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范文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绩效评估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总体演变态势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投资、消费、发展道路及经济结构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自1992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加速阶段,非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加快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的进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分析,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明显,1992年西部地区农业产值占比高达29.87%,而到2012年占比则为12.58%,下降了17.29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占比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1992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6.82%,2012年达到50.13%,比重位居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很快,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位居第二。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为33.31%,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39.41%,增加了6.1%,随后一直稳居在36.3%左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的发展态势。

2.第一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配套政策的实施及大量资本的投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扭转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过高的局面贡献突出。1992年占比为29.87%,1996年上升到最高值30.79%,而同期的全国比重则由21.47%下降到10.08%,这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随后尽管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尤其是2000年后,其下降的程度十分显著。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这种幅度已有所下降,1996年高出10.8%,而2012年仅高出2.5%。西部地区农业比重出现降低,这与国家重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强调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及优势农业关系密切。2000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出台《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即继续改善西部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西部特色旅游业。2002年在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即以油料、杂粮、中药材和优质烟叶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以花卉、反季节蔬菜和优质瓜果为重点的优势园艺业,以细毛羊、绒山羊和特色畜禽为中心的草地畜牧业,以稻田养鱼、养蟹和冷水性鱼类为代表的环保高效特种水产养殖业,以及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等为主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将“加强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抓好的10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发展的萎缩,相反,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有利推动下,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在逐年快速增加,199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17.4亿元,而2012年则高达14332.55亿元,20年间增长了8.45倍,其中四川、广西和云南三省(区)的农业产值对西部地区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在51%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1.88%,高于同期全国0.23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形成共识,在科技与信息水平发达的今天,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及普及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但原有的产业因科技因素而重新焕发生命力,而且由于科技的推进,能源、资源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发展也很快,第二产业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2表明,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第二产业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6.82%提高到2012年的50.13%,提高了13.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8.64%,其中四川、内蒙古、陕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大省区,三省区对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率为50%以上,而同期的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38.72%提高到2012年的49.67%,上升了10.95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地区2.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7.40%,不及西部地区。由此可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工业产值增加迅速,经济效应十分突出。特别是在20年间,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以重点项目和技术升级为核心,着力提高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协同快速提高,逐渐形成了以煤炭业、冶金业、化工业、电力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且具有地区与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如内蒙古与陕西主要是以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与矿产能源加工为主,而新疆则是以能源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为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生产增速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与全国的比重相比较,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仍显迟缓,工业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仍具有小型化和分散化的特点,竞争力不足,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1992—2006年14年间,除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7年,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都低于全国的比重,在2007年这一比重才开始高于全国水平。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2004)指出[1],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市政、通信、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投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适度超前的态势。然而,这种发展态势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明显的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用于工业生产更新升级的资金不足,导致生产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还出现了下滑倾向,加之产业配套体系缺乏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对加工业重视不够,新增项目更无从谈起,从而降低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

4.第三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有观点指出,一国(地区)经济发达与否和水平高低主要由第三产业发展体现,其占GDP的份额大小,代表着经济社会现代化与城镇化程度的高低[2]。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及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图3表明,20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99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92.12亿元,而2012年则增加到42468.04亿元,增长了24.09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7.48%。西部大开发之初,国家投资于西部地区的3600亿元来自于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中,2000亿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几乎占了全部资金的一半,50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的投资,100多亿元投资于社会事业建设。在国家财政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气东输、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和西电东送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的全面建设,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相应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呈现迅速提高的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1992年的33.31%上升到2012年的37.28%,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1992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整体水平4.33%,到1996年则更高出6.1个百分点,随后尽管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高于全国的比重,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10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比重分别为36.87%、36.34%和37.28%,低于同期全国的比重1.92、3.01和3.54个百分点,且降幅表现出扩大的趋势。可见,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内部结构水平不高,传统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而一些新型产业如仓储业、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事业等发展明显滞后,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以上通过考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不难看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发展一般演进规律,工业化中期的特征已表露无遗。这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已得到较好的调整,但产业高级化水平还不高,产业层级有待提高。尤其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地发挥资源优势。而工业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内部结构不合理,轻加工业比较落后,工业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为主。服务业尽管发展快速,但现代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绩效评估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我们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这一评价指标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式中,Mi为i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Ci为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Li为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数值下降,则意味着每创造1%的i产业值所需的劳动者数量下降了;反之,则有所增加。通过公式可计算出西部地区各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呈现两个阶段:在1992—2000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平均在0.8左右,而在2001—2011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已经低于0.5,由2001年的0.664下降到了2011年的0.3674,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西部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导致其占GDP份额的下降速度超过了该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这说明第一产业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一产业的发展不但没有解放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反而加重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的走势比较平稳,在2.0左右。2000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上升,2011年达到最高为2.8687。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三高”产业,该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程度持续上升。这表明工业在增加产值的同时,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就业效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略显较弱。而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由1992年的1.3280逐步上升到了2000年的1.3677。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2000—2011年,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小幅上升的态势,但基本稳定在1.3左右,这表明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人数等方面作用较为突出。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呈现反向趋势。这是因为在1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二产业突出技术与资本在产业中的作用,因而大量劳动者下岗,进一步加剧了该产业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不但妨碍了农业、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而且还产生了明显的“挤压”效应,已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劳动者又回流农业与农村,以致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升反而大大降低。我们还可以从表1中看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并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进进一步地拉大。西部地区在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性,调整产业结构不但无益于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反而加剧了就业的不合理程度。可以预见,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将更加迫切。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应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看,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构成比由1992年的29.87∶36.82∶33.31变化为2012年的12.58∶50.14∶37.28。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5080.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13904.8亿元,增长了近21.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6.82%。二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产业贡献率指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①,产业拉动效应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的乘积。根据上式,可计算出我国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表1所示。表1表明,总体看,三次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小幅震荡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来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较小,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从其波动幅度来看,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92—1999年是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效应在起伏中不断下降的过程。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牧业以种养业为主体,农业初级产品占比很大,大农业、特色优势农业培育等观念还未形成,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了增加收入,就不得不开荒种粮和对草原的过度利用,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作用较小。2000—2012年是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快速增长与发展阶段。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经过10余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农业经济发展。西部地区逐渐建立起了以生态为主导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优势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优势园艺业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不仅逐年创新高,也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表现出稳定的态势。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来看,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交替演变中呈现扩大的趋势。这种交替演变趋势表现为“两高一低”三个阶段:1992—1996年是第二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的阶段。这一阶段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也明显加速,乡镇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但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为农村过剩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岗位,为西部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1997—2000年是第三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二产业的阶段。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旅游与边境贸易开发区,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西部地区与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国的旅游业、物流业和边境贸易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优势的产业,特别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的新兴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亮点,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尽管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也在上升,但其相对增加量低于第三产业,导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不及第三产业。2001—2011年是第二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连续出台,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提供了莫大的机遇。在“赶超”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一批以能源、重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型、政策导向型工业迅速建立起来。仅2007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工的重点项目已经超过80项[3]。西部地区还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不惜花费巨额投入,追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随着经济景气上升,西部地区的重化工业结构发挥效应,导致“结构红利”突出,西部地区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内部[4]。因此,这一阶段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远高于第一、三产业。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与政策建议

从宏观层面来看,所谓的产业转型是根据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态势,采取针对性的产业、财税和金融等制度与政策,对一定区域内特定时期的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同方面进行再调整。从微观层面来看,所谓的产业转型是对技术、劳动力、资本及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重新进行配置与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将这些生产要素从落后或衰退产业转移到先进或新兴产业的过程。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以劳动力与土地为代表的传统部门比较优势逐渐丧失,面临巨大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与转型的实现需要,尤其是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和制鞋等产业转移最为迫切,这为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从当前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看,西部地区也具有了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与基础。

(一)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西部地区欠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缺乏稳定、持续的动力源与保障,极大地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西部经济良性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对西部地区产业进行转型,不仅要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客观要求相一致,而且还应能提高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及有利于区域间协同发展。为此,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应着力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促使各产业协同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如何将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各部门之间进行再分配与整合的过程。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转型的意义与要求就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在产业结构发展现实与其所处客观条件之间搭建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进而促使各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前文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未能体现,先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未能得到及时起步,导致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难以有效地促进三次产业正常、合理的演进。因此,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首要问题,是理顺并调整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使各产业及产业内各部门能各司其职、各就各位,从而形成互为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进一步推动各产业的深层次转型与发展。

2.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产业粗放型发展、产品低层次加工与生产及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是造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其中,技术水平对前者影响巨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西部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其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方面,西部地区要用新技术改造作为西部地区支柱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使之重新焕发生命力,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还能催生新的富有生命力与竞争力的产业,逐步舍弃劣势或无后劲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根据西部地区自身实力与特色优势条件,大力提升技术优势,走跳跃式技术研发道路。开发西部优势技术不仅能诱发西部新兴产业的出现与成长,也能增强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并能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从而形成西部地区特有的产业结构体系。西部地区需要更新思维模式,树立危机意识,用超前的思维,破除传统固化的做法,将发展优势技术的迫切性与现实性放在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

3.大力提升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重构支持产业革新的配套体系生产满足需求,需求促进生产,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变动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相应的转型[5]。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逐渐升级,多元化、多品位的社会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为供给不断适应和满足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西部地区古板的产业发展形式过分依赖政策支持和低度化产业结构来维持经济增长,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有的、及时的反应能力,导致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为弱化[6]。因此,西部地区必须构建提升产品研发水平的相关行业配套体系,特别是要增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支撑体系,以达到密切产业关联关系,延长产业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层次之目的,从而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7]。积极重构一个有效的支持产品研发能力的产业配套系统,对西部地区至关重要。只有这样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与优势产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促使西部地区产业成功转型。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途径与政策建议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不但要保障产业稳定运行,经济持续增长,还要依托西部自身条件,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而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市场的引导下,对西部地区农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重点突出西部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紧紧把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发展有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工业,是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方面[8]。一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以及草原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加大重点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新产品,着重培育特色产品,种植反季节蔬菜、优良品种花卉等。羊绒、驼绒和牦牛绒是西部具有典型优势特色的资源,应以此为依托,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建立有优势的毛纺生产与加工基地。二是要提高特色品味,注重质量效益。西部地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要动力,重视发展农牧产品的加工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特别要重视发展便于运输的干鲜食品,同时,也要加速特色产品到绿色产品的升级,开发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食品,使特色产品优质化,把特色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现代产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树立大农业意识,联合相关产业,将优势特色农业建成集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树立品牌意识,创建优质品牌,让品牌特色把西部农业带进市场、带向现代化,如对拥有烟草、酒和茶叶生产与加工优势的云南、贵州及四川等省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品牌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品牌优势与效应,聚集相关企业,并进行企业与资产重组,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更新。四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农业市场化服务体系,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高度市场化、社会化,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调整工业结构,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构建新的工业转型重要架构要想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拓展和做强优势特色工业,将特色优势工业建设成西部地区支柱性产业。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石油、水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优势特色工业必须建立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如在水能资源丰富的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区建设大型水电设施。在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川渝等省区,加大勘探与开发力度,积极建设煤焦化、炼油及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体系。在陕北、内蒙古西部、贵州等地建设煤焦化、煤电化、煤炭机械制造及煤炭洗选等一体化的生产加工基地,有条件的区域可开展煤制油的生产与加工[9]。另外,还可在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新疆、宁夏和甘肃等省区发展清洁与其他新型能源,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断降低,开采成本越来越高,部分矿产资源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丰富产品结构体系,提升矿产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显得更为迫切。如贵州的铝、磷和新疆的铜、金等很具有代表性,这些省区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加工工业,深化资源的后续加工工业,而不能只靠初级资源性产品的开采与销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拥有独一无二的突出地位,如拥有水电站设备和重型机械制造雄厚实力的四川,大型机床制造体系健全的云南、重庆与宁夏,汽车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完善的陕西、重庆、贵州与四川等省市,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西部地区还须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数字智能输变电设备、钻井专用装备、煤电化配套装备、高端机床制造、大型工程机械、智能仪器仪表、水能与风能发电配套装备等,从而形成以包头、宝鸡、西安、兰州、成都、重庆和贵阳等为中心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生产与研发的国家级基地。特别是四川、重庆和陕西等省市高等院校云集,科研机构密集,形成了具有局部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汇集了全国航空航天及电子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独占性研发设备设施。仅西安就占有全国25%的各类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设施,国家级科研单位高达30多个。绵阳拥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及专业技术人才20.2万人。因此,着力发展中型飞机、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轨道交通、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及航空新材料等国防专用装备制造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在推动现代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有序承接东部和国外的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构建西部地区新的工业转型的基本结构框架。

3.继续加大特色优势服务业发展,突出旅游业的龙头地位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西部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价值品位高,吸引力强,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10]。因此,西部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必须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西部文化为核心,融入山水风光、历史古迹和多民族民俗风情,打造我国乃至世界独特的生态旅游、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从而做大做强旅游业。应该积极有重点地在西部地区开发陕—甘—青“丝绸子路”旅游区,青海、内蒙古草原森林旅游区,青海—西藏三江源跨国自然风光旅游区,新疆—甘肃大漠探险草原旅游区。在西南地区重点开发云贵高原香格里拉自然风光与民俗旅游区、黔东南—桂北民俗与自然风光旅游区、黔—渝—川民俗风情与生态旅游区、长江三峡旅游区、两广黄金旅游区及澜沧江—大湄公河跨国自然风光与民俗旅游区。在稳步提高观光旅游规模与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户外探险旅游、边境商贸旅游、现代园区农业旅游、特色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等专项旅游。充分挖掘西部特色地域文化内涵与多民族文化形式,积极培育和发展西部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全面深层次发展。同时,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等,重点发展新型商贸物流仓储、旅游、商贸租赁与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信息传输与计算机软件、科研技术服务、居民社区服务及法律与信息咨询等现代新兴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结构整体素质的提升[11]。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对餐饮住宿、商贸零售、仓储租赁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西部地区只有实现第三产业总量稳定增长和结构趋于合理,才能更好地吸纳就业、招商引资,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及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12]。

4.推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发展新兴产业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西部地区必须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在拥有网络信息安全、电子通信、电子电路集成、新一代电子元器件和数字智能家电比较优势的成都、绵阳、重庆、西安和宝鸡等地,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云南、四川、陕西和重庆等省市,积极发展生物制药、医药研发、现代新型农业和医学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大力发展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四川成都商用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尤其是航空航天新材料、商用大飞机、民用航空零部件加工,民用航空维修及航空教育培训等配套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突出、技术研发效应溢出明显,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产业链体系。此外,还可在贵州、新疆、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积极发展能源化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领域所急需的稀土、钛、铝及超导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5.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对外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特色优势产品出口[13]。国家和西部地区继续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财力,进一步完善边疆城镇与跨国交通、金融、物流等设施条件,将边境城镇建成集来料加工与出口加工为一体的重要基地。积极发展口岸贸易,加快与俄罗斯、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周边国家在技术研发、能源开发、基础设施改善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将产业转型与发展融入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对内西部地区应抓住有利机遇,积极构建与东中部产业良性互动的机制与互利的合作形式,不断强化与东中部地区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交流,推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资源再配置,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参与西部地区发展,从而带动东中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西部有条件有能力的区域转移,推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作者:苏建军徐璋勇单位: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