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论文2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分析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描述性分析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和经济小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约保持为45%、35%和20%,产业结构展现出典型的“一、二、三”分布。与此相对应,就业结构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的85%以上,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合计不到15%。到1978年,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72.4%、11.8%、15.8%,就业结构展现出“一、二、三”分布。1978年以后,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红利下,浙江抓住机遇,民营企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浙江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23.7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4665.33亿元,增长了279.19倍,年均增长17.47%,高于全国的15.22%的年均增长率。从整体变动趋势来看,35年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指数增长三个阶段(见图1)。1978-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幅度很小,展现出缓慢增长态势,1993-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变大,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展现出指数增长,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了1.32、2.41、3.03倍(见图2)。1980-1986年的7年间,浙江呈现“二、一、三”产业结构分布,在1987年产业结构出现了标志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为“二、三、一”,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1988-2002年的15年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由195.68、354.39、220.18亿元增加到685.2、4090.48、3227.99亿元,分别增长了2.36、10.54、13.66倍。2003-2012年的10年间,第一产业产值缓慢增加,达到1667.88亿元,增长了1.32倍,第二产业产值平稳增长但增速迅速放缓,由5096.38亿元增加到17316.32亿元,增长了2.41倍,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优于第一、二产业,增长了3.03倍,达到15681.13亿元。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来看(见图3),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38.06%下降到2012年的4.81%,下降了近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产值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26%、18.68%上升到49.95%、45.24%,第二产业产值增幅不大,产值比重仅增加了不到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幅较大,增加了近25百分点。从产值演变趋势来看,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指数增长三个阶段,1992年前缓慢增长,1993-2003年快速增长,2004年后指数增长。由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变化情况来看(见图4),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最低,产值增长率曲线图位于最下方,除1979年高于第三产业之外,其余年份产值增长率皆低于第三产业,并且有个别年份(1980、1983、1998、1999)为负增长,增长率由1978年的43.47%下降到2012年的5.36%,下降了近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率曲线图位居最上方,皆为正值,1993年达到最大值为144%,随后出现下滑,直到2000年稳定在108%,之后增长率在112%附近振荡变化,2012年产值增长率为104.34%,这表明第二产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可动摇。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率曲线图位于第一、三产业之间,且接近于第一产业,1985年达到最大值37.48%,随后有所下降,保持在18%附近,由1994年开始,产值增长率高于第一产业,这说明第三产业后来居上,且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二)浙江省就业结构变迁描述性分析在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中,浙江省的就业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由图5可以看出,浙江省就业总人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就业总人数由1978年的1749.96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691.24万人,增长了1.11倍,其中1978-1986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987年到1999年就业人数增速趋缓,甚至略有下滑;2000年到2012年,就业人数又呈现快速增长。1978-2000年的13年间,浙江省就业结构一直呈现“一、二、三”分布,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由1978年1299.55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969.97万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211.81、238.6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966.30、789.82万人。2001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呈现“二、一、三”分布,此后在2002-2012的11年间,就业结构展现出“二、三、一”分布,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继续下降,由2002年的885.29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522.01万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上升,由2002年的1070.13、903.1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880.92、1288.31万人。整体而言,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1299.55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522.01万人,减少了59.8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整体上呈阶梯式上升态势,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11.8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880.92万人,增长了7.88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基本呈匀速上升态势,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38.6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88.31万人,增长了4.40倍。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看(见图6),整体来讲,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的态势,第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阶梯式下降态势,由1978年的72.40%下降到2012年的4.81%,下降近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波浪式增长态势,从1978年的11.80%增加到2012年的50.96%,增加了近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曲线位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曲线下方,呈现缓慢增加趋势,由1978年的15.80%增加到2012年的34.90%,增长了不到20个百分点。由图7可以发现,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在1979-1991年13个年份中有9个年份为正增长,但数值都很小,不超过5%,从1992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皆为负增长。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波动幅度比较大,除了1979年的58%比较大外,其它年份增长率在10%附近振荡,且大多数年份就业增长率都是为正增长,只有7个年份为负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除了1979年较低(-24.79%)外,其它年份在6%附近变化,除1978和2003年为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就业结构基本适应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诚然,一方面,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少量的失业人员,以2013年为例,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3.01%,另一方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省可能仍旧会出现就业结构性短缺现象。所以,浙江省当前的就业形势依然属于常态。为了更好地分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引入“结构偏离度”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其中,s是指某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Gi/G表示第i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Ei/E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一般而言,当s=0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完全一致,二者处于均衡状态,当s>0或者s<0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偏离,其绝对值越大,说明二者偏离程度越大,其绝对值越小,二者偏差越小。当s为正值时,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s为负值时,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应该把部分闲置劳动力转移出去。由图8可以发现,改革开放的35年间,浙江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是负值,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除2012年为负值(-0.0198)外,其余年份皆为正值,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为正值。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较为平缓,1978-2010的3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说明第一产业吸纳了过多的劳动力,应该把部分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变动幅度比较大,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978-2011年间,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012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其就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存在闲置劳动力。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变动幅度较小,均为正值但小于1,说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不高,且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存在劳动力短缺现象,应该吸纳更多的闲置劳动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最初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布局,转变到现在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布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但始终处于首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提升,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从浙江省就业结构的变迁趋势可以发现,就业结构在动态调整中基本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相应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应上升。就业结构由1978年前的“一、二、三”优化为目前的“二、三、一”结构,第三产业成为吸纳浙江省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从浙江省结构偏离度指标特性,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35年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是负值;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皆为正值(除2012年外);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是正值。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但是,就整体而言,这种偏离程度在不断的减少,存在转移闲置劳动力的空间。
作者:王瑞荣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新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2000~2012年期间,新疆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演变与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描述的关于产值结构的变化规律并非完全一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在逐渐下降。2000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是21.1%,2005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为19.6%。而在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为17.6%。从总体来看基本呈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逐渐上升。200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39.4%。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4.7%。而在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为46.4%,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不变。在200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9.5%,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在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降至34.8%。之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回升,在2012年,回升至36%。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一定比重但是已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的份额并且略有提升,而且考虑到新疆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一变化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第三产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相应地,我们可以看到新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在这一时期内的演变过程:①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7.68%到2012年的48.73%,平均每年下降0.745个百分点。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新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缓慢。②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13.78%。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32.95%。在2006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出现下降,降至13.71%,之后逐渐回升。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至15.61%。与该时期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比明显偏低,说明新疆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并没有效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相符合,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28.54%上升至2012年的35.66%,平均每年增加0.593个百分点,说明新疆第三产业吸纳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较强。
(二)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偏离度分析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自2000年始终是在-0.6至-0.7之间徘徊。该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表明新疆第一产业劳动力密集程度过高情况仍然严重,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存在着结构性障碍,劳动力向外释放步伐缓慢,在不断增加投入劳动力的同时,却创造了较小比例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来越不对称。说明劳动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生产力,需要向第二三产业部门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在三个产业中偏离度最大,存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0附近徘徊。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促使劳动密集程度下降,产值贡献明显大于就业贡献,表明新疆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变。这与新疆作为国家的能源战略基地,进行了大量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但这些大多是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不能充分带动就业。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接近1,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小,为正偏离。说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是相对协调的。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2000~2012年期间大致是在1.0附近徘徊。并且从2000年的0.38、2001年的0.41,降至2011年的-0.047和2012年的0.009。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促进其劳动密集程度的提高,就业贡献明显大于产值贡献。表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正在大量流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在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行分析,可看出除了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协调外,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协调性。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而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技术、专业技能和能力要求比较高,吸纳其他部门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下,使新疆面临较为严重的就业缺口。
(三)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与分析借鉴相似系数计算方法,对相似系数公式的有关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界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定义,利用该系数从整体来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状况。即以Hse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其目的是描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程度,且有0≤H≤1。其中Si为第i产业的产业结构,Ei为第i产业的就业结构。Hse越是趋近于0,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较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这二者之间越不协调。Hse越是趋近于1,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是均衡。依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测算2000年~2012年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新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为0.736,之后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协调系数出现反复波动,2012年协调系数上升为0.749,较2000年出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而言情况并不理想,新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一直是在低位徘徊,长期低于0.8,说明二者的协调较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这主要与产业政策的转变与劳动力转换的滞后性有关。
二、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培育大容量就业载体指导中小企业向资源优势产业方向发展,鼓励支持优势中小企业运用品牌经营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迅速做精做强,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企业或工业企业集团,彻底改变新疆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的状况。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新疆现有的几家资金雄厚的非公有制企业及不断进入新疆的外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能够充分利用新疆优势资源的高新技术创新。
(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政府应更多地依靠比较优势来安排农业生产,以市场要求为导向来发展种植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增强新疆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又可以改善农村的就业结构,从而达到扩大就业,降低失业风险,增大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目前,新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不高,导致农村消化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因此,新疆今后应始终把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组织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农业特色基地的建设,以减轻对城镇就业压力和满足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三)加强第二产业即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看,工业较第三产业差,这显然是因为工业的产业特性所致。为此,需要在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同时,依据新疆的情况,推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通过各种岗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消除城乡就业壁垒,是提高第二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关键。
(四)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路径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新疆的现实的要素禀赋和劳动力供求,制订合理的产业和就业政策,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企业的协调发展。切实加强教育投入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人力资本,提高广大劳动者自身素质,不断更新劳动者的工作技能,使劳动力能够适应技术进步中新方法、新技能等对工作人员的新要求,降低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走增长促进就业的经济发展道路。
作者:张东辉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