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我国近些年对公厕不断规划和整改,但是城市道路周边的公厕数量越来越少,即使能够找到一些公厕,也缺乏人性化设计。基于此,文章重点从城市公共设计原则出发,以公厕为例探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厕;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原则
在我国地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由于地区发展历史和经济建设不同,从而导致公共设施建设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每个城市、地区的公共设施利用水平不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公厕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生理上的需求,同时也是彰显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人文景观之一。可见,加强公厕设计建设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城市公厕人性化设计原则
(1)贯彻人本思想。城市公厕人性化设计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贯彻人本思想,要一切以民众需求出发,从而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公厕设计需要满足各个阶段人们的不同需求,包括男女老少和残疾人等,这些因素都是公厕设计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公厕设计的人性化。人性化设计需要从细节出发,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工程的要求。例如在设计中需要确定男女厕位置、蹲坐高低等,从各个方面为社会群众提供便利性。同时,贯彻人本思想可以在公厕摆放一些绿色植被、装设一些音响设备、悬挂壁画等,这样即可愉悦人们的心情。当然,公厕面对的是所有社会群众,需要考虑一些患有疾病的人群,因此需要设置应急呼叫器,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财政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专门设置母婴室和等待室。
(2)设计多元化原则。城市公共设施需要注重人们的审美,这就需要保证城市公厕的多元化,让外观更加赏心悦目、更加新颖,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这样才符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特点。在繁华的商业区,需要以时尚、简约的风格为主;在居住区要以大方、易识别的设计风格为主;在公园、广场的公共领域应以活泼、新颖的小品设计风格为主;在一些历史文化城和区中,要以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相适应,这样才能够在不同领域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公厕的价值。同时,公厕设计需要在四周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遮挡的作用,也可以减轻厕所异味的功效,从而改善公厕的整体环境。
(3)公厕布局的合理性。公厕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解决人们的内急,这就要保证人们能够快速找到公厕,提高公厕布局的合理性。在道路网线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建立在道路两侧的公厕可以供居民、行人使用,因此可以让道路公厕和居民公厕结合建设,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城市空间,同时也能够提高公厕利用率,从而实现高效的人性化设计。当然,公厕布局人性化需要结合各个区域的人群数量确定,在较为偏僻的区域可以适当减少公厕数量,但需要树立引导牌,指明公厕位置;在人群数量多的广场、植物园等公共领域,需要至少保证800m以内有两个公厕,并树立指向牌,从而保障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公厕。
(4)公厕设施现代化。想要提高人们的体验,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先进、节能、环保、稳定的公共卫生设施以及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对粪便进行处理,加强公厕内部通风,采用太阳能、风能提供照明、供热。再者,为了能够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需要设置休息座椅、镜子、电源插座等,营造专门的使用空间。在完善公共设施方面,需要以自动化设备为主,并对公厕设施的外观、材质、色彩、方位等进行精细化设计。
(5)环境优化原则。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今人们对公厕设计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公厕设计过程中,需要贯彻因地制宜的理念,保证公厕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将建筑空间、色彩、绿色、小品等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组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整体。当然,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是公厕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充足的阳光可以通过紫外线杀菌,保证公厕内部空间空气流动顺畅。因此,需要贯彻环境优化原则,遵循“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大自然的作用,保证公厕设计的现代化。
2我国城市公厕建设现状与问题
(1)数量少,分布不合理。当今很多城市中,都存在着公厕数量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使是本地居民往往也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公厕,更不用说外地游客。并且越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区,为了能够避免占用土地资源或影响建筑分布,公厕数量越少,虽然商场都设有公厕,但是城市道路、步行街公厕数量却少的可怜。并且,当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扩大领域公厕数量相对较多,但是新开发区往往人口数量少,这就导致公厕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缺乏管理,经费不足。很多公厕由于保洁人员数量不足,而导致长期无人管理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老旧公厕,不仅恶臭难闻,并且会影响公厕周边环境,人们遇到这种公厕也是绕道而行。同时,由于公厕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不足问题,很多公厕都存在停水、停电现象。这些情况在免费公厕和老旧公厕中尤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厕使用率造成影响。可见,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资金不足问题,导致公厕无法实施长效管理,甚至不能维持正常运行。
(3)部分公厕收费机制不合理。虽然大部分公厕都是免费开放,但是仍有一些公厕是收费机制。虽然公厕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公厕管理和保洁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特别是一些精装修的公厕,维护费用会更高,因此一部分公厕采用收费原则不可避免。但是很多公厕收费并不合理,还存在强卖手纸以提高收益、服务态度差等情况。最终人们对这种收费机制产生了严重不满。(4)公厕内外设计缺乏科学性。很多公厕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导致公厕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建筑风格违和感严重。例如很多居民街区的公厕外观十分豪华,但是在一些商业街,公厕外表却毫无特色。同时,很多公厕设施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不完全,例如没有洗手池、镜子、垃圾桶等。另外,对孕妇、老人、残疾人的设计内容也不够完善。
3加强公厕人性化设计与建设的重要渠道
(1)增加公厕数量,合理进行布局。公厕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解决人们内急,这就需要其至少能够具有足够的数量,保证公厕能够实现最为基础的功能。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针对公厕资源紧张问题,增加公厕数量刻不容缓。公共厕所分布需要结合人流量、地段的差异性,做到审时度势。如在繁华的商业区和街道,由于人群众多势必对公厕的需求量就更高,这就需要每200~400m设置一个公厕,从而保证公厕数量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对于一些人群基数稀少的地方,如开发区、郊区等,可以在500~1000m之间设置一个公厕,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以“刚刚好”为宜。
(2)整合资源,加强管理。由于公厕保洁人员数量少,无法做到每个公厕都有专人负责,甚至存在无人管理的情况,这就需要增加保洁人员,提高保洁人员的薪资待遇,保证每个公共厕所都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负责,从而提高公厕的内部环境,贯彻人本思想。再者,公厕卫生保持除了要有保洁人员打扫,也需要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素质,这就需要结合社区管理部门力量,加强公厕环境维护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爱护公厕环境的意识,珍稀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保持公厕的公共卫生。
(3)提高政府补贴,全面实施免费公厕。对于公厕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提高对公厕管理部门的经费支持,从而提高财政补贴或者采用公厕收费制度。当然,本文认为公厕不应采用收费制度,公厕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之一,应该秉承着为人民提供方便,解决人们最为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公厕存在的价值。我们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建议全面取消公厕收费制度(私营厕所除外)。首先,政府需要给予足够的财政补贴,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善性,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在看到公共厕所时想“是不是收费公厕”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监督和打击力度,如果存在乱收费、抬价情况要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为群众营造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厕领域。
(4)完善公厕内外部设计。由于公厕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厕对市容市貌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在追求公厕功能可以满足人们需求基础上,保证公厕建筑外形的美观性与合理性娘。为了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公厕,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充分掌握建设地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情况,从而提高设计质量。同时,为了能够贯彻人本思想,可以让市民们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厕设计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大众审美,同时也能够提高公共设施的公众参与性,提高人们对公厕的保护意识。为了能够缓解公厕内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这就要全面贯彻人性化设计,做到以人为中心,但这并不是片面考虑个体,而是综合考虑整个整体,加强局部和整体上的整合,针对儿童、孕妇、残疾人、老人等进行设计,如针对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儿童专用马桶、孕妇方便器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公厕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公厕人性化设计原则,提出了当今城市公厕建设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措施,旨在全面发挥公厕作用与价值,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睿峰,陈壮壮,崔宇.现代化公共卫生间设计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64.
[2]张增祥.人性化公厕的设计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3:101.
[3]马建玮.城市公共设施呼唤人性化关怀[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154-155.
[4]杨京京,林好,叶峰.政府在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中的原则与理念剖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05:147-148+123.
[5]路文娟,王森,孟洁.浅析城市公厕的人性化设计原则[J].环境卫生工程,2014,05:28-30.
作者:鲁琼1;徐国斌2 单位:1.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武汉市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