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时期,这就使得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放缓,而协调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平衡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深度融合是加快经济转型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郑州市2002-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并分区域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评价探究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进而寻求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集群建设模式,促进郑州经济顺利平稳转型。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业;集群建设;关联
一、理论概念及研究方法
因产业集群有多种类别,分析集群建设应该采用不同方法。在本文中,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制造业仍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大多数认为制造业可以认定为第二产业。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学者对服务业的准确定义不能达成共识,因此,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指标,即服务业限定为第三产业。产业集群实质上就是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形成协同定位并获取竞争优势的产业,即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因此,本文在研究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时,运用了这两大产业的关联度进行评价。
二、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
为了构建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集群建设模式,我们运用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选取郑州2002-2017年郑州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分析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系数变化。如前所述,制造业是整个第二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因此,这里使用第二产业代替制造业,第三产业代替服务业。从生产总值角度分析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由图1可以看出,郑州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均符合指数增长模式,2002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线差不大,在2003-2015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高于第三产业,其中2007-2013年差距较大。2016-2017年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
(二)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析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由图2可以看出,整体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快,从2012年起,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在2002-2012年这十年期间,第二、第三产业整体处于增长状态,但由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2012年以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在2015年以后,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高于第二产业,因此,我们分阶段考察郑州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关度。由表1可知,郑州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绝对值相关度较高,达到0.9以上,其中,2002-2011年,生产总值绝对值相关度是0.9984,增长速度相关度是0.4289,2012-2017年相关系数是0.9839,增长速度相关度是-0.1040,可得出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绝对值相关度较高,增长速度相关度较低。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增加值均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因而就产业生产总值而言,表现出很高的相关性。对于增长速度相关度,由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断放缓,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加,因此,增长速度相关度相对较弱,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增长速度短时间内的相关度还会比较低。
三、分区域分析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度
根据郑州2017年的经济发展现状,运用郑州各大区域的统计数据分析郑州2017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度。总体看2017年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是平稳健康的,生产总值达到9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分别看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放缓,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长速度相较以前,有所增长。从表2可知,从总量角度看,航空港区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总量达525亿元,排名第一。从增速角度看,郑东新区增长最快,增长速度达27.2%。从二产占比分析发现,航空港区占比最高,有9各地区比重超过平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航空港区、经开区、巩义市、荥阳市、上街区、登封市、高新区、新密市和新郑市。这说明郑州地区大部分县市区的经济增长还是靠第二产业即制造业拉动。由表3可知,从总量角度分析,金水区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总量达到1073.9亿元,位居第一。从增速角度分析,航空港区作为河南的“三大国家战略”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增速达16%,位居第一。从三产比重分析发现,郑东新区作为郑州的后起之秀,三产比重达90.1%,位居第一。通过表2,表3可知,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的区域有7个,而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的区域有9个,说明目前郑州各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服务业略逊于制造业。同时,我国目前受制于经济转型的下行压力和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的制约,传统制造业发展缓慢,因此,未来应推动制造业向高端优质产业转型,加大与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协作,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郑州市产业间的相互关联,相互驱动,达到合作共赢。
四、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及推进政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供给测改革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与服务业正逐步迈入互补共生的阶段。而郑州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各区域在资源、人口、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郑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发展情况也有差异,因此,应结合各区域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较高的区域采取互惠互利政策促进两大产业共同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欠发达地区应注重两大产业互动,促进两大产业整体高速发展。
(一)产业交融型:强化区域间合作产业交融型模式是指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即很难准确划分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制造业产出的产品实体还是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功能。以新密、巩义为代表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交融型关联发展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程度相当,均处于中上等地位,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模式应加大高端制造业,提升优质服务业,让其共同高速发展。一是加大发展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文化体育旅游业和健康养老服务业,大力培育中介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二是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协同共生型:加快服务经济转变协同共生型模式是指制造业与服务业以共享资源、互动共赢的方式将影响力扩大,提升产业协同优势。以航空港区、经开区为代表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共生型关联发展地区,制造业高度发达,产业结构正逐步转向服务经济为主。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完善生活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在产业间的比重,构建并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产业健康平稳转型发展,优化升级供给结构。二是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应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政策体系作为切入点,运用好作为河南“三大国家战略”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壮大航空服务产业,构建开放、协作、高效的研发平台,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平行转移型:促进产业协作共赢平行转移型模式在社会分工更加专业的背景下,通过上下游资源的流通将制造业与服务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延伸两大产业链范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高新区、登封市为代表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平行转移型模式,虽然两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并不低,但两大产业间的关联程度相对较弱,因此,应加大两大产业间的相互合作,提升上下游资源在两大产业间的流通。一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加大道路、通讯、教育、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配套设施,为吸引投资,促进服务业和高质量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硬件设施。二是壮大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打造关联产业,实施“扩大总量、聚集发展、接纳转移、配套发展、开发改造、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驱动,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盖文启.从区域创新环境视角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J].北京社会科学,2003,(2)
[2]江小捐,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发展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3]王晓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评述[J].当代财经,2006,(3)
作者:景魏娟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