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内汽车出口的对策及研究范文

国内汽车出口的对策及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内汽车出口的对策及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内汽车出口的对策及研究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及消费国。随着我国汽车业发展,海外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相比于快速增长的国内汽车市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研究在新形势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出口中出现的问题,对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具有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重要意义

(1)相比国内可以预期的市场容量,海外市场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蕴含巨大机会。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如此大的产能,国内市场无法消化,我国汽车企业比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2)走国际化道路,推进技术进步。推行国家化战略,才能了解世界领先产品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动向。才能开发出先进水平的产品,走在行业前列,在国际汽车产品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必然逐步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接轨,提前做好准备也将助推企业在未来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3)海外练兵,提升自主品牌综合竞争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为自主品牌迎来更加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对企业在技术、品质、服务、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考验。通过进军海外市场,特别是如欧盟、北美等高端市场,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及营销能力等方面水平与能力将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升。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品牌建设将会大有帮助。

(4)出口拓展未来盈利空间。销量上的竞争永远只是初级的市场竞争,盈利能力才能衡量企业经营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标准。目前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近年销量增幅不断提升,但平均5%~10%利润率相比合资品牌20%的高利润率存在明显差距。表1为已经公布的2010年财报长城、吉利、江淮、比亚迪四家车企单车利润情况。可以看出,长城汽车在四家车企中是销量最低的企业,但单车利润6768元却是最高的。分析其原因,除了做好成本控制外,长城汽车海外业务的增长是推动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的一个途径。2010年,长城汽车出口总额达到30.26亿元,较2009年上升67.1%,有力推动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2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现状

2.1整车产品出口现状

(1)总体呈恢复性增长,但仍未回到金融危机前水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整车出口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共出口整车56.62万辆,同比增长53.17%,出口金额69.86亿美元,同比增长34.68%。尽管整车出口在2010年呈明显恢复性增长,但总量仍低于2008和2007年(图1为2006~2010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情况)。

(2)出口比重低,与我国汽车成产大国地位严重不符。虽然2010年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幅超过50%,但出口汽车数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仅为2.98%,这一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极低水平。即使与同为发展中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出口量占比也落后于人。我国汽车出口量与我国汽车大国地位严重不符。

(3)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主要以商用车为主。一般情况下,乘用车与商用车出口比例应为3∶1,我国乘用车出口量与商用车出口量之比却为1∶3以前我国汽车出口以载重量5吨以下的皮卡为主。但现在,重卡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一大亮点。但整体来看,商用车产品结构依然不合理,出口的大宗产品以附加值较低的轻卡及中、小型客车为主。多数商用车企业出口产品比较单一,出口产品的收益率不高。

(4)除了个别合资企业,大大多数合资企业不做出口业务。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近几年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但企业数量较少,产品竞争力不强。自主品牌汽车现阶段只能面向欠发达市场和发达市场的低端细分市场出口(表2为2010年中国整车出口排名前10国家出口情况)。我国乘用车出口开始于2001年前后,历史很短,现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具备一定出口规模的乘用车企业有:奇瑞、长城、吉利、华晨等。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国乘用车出口的主力军。尽管这些企业还没有占领海外高端市场,但他们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先行者。

2.2零部件产品出口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12各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出口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有以下特点: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始终占汽车商品出口额的60%以上,是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图2为2005~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总额及同比增幅情况。零部件产品出口结构在不断改善,正逐步努力实现由劳动力及资源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的转变。出口市场范围得到拓展,以发达国家为主,60%以上分布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国家化经营有了新的突破,零部件行业的海外并购案例增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业的出口水平。但整体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竞争中,仍旧以数量和价格的竞争居多,而企业技术创新和营销、服务能力却相对滞后。零部件产品缺乏品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只能以低价取胜。而大量国内厂家间的价格竞争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利益受损。同时低端产品过度出口以及自相倾轧的价格战,容易引发进口国实施反倾销措施。

3我国汽车产品出口SWOT分析

“十二五”期间,支撑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外贸快速发展的诸多内外部因素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着国内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总的来看,国外贸易环境趋紧出口,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3.1优势

(1)快速发展的国内汽车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虽然在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受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可能放缓。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整体向好,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很大增长潜力。快速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在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为国内汽车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近些年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主要汽车厂商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纷至沓来。亦今为止,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合资合作背景最为深入而广泛的国家之一,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因此日益激烈。在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汽车企业广泛而深入的融合过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中国汽车企业不仅技术、制造水平、工艺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在企业管理、品牌运作、市场建设与培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实力在不断壮大,逐步走向成熟,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的能力在不断加强。

(3)由于国际产业分工和定位的不同,中国汽车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较汽车产业发达国家仍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从近年来中国整车进入中东、北非、东盟及俄罗斯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明显的价格优势是切入当地市场的重要因素。同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在进入国际配套市场时,价格相对低廉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2劣势

(1)缺乏深入调研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出口存在一定盲目性。企业出口海外市场,特备是高端市场,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包括市场需求调查、研究目标出国准入法规、开发针对性产品等。而现阶段许多汽车企业在前期缺乏渠道构建、产品规划设计、品质提升方面,依然有很大欠缺。因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缺乏系统、科学的前期调研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支撑,导致一些企业出口业务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承受较大的国家风险。同时,因为有些企业不具备在海外扎根的条件,只管卖车而没有配套服务,不但砸了自己企业的品牌,而且损害了中国汽车的整体声誉,影响其他企业出口。

(2)出口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之间竞相压价。在我国现阶段汽车零部件出口中,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以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来获得市场,有部分企业以为海外企业做代工来赢得市场,收益有限。因为核心技术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低下,现有出口产品主要以低端的通用件为主,缺少汽车最为核心的动力总成、电子控制、悬架等附加值高的零部件产品。市场结构主要以利润相对较低的国外售后市场为主,很难获得利润较高的整车厂OEM资格。此外,因为众多出口企业产品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经常会出现企业之间竞相压价争取市场份额的情况,严重扰乱了出口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而一些早期出口的低质低价的产品又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后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实施积极走出去的进程中,带来了内部的干扰与不和谐。

(3)售后服务体系急需完善。汽车作为大宗的耐用消费品,企业售后服务能力是吸引客户、促进销售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售后服务方面,我国汽车企业与跨国车企仍有较大差距。许多企业缺乏完善、高效的售后服务体系,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不提供售后服务。这极大限制了中国汽车出口及在海外业务的拓展,更损还了中国汽车的整体形象,增加了后续真正有实力企业进入当地市场的难度[1]。213

(4)品牌影响力薄弱。所谓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是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形成的概念,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多年发展,在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依旧没得到有效提升[2]。因为质量信誉和服务信誉是两大关键因素的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能力。不仅在欧盟发达国家市场,就是在南非、智利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我国的商用车品牌还不是都能为用户所接受。

(5)产品可靠性与生产一致性仍存在明显问题。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出口产品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众多,但真正上规模的很少。因为资金分散、人员分散、技术分散,导致这些小企业在产品质量和交货及时性上常常出现问题。即企业提供少量样本质量能够达到要求,但当大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又会下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品在可靠性与生产一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品质与信誉的提升,需尽快解决。

3.3机遇

(1)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汽车市场出现缓慢复苏。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总计达7760.9万辆,与2009年的6171.5万辆相比,增幅达25.8%。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全球汽车产量终于止跌回升,意味着汽车业开始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实现复苏。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在连续下滑11个月后,今年2月欧洲新车注册量达101万辆,同比增长1.4%。2010年美国车市逐步恢复元气。图3为美国轻型卡车2000~2010年年度销量情况,从图可以看出,2010年美国轻型车销量虽然仍未回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但实现了11.1%的同比增长,停止下滑。其中轿车销量同比增长5%,轻卡(包括比卡和SUV)销量同比增长17.9%。

(2)新兴汽车市场增长强劲。一直以来,中国、印度、巴西等金砖四国的市场受强劲经济增长和需求支撑,预计2015年金砖四国市场份额将接近全球需求总量的40%,中长期来看,也是全球最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内,俄罗斯、中东、北非的汽车保有量也会大幅增加。俄罗斯2010年汽车产量增长更是惊人,规模达140.32万辆,产量同比增幅高达93.5%。得益于当地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虽然销量仍较低,但以奇瑞、力帆、长城为代表的企业均取得较大销量增幅(表3为中国部分汽车企业在俄罗斯销量统计情况)。

(3)国家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政策。2009年初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今后三年国家要拿出100亿元,作为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2010年5月,工信部了《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年)》,明确了电动汽车及部件等六大类产品的技术进步方向;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首次明确,从2011到2020年的十年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公共平台等联合开发机制。这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对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进步、提升海外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无疑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4威胁

(1)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汽车市场需求放缓。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需求迅速萎缩,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受到沉重打击。由于各国均紧缩银根,全球汽车贸易量大幅减少[3];汽车消费贷款受到严格限制。据预测,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出口将至少造成20%~30%的下降。虽然欧洲、美国汽车市场近期呈恢复增长态势,但据金融危机发生前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出口造成诸多困难。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贸易摩擦不断[4]。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如:俄罗斯在2009年1月提高了进口汽车关税;阿根廷对进口汽车轮胎采取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巴西外贸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1:3的公共汽车和卡车轮胎征收1.33美元/kg的临时反倾销税;欧盟决定,从2009年2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5%的反倾销税等。美国政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这些都使中国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3)知识产权纠纷呈上升趋势,困扰零部件出口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当前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新环境,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注册的中外零部件专利总数仅占全世界的2%左右,且其中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专利拥有量只占22%,剩下的78%为跨国零部件企业所拥有。此外,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的专利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它的实际审查时由社会上的厉害关系人进行,接近于登记制度,因此是不稳定的专利权。而博士、德尔福等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专利大部分是发明专利。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优势,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构成了巨大竞争压力。特别是在近些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本土汽车零部件产品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我国汽车企业在出口或国外建厂时频遇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全行业加快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严重影响到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政策法规日益严格、国际贸易限制增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希腊、冰岛、西班牙等国家相继发生债务危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并且大于从关税壁垒走向非关税壁垒的趋势。我国加入WTO后,原先的关税壁垒正逐渐减少,非关税壁垒上升为主要出口障碍。一些国家对我国商品实施的贸易配额、进口许可证、限制商品数量和金额、进口最低限价、外汇管制、安全法规等手段层出不穷。

(5)中东、北非政局不稳,殃及汽车出口。中东、北非是我国汽车出口出口的重要市场。特别是在商用车出口方面,这两个市场商用车出口量占我国整车出口总量的70%。因此,中东、北非政治动荡对商用车出口产生了非常不利影响。此外,乘用车在这两个地区虽然出口总量不大,但销售网络遭遇重创。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在中东的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60%。中东、北非的政局动荡给我国汽车出口带来巨大损失,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在出口前缺乏对境外国家风险的评估、预警及防范意识;二是反映出我国汽车出口集中度过高加大了出口风险;三是我国汽车出口,大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政治风险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直接导致出口风险加大。

(6)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企业利润受损。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19日中国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越3%。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出口成本,直接降低了汽车企业利润[6]。由于企业无法规避汇率风险,不敢签订时间较长的订单,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已直接影响到汽车企业的出口业务。而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印度卢布和韩币贬值,特别是韩国车和我国汽车在价格上的差异在缩小,韩国车的竞争力大幅增加。以客车为例,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3%~5%,中国车在价格上既会完全失去现有价格优势,直接降低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竞争力。

(7)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原有价格优势减弱。对于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有一定市场定价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来说,可以转嫁部分成本上升压力。而我国现阶段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以资源密集、人力密集型类型为主,较多的零部件企业需要承受越来越大的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经营环境恶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我国呈上升趋势的人力成本,印度、越南等新兴汽车市场的人力成本优势越为明显,相比这些国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原有价格优势呈减弱趋势。

4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发展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4.1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需要政府引导与支持

一家汽车企业在国外开辟新市场非常不易,销售网点建设需要很大投资,开辟销售渠道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的经营成本非常高。因此很多企业不愿在海外大规模投资建设销售网络。这就需要国家对企业的出口进行扶持,对在国际市场投资建设销售网络的企业给予融资上的帮助[7]。此外,政府、行业协会、出口商会等应指定重点的战略性企业去海外发展,而不是随便什么企业都可以开展出口业务。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出口,对有实力、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积极鼓励海外发展。反之,对没有战略性规划安排的盲目出口企业应与限制与约束。

4.2企业在出口之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制定长远出口发展战略

汽车企业出口应该做好整体方案,稳步实施出口战略。一是企业应该好好研究国外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和竞争车型,进行产品个性化开发和供应,深耕细分市场。二是研究各主要汽车进口国的技术法规、市场环境和贸易规则,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此外,针对对现阶段对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别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科学的预警及评估机制,对出口国的国别风险进行评估。同时,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可参照国家商法或国际惯例,增设保护条款;与境内外有关保险机构以及当地经销商签订风险分担协议,以分散出口风险。中国汽车企业不能再做一锤子买卖,在产品出口前,一定要制定科学的长期出口战略,一定要把安全、经济、环保、售后服务等问题解决好。有计划、有针对性、适时建设海外制造加工基地和物流储运基地,建立完善的国际化产、供、销体系,提升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汽车出口企业要对当地消费者负责,对自己的品牌负责,更要对中国制造负责。

4.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中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技术水平有限,造成一些产品同质化明显,不同企业产品间相互替代性较强。因此,唯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出富于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才是解决现阶段出口过程如汇率、原材料涨价等诸多问题的关键。提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应注意:一是,整合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集中力量攻克汽车零部件产品共性关键技术,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形成较强自主创新能力[8]。二是通过重组改变资源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后劲不足;三是构建建多元化、多渠道的投人体系,解决研发投入不足问题;四是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加强汽车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此外,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很多创新都是以积累为基础的,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来自于高效的创新体系及创新管理,而这不是在短期内通过增加投入即可达到的。这需要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有长远、务实的发展战略,立足未来的发展眼光,避免对销量和短期利润的过分追逐。

4.4品牌战略

品牌是对汽车产品生产企业在研发、质量、渠道、营销等方面综合实力的高级别考验。只有树立起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形象,才会使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成为汽车强国才能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企业的研发、采购、物流、制造、质量、营销等环节快速响应、紧密衔接。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出口国外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存在的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问题,企业应加快制造能力的提升,通过引进国内为外先进的铸造、加工设备与工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上下游企业与整车企业形成合力、从整体配套角度研发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品质与信誉。

4.5积极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服务和引领行业出口积极健康发展

中央建立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是将出口基地建设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和国际交流台作的平台,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增长。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各地认真制定和落实出口基地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基地发展目标和路径,指导基地建设和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工作。一是吸引重点企业、研发类企业入驻,扶持自主研发企业发展,提升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二是大力促进基地在技术研发、支持产权保护、信心服务、质量体系认证、检验检测、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物流优化等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9]。三是发展新兴融资平台作用。促进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完善分支金融机构功能,向出口企业提供买方银行、信用支持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保险,积极开拓市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四是完善发挥交易平台作用。通过整合全国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全新的汽车出易模式,搭建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国外企业对流的信息交流平台。出口基地通过参加国际展会,支持企业建立海外营销体系,帮助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

4.6知识产权战略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解决我国汽车产品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遇到的知识产权困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政府方面,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逐步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和其它制度建设,并加大执行力度,从而保护创新成果,维护竞争秩序;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行业组织在监管、规范的同时,还需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掌握避免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技巧,建立积极地知识产权战略。二是企业方面,应以知识产权作为设计企业运作模式的参考重点,构建一个包括知识产权导入战略、管理战略在内的系统,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企业通过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逐步加强知识产权的积累,最终形成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三是各地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应针对业内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企业间积极沟通与协调,妥善解决纠纷;同时努力协助企业建立针对全球的专利专利战略平台及专利预警平台。

5结语

走国际化道路是我国汽车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在新经济时代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汽车企业从低端到高端的出口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努力解决出口业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自身软、硬实力建设;通过品质提升品牌,逐步实现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在品牌、服务、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全方位对等竞争,并最终实现从单一产品出口向技术出口、资本合作和品牌创造的转变,实现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