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绿色壁垒与对外贸易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障碍。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有效规避绿色壁垒的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环境保护
欧盟自2000年7月1日起对进口茶叶实施新的农药最高允许残留量标准,与原来的标准相比较,此次新标准要严格和苛刻了许多,有的标准比美国和日本还要高出许多,有的甚至欧盟自己也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作为茶叶的出口大国,无疑,这次标准的提高对我国的茶叶出口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这是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行业和企业而采取的“绿色壁垒”措施。
一、绿色壁垒的形成原因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是指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验制度及绿色补贴制度。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国产品的进口,为本国市场提供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关税政策相比较,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二)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最典型的案例是1991年美国禁止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事件。任何贸易政策的形成都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绿色壁垒也是同样如此。
第一,主观原因。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潮流,随着GATT和WTO所主持的多轮谈判的不断深入,世界关税得以大幅度下降,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大削弱。但与此同时,贸易自由化进程也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矛盾,加强了各国间的贸易竞争。但是,在这一新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并未销声匿迹,而是从关税壁垒向非关税壁垒转移。由于绿色壁垒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因此具有极强的隐蔽行,而发达国家凭借着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先进的检测设备,纷纷实行了严格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企业。
第二,客观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得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消费者绿色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两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这些绿色组织及绿色政党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和有关政党及其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涯。因此,许多政党开始把环境保护政策纳入自己的政策体系,使环境问题政治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和贸易领域。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受到国内有关产品生产商的压力,一同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各国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差异,是绿色壁垒产生的另一个客观原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环保技术水平较高,其环保要求和标准也较高。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根本无法达到发到国家的环保水平,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绿色壁垒。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绿色壁垒的日益盛行,已经影响我们越来越多的贸易领域和产品。我国继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点指向国之后,现又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主要限制国。因此,我国的出口贸易即将出现一个发展的“瓶颈”。据统计,仅2005年,我国遭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出口贸易金额近500亿元,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靠低廉的价格取得竞争优势,比如纺织品。现在发达国家采取绿色壁垒,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从而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环境关税制度。这是绿色壁垒的初期表现形式,即进口国以环境保护为由,对一些影响生态、污染环境的产品除征收正常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进口关税。这实际上是一种环境进口附加税,其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提高,降低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自2003年起,日本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认证制度”,即凡进入日本国内市场的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不允许销售。此外,日本在采取全面禁止进入措施的同时,强化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实施近400%的高关税,使进口大米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
第二,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又叫生态包装,是指要求进口产品利用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者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19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个法令,要求来自中国的木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标志,否则不能出口到美国。如果违规,整批产品不准进入美国市场,或者在美国监视下销毁,一切损失由中国负责。这样我国出口有木包装的商品必须达到其绿色包装标准,这就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检测设备,这无形中使企业产品价格上升。无疑,这又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环境卫生检验制度。环境卫生检验制度是对于产品病虫害、有毒物质进行检疫的制度。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现各国以此为借口根据本国实情,制定不同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这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收集各国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另一方面,为打入国际市场须引进生产和检测设备,势必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我国素以“陶瓷王国”而著称,但在美国陶瓷市场上的占有率份额仅为日本同期同类产品的1/10,其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陶瓷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含量严重超标。
总之,由于绿色壁垒涉及到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设计到出口检验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环保控制,而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生产设备陈旧、检测设备落后,其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需对各个方面进行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环境质量
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设置绿色壁垒,阻止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其本国的跨国公司将一些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生产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转向发展中国家,把消费污染拒之门外,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双重损失。近年来,国外一些废旧的船舶、汽车、电缆、电器等工业垃圾的进口严重污染了环境。我国作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在伴随外资大量涌入的同时,少数投资者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污染处罚,利用我国宽松的环境标准,投资兴建污染密集型企业。2001年,中国利用外资的11,515家企业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达3,353家,占总数的29.13%。协议总投资为87.71亿美元。其中污染密集型企业投资为33.2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6.8%。而政府治理环境的成本将远远高于这些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恶化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大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它们的环保水平和环保标准大致接近。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于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我国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受欧盟制定的“生态标签”和国际环保协会制定的生态纺织品认证的影响。我国不符合“绿色”要求的纺织品大约在15%左右,并有大批出口纺织品服装因未通过生态检验而遭退货。围绕着“绿色”贸易摩擦的频发,我国政府和欧盟进行了多次双边谈判,这势必影响涮边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一)政府方面
第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乌拉圭回合作出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规定一些基本条款,其中包含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一些条款和国际组织的协议,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歧视政策。同时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关于环保条款的制定,拒绝接受超过自身能力的条款内容以保护我国自身的利益。
第二,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保标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环保法规与标准尤其是与经贸有关的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距离甚远。同时环保法规与贸易法规缺乏协调一致,环保法规中缺少配套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偏低。为了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应尽快以国际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修正我国不适应国际绿色贸易发展趋势的环保政策,完善绿色环境标准制度。
第三,加快检测队伍的建设。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加大对检测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投资,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指标体系。目前,全球已有近万家企业获得ISO14000国际认证,而我国只有200多家,差距十分明显。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利用和控制标准争夺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检测设备的研究,加快检测队伍建设。鉴于环保标准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对认证意识淡薄,又很难支付昂贵的认证费用,政府有必要对企业获得ISO14000认证费用进行援助,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二)企业方面
第一,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改变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实施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减少环境压力。其次,企业的环境管理体制要从传统的环境管理依赖转变为自觉严格依法办事的环境管理法治型。将环境费用纳入成本,使企业被动的接受环境管理为依法自觉约束。
第二,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改善经营方式。我国出口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受绿色壁垒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经营方式有关。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成品比重较大,出口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不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出口产品要女离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处及成品的生产比重;强化出口经营企业的联合,建立集团公司,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水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通道。这样,有利于削减绿色壁垒对我国得外贸月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三,增加科技投入,引导绿色生产。从绿色壁垒的缘起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可以看出:一方面,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发到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不可能放弃绿色壁垒。因此,我国企业一方面要将生态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保护环境,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缩短将生态环境的新发明用作生产实践的时间,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国出口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绿色壁垒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营销设定了一个相对统一国际贸易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从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为绿色营销提出了发展要求,这要求企业和政府要把握住机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绿色产品,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从而走可储蓄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蒙子良.全球性贸易危机和贸易政策的新动向[J].社会科学家,2000,(05).
[3]徐子州,黄美娟.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04).
[4]曹珂,韦勇全,左芳.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研究[J].经济观察,2006,(02).
[5]陈享光.什么是绿色壁垒[J].成人高教学刊,2006,(01).
[6]邢凯旋,邓光娅.中国应对欧盟绿色壁垒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06,(03).
[7]刘磊珂.关于绿色壁垒的理性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6,(04).
[8]李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科学与管理,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