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边界问题经济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20年来迅猛发展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使国家注意到单靠某一地区发展经济的风险性和局限性。在十六大已把市场多元化作为一大主题,今年十七大又确定了从东部到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方针,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作出了战略上的宏伟规划。
开发大西南,是中国西部开发的重要步骤之一。利用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水能、煤炭、磷矿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特色,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与南亚、东南亚邻国联合起来,拓通、拓宽东亚、南亚、东南亚之间的水陆空通道,共同发育和完善市场,使其货畅其流以达到经贸互补之目的。
随着冷战结束,各国转向以经济发展为重点,淡化和消除不利于经济交流的双边紧张关系。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建设起点相近等国情相似的中印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应相互同情、合作与支持。
但中印之间要进一步理顺双边关系,加强彼此间的依赖、交流与合作,必须消除双方“热点”,突破领土“瓶颈”。而对于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两个国家来说,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领土纷争,深刻地涉及到两国人民的感情。边界问题若不妥善解决或悬而不决,都将会给两国边界地区未来广泛和深入地开展经济合作带来负面影响。两国政府已认识到边境问题是复杂的,两国政府已“为合理地和以相互能接受的方式早日解决边界问题创造积极、有益的气氛”。
一、中印东段边界经济合作前景
印度东北地区和中国大西南相邻,也是东亚、南亚、东南亚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交汇处。若是把中国云南的大理到缅甸的密支那、缅甸的密支那到印度的雷多、缅甸的毛淡棉到泰国的曼谷、柬埔寨的金边到越南的胡志明市,都用铁路把上述两地总计2000多公里的距离连结起来,那么,一条连贯长江、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珠江诸流域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铁路网就已初步形成。预计21世纪,亚洲经济也是深深扎根、独立发展的过程。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经济区的交汇处资源十分丰富,又地处“三区”陆路交通要冲。分别联系着广大腹地的滇缅印公路和将来的滇缅印铁路就在此通过。另外,这里还拥有一条航运条件较理想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段中国称雅鲁藏布江)和一条与之大体平行的铁路干线,它们联系着富庶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及浩瀚的印度洋。
在此附近,有可兴建成世界上容量最大、地质、地貌等开发条件优越的雅鲁藏布江隧洞式大拐弯水电站及其梯级电站。其地理位置相对印度而言十分优越,高压输电线沿雅鲁藏布江河谷走200多公里到阿萨姆平原,就可以并入能源紧张的印度电网。
尽管兴建该电站投资费用很大,但如果建筑和施工材料从印度境内上去,建成后电力输向印度,那么,投资费用估计要比中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少一半,而输电能力却要比三峡水电站大一倍以上。如果中印联手开发,资金还可以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有关国际机构筹集。
就中国而言,该水电站位置与中国发达经济区域相隔很远,其间又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现在,还有不少距中国发达经济区域相对较近,也有着丰富水能资源的大江大河排着队等待开发,何况该水电站位置又临近中印边界东段领土争议区而面临不稳定因素。若中印不携手进行超国界的缜密宏伟规划,恐怕雅鲁藏布江的水将长期白白地流,流的都是煤和油。
二、争取多赢克服双方领土争议瓶颈
中印双方边界东段领土的争议(领土争议面积九万平方公里),客观上已严重制约该地区应发挥的巨大潜能。值得欣慰是,中印两国政府已达成使该地区变“政治热点”为“经济热点”、变“经济锈带”为“发展磁场”的共识。
中印双方边界问题谈判,不应囿于部分冷战时期形成的谈判思路,而应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原则,不然,易进入谈判的“死胡同”。中印边界东段领土争议区的特定环境,表明双方合作的意义要比对抗积极有益得多。本着主权最终为经济服务的宗旨,在中印两国边界东段,共同塑造一个包容边界东段领土争议区的“中印(印中)自由经济区”这一安定投资环境,以充分利用独到的地缘、资源优势,正如前已述及是十分吸引人的。
“中印(印中)自由经济区”的可行性,既使得到诸如资金、资源、交通、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广大腹地等要素支持,还要取决于中印两国对边界争议区若被自己独占所获取的净利益(譬如森林自然保护区与伐木业两者利益择其一,“中印(印中)自由经济区”这一双方合作模式,将为两国十分艰难地寻找“愿通过平等协商、寻求公正合理以及双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的平衡点带来了希望。
紧随着中印人口问题而来的粮食问题,因人均耕地减少,除继续设法提高单产外,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也成为重要途径,印度的热量条件比中国好,所以提高这方面的潜力也比中国大。但由于印度国土大部分处在热带季风气候,年季节降水分配悬殊,造成大批良田在干季虽得到热量保证,却因“无水灌溉”而撂荒;印度年降水量在各地的多寡,特别是年降水变率大易形成旱涝。所以,印度兴建“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兼顾的水利枢纽尤为重要、有效。
中国有一个“南水北调”的宏伟规划,印度也有一个“东水西调”的调控计划。在降水量最多的印度东北部,有一条入海年径流量相当于长江五分之四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的旱涝问题,可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河谷最窄处(紧靠中印边界东段领土争议区)筑一大坝,库容量可达上千亿立方米,这为干季“东水西调”提供了水源保障。
综上所述表明,在双方倡导世界格局多极化、处在不同海洋,气候带和地理单元的两个富有潜力、文明悠久、人口众多、背靠着背的中印大国,完全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全面地日益互补互利。中印两国应着眼于冷战结束后双边关系的大局和未来,尽快妥善地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中印边界特别是东段领土争议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印(印中)自由经济区”的建立,不仅能有力促进两国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而且,还起着“南南合作”潜力最大的两国全面发展经济关系的强催化剂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合作,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南南合作”的典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