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产业集群演化升级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产业集群及其性质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引起学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的是19世纪的事情。产业集群属于空间经济学范畴,最早提出空间经济理论可以追溯到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了市场、生产及运输的模型。最早提出集聚的概念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他于192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明确提出产业集群概念的是茨扎曼斯凯(Czamanski)(1974,1978),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产业中一簇在商品和服务在联系上比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联系更强且空间上邻近的产业”。迈克•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竞合的本质是企业实体及其服务的组织为减少交易成本,获取期望利益而在空间上的集聚。波特教授按照集群内部的产业间联系,将集群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集群所生产的产品是类似的,并具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垂直划分是依据生产流程,或者价值链的模式来划分的,围绕着价值的产生过程,有供应商、生产商及其附属的服务企业,这些网络关系具有系统性。产业集群是由不断重复的交易过程和价值链联系所决定的,企业组织之间具有合作的地理便利性,但是,与科层组织不同,企业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之间的合作具有博弈合作的理性,从长期看,选择合作会多于不合作,这也是构建产业集群会产生利大于弊的一个内在机理,这样看,他们之间的合作具有互惠博弈的自觉性,很少甚至没有外部刚性合作的约束。可见,产业集群组织的属性表现着调节的间接性,横向竞合的灵活性。
二、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释放的集群效应既是其合理存在的基础,也是不断完善的推动力。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外部经济性当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活动对其他单位产生的净经济效益大于零,我们称之为外部经济性,否则,称为外部不经济。由于产业集群中的产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区域资源充分利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来看,从交易过程看,接近市场降低了成本;从技术创新看,接近技术人员;从改变信息不对称看,有接近信息的便利性;从利用公共产品看,有公共服务的便利;从提高学习效益看,有知识溢出的便利性;从社会资本积累看,由于地缘、情缘等关系,易于形成与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
2.联合行动联合行动是指厂商间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地合作。厂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在一定资源约束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满足共同的消费者利益诉求,或者具有相似性消费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相同的产品或相似的产品就会被生产出来,这也就决定者不同的企业之间会开展双边合作,或者多边合作,横向合作,或者纵向合作。这些合作,在产业集群中可以称为联合行动,通过这些联合行动,能够促进合作厂商的生产能力与市场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的成长与竞争力的提高。相对外部而言,集群中行动主体之间是有目的的,自觉的合作活动,会产生主动型集群效应。
3.制度背景影响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态,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研究产业集群要放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之中。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要受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同时又要受到不同国家或地区具体条件的限制,受到一定的政策规定的影响。制度背景的微观层面涉及到企业与产权具体制度,宏观层面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对产业集群的效应有着不同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这些制度的设计可以减少各厂商之间的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可以减少商务谈判的成本,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成本,可以增进知识溢出的效应,由于在此交往中的互信沟通积淀了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又增进了诚信与合作的文化,进而促进集群的发展。这样也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制度效应的形成,也将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成长。
三、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
1.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经济组织的形成一般来说有两个途径,要么是自发形成,我们称之为生成性;要么是人为促成,我们称之为建构性。集群的本义是有生命力的,集群的成长是内因与外因交互的结果,是系统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当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时,由于各种反馈机制与内在机制的作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根据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为地设计集群的发展目的与发展模式,象建筑工程似的,一开始就有规划,然后制定发展方案。当然,也有一些许多成功的集群,既有生成性、也有建构性。在初始期,集群多半是自发的、生成性的。我国的一些小产品集群大多是生成性的,如温州打火机、大唐的袜业、嵊州的领带业。一旦集群成为国家或区域的战略产业,政府会主动规划和扶持,象硅谷后期发展、日本的家电业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这类集群就带有建构性。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鼓励竞争而非扭曲竞争,努力改善集群的产业环境,投资重点向那些能影响产业联结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倾斜,如,教育和培训机构、公共研发平台、孵化器等,此举会比把目标放在个别厂商上好,依照波特的观点,把资源投入到公共产品,能产生巨大的平台效应,进而能使集群的建构性获得更健康的发展。集群的演化与众多组织系统一样,有升级,也会退化。升级是指走向合理化、高级化、新常态、形成新的循环,会不断发展壮大,从区域发展到国际化,其覆盖面不断加大。比如,现在的好莱坞、硅谷等集群,已进化到处于在世界范围内执本领域牛耳的地位。集群的退化是指产业优势的丧失,正如西欧的很多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老工业区那样,曾经是本地工业化的先驱,但由于因循守旧,或者不积极创新,会由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锁定”(lock-in)效应和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作用,致使集群的发展,变成孤立的系统,进而引发退化。因此,集聚也可能正是造成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降低的原因。总之,集群的升级或退化是区域经济生态演化的一项主要的内容和风景。
2.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是新经济的新常态,本来产业集群就是动态形成的,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下面以浙江省产业集群升级为例,来探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2008年,浙江省做出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共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经过几年的努力,从规模上看,萧山化纤纺织、绍兴县纺织、永康(含武义缙云)五金、杭州装备制造及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规模明显提升。从集聚程度看,销售收入占当地工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超过30%。从创新能力看,创新投入提高明显,创新产出明显增加,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显现。拥有各类全国性集群名片100多个,如绍兴纺织、宁波服装、嵊州领带、瑞安汽配、永康五金、温岭泵业、黄岩模具、乐清工业电气等产业集群均获得了全国性产业基地荣誉称号。公共服务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共拥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108个,服务领域涵盖了产品检测、信息服务、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调研、管理咨询等;特别是绍兴纺织、杭州装备制造、东阳磁性电子等示范区拥有的公共服务平台都在8个以上。通过试点推进,浙江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有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亟待深化和加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低端化锁定倾向;产业政策限制了部分块状经济的生存发展空间;要素资源制约日益严重;产业集群示范区的政策措施尚不够配套。转型升级的不同路径探索:①产业与市场互动提升型。这是以海宁皮革产业集群、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嵊州领带、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诸暨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等。主要特色为制造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而起的,并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相互融合;②龙头企业带动型。比如,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建德化工产业集群、乐清工业电气产业集群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全球化的经营视野,建立了自身的全球营销网络体系,起到了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③政府规划引导型。比如,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衢州氟硅产业集群、舟山船舶产业集群等。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招商引资成为主要方式;④价值链整合提升型。价值链提升模式可以是技术为主,如慈溪家电产业集群;可以是研发、设计为主,如杭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也可以是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如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等。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趋势:①以创新驱动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创新是现代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以创新网络和商业模式为依托,以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集群。比如美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等;②掌控产业价值链附加值高的环节是现代产业集群的核心。比如,意大利领带产业集群掌控价值链高端环节,使得浙江嵊州产的一条3美元出口价领带,通过品牌和渠道运作实现意大利销售价格达到40美元;③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打造区域国际品牌。比如瑞士手表就代表着高档、品位和尊贵,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就代表着原创新、速度和技术,等等。
作者:王勇 胡溶冰 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