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中俄经贸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与此同时,也与俄罗斯建交的第六十年,是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建交六十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大国关系的楷模、睦邻友好的典范。当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意味着两国关系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的中俄关系从政治层面来说无疑处于历史上的良好时期,但其他层面需进一步迈向纵深,尤其是双方经贸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
一、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些国家陷入破产边缘。中俄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增速下降,外贸锐减。据中国商务部资料统计,去年中国经济增长9%,而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只有8%左右,外贸进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3.4%,同时俄罗斯经济增长由去年的5.6%跌至今年上半年的8%负增长,外贸额由去年增长32.2%跌至今年上半年的44.1%负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额累计实现28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9%。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20.1亿美元,同比下降48.9%;自俄进口160.3亿美元,同比下降17.9%。面对两国经济和双边贸易额均大幅下降的形势,两国政府除在各自国内采取积极的反危机措施外,也在努力寻找遏止双边贸易下降和促进投资增长的新途径。2009年10月,俄总理普京访华,总理会晤期间双方正式签署的13项文件中,经济合作协议就占8项,协议金额达40多亿美元。由此可见中俄双方正共同致力于推动两国经贸关系。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近几年仍然在快车道上行驶。2008年,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568.3亿美元,对比1999年的57亿美元,十年间贸易额增长了将近9倍。根据中俄两国政府于2005年11月签署的《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的备忘录》,2010年两国贸易额目标将达到600-800亿美元。中俄贸易已经获得了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事实表明,最近十年是中俄历史上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时间最长贸易活动最频繁、贸易数额最巨大、增长速度最迅猛的时期。
从两国的贸易禀赋来看,俄罗斯的禀赋优势是自然资源,是能源、原材料。中俄经贸关系之间的贸易比例结构是与俄罗斯整体的对外贸易结构是一致的,以2008年为例,在俄罗斯的整体的对外贸易结构中,矿产品出口占到66.2%,而中俄贸易之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矿产品也占到中俄贸易的68.7%。俄罗斯从中国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是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占对俄出口总额的46.2%。这也与中国对外出口总体结构基本吻合。由上可见,两国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双边贸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两国的贸易结构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和禀赋优势所决定的。
2009年以来,中俄两国政府开始在两国的贸易结构升级和贸易规模扩大上都将有所改变。今年10月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双方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合作方面均有所突破。中俄签订了《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俄方承诺从2014年至2015年间开始每年向中国输出7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俄双方互为对方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按照国别(地区)计算,2008年俄罗斯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第八大出口市场和第八大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分别达到213%、2.3%和2.1%。另据俄联邦统计局统计,2007年中国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7.3%、4.5%和12.2%。根据两国各自的要素禀赋和发展形势,当前,中俄之间的贸易额还不符合两国所具有的实际潜力,但前景是看好的,需要双方共同推动。
二、中俄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双边贸易秩序和民间贸易如何转变的问题。
俄罗斯海关各口岸和地区的监管缺乏统一性,不同地区和不同口岸在进口通关、海关监管和海关估价方面差异明显,相关的管理条例变动频繁,并且缺乏合理的过渡期,导致进口商品常常滞港。据商务部《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9》介绍,为了整顿“灰色清关”,俄罗斯还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实施通关特别处理。这些措施包括减少办理从中国进口商品人关手续的海关口岸、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实行集中管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另加征30%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全部商品按每公斤3.5美元征税等。俄罗斯海关还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业机械及零部件收取很高的报关手续费,其报关手续非常繁琐,时间长,通常需要一个半月左右,l临时性急需的农机零配件进口往往因为通关延误而耽误相关进口企业的播种和收割,造成巨大损失。此外,在俄罗斯海关发生货物丢失的现象非常普遍。
2009年6月29日,俄罗斯关闭位于莫斯科东区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查扣价值2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使长期存在的“灰色清关”等问题引起关注,与此同时,在远东的中国商品市场均面临被查封的命运,很多华商不敢继续在俄罗斯做生意。中俄民间贸易的数额非常巨大,在俄罗斯切尔基佐夫市场被关闭后,有六万多华人无处可去,大量的货物滞留在俄罗斯,找不到新的经营场所。此类事件对华商和民间资本冲击非常大,根据相关部门保守估计,涉及金额20-40亿美元。2009年10月18日,两国海关签署了《关于通关监管秩序的协议》,上述协议将对遏制俄不法清关公司行为,理顺中俄合法通关秩序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规范贸易秩序等方面,两国相关部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转贴于中第二,两国贸易当中的结构调整的问题。
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在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中,矿产品等能源产品所占比例达58.4%,木材制品和化工产品分别占12.1%和11.8%。俄罗斯在基础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更加突出,两国可以优势互补。俄罗斯不希望成为“能源供应商”的角色,希望出口更多的大型飞机和核电站设备,以带动机械出口,而中国除了需要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木材等能源、原材料产品外,还需要各种航空、航天技术及产品。
在两国贸易量最大的能源贸易中,俄罗斯的石油储量世界第
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则是能源需求大国,近年快速增长的经济迫使其千方百计扩大能源进口。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二十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每年将从国外购买1300万桶石油,
以及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8000万吨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最便捷、最安全,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也理应拥有中国这个能源大市场,但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却一直不顺利,始终没有出现最初许多人所预料的那样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石油进口额甚至在2007年还出现了9%的下降,相应地,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占中国全部石油进口总量的比重也从10%下降到7%。关于建设中俄输油管道的方案历时十多年,几经周折,由最初的专线变为支线,时至今日依然未能最终解决。虽然最近两国政府签署了相关建设协议,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第三,俄罗斯贸易和投资壁垒较高的问题。
俄罗斯进口商品中有10%以上商品被征收25%以上的高关税,包括汽车、塑料制品、部分纺织面料及服装、白糖、烟草、酒精等,上述商品的平均进口税率高达30%,这种情况使中国向俄罗斯的出口处于劣势地位。另外,俄罗斯对中国进口产品还实施歧视性的政策。以纺织品为例,俄罗斯对自其他国家进口的纺织品征收6-7%的关税,但对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计征11%以上的高关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被俄罗斯列入享受普惠制关税的国家名单,但俄罗斯却将中国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排除在优惠关税清单之外。
在俄罗斯国内投资政策方面,俄罗斯现行的投资管理制度对外国投资造成了各种经营障碍。例如,1999年《外国投资法》明确规定,在涉及维护宪法制度原则、道德及保护他人健康、维护他人权利和合法利益、保证国家防卫和安全等情况下,俄罗斯相关部门可以不给与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这使俄罗斯政府在管理中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来禁止和限制外国投资企业,损害了相关外资企业的投资利益。此外,俄罗斯联邦政府应为外国投资者设立单一的注册登记管理机关,但至今这一规定尚未落实。实践中,俄罗斯还要求外国企业在俄罗斯境内每增设一家分支机构,都必须重新登记注册,给外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额外的费用支出。俄罗斯还明确规定外国投资不得进入俄罗斯战略性产业,包括武器生产、核材料生产、核设施建设、海洋渔港水利设施建设、卫生防疫及战略矿藏的开发等39种产业。对允许外资进入的部分产业,俄罗斯仍保留了各种限制,具体包括:电信业、白酒业、航空业、银行业。在这些被限制产业中,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具有了相当的比较优势,然由于这些限制政策,迟迟不能进入俄罗斯进行投资和发展。
三、新历史起点上的中俄经贸发展战略
2009年是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年份,中俄两大邻国的关系已有六十年悠远历史,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有十三年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中俄两国长久发展都有重要深远的意义。双方巨大的市场容量,丰富的科技、自然、人力资源为两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为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贸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双方在经贸领域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和乐观的。
首先,继续深入推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新型、健康、互利的国家关系。它不同于中苏结盟时期以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的状况,两国的合作完全基于两国国家利益的契合。中俄两国保持密切合作,又坚持独立自主,为各自争取符合自身利益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较之冷战时期,中俄两国合作更加平等,也更加深入,还更符合现代国家关系的规则,两国都意识到把密切经济联系当作发展自己、互利合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自内外两个方面,既有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战略需求等自身的“内力”因素,也有国际和地区局势变化的“外力”因素。而这些共同利益成为把两国关系不断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其次,规范贸易秩序,营造公平良好贸易环境。
2009年6月俄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警察以“打击走私”为名查封数十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后,整顿通关秩序更成为两国政府和海关刻不容缓的共同任务。2009年10月13日普京总理访华期间,中俄海关部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上述协议将对遏制俄不法清关公司行为,理顺中俄合法通关秩序发挥重要作用。据中国海关总署信息,两国海关部门的信息交换试点工作即将开始,中国海关将运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所有出口海运货物有关数据传输至俄海关,这些货物信息包括出港日期、出口经营单位、发货单位、运输工具名称、航次号、集装箱号、商品名称、海关放行时间等16项,俄海关可据此查验每批次货物的准确情况,并按规定时间通知货主提货,使合法货物快速通关。双方还明确了两国及边境口岸海关执法合作的联络和案件协查渠道,同意按照商定格式交换案件情报信息,共同打击商业瞒骗、侵犯知识产权、走私犯罪等扰乱两国正常贸易秩序的违法行为。
最后,提升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
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服装、皮革、机电、箱包、鞋等消费产品,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矿物燃料、钢铁、木材和化学产品等。2008年在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中,石油等能源产品所占比例达56%,金属和机械分别占5%和4.4%。由此可见,能源和资源在俄罗斯的出口中中所占份额过大,贸易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中俄两国不仅要继续积极开展能源和资源、机电产品的合作,还要致力于加强投资合作,逐步落实能源领域的大型双边合作项目,发展能源、农业、医疗、机械制造、航空和汽车制造、联合推广科技成果等领域的合作,让俄罗斯企业凭借能源机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优势,在中国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让中国企业凭借医药制造、纺织品及鞋类、汽车制造等优势,在俄罗斯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
两国正在共同努力提升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2009年lO月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企业家签署多项协议,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协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采矿等行业的合作项目。在中俄能源合作方面,双方签署的协议将确保中俄原油管道2010年底前全线贯通并于2011年起稳定向中国供油;双方还签署了中俄天然气合作路线图,决定东西两线同步启动,并于2014年至2015年向中国供气。中俄双方还签署了高速铁路领域的备忘录,双方约定,俄罗斯铁路公司将与中国投资者就修建高铁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这些都是两国贸易提升和发展的积极信号,但中俄贸易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还有很多方面值得两国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魏浩:中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王郦久:中国高铁挺进俄罗斯。《中国经营报》,2009年lO月。
于泽远:签署12项双边协议中俄能源合作大突破。《联合早报》,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