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论文

一、可行性分析

首先,交通一体化建设为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助推器”。天津将规划建设天津至石家庄城际铁路、津承铁路、环渤海铁路,推进京唐客运专线、蓟港快铁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加快施工,确保京津城际延伸线2015年上半年建成通车,机场引入线2016年完成主体工程。积极推进G104、G205、G112等国省干线的提级改造,打通区域断头路,加快推进京秦、塘承二期、唐廊、唐津改扩建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交通路网的进一步完善无疑将更好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次,人才集聚为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蓄水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京津冀汇集了全国1/4以上的著名高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3以上的两院院士,拥有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14家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智力资源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以已经签署协议,由京津两地共建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例,高端科技人才的相互交流、合力发展正在成为常态,这必将有力推动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再次,逐步在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协同管理机制将为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催化剂”。在产业对接的条件下,如能让被承接的相关企业及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承接地的生活无疑将极大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甚至起到“招鸾引凤、竞相来投”的良性循环。当前,天津正在加快建设京津冀智能交通网络,推进京津“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在公交、地铁、轻轨、出租车领域,以及京津城际列车进出站刷卡支付;推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的务实合作,研究实行医疗保险异地结算,职工养老保险互联,居民养老保险互通,河北也在着力研究廊坊、保定等环京津热点城市承接北京发展的大问题,一些具体政策措施陆续将会出台。上述举措,将从协同这一“大处”着眼,从民生这一“小处”着手,更好地促进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最后,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发展带将为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发动机”。高技术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之一,京津冀聚集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武清、宝坻、东丽、北辰等重点园区以及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要的高科技园区。这些园区机制好、活力强,创新资源十分丰富。借力北京研发优势,用好天津、河北孵化、转化、产业化空间和载体,将会带动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培育出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领军者企业。

二、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天津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天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3427.5亿元,增长14.9%,位居全国前列。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和国防科技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00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89.7%,以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实现产值707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2%,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结构体系初步形成。其次,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为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天津近三年引进两院院士、“863”“973”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人选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53名,重点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再次,全社会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塑造了坚实基础。2012年,天津全社会R&D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科技进步水平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三位。全年专利申请达到4.15万件、专利授权2万件,增速保持40%以上,建成国家级(含部委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2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10个,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重点领域。建成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研发转化基地,启动了863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国家中医药研发中心建设,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光电研究院、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等多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建成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三、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核心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如在石油化工产业链方面,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经济规模是2000万吨/炼油配套100万吨/年烯烃和100万吨/年芳烃,可适应不同品种的原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天津石化虽然炼油、烯烃、芳烃的装置都有,但不太匹配,没有足够的石脑油供应乙烯生产,而产出的混苯则无力全部进行分离。二是产业链条层次不合理,长期处于垂直分工体系低端。根据现代产业价值链理论,产业链利润呈“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曲线的左端是研发、设计,右端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制造。在利润分布上,曲线的两端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中间弧底的加工制造环节的利润只有5%。目前,在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天津的发展重心虽然已基本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的转移,但产业链条层次,仍主要集中在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而不是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在生产环节上,仍然处于下游生产(终端的加工组装,如大型飞机、船舶、汽车的组装),而不是上游生产(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如飞机、船舶、汽车核心控制部件的制造),距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的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三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不完善。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产业规模较小,占GDP的比重还不高,一些领域产业配套能力弱,集群效应并不明显,产学研各个环节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如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上,天津还未形成诸如国际上著名的波士顿产业集群、旧金山产业集群、华盛顿产业集群等集科研院所、医院、高校于一体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四是个别产业发展影响力仍然较弱,产业链相关配套环节还存在缺位。如在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尽管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仍存在一些明显掣肘因素制约其进一步壮大:首先,滨海新区尚未形成一批能够提供全面节能环保服务的龙头企业,市场运行效率不高;其次,新区对各种示范推广方式集成不足,制约了新区对我国推广节能环保产业示范作用的发挥;最后,该领域的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低,尚未形成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规模化聚集。

四、发展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一)产业链的配置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性发展的战略要求,按照产业集群化、土地集约化的原则,以产业布局规划为引导,促进功能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产业链”为视角,把握“重点产业链———核心项目———产业集群”的研究思路,通过理清产业链条来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指出发展路径和规划产业高地。通过资源“进产”、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进团”的主线,结合“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长链细链”的思路,形成“自主研发设计至终端消费产品”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创新化发展,着力产业链高端化;围绕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式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围绕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壮大规模;围绕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优势产业链,积极实施“专业化生产包装,提升产品档次;外向化拓展,壮大产业规模,全方位地产业开放,提升生机和活力;集团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园区化配套,推进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形成产业品牌;集约化发展,推进生态可持续”。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吸引相关的大项目好项目,延长产业链,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发展低碳化循环经济。

(二)产业链配置的基本原则结合天津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实践,本文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产业链配置原则:一是布局完善。突出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突出产业链发展的前瞻性、成长性和带动性。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新区功能布局。二是龙头带动。以主机成套设备和龙头企业为重点,经过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提升企业群体集聚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体系。三是项目支撑。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明确支撑项目在产业链延伸和壮大方面的关键作用。四是生态环保。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环保示范项目,清洁生产,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新型环保产业链。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五是创意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推动产业集聚,产业链高端化,营造不同于老工业城市的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的、具有时代感的新区文化特色。

五、发展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对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不能再进行简单的“腾笼换鸟”,也不能再进行“闭门造车”,而要服务大局,有所侧重。结合我市发展现状,本文建议当前应优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完善:在石油化工领域,建议天津依托大港石化、南港工业区等重大石化项目,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等石化下游产业,积极向石化专用设备等高端产业方向发展。随着产业成本提高,逐渐向曹妃甸、黄骅扩散石化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津冀合作。在航空航天产业链方面,天津应继续吸引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加快发展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等整机、零部件研发生产等。加强京津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合作,努力使天津成为继上海、西安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积极将最新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产业技术,带动天津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结合航空产业链的价值分布特征,积极发展航空金融、航空租赁、航空维修等航空服务业,构建服务环渤海地区的航空产业服务体系。在新能源领域,加强京津两地风电产业的科研合作,加快研发大容量风电机组和适应海上作业的产品,重点进行叶片、齿轮箱、发电机、风塔、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同时也要加强京津两市太阳能产业的科研交流活动,研制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逐步将光伏发电产业化,形成国内领先的光伏发电研发和制造基地。随着产业技术不断成熟,可逐步将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光伏组件制造业扩散到河北。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政策是抓手,产业是保障,人才是关键。天津要努力创造“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用之能留”的人才使用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既欢迎北京高端科技人才来津发展,也要对河北高级产业技术工人敞开大门。同时,要着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创业资助和融资平台,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完善薪酬、医疗保障、住房、子女入学等各项人才引进配套政策。

作者:杨津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