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范文

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与理论对接1951年恒定市场份额(CMS)分析方法第一次被提出,该方法现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主要分析工具。该模型将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的出口划分为二阶效果,具体公式如下。

(二)数据来源本文取1998—2012年中国、日本、中日双边服务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来源如下:中国历年服务贸易额、日本历年服务贸易额、中日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来自于UNServiceTradeDatabase、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Database)、中国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官方网站,具体数据来源均已在数据表下方标注,尤其是日本服务贸易2012年的数据是作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所得,可能存在微小误差,但不影响分析结果。为分析比较中、日两国不同时间段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变化过程,本研究将研究区间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2年为第一阶段、2003—2007年为第二阶段、2008—2012为第三阶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研究需要,本文将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划为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将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划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此基础上整理中、日两国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进口值、出口值、进出口总额等数据,依据整理的基础数据运用上文模型公式计算,进一步得出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解情况,并对具体数值做出经济解释,而且根据当时经济环境做深层次原因解析。

(一)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根据前文介绍的模型公式,计算得出中国知识/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CMS二阶效果分解结果,具体数值如表2所示。1.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通过CMS二阶效果分解数值可以看出,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1.5%、78.8%和91.4%,纵向对比发现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趋势明显,说明在中国经济总体增长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额也随之显著增长。增长效果分析。1)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4.1%、44.8%和58.6%,比重状态表现较稳定(50%上下),说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因地区整体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需求的增加而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市场效果分析。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5.1%、44.2%和18.0%,呈现“倒V型”走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一阶段中国将更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向需求相对小的国家出口,出口分布不够合理(深层原因有可能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初期,对世界服务贸易产品的格局和自身竞争力定位不准),而第二阶段的高比重说明政府从第一阶段的不合理出口导向中发现问题,并对产品的出口地进行了相应调整,第三阶段的稳步数值说明产品布局调整后,产品出口在地区内实现了一定均衡。3)商品效果分析。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6.1%、-8.2%和15.0%,整体比重呈现“V型”走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二阶段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生产结构不合理,内部各行业的产出比例不符合地区实际出口供需比例,第三阶段的高弹性回升说明政府对产品内部生产和出口比重进行了合理调整,且效果明显。4)结构交互效果分析。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4.4%、-2.0%和-0.1%,由于结构交互效果是由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出口市场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上应具备在二者中表现更强势一方的特征,但并不绝对,如第三阶段的结构交互效果是-0.1%,而同期的商品效果和市场效果分别是15.0%和18.0%,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市场效果的“倒V型”走势角度分析,造成这一负值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在接下来的比重调整过程中,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市场效果比重下滑过大。①(2)竞争效果及二阶效果分析。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8.6%、18.9%和6.9%,呈现下降的趋势。竞争效果占比正相关反映相对出口的能力,即竞争效果占比下降意味着同期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相对出口额增长速度下降。在整体竞争效果方面,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1.6%、43.7%和27.6%,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具备一定的整体竞争力。具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0%、-24.8%和-20.7%,均为负值,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特定市场竞争力较弱,有必要调整出口方向。(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二阶效果主要是在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两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动态结构残差效果的数值在第二、三阶段均小于零,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份额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2.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对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97.1%、67.8%和138.6%,说明在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的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也随之增长,增长势头比同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更猛(第二阶段略低)。一是增长效果分析。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67.6%、90.7%和311.2%,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及整体出口额的快速发展,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快于同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二是市场效果分析。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1.5%、-10.1%和-41.7%,在三个阶段都为负值,表示中国集中向相对慢速增长的市场出口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主要是出口发达国家)。三是商品效果分析。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40.7%、21.8%和-44.5%,整体比重呈现出“倒V型”走势,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商品效果截然不同,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类型在不同阶段不同,并且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正好呈现出了互补的关系,即表现为相对较快的出口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时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较慢,反之亦然。四是结构交互效果分析。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8%、-34.7%和-93.1%,由于结构交互效果是由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出口市场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上应具备在二者中表现更强势一方的特征,但并不绝对,如第二阶段的结构交互效果是-34.7%,而同期的商品效果和市场效果分别是-10.1%和21.8%,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几乎全部向发达国家出口引起的。(2)竞争及二阶效果分析。竞争效果三阶段的比重分别为-19.4%、49.7%和-58.4%,整体表现出了“倒V型”走势,且三个阶段的相对波动较大。从整体竞争效果角度来分析,在第三阶段甚至降到了-142.8%,表明在竞争力方面,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相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其具体的竞争效果却表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中、日两国出口结构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出口额总体的增长,并且优化了出口结构,变化方向变为利于出口增长的方向。(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由三阶段二阶效果、纯二阶效果和动态残差效果的对比看,第二阶段的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都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市场中,出口份额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不稳定特征。

(二)日本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1.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由表3数据可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44.9%、61.4%和119.0%,比重均大于50%,第一阶段比重甚至大于200%,表明出口变动是引起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结构效果变动的主要因素。一是增长效果分析。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6.9%、16.7%和25.8%,比重状态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说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因地区整体出口额的增加而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但相对于中国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二是市场效果分析。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69.8%、33.0%和66.4%,整体比重呈现出“V型”走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二阶段日本将更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向需求相对小的市场(国家)出口,出口倾向不够合理,而第三阶段的比重回升说明了日本政府从第二阶段的不合理出口导向中发现问题,并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出口地进行了相应调整。整体来看,即使是在第二阶段,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市场效果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市场选择较为合理。三是商品效果分析。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0.7%、-14.5%和13.2%,整体比重呈现出稳步增长走势,说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生产结构在逐步优化,内部各行业的产出比例较为符合地区实际出口供需比例,第三阶段的正值分解效果说明日本政府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内部生产和出口比重处在合理的范围内。四是结构交互效果分析。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8.9%、26.1%和13.6%,对照同期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可知,在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二阶分解效果上,市场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日本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更加合理的选择服务贸易产品分布,以形成更加明显的出口竞争力。(2)竞争效果及二阶效果分析。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9.3%、16.3%和10.1%,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竞争效果占比的提升表明相对出口数额也随之增长,即在相同阶段,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快于其他(国家)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逐步提升。整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1.9%、67.5%和51.0%,表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近年来相对中国优势更加明显。具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1.2%、-51.2%和-51.0%,均为负值,且绝对值较大,表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朝着对出口增长不利的方向发展。(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二阶效果具体的研究对象为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变动程度,主要是在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两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动态结构残差效果在研究中的数值在第一、三阶段均小于零,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日本的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在增长相对较快的市场中,出口份额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由原先的较快增长转变为现阶段的较慢增长。2.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对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386.8%、45.3%和83.6%,说明在日本经济总体增长的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也随之增长,增长势头比同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更猛(第二阶段略低)。一是增长效果分析。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412.7%、-16.8%和18.2%,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及整体出口额的快速发展,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在前两个阶段呈现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才有所好转。二是市场效果分析。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39.9%、33.9%和26.8%,第一阶段为负值,表示日本在该阶段集中向慢速增长的市场出口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第二、三阶段的正值说明这一状况通过政策调整有所好转。三是商品效果分析。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918.0%、31.1%和15.0%,整体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逐渐减少。四是结构交互效果分析。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83.4%、-3.8%和23.6%,由于结构交互效果是由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出口市场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上应具备在二者中表现更强势一方的特征,但并不绝对,如第二阶段的结构交互效果是-3.8%,而同期的商品效果和市场效果分别是33.9%和31.1%,这一现象可能是由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几乎全部出口到发达国家引起的。(2)竞争及二阶效果分析。竞争效果三阶段的比重分别为494.2%、100.5%和48.2%,整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12.4%、96.1%和56.4%,具体的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81.8%、4.4%和-8.2%,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在竞争力方面,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表现为逐步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日本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降低,在发展过程中优势不足。(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由三阶段二阶效果、纯二阶效果和动态残差效果的对比看,第二阶段的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都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说明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市场中,出口份额的增长具备一定的不稳定特征。动态结构残差占比表现出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且在最后一期呈现为-60.5%,这是一个较高的负值,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日本政府的政策限制,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很少,因此在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所占份额增长缓慢甚至出现相对负增长。

(三)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分解效果比较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中日服务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服务贸易出口的特点可以间接地反映该地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对其具体的优势分析如下:1.结构效果比较。通过对中、日两国分类服务贸易结构效果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两国服务贸易均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具体到二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增长效果为例,中国和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增长效果均大于零,说明地区出口额的增加就会引起地区附近各个国家出口的增加,并增加该地区各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动力。中国和日本服务贸易增长效果比较情况见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和日本分类服务贸易的增长效果发展趋势大致相同,但增长幅度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均在第二阶段出现大幅度下降,并在2008年以后开始出现回升,但日本的回升速度远远大于中国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日本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增长情况和效果均优于中国,这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中国主要是靠数量增长并不矛盾。类似地可以得到中、日分类服务贸易市场效果、商品效果、结构交互效果在同一阶段表现不同,相应的政策调整时间也不同,这和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阶段及其他外部因素有关。图1中国和日本知识/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效果图2.竞争效果比较。在对竞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得出近年来中国和日本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方面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不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效果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日本服务贸易竞争效果呈现出上升趋势(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虽然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总体仍然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整体竞争效果方面,中、日两国均具备一定的整体竞争力,近年来日本相对中国优势更加明显。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具体竞争效果方面,中、日两国在特定市场竞争力均较弱,日本的竞争力更弱,出口增长发展不利,有必要调整出口方向。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整体竞争效果方面,两国均表现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日本的占比绝对值在缩小,说明日本相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在好转。但其具体的竞争效果却表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中、日两国出口结构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出口额总体的增长,并且优化了出口结构,变化方向变为利于出口增长的方向。3.二阶效果比较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动态残差的比较中,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占比为正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中、日两国间,中国主要满足了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产业的增长需求。但是在第三阶段,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效果占比为负数值,这也表明了中国在该方面的发展虽然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整体的发展上并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的前提下,中国在该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将逐步恶化。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通过对中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有以下发现:1.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不同。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分解一阶效果中都是结构效果在起决定性作用,说明中国和日本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都随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而增强,但是在“单线沿途”传导过程中,二阶效果决定因素不同。在中国,增长效果是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次级因素,而在日本,市场效果是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次级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服务贸易主要是靠迅速增长的出口额而获得国际市场竞争力,而日本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主要是靠市场效果进行拉动,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主要靠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进行拉动。进一步来说,中国的服务贸易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的“量的积累”拉动竞争力,日本的服务贸易则主要是通过选择市场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竞争力。2.中日两国分类服务贸易出口倾向不同。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到需求相对小的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到发达国家,且后者增速高于前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分类服务贸易仍然以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

(二)政策建议针对以上结论,以下具体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合作。中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主要是靠出口份额的增长带动,在当下中国经济“重质保量”的宏观背景下,这样的竞争力对中国服务贸易长远竞争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竞争已不再是价格基础上的竞争,而是基于知识的竞争,服务贸易竞争力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项服务贸易的知识密集度。中国是一个服务贸易大国,过去以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市场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价格竞争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削弱,知识机密性成为主要竞争点,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性。此外,从本文的分析结论看,中国和日本在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上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互补性。中日地理位置相近,而且在服务贸易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贸易依赖关系,若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起针对服务贸易的自由贸易区,通过区内降低关税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等方法来提高两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程度,有利于强化各自服务贸易竞争力。2.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保护“幼稚”服务产业。提高服务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此处的优化结构主要是指服务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在中国,诸如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贸易不但市场份额较小而且发展趋势也不好,需要加以保护。为此,应该对WTO的宗旨和原则进行仔细的研究与深层次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选择保护性产业和制定适度的产业政策,对缺乏国家竞争力但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幼稚”服务业进行合理保护,尽量避免服务市场开放的冲击。比如,针对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制定适当的保护性政策,避免这些“幼稚”服务企业过早地暴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作者:张龙盛彬彬王春秋张鑫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