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财务管理解析(8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发电企业财务价值管理探析
摘要:
面对新一轮的深化改革政策的实施,在诸多领域的改革发展步伐都有了加快。对于电力企业的全面改革措施的实施也比较关键,这是促进电力企业在市场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适应新的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中财务价值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这一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就能对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保障作用。本文主要从发电企业联合投资输送变电站的财务价值管理层面进行深化探究,从理论上对财务价值管理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的财务价值管理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一、引言
2013年3月以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管理会计是我国的短板”,提出要通过发展管理会计打造我国会计的升级版。近年来,我国会计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企业的会计人员也逐步形成了共识,即管理会计将成为会计人员的重要竞争力,会计管理人员提升管理会计业务能力、实现业务重点转型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基层会计管理人员,笔者结合联合投资中的会计实务,探讨实现财务价值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二、财务价值管理实务探讨
2011年5月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关于某地区风电项目电网接入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解决局部地区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接入电力系统瓶颈制约问题,允许同一区域内参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发的发电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特)超高压电压等级(≥330kV)升压站和输电线路(以下简称“高压输变电站”)。2011年,甲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了总容量80万千伏安的330kV高压输变电站一座,并在后续的5年中对该资产实现了良好的价值管理。
(一)高压输变电站的投资决策合作
建设政策推出后,甲公司希望牵头建设该座330kV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以保证已建和后续风电场项目可靠接入电力系统。结合项目的潜在升值、投资的机会成本以及风场的相关收益,判断同一区域其他企业开发新能源的可能性以及开发进度后,考虑政策的补贴后,财务人员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模型,量化分析并确定该高压输变电站的项目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10%以上,高于甲公司上级要求的投资报酬率最低保证值8%,预计投资回收期11年。
(二)高压输变电站容量使用权的租赁定价决策
2013年,同一开发区域内的乙、丙两家新能源开发企业风场建设完毕,要求分别占用5万kVA的接入容量。财务人员根据投资建设情况,提出方案如下:第一方案,合作方式为租赁使用,资产归甲公司所有,租赁期间实际发生年维护费用按高压输变电站实际接入容量比(不是升压站总容量80万千伏安)分摊;第二方案,资产定价基础:以工程决算报告为准,专用设备全额分摊,公用设施按照实际接入容量比分摊。甲公司工程决算报告显示:(1)乙、丙两家专用设备静态投资1109万元;公用设施静态投资6022万元;(2)总实际接入容量35万千伏安,乙、丙各占5万千伏安;(3)同期贷款利率7.05%(为考虑资金价值);(4)建设期1年。乙、丙合作交易定价基础:﹝1109+(8395*5/35)﹞*(1+7.05%/2)=3116万元。第三方案,资本资产定价。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产报酬率包含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两部分构成,通常无风险报酬率为国库券利率,最近一次发行5年期国债利率为5.32%;风险利率范围一般为7%~4%,本高压输变电站工程因其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按照上限7%来考虑,此时资产报酬率为:5.32%+7%=12.32%。甲公司财务人员给企业决策者提供的谈判价为:3116*(1+12.32%)=3931万元。经三方多轮谈判,最终确定乙、丙分别支付对价3500万元。甲公司当年收到现金7000万元,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回流,同时项目投资回收期大大缩短(由11年缩短至8.5年),较好地弥补了单个企业在增值服务上的不足。
(三)按出资比享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价值管理
2014年5月,同一区域内的国有丁企业,欲接入本高压输变电站,要求按出资比例享有高压输变电站的所有权,双方决策者也就此合作方式达成一致。甲公司财务人员给出以下解决方案:第一方案,对丁企业而言,该交易实质是一次融资,甲、丁公司的交易可以称为“不完全资产证券化”。交易应首先考虑甲公司垫资的资金成本。按照建设期间贷款利率计算7.10%,资金占用期3年,丁公司应支付资金占用费率21.30%。第三方案,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交易支付对价为4020万元。双方根据各自实际出资额,将相应价值的资产确认为己方资产并入账,房屋和土地等不动产权属分别登记完毕。可以看出,资产分割的模式同样实现了良好价值管理,更好的控制了投资风险,摊薄了经营成本,提高了资产收益率,弥补了单体投资在资金规模上的不足。
三、结束语
当前财政部大力发展和创新管理会计,随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颁发,社会单元也将越来越追求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
(一)管理会计的有效决策信息来源基于对内、外部未来的判断和丰富的管理知识
判断和管理,属于“人的行为”,要求财务人员丰富多元的知识指导有效开展具体工作,对会计人员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二)管理会计的运用可以是问题导向性,也可以发展成系统性建设
投资过程中运用“投资收益率”等相关财务指标支持投资决策以及资产分割时给出“资产证券化”等相关理论合理化企业的决策,都是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会计角度给出解决方案。而系统性将属于更深层次战略性的,需要更多软、硬件的构建,同时更有利于企业长期价值管理。
(三)管理会计是公司决策者的支持系统
之所以有价值,关键是管理会计信息提供给决策者。事前支持、事中监控以及事后评价都充分体现管理会计的支持作用。
(四)管理会计的持续推进离不开有效的激励制度
多年来企业的经营粗放、自由放任造就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会计的低效率、高成本。没有有效激励机制的引导组织成员行为,管理会计持续为组织创造价值就是纸上谈兵。
作者:侯江涛 单位:国家电投宁夏能源铝业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
第二篇:中小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研究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运用财务管理的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具有不同于大企业的特征,因此,在财务管理创新方面需要重点分析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财务的创新,一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创新,二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期望为我国中小企业采取创新的研究提供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创新;可持续
一、企业财务创新的内涵
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保持持续的创新。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管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这三个方面组成了企业的创新体系。企业的创新需要同时发挥三方面的力量。企业的创新首先要建立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其次要确保有技术创新做为物质的保障,最后要通过管理的创新确保企业组织的运行,三者缺一不可。企业的财务创新是建立在企业发展基础上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内的一项主要工作,企业的财务创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企业财务的管理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需要建立在财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要充分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各个要素的关系,构件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是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需要从财务的治理和财务的控制着手,充分发挥企业财务制度的作用。企业的财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形成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同时还可以协调好企业外部各个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的意识,要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片生存之地,否则中小企业会面临破产或者停滞发展的问题。企业的创新不仅要在制度、管理和技术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注重企业财务的创新,要运用财务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内外部控制能力。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
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保持创新的思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正是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它主要是通过将财务管理的各个要素进行从新分析和配置,形成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最终实现中小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企业如果长期保持一种经营方式不变,从积极的层面看会促进企业稳定的发展,从消极层面看会造成企业的惰性,不利于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行为会打破企业一成不变的现状,但是创新并不是自动形成的,需要企业拥有创新的意识和行为。企业的财务危机大多是由于财务创新不足造成的财务管理问题。企业财务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突变性的创新,会造成企业的不稳定。另一种是渐进的创新,企业财务创新一般会财务这种方式。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中小企业财务理念的创新
企业财务的创新需要建立在财务理念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创新的思维做指导。对于财务创新的研究,大多是将财务资源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资源,一种的思维的资源。财务的创新正是将重视物资财务资源向重视思维财务资源的理念转变。同时,需要财务管理树立普适化、业务层和层级化的财务理念,创新的将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到人的管理上,着重提高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性。中小企业的财务理念的创新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的成长期间,要重视早期观念创新,要发挥传统财务资源的作用。在企业发展的后期,要重视后期高级观念的创新。中小企业既要当期的财务理念创新做指导,同时还需要远期的财务理念做规划。
2.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情况的局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无论是融资的方式还是融资的渠道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苦难导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无法持续的问题,因此,需要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能力。企业融资的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不断变换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融资环节,对企业融资进行的重构。中小企业的融资创新主要分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可以通过构件信用管理体系创新融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信用的创造和管理,实现企业信息状况的提升和信息的对称,提高企业的融资策略和企业价值。第二,可以通过转变融资方式创新融资。企业需要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构件一个完善的信号机制和奖励机制,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第三,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财务关系创新融资,企业的财务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是否良好,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的把握程度是否准确,可以实现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
3.中小企业投资的创新
中小企业投资的创新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对自身发展要素重新整合的过程,通过重新构建投资体系,促进企业投资能力的提升。中小企业投资的创新需要建立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要树立创新的投资理念,用投资的理念武装投资的行为,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构建完善的投资决策系统,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稳定性的投资行为上,因此,要构建一个投资决策系统,提高企业管理着投资决策的能力。最后要创新投资研发,突破传统的投资研发瓶颈,摒弃封闭的开发模式,塑造全新的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
三、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方面的创新
制度的创新是潜在利润的需求,当利润提高成本降低时,会形成一种安排,这种安排是中经济合算的安排。中小企业制度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对财务合约的改变形成的一种安排,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合作和利益。企业的制度创新是一种均衡状态被打破的发展,发展的结果是趋向新的均衡状态。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包括财务的治理和财务的控制,二者需要同时进行,财务治理注重公司治理,通过利益的分配实现主体的协调。财务控制注重内部控制,通过企业的控制措施实现企业的价值管理。
1.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创新
财务治理注重公司治理,主要通过利益的分配实现主体的协调,财务治理需要借鉴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关系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与大企业不同,通常情况下都没有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因此,中小企业的关系相对单薄,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界限模糊,企业的财务决策往往是由企业业主所决定的,反应了企业个人的价值取向。因此,企业财务治理需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可以通过让关键性的资源所有者参与财务治理工作,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可以使人力也可以是物质。目前,人力资本发展迅速,因此需要让雇员参与财务治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财务治理的创新。
2.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的创新
企业的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的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在财务控制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需要重新构建财务控制体系,提升企业财务控制能力。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区别于大企业,主要是指对财务效率提高的方法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的创新。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的创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通过财务控制的方法实现对企业业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财务防线的作用,促进企业财务活动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重新构造财务控制流程,提高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关联度,通过价值链观点促进企业财务控制的实现。同时,还要对企业关键点进行财务控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延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模式创新[J].前沿,2004,(7).
[2]张百祥,王进.论企业财务的治理与控制[J].财会月刊,2004,(4).
[3]杨松令.理论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再造[J].会计研究,2000(3).
作者:刘宾秋 单位:云南国鼎投资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尚待完善的地方,并就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重视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研发先进的软件、确保信息资料安全性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品质和运行速度,但是出现的问题也日渐激化并且越来越多。这时,就要通过运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来管理企业财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普遍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但是财务管理工作却往往被忽视。要是企业管理人员不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就会导致整个企业中的人员忽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财会管理软件落后。企业所使用的财务会计软件必须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融于其中,才能建立真正适合实际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软件还比较落后,有待于开发升级。
(三)财务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差。企业财务工作是否做得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盛衰。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导致企业信息在未授权的前提下受到人为的损坏或者窃取,这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财会人员信息化素质不高。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和实力所在,财务行业也是这样。很多企业虽说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了财务管理中,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或者接受能力差,最终导致很多财务人员不能适应当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新形势,甚至产生了抵触和对抗的情绪,对财务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能力较弱。
二、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增强信息化意识。首先,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将信息化作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手段,要转变传统的财会管理思想。只有管理层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企业普通员工才会将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才能最终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其次,还要着实提高财务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相关人员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的频率和力度,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要提升企业人员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还必须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才能确保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实现统筹规划,有效强化财务管理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企业一定要健全预算体系与报表管理制度,最终确保有效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度。在使用信息技术加工企业财务资料的时候,要建立起囊括了计算机管理软件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最终有效规范财务的信息化。
(三)强化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信息安全是企业实现财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前提,也是核心内容。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必须确保系统安全,防范自然灾害以及人为非法入侵所导致的系统无法工作。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必须做到:首先,要构建起维护系统安全的相关机构,选聘专门人员来维护系统的安全,做好黑客与别有用心人员的入侵,并定期检查系统的工作性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有效处理系统故障;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制度,以便防止出现突发情况时或者由于使用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信息的丢失;再有,就是一定要强化信息系统的授权环节,在企业的会计环境中,虽说能共享数据的用户比较多,但一定要得到授权,在输入数据时也要严密控制;最后,必须强化网络的配置,设置功能较强的防火墙和多级保密措施,让数据更安全。
(四)重视财务软件的研发。企业要以实际需求为前提,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软件。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做到财务跟经营的一体化合理组合,还必须统一信息管理软件,并制定相关的标准,确保较高的信息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争取做到科学控制成本。
(五)提高财会信息化人才的素质。企业要将财会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放在重要位置,确保企业财务人员可以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必须健全企业薪酬激励考核制度,激发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有效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企业财会人员要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开展财务工作,还要具备相应的金融和会计知识,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担任内部财会工作。企业要定期开展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或者技能学习活动等形式,使内部员工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效提升财会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确保企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付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6):78-79.
作者:李凌 单位:南宁威宁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第四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摘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领导人的重视.很多企业在组织内部单独设立了审计部门,用来检查、监督和评价内部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等.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和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让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能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减到最小,保障企业资金链的不断循环和企业的顺利运转.基于此,从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的定义出发,分析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进而站在内部审计的角度提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
内部;审计;防范;财务;风险
1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定义概述
1.1内部审计的定义概述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成立的独立的审计机构,用于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各部门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实现了组织的目标.它既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等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活动的特征是独立性.审计人员以独立的第三者,监督组织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内部审计保持独立性的前提是组织领导者在思想上对内部审计保持高度重视,并科学合理的设置内部机构,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在行使审计监督职责和权限时,其他部门及领导无权干预,使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应有的效应.
1.2财务风险的定义概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普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常用的经营策略,即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等策略,来弥补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投资、筹资、资金回收和收益等,而这些过程均可能发生财务风险.由此可知,财务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营者无法回避它,更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或避免风险,同时风险还存在不确定性,即在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且风险的大小与收益的大小成正比.
2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弱化引起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会计控制的再次审核.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会计项目的工作内容众多,如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出差、宴请客户、申请款项组织公司活动等,这些活动过程都可能出现支出超预算或未按规定取得发票进行报销行为等,这给企业的成本管理造成一定的问题,使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企业的整体收益下降.同时,在财务管理制度弱化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出具虚假财务报表,以吸引股东的投资及其他融资项目,而这种出具虚假财务报表的情况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外部审计风险,进而给企业造成法律困扰及带来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2.2外部环境复杂
多变引起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投资及融资等活动贯穿企业经营过程始终.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企业的资金链条必须不断循环,这就需要企业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正常运转,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由于受到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国家或地方政策、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的变化,企业的资金链条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企业不得不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股票、债券及债务重组等方式来激活资金链的运转.而这个融资或投资的过程均会涉及到资金的借贷过程,因此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2.3企业风险管控工作薄弱
引起财务风险企业风险管控工作薄弱也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和国家政策的改革中,为了抢占先机往往发展速度过快,进而缺乏对风险管理的高度认识.对高负债率、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不做防范措施,不做投资回报分析和投资风险分析;对某些风险理财产品过分自信盲目理财;对收购企业的成本和风险估计不足,并购资产的同时引入风险,对潜伏问题缺乏了解;对新兴市场的风险没有充分的意识,低估新兴市场带来的冲击力等.从而引起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3以内部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分析
3.1内部审计防范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分析
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众多,但内部审计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只有加强企业每一环节的风险控制,完善审计环节,才能将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对外部环境进行风险防范,首先,对企业投融资活动要采取职务分离控制,让投融资计划编制人与审判(批)人相分离,资金经办人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会计记录人员与收发款人员相分离等.其次,对投融资项目购买相关保险,同时资金的支出与收入都必须经过审贷委员会审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的制定投融资合同.
作者:范德慧 单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
第五篇: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探析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我国大部分企业逐渐朝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集团企业跨行业、跨领域的发展趋势给集团企业信息化财务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发展影响,所以如何做好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集团企业发展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完善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化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新型手段,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结构的优化下,企业组织形式日趋集团化,集团化发展给企业前进和发展带来了资源和资金优势,与此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集团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说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与集团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组织模式。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财务信息化也要做出变革和创新。
一、当前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集团企业重视不足
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就是要讲所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进行集中管理,减少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冗杂现象,减少集团财务花费在财务管理上的人力和时间,也能明显降低财务管理耗费的财物损失。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部分集团企业的企业领导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单纯的将企业的发展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获取,而财务信息化管理始终是个空架子,并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工程,将企业财务信息化作为一种财务管理的形式,多数是将其简单归为财务报表等,没有将集团财务管理与集团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二)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繁琐
集团企业需要稳步健康发展,所以集团企业中的建设事宜也较多,每一项建设的相关事宜都存有较大差异,集团财务管理也不例外。集团企业内部过于繁琐,可用的人力资源有限,让企业在了解公司内部人员、资金、工作重点等信息情况缺乏时效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企业财务的高效管理,这也就影响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实际情况掌握和了解。如果集团企业不能够对子公司实时监控和管理,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工作交接,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也就容易在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信息纰漏。
(三)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不足
不论是小规模的公司还是大规模的集团,人才是其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足够专业的人才和高素质、高技能的尖端人才作保障,才能确保财务信息化的开展,没有人才就无法真正的将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的变革和创新。很多集团企业也并没认识到人才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进行人才招揽时,对财务信息化人才的招揽政策也并不完善,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大量优秀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对集团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约束机制不足
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想实现高效、有序管理,一定要辅之相关的约束机制,将所有的财务管理遵照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章程进行统一约束。但是,当前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实现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实时管理和整体约束,导致集团内部违规现象频发,惩处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
二、实施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集团企业要实现财务信息化,就需要树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并逐渐的完善管理制度。首先,集团企业应该在了解未来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构建集团企业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集团财务信息化的方法、手段、流程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确保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与集团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相一致;其次,明确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对财务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人员的职能、工作范围进行明确,做好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最后,集团财务管理的财务数据以及业务信息要实现统一协调发展,确保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高效便捷。
(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
集团内部的财务人才要提高财务信息化认识,并着重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的齐心协力,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不仅要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更新,更是要注重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将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贯穿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实施的具体财务管理内容调整培训内容,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以及其他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素质。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进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保证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财务信息化硬件设备,提升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团企业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硬件设备有了新要求,首先,建立建设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基础,其次,提升企业财务人员配置和计算机配置,让集团企业的人才储备和设备更新跟得上集团企业的发展步伐,不断的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将所有的财务信息化流程实现高效、便捷、透明化操作。
(四)加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集中管理
集团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不仅仅是注重资金的有效分配,同时也要确保子公司财务管理的适当授权和有效监督,实施必要的约束机制,加强财务信息化的集中管理,一方面通过网络建设,做好集团企业与子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确保财务管理中心之间的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另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在资源分配的控制力度,通过有效的数据传输和监督管理实现资金的有效周转,确保在集中管理机制下,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从企业的发展上看,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员工的参与度,不断的完善企业信息化制度管理,逐渐的实现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是集团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建洁.浅谈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39-40
[2]牛文新.浅谈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信息化建设[A].天津建材(2012年第3期总第165期)[C].2012:3
[3]姚朝明.浅谈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27-29
作者:易柳 单位: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六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探讨
摘要:
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相关实践举措。
关键词:
财务;内控;建立;实施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化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相关实践举措。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概述
相对于外部市场而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我控制管理机制,一般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层级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进行相互联系、检查,形成一种具有可控性的内部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财务内控是重要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标准化的企业财务运作程序,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财务内控的基本要素
财务内部控制主要包括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控制、内部活动控制、内部风险控制、内部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管。内部环境控制:内部财务环境往往会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组织架构、财务权限以及分配、管理人员的水平等因素相关,内部环境的控制则是为了确保内部财务环境的绝对安全。内部活动控制:主要包括对内部财务活动的控制,例如现金使用、资产分配、会计活动等。内部风险控制:相对于外部风险控制而言,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同样十分重要,当企业发生投资活动时,必须要从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风险控制和评估。内部信息与沟通:财务信息的内部沟通,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内部财务信息沟通的有效性、真实性对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有着重要的影响。内部监控: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财务内控制度的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控制以及管理控制中的与财务相关的内容。
(1)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方式的一种,即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反映来参与控制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形式如下:基本财务会计制度:主要规范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会计活动的一般方法、流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细则、管理方法的详细解释;财务审核制度:主要对财务活动或者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财务支出、收入凭证的审核,并形成一段时间的审核报表,如季度审核、年中审核、年度审核报表;资金管理制度:关于资金筹集的控制制度,资金运营的控制制度,投资活动的控制制度;实物控制制度:制定严格的资本出入库书面资料,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完善企业档案保存机制;财务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参与财务活动的各个部门、人员的行为管理办法,包括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权责分配、对岗位人员的轮换管理、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财务考核制度:人员的绩效管理制度、责任追究与处罚制度、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考核办法。
(2)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企业组织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它确定了财务管理中的权限安排、信息传递路线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管理控制的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财务价值控制、作业成本控制和管理信息控制。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
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重点需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内控环境的建设
企业管理者的指导思想和态度是财务内控建立的关键。一些企业管理层只重视市场,认为在市场竞争中,只要经营销售得好,经营效益自然会得到提高,而忽视内部控制,进而忽视企业的内控环境建设。因此企业财务内控环境的建设,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重视,要求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内控的流程及内控的意义,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切实有效地建立好财务内控环境。
2.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实施不仅需要财会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对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深入了解。在社会发展程度极高、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也更加突显,会计作为管理的核心部分,实现其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合理设置账户,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建立实行岗位轮换,可以有效地防错防弊。建立有效的内部制度使会计人员相互制约与监督,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和差错及营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4.建立预算控制
预算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是计划工作的成果,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
5.建立监督考核制度
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可以发现财务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财务内控应明确规定监控工作的形式和具体分工、职责和权限、程序和工作方法等。
三、内部控制的实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施过程中,制度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才能检验它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内部控制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非一日之功,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公司规模和组织结构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因此无论是公司层面的,还是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也应随之改变。1.明确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就是:
(1)确保公司经营的有效和效率性;
(2)确保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3)确保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完全遵从。
2.明确财务内控的涵盖内容和授权范围
(1)有权签字人和授权金额;
(2)客户信用控制;
(3)发票作废控制;
(4)供应商管理控制;
(5)采购流程控制;
(6)报销流程;
(7)资产管理办法;
(8)现金管理和预支管理办法;
(9)银行资金管理办法;
(10)关联方收入记账管理办法。
3.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员工的综合素质上。企业要定期的安排相关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知识的培训,并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业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使得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4.加强员工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晋升机制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企业文化的深入建设来凝聚员工的团结合作精神,强化团队精神建设,提升企业财务内控的整体水平。
5.加强风险评估
各类业务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一整套风险投资评估方法和手段是识别风险及客观评价最有利的工具。各项业务的风险评估不仅要体现总体分析,还要定量分析,减少主观判断,多以数据进行说话。
6.注重控制活动
控制形式主要表现在控制手段的多样化,注重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在对外投资业务上,建立对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等方法内部控制。具体业务层面,系统的归纳和有针对性的设计控制措施,加强企业对市场因素变化的能动性。
7.信息沟通
对风险信息的形成、识别、加工和报告,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信息,能让使用部门间信息沟顺畅,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及时发挥作用。财务与业务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的及时,决定着资金流和业务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四、结束语综上所述,财务内控体系核心在于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现代企业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所需,逐步构建并完善适应自身的全面性财务内控体系,加强对内控执行监管,不断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促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科学化、全面化。
参考文献:
[1]杨永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3(30).
[2]杜玉明.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04).
[3]陈晓红,浅议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3(3).
[4]孙成芳,浅析会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
作者:高玥 单位: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
第七篇: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策略
摘要:
近年来,伴随市场环境的日渐复杂,港口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风险,一旦风险得不到合理控制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能够使企业稳定的发展,有效降低和规避风险,减少企业资金损失,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港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港口;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无论是货物吞吐量,还是旅客吞吐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使得港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加大。众所周知,资金是支撑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一旦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对于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加强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对于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港口企业财务风险来源
(一)外部因素
首先,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政策变动给港口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港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而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正是这种政策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港口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港口企业,由于其投资较高、收益时间也较长,受到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也就更大。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针对港口企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这就使得有些港口企业难以按照预定的时间获得收益,增加了港口企业财务风险。其次,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而给港口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当前,由于港口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大大降低,港口企业要想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根本没有获取信息的来源,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给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很大风险,进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此外,港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客户的意愿,每失去一个客户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损失,尤其是一些大客户,如果合作关系破裂,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内部因素
首先,港口企业财务运行效率较低。导致港口企业财务运行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高效、灵活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化,港口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二是缺乏合理的部门结构设置。在一些港口企业中,部门结构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导致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仅速度较慢,而且可能出现失真或者失效的现象,影响财务的正常运行。其次,港口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所谓企业资本结构即为企业内部资金构成的种类以及各类资金所占据的比例。而负债在企业资金所占比例是判断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而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港口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考虑负债比例,不能盲目的加大投资额,而使负债率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降低企业资金的运作效率,并且使企业原有资金的利润率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港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港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切忌忽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才能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保证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无论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是风险与利益并存的,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然面临更高的风险,港口企业亦是如此。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在投资决策前全面分析和了解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且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提升企业财务决策水平
财务决策对于港口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决策失误可能给企业财务带来很大风险,而决策准确也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利益,因此,港口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财务决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开展筹资工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要采用的筹资方式,同时,对各种筹资方式的基本构成方式都要清楚了解和掌握;其次,定时关注企业自身负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产结构,保证企业具有充足的运营资本。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务必及时更新,只有这样企业领导人员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准确的资金信息,进而对企业的债务情况和盈利情况都了然于心,从而更好的把握企业经营状况,根据情况及时准确的做出调整,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在实现集中收益的投资目的的同时,有效分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港口企业经营管理中,要想切实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用以约束和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项目投资前对风险的预测;第二,项目实施中对风险的控制;第三,项目完成后对风险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必须以企业当前实际发展状态相结合,保证风险控制的顺利实施。此外,港口企业还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资金运转过程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将资本成本、股东权益、经济效益等风险降到最低,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港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存在财务风险,而企业要想减少因财务风险而造成的资金损失,保证企业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比如:强化港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财务决策水平以及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从而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浅议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策略[J].消费导刊,2009
[2]韩雪梅.浅议港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商场现代化,2013
作者:张锦奎 单位: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篇: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首先,本文探讨了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现代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企业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现代企业;预算编制;财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在提高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研究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为我国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1、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重要性
1.1优化企业管理决策
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在现代企业中可有效优化企业管理决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管理层通过分析各部门的制定预算样表来了解各部门未来阶段的经营规划和经济活动,以这些为基础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2)全面预算管理还起着控制作用,通过对各部门经营及财务预算的控制,来实现企业制定的决策目标[1]。
1.2明确岗位职责
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还起着明确各岗位职责的作用。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各部门未来阶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作出合理规划,同时通过分解部门总体预算,来明确各部门岗位在该预算阶段内的具体职责,并建立相关预算考核制度,来评价在该预算阶段内部门各岗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1.3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运用全面预算制度还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预算管理在进行企业经营预算控制的过程中还披露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如部门权责中的问题、部门运作中存在的矛盾等,分析这些问题及矛盾存在的原因,作出合理的改善对策,从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2)对企业业务也做到了全面的控制效果,通过全过程的控制企业业务运作,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全面预算管理还对企业资源配置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在经营活动及财务活动中合理分配相关资源,从而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避免过去企业运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2]。
2、现代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
现阶段我国现代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时发挥不了其应有的功效,违背了预期目标。一些企业领导层在运营全面预算管理时,根本就没有全方位的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及内容,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加大了企业运营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这个方面:企业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单单依靠全面预算管理来进行编制预算,而没有在后续进行全方位控制管理,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只是停留在一张预算编制表中,而这些预算编制表发挥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功效,甚至形同虚设[3]。
2.2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不一致
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不一致同样也是现阶段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点问题。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根据企业实情和外部市场环境做出的经营计划。而全面预算管理也必然是站在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之上,但凡脱离了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不仅不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甚至可能会阻碍企业未来发展。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只是为了减少企业运营成本,但过度的降低运营成本不仅不会提高实际效益,还阻碍企业发展。
(2)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和未来发展目标不一致。在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内容中,对各个阶段的经营任务都有着明确的计划,而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发展计划,导致这些计划受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阻碍难以实现[4]。
2.3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后续跟踪
一部分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时缺乏对后续经营结果的跟踪。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对现阶段的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化控制,还是通过分析过去经营结果和预算编制存在的差异找出其中的问题,以此来优化企业经营,从而使今后的预算编制更好的实现。但现阶段企业往往没能做好这点[5]。在预算编制下达之后,阶段时间内的经营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偏离预算,而企业没有去系统的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没有制定相关解决措施,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2.4执行力度不强
执行力度不强也是现阶段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这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符合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预算编制,但由于内部各部门执行不到位,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发挥不了其作用。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一部分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时,只是单单依靠财务部门去执行,而财务部门只是根据预算编制进行各部门经费的审批工作,满足预算编制就批,不满足预算编制就不批,而没有考虑到经费的实际作用[6]。
(2)各部门对预算编制执行力度不强,没有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不能很好地控制经费支出等,从而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
2.5预算编制不合理
编制预算不合理影响到企业各部门未来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阻碍着企业发展。部分企业把预算编制的工作安排给财务部门进行,虽然财务部门对企业过去财务活动有着充分的掌握,但却对各部门未来经营活动的了解程度不高。导致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考虑到企业各部门未来经营活动的规划,从而使制定出来的预算编制不合理。
3、现代企业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3.1完善预算编制工作
现代企业想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只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才是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1)预算编制要和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相一致。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分解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在预算编制中融入这些阶段性的小目标,从而一步步实现总体目标。
(2)预算编制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需要企业全体部门共同完成。各部门首先单独制定自身的预算编制表,在统一汇总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分析这些预算编制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做出科学审批,从而使部门未来经营活动、预算编制、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三个方面都达到一致。
3.2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约束力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约束力,通过约束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由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通过约束来提高执行力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
(1)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明确的制定规定来提高执行力。如预算编制下达之后,各部门必须依据预算编制来进行相关的经营活动。
(2)要加强该阶段全面预算管理的后续跟踪工作,分析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
(3)做好监督工作,对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一是起到监管目的,及时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实时了解各部门执行预算的具体情况。二是起到约束目的,有了监督机制,各部门更会控制好自身的经营活动,从而落实预算编制。
3.3加强资金管理
加强资金管理,结合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经营收益。具体如下:加强财务部门对现金收支的管理,对资金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充分掌握资金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好的执行。
3.4完善预算考核制度
完善预算考核制度,全面了解企业全体成员执行预算编制的情况。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制度,按照月、季、年的考核规划,采用正确的考核方式,针对企业各个部门及部门员工进行考核。
(2)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依据考核结果来采取奖惩措施,从而鞭策预算执行不到位的各部或员工,使他们今后更好的执行预算编制。鼓励预算执行良好的部门或员工,从而带动整体员工的积极性。
4、总结
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有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这些作用都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加大了企业实际收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但现阶段我国现代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改善策略,使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全面预算管理[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讲座[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晏晨辉,郭臻.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会计文苑,2004(07).
[4]杨小舟.预算是一把双刃[J].新理财,2005.30:31.
[5](英)伊安•梅特兰.如何编制公司预算[J].27.
[6]王晓翔.中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差距分析[J].中国计算机报,2004.
作者:杜燕 单位: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