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落后地区出口能力实例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文献综述
企业出口能力包括出口产品和业务的多样化和贸易大小。从事出口活动的企业依靠出口能力,快速预测和感知国际市场需求与变化,并作出积极应对,为顾客创造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良好绩效。关于出口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成果较多。Gruber指出R&D要素是决定产品国际竞争力或出口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Krugman建立了一个南北贸易模型,将技术创新引入规范的贸易理论框架,认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所形成的技术差距是各国贸易模式和贸易利得的决定性因素;Grossm和lpman建立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完全内生化的一般均衡的开放经济增长模型[1]。GrossmanandHelpman提出了强调技术创新在出口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内生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影响产品出口能力的决定因素,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此加以延伸和完善[2]。许多学者以R&D强度或专利份额作为技术创新的变量,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其对出口的影响,以R.Vernon对英国出口产业的研究、Greenhalgh对美国出口产业的研究、Landsmann和HansJurgenEngelBrecht对澳大利亚的研究等为代表,研究结果都表明技术创新同出口份额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3]。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通过市场拉动和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Carlin,Fries,Schaffer,andSeabright的研究得出新产品的创新与国内市场竞争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创新活动与国外(进口国)市场之间存在积极的关系[4]。我国学者黄永兴基于月度数据从专利授权量的角度考察了自主创新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自主创新与出口存在显著因果关系[5]。姚利民等以全国各省市地区为样本来分析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有着显著的正的效应[6]。魏巍贤建立了包括国外实际收入、实际有效汇率、市场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四个影响变量的中国出口模型[7]。继勇和胡艺研究了美国进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美国授予国内的专利数对美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影响,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的高低对于美国的贸易出口额有正的影响[9]。官建成,马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产品成本等价格竞争力的提高,产品品种、质量、交货期、技术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出口能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与企业出口能力的加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10]。许和连和栾永玉研究表明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技术传染效应、示范效应,而且与进口贸易相比出口贸易还具有更为显著的干中学效应、竞争效应与产业关联效应,出口部门通过与国内企业的产业关联作用、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传染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影响要更为深远[11]。范红忠等的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对一国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2]。本文以落后地区出口型上市公司———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为例,以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落后地区企业出口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并提出对策建议。
2落后地区出口企业所处的特定区位条件分析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发达的东部地区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大规模地开展“三来一补”业务,随之无数出口企业发展壮大,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东部地区资源要素价格的上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业务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利用技术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出口贸易。由于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出口企业的出口能力增长缓慢。
①区位软环境的制约。受国家不均衡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影响,落后地区出口企业无法享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和良好的出口贸易基础设施条件;无法像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抓住短缺经济时代的市场先机率先实现资本积累和企业壮大;无法获取出口贸易先机和低人工时代的竞争优势等。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主要精力集中于地方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经济发展上,没有把出口贸易提高到带动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仅制定了一些发展出口贸易的政策和措施,但政策的落实往往不到位。比如,由于落后地区出口企业起点低,规模、效益不高,甚至刚刚开始,达不到审批要求,对承接地和实施梯度转移企业的重点项目给予的金融支持无法落到实处。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投资审批手续繁琐,服务水平不高,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企业做出口贸易的积极性。
②区位交通运输、工业基础、产业配套设施等硬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缺少海洋运输的便利条件,铁路密度仅为全国水平的38.2%和东部地区的17%,航空运输更不发达,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差,交通成本高,影响了出口产品竞争力。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设施落后,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且技术水平低,出口企业缺少大量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的配套协作,出口贸易产业链条很短。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市场化进程缓慢,外向型经济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难以吸引外商投资,无法通过FDI能够使本地区企业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出口贸易的成效不明显,出口企业出口能力提高缓慢,能带动配套产业发展的、实力雄厚的大型出口企业非常少。
可见,落后地区出口企业增强出口能力的软硬环境差,只有创造条件,寻找突波口,提升出口能力,而这个突破口就是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出口能力的扩张,与此同时伴随出口能力的扩张,激发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才能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就是最好的例证
3落后地区企业出口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分析
3.1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出口能力的决定因素
(1)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出口能力。天水华天电子集团是国内同行业中名列三甲的集成电路明星企业,曾为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过大量高品质集成电路产品,荣膺“全国半导体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封装测试企业”等称号。企业的“永红牌集成电路”作为“甘肃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近3年来出口总额名列兰州海关统计出口企业的第四位,因出口产品属于高技术中间产品(前三家出口大户基本为初级的贱金属及其制品),该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有效改善了甘肃省出口产品的结构层次。
为了实施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增强出口能力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该集团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投资10亿以上资金,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并根据产品结构成立了集成电路塑料封装研究中心、单片集成电路研究室、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研究室等7个技术研究室和研究中心组成的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该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此为创新平台,不断加大R&D投资,使技术创新成为出口能力的内生性增长因素。
2004—2009年企业R&D投入年均增长32.35%,有15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问世,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技攻关项目,SOP、SSOP、TSOP、LQFP等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还将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强化了质量控制,创建了驰名出口品牌。该企业2003—2008年间通过了ISO9001、ISO9002,ISO/TS16949和ISO14001等认证,确保集成电路封装加工成品率始终稳定在99.5%以上,使出口产品具备了技术、质量和价格等竞争优势。2004年来,企业产品由于较高的性价比颇受亚洲和美国客户青睐,一直供不应求。出口金额从2004年的50.5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800多万美元,年递增高达126.40%,已成为地方出口大户。
(2)依靠技术创新应对技术壁垒,促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一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只有转化为生产力,并为市场接受,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才能称为技术创新。而技术成果一旦成为标准或者专利,进一步成为鼓励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也可以成为阻碍技术创新的壁垒。标准的制定已经成为各国为促进和保护本国技术创新的手段。而落后地区的出口企业,原本在技术创新方面起步晚,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创新成果难以成为国际标准或有效专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只能依靠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突破发达国家技术标准、专利保护等技术性壁垒,取得国际市场上的商业成功,随着企业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到能够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竞争中。
按照这样一个普遍作法,华天集团加大研发费用的同时,积极引进高级技术人才,组织消化吸收和创新,自主研发掌握一系列国际上先进新型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技术,形成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QFP、LQFP、TSSOP、GFN、BGA等多项先进封装技术达到国际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标准,突破了国际上集成电路封装产品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随着总投资14亿多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高端封装生产线建设项目为代表的多项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产能将达到国内同行首位,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户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需要,这将积极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3)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出口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技术创新具有累积性,在累积性技术创新中,任何创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结果,而实现持续的技术进步,必须同时兼顾“先期”的创新激励和“后续”的创新激励[13]。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华天集团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消化、吸收、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形成持续创新,免入“引进—模仿创新—淘汰—再引进—再淘汰—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恶性循环中,近5年来,集团出口额连年以成倍的增幅持续增长,并实现了出口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促进出口能力增长的有效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3.2出口能力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效应
技术创新促进了华天电子集团出口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出口成长的过程对促进华天电子集团在出口拉动中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本性作用和积极效应。
(1)出口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获得国际技术溢出效益奠定基础。近年来,华天集团出口能力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市场销售业绩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同样不断提升,2004—1009年间,销售总额年递增56.54%,利润年递增29.75%,年销售利润率在11.7%以上,形成良好的盈利性。出口额年递增122.36%,外汇收入连创新高,为企业引进技术,及其消化、吸收和创新,并获得国际技术溢出效益提供资金保障。2000年以来,企业引进了美、日、德、瑞士等国家驰名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了三次大的的生产线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顺利向自主创新转化。
(2)出口能力的不断提高,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华天集团出口额不断创新高,这是企业前期创新带来的回报,既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经济保障,同时内生而成的技术成果会产生技术创新中的积累性效应,进而降低对创新风险的预期,提高成功收益预期,并作为利益驱动力量,激发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并形成了长效的技术创新投入增长机制。出口产品高质量、高技术要求和出口带来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有能力逐年加大全体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和技能训练投入,有能力落实人力资本激励机制,不断吸引专业技术领域的博士、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前来加入创新队伍。目前企业拥有R&D人员687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3.11%,每万名劳动者中R&D人员达千人以上,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为了满足出口增长需求和达到提高出口结构的目的,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实行扁平化团队组织和网络组织,建立了相应的项目负责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为持续性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化内在动力。
(3)出口能力的提升形成拉动企业技术创新外在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施穆克勒提出市场增长和市场潜力是决定发明活动的速度与方向的主要因素[14],揭示了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华天集团不断增长的出口能力,预示了良好的国际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为企业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市场拉动或激励力量。而且出口增长也意味着企业要面对国外用户更加苛刻的质量标准、更高的技术性能、更安全与环保等要求,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压力与动力。为此,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实力和敏锐的眼光,采用大力引进消化创新、原创性创新、合作创新“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产品,增强了核心能力。
政府往往通过激励本地企业的出口扩张,使本地企业依靠国外市场获得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获得企业规模扩张与发展,进而获得当地经济增长[15],出口能力越强的企业,越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地方出口老大,也是纳税大户,得到工信部、甘肃省和天水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在华天科技园建设、技术创新与改造项目立项和相应的优惠政策、科技奖励等方面给予了全面倾斜和支持。2008年获批一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项目编号:0801GKDE046)及40万元资助。2009年企业争取到了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两项、国家工信部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及4260万元资助,这将为企业后续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政府激励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仅是资金扶持,还包括政府部门组织的项目监管和验收、专利保护、产业链条之间的配套与衔接、技术标准的制定、支持企业科技园区建设、引进人才、财税与金融政策倾斜等。
企业依靠良好的出口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争取到各方的合作创新力量,以自身科技研发力量为基点,主动出击,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学在不同层次建立了不同程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清华大学等8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以及上海先进半导体公司、Ablestik等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和合作创新机制,借助外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4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发现,落后地区企业要实现赶超发展目标,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必须象天水华天电子集团那样,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既是增强企业出口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出口能力的扩张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二者密切相关,互相促进。
当然落后地区出口企业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很多出口产品的自创程度不足,基本呈现出具有高科技的形式,但高科技的实质不足的状态,还处在以密集利用劳动力和资源的中低端生产环节,出口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的购买,以及学习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上,技术创新多为模仿型和改进型创新,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较少,比如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出口产品中自主创新产品仅占30%左右,出口依赖的首要因素是价格优势,其次才是企业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是当前落后地区出口企业重要任务。
第一,伴随着我国资源、劳动力等成本的逐步提高,拼命地压低劳动成本而形成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可取,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技术能力,着眼于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必然选择。企业要制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规模化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开展前瞻性科研开发工作,增加技术储备,增强适应产品升级换代要求的制造与设计能力,确保大型研发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促进企业出口竞争力由劳动密集型竞争优势向依靠产品质量、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密集型竞争优势转化,积极争取“成本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双效应。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技术、安全、卫生、包装标志、信息技术、环境、社会、绿色、职业安全、防恐等贸易壁垒,成为出口企业面临的难题。较之国内贸易,出口还会面临运输、销售终端开拓与控制等额外巨额成本;面临国际市场的较高不确定性和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等。企业应加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吸引和培养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提高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科学应对出口难题与风险。
第三,立足地方,与众多地方协作生产企业构建产业集群式生产分工体系,寻求集群优势,使产业内各企业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出口贸易中的不确定,提高了企业对国外客户快速变化需求的反应速度,降低国外客户的搜寻成本,降低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壁垒和沉淀成本,促进企业出口的扩张[16]。
第四,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多方寻求政策、财税支持,比如获得研发经费支持及税收减免,获得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的出口退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