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低碳经济与后勤形式的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是指在后勤活动与遂行后勤保障任务过程中,形成后勤保障力的基本要素所遵循的一种基本思路、方式和范式,或基本的式样。由此可见,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除与后勤人员、武器装备,人员与装备结合的方式及体制编制等因素相关外,还与各种基本要素的资源消耗和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条件有关。换言之,当前在后勤保障力生成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信息化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追求一种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后勤保障力的生成样式。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后勤保障力生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集成结果,其核心构成要素有三个:后勤人员、装备物资、人与装备结合的方式及体制编制。这都与资源环境相联系,表现为一定的军事人力资源、财力和物力等军事经济资源及其他环境条件。后勤保障力生成是由后勤人力、财力、物力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与体制编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说明在保障力生成过程中需要占用和消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并对资源环境与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在加速实现由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过程中同样如此。因为,在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气候影响比过去更大。因此,必须在提高或保持战斗力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在军队建设与后勤保障活动中尽可能地节约利用能源资源,减少CO2排放及其对环境、气候的影响,即后勤保障力生成的样式必须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态。
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后勤保障力生
成模式转变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有利条件。首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风气在军队逐渐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5年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大力加强军队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以来,各级部队认真学习胡主席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部队官兵节能减排的风气已逐步形成,建设“节约型军队”和“绿色军营”,走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子日益成为广大官兵的努力目标。其次,军队建设及后勤保障中开始重视低碳节约问题。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为军队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明确目标。2007年4月,军委又批准了《2010年前军队资源节约工作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资源节约与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自此,全方位拉开了军队建设及后勤保障中资源节约与低碳经济工作的帷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再次,后勤及资源管理改革为模式转型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军队开展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以及各项资源管理改革工作,都为发展低碳经济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以来全军开展的资源节约和全面建设现代营房活动,巩固和充实了资源节约与低碳发展的工作经验。许多部队单位主动适应军队建设纳入低碳经济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站在战略高度统筹军队建设、后勤保障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
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一是思想观念上,虽然军委总部一再强调资源节约与低碳环保问题,许多部队单位也制定了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但一些单位或个人仍是“我行我素”,在工程建设中搞“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超标装修;在物资采购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考虑节能环保;在“三公消费”和行政消耗性开支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二是管理体制上,目前的管理体制仍然不健全,存在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无人负总责等问题,尤其是没有完整配套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应的规划计划不健全,这些都成为制约因素。由于缺乏硬性制度规范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有的单位是“一任班子、一个规划”,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损失浪费非常严重;有的单位因举办高层次现场会的需要,不惜将使用仅一年的大楼推倒重建;有的单位举行大规模实装实战演习,对周边环境及农田造成一定的污染,除按规定给予农民必要的“青苗费”外,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污染补偿和环境修复工作。三是人才技术方面,由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等问题是近几年来才进入军营,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因此,相应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以及先进技术引进应用滞后,也成为制约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际国内出现了大量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技术和设备,但由于一些技术学习掌握需要周期较长,有的节能环保设备比较昂贵,有的单位预算经费有限,因此目前还不能在部队大面积推广应用。即使有的单位引进采用了,也只是作为样板或示范工程,若要普遍推广应用在技术和资金上还达不到要求。
以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建议
(一)搞好宣传教育,增强官兵尤其是后勤人员低碳经济的思想意识
一是要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国家和军队关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文件神,宣传国家和军队关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二是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资源节能、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官兵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意识。三是要利用有利时机和场合普及资源节约与低碳经济知识,宣传经济资源修复与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树立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做法。
(二)注重科学统筹,搞好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规划计划
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好各任领导班子的规划计划。各级党委要把好宏观决策的“总闸门”,协调好各任领导班子之间关于部队建设与发展的规划计划,保持部队建设的科学性与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大局至上,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不单是后勤部门的工作,司、政、后、装各部门都有责任,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克服部门利益与本位主义不良思想,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拟定的规划计划,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搞好此项工作。三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低碳经济与战斗力保障力的关系。要树立提升战斗力保障力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在提升战斗力保障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搞建设,谋求存量资产的节约与循环利用;要树立大节约观念,将重要资源与建设发展纳入整体规划计划,统筹兼顾;要大力推行集约化保障,搞好资源保障的一体化、社会化和军民融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三)引入先进技术,切实减轻军队建设与后勤保障碳排放及环境污染
一是要积极引进和应用低碳环保的技术手段,调整军队能源消费结构。要尽早考虑利用技术手段和预算支持各级部队减少煤炭、石油等非清洁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多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加快研制与应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相适应的装备设备与建造技术。二是要在能源消费结构还没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尽可能推广应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技术。比如锅炉余热的回收、工程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装备使用及军事训练中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CO2收集并储存到地下,以及房屋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技术等。三是根据各部队实际,因地制宜创新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的方法手段。比如,尽可能利用本单位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对一些旧装备及实物资产进行低成本的改造,实现现有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建立碳补偿和生态环境修复制度,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安排预算经费用于军事演习、工程施工等军事活动中造成的生态损害与环境污染修复项目;在军事及后勤训练中,要大力开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模式,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气候影响,提高训练的综合效能。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军队建设与后勤保障的低碳经济工作
一是要建立完善资源节约与低碳发展的管理制度。要将资源节约与低碳发展管理制度建设纳入全军及总部法规制度建设的总体规划计划加紧推进,先期制定完善各类实物消耗标准、建筑节能标准和工程建设与军事活动的生态环保标准制度。二是要建立完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强制使用制度。抓紧制定出台军事训练、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生活保障等军事活动中,强制推广应用节能环保与低碳经济新技术新产品的目录与标准,同时给予预算经费的支持,切实发挥新技术新产品的实际支撑作用。三是要建立完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各级机关和部队要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消耗与节约、环境影响与维护、低碳经济与管理水平的统计指标与考核标准,完善考核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五)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低碳经济后勤保障力生成运行机制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各级机关及部队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低碳经济的供应保障方式、消费形式和训练模式,在营房维修改造、装备物资采购配备、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各方面贯彻节约低碳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全过程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二是要创新管理模式,着力解决经费物资管控、楼堂馆所建设、房地产资源调控、军用土地转让、有偿服务管理和低碳环保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杜绝各类铺张浪费现象。三是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按照军队资源节约低碳发展统计与考核办法,形成统计、考评、奖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各部队、尤其是后勤部门必须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提高军队建设与后勤保障综合效益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将其纳入主官与单位年度工作考核范围。
作者:黄如安单位:军事经济学院军队财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