府、居民对政府等5个活动领域。经历了一个正式的政府在线网站出现的萌芽阶段;政府网站逐步增加,网上信息越来越动态化的增长阶段;用户下载表格,向官员发送邮件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交互阶段;用户可以切实地在网上得到有偿服务和进行其他事务处理的办公阶段;跨越行政部门的电子服务的高级阶段等5个阶段。[3]我国1999年的“政府上网工程”和2000年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确立,使“电子政务”成为社会热点。2002年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2003年《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使我国电子政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10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今后一段时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将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提高到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高度。我国2006年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为85.6%,中央部委96.1%,省级96.9%,地市级97%,县级83.1%。[3]而2006年《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出台和中国政府网()的开通,2007年政府“服务上网”的实施,使电子政务实施从外围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基于社会化服务的实施和面向全社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化推进阶段。我国电子政务服务于企业的态势正随着在线办事功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这种全球范围的电子政务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利用电子政务服务的客观环境。使中小企业可以便利地了解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了解国际、国内的贸易趋势,为其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方向引导。

2.2基于目标定位的功能态势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二是更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4]在电子政务实施中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一站式”整合服务。如新加坡的“用户导向、结果导向、市场基础”的实施方案;美国提出“希望通过互联网改进人们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从而改变他们对政府的看法”;德国提出“让数据而不是让公民跑路”,实施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简化政府机构及政务处理手续,方便国民。可见,国外电子政务已形成了企业与政府多维互动局面,政府利用电子政务为企业服务已成为政府的关键职能之一。我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服务理念。指出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面向企业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在企业设立纳税、年检年审、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商务活动等方面提供电子政务服务。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的战略目标。[5]同时2006年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目标的五个转变:一要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要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要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6]可见,我国电子政务已从单纯的投资建设转向到功能拓展应用期。电子政务在其功能定位上已从“管制”转向了“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中小企业需求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推送服务,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3电子政务提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服务的机制分析电子政务从贸易环境、支撑平台、沟通桥梁等多方面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服务,形成了引导、支撑和增值等多维服务机制。使中小企业能利用电子政务服务有效进行国际贸易,也使政府在服务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电子政务功能。

3.1基于贸易方向和内容的引导机制

从宏观纵向角度看,各国都建立了基于行政级别和地域范围的电子政务系统。对管辖范围内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职能要进行公开。如美国的第一政府网(WWW.firstgov.gov)和各州政府网站,我国的中国政府网()和各省市地方政府网站,都会对本国、本地域的贸易环境和政策进行介绍,而且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直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重点展示部分。中小企业通过这类政府网站可以了解贸易对象国的宏观贸易环境和政策,使贸易发生的方向和内容不违背贸易对象所在国的国情和风俗,从而规避风险。基于方向的引导是侧重于政策,以及与本国的关系,对所在国政治局势的了解等,以此决定贸易发生与否。而基于内容的引导大多是供求信息类,以确定生产的具体产品,这些内容在行政级别和地域类政府门户网站中大多是需求量大和较为重要的产品,中小企业若要从事这类贸易,基本上要采用企业联盟的形式。而对具体少量的需求一般在专门的政府职能部门。方向和内容的引导服务机制在于全面的把握,不仅需要中小企业自己获取分析,而且需要这些政府职能部门利用电子政务实施信息的推送服务,使中小企业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贸易动向,选择合适的贸易对象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更为中小企业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法制保障。

3.2基于企业信息化和业务过程的支撑机制

2005年,全国各级政府综合利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手段,在司法、行政审批、税务、专项资金支持等职能履行方面得到明显加强,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企业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这主要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具体开展外贸活动时的保障角度考虑。因为在信息社会,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为适应这种变化,开展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必然要实施信息化运作,以提供效率。信息化运作可降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成本。传统的国际贸易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量庞大,据统计,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中至少要产生46种不同的单证,连同正副本共有36份以上的单证资料。拒付的信用证中有50%是因为单证出了差错,报关文件的差错率也达到了30%。而信息化运作采用电子合同、电子单证和电子货币,整个过程都由电脑网络完成,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无纸化贸易可以使文件传输速度提高81%,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因差错带来的损失减少40%[7];信息化运作使贸易流程简化,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联系方式,利用信息化运作模式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从而在简化贸易流程中,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强竞争能力。信息化运作使得这些中小企业不但可获得以前他们无法获得的信息,而且获得和大企业一样的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可以提供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电子政务在中小企业信息化运作中起到示范和支撑作用。其一是提供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是一种针对社会的管理系统,相应的系统构建具有效仿作用,其系统设计、平台构建、资源建设等都可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样本,从而节省了大量初次开发费用。其二是提供运作平台和环境。企业信息化的运作只有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之下才具有效用。电子政务从政府角度构建社会信息化的方向和路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使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能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与国际进行接轨,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硬件的支撑。在过程支撑方面,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从认证许可机构审批,到网上办证、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网上税收等各个领域不同层面切实应用,中小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得到了许多便利。另外,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若干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息化建设规划。“金”字系列工程为中小企业快捷响应国际市场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电子政务服务企业的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信息公开、行政审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7]随着2005年8月,可以受理42万多件审批和服务业务,所有审批和服务项目实行全程监控、统一收费的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信息系统通过总体验收。[8]其后,各地方和政府职能部门先后推出了电子政务联合审批系统“一站式”服务。行政服务在线系统把相关行政审批的核心数据库统一接入系统平台,实现了对相关的审批信息、查询、统计、咨询、投诉和审批过程的行政监督、流转跟踪、审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功能。国际贸易是跨国交易行为,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更加要求用信息来监督和控制贸易过程,实现国际贸易过程支撑。网络技术的出现也为此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从而实现信息流对国际贸易物资流、资金流及交易过程的监控。国际贸易过程支撑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用信息来监控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种服务部门和参与者,用信息链将公司、海关、商检、银行、运输、保险、中介、研究院所等机构“无形”地结合在一起,以求得贸易机会与高效程序,提高国际贸易效率。[9]使得国际贸易能够建立在充分科学的信息分析基础之上。

3.3基于降低不确定性构建信息优势的增值机制

电子政务服务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就是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帮助中小企业确立信息优势并降低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信息优势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和不可靠性。由于作为现代国际贸易基础的信息优势是动态可变的,就有可能通过政府经贸政策的有意识干预和市场主体的积极配合,使国家的信息优势赶超现实资源禀赋的约束。根据本国信息优势的未来发展,建立国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创新机制,人为地进行信息优势的培育和创造,通过信息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和信息产业的外溢效应,产生广泛的外部经济,带动本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最终形成信息竞争优势,[10]从而形成以国家信息优势为基础的外贸型中小企业信息优势。要在继承已有信息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使中小企业自身信息优势的未来发展不断达到新的水平,从而为其国际贸易开辟新的增长点。电子政务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政府在顺应二元经济结构,利用传统信息优势,培育与创造信息优势上的积极作用:一是通过电子政务中的国家合同、政府采购等利用出口退税、出口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与扩大传统工业产品出口;二是应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在外贸型中小企业建立引进技术的创新机制和自主开发创新机制,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相连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1]在信息优势构建的基础上对降低国家贸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形成增值的效果,电子政务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资源提供、路径开辟、后台维护等角色,使中小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独特的贸易风格,有效的开展国际贸易。在激烈的竞争与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开展必然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电子政务服务,在政府引导与支撑下,实现企业利益。政府通过利用电子政务服务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对其服务职能进行检验,从而实现政府与中小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