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企业财务风险(9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国企谈企业纳税筹划及财务风险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筹划这种财务手段逐渐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目前,国有企业也提高了对纳税筹划的重视程度,将纳税筹划工作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纳税筹划是国企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国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是“双刃剑”,在为国企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所以,文章主要分析了国企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企;纳税筹划;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整体经济,而今,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大环境下的压力,国有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收获更多的利益,就一定要做好纳税筹划这项工作,可见纳税筹划对我国国有企业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及对国企的重要性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为了规避或减轻自身税负和缴纳费用,防范、减轻甚至化解纳税风险,以及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充分保障而进行的一切筹谋、策划活动。
(二)纳税筹划对国企的意义
国有企业施行纳税筹划是必然的。首先,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施行纳税筹划可以减少国有企业的纳税成本,为国有企业带来很大的综合收益,能够保障国有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其次,国企施行纳税筹划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纳税政策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在我国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施行纳税筹划,不但减轻了国企的压力,使得国企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同时使得企业也合理的完成了纳税的义务,提升了自己的信誉,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二、国企纳税筹划的风险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的收入支出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对税收进行筹划,但是纳税筹划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一)税收政策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具有不确定性。税收政策是为大环境下的经济所服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对于税收政策的更新没有明确的认识,就可能在做纳税筹划方案时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是错误,有可能会被税收管理部门认定为故意偷税漏税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我们国家的经济环境也不断地变化,正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带来了税收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定会影响企业纳税筹划活动的开展,在好的经济条件下,国家会降低税收,鼓励企业投资,扩大企业的规模,相反,国家会提高税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环境的变化会给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带来潜在的风险。
(三)企业的信誉不好带来的风险
有些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经常做出偷税漏税的事情,这些不合法的事情一经被有关部门查证,这些企业就会被有关部门格外注意。当到了缴税纳税的时期,税收部门就会对那些经常偷税漏税信誉不好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甚至多次派遣有关部门司法人员去当地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对这些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进行严格审查。这样,最后纳税主体的企业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应对这些审查,为他们的信誉带来不好的影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带来的风险
执行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人员大多是财务管理人员,若他们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对法律的认识不透彻,往往会忽略一些法律的制约作用,再做纳税筹划活动时既要做到节税,还要做到不超出法律的约束范围,这就需要纳税筹划的工作人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需要他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利益可以做到纳税筹划方案中去,哪些不可以,一旦拥有较高的法律约束意识,就会避免很多的法律风险,就可以让企业享受到在政策上的优惠,让企业真正享受到纳税筹划的好处。然而,若是工作人员没有很好的法律规避意识,做出的纳税筹划方案不合理,就有可能使得企业背上偷税漏税的名头,就会被有关税收部门追缴税款,甚至严重的还会背上刑事责任。
(五)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税务行政执法是有关税务行政部门对纳税筹划活动做出的严格审查,税务行政执法标准不是一个固定的制度,而是有个变化的范围的,这就十分考验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了,他们需要根据这一个判定范围来评判企业的纳税筹划是否合格,不专业的执法人员可能会使企业做出的纳税筹划方案功亏一篑,使企业面临纳税筹划失败的风险,所以税收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很重要,不合格的税收执法人员可能会给企业的纳税筹划带来风险。
三、规避国企纳税筹划风险的策略
纳税筹划具有不确定性,是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的,所以企业在做纳税筹划方案时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量,更要注意普及规避风险的措施。
(一)重视对税收政策的学习
企业应该注重学习有关税收政策,在企业正常的运营过程中也应该这些法律法规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用有关的法律法规来评测纳税筹划是否合理,保证在不违反法律的范围内制造出最合适的纳税筹划方案。企业还应该时刻关注着税收政策的变动,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决定企业纳税筹划是否合理的关键,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也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能使得有关税收部门认可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不但能给企业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二)建造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
该系统是专门为纳税筹划的企业研究出的一种科学的管理系统,与企业纳税筹划活动所处环境的多变性比较符合,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该系统可以检测出纳税筹划方案不合理的方面,并根据的环境的变化,做出修改,使得企业规避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构建风险预警系统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时刻关注和学习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研究与税收有关的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纳税筹划活动。
(三)企业对自身严格要求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没有了信誉,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不但会面临税收部门的多次严格审查,还会影响到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这些风险都是一个企业无法承受的,所以,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应当严格要求自身,一切活动都应遵循法律法规,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能稳步发展。
(四)提升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法律意识
纳税筹划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纳税筹划活动顺利完成的保障,企业应结合经济环境和与税收有关政策的变化开展对纳税筹划活动的人员的不定期培训,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不但要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还应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他们是一个整体,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保证纳税筹划活动顺利进行。
(五)加强与税收执法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节省纳税成本,所以要实现节税的目标,完成税收执法部门的审查十分重要,不但要符合税收有关的法律法规,还要通过税收审查部门的审核才能实现节税。这就需要企业多与执法部门沟通联系,了解当前税收的最新政策和执法部门的审核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纳税筹划方案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纳税筹划对于国有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科学的规避这些风险,这样才能减轻国企的纳税成本,给国企带来一定的利益,使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求生存谋发展,保证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下的发展地位。
财参考文献:
[1]吕黎明.浅谈企业纳税筹划与财务风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03):181-182.
[2]洪德裕.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金融经济,2015(06):150-151.
[3]李敏.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27.
[4]杨军.企业纳税筹划与其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大学,2015(03):64.
[5]周海波.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5(11):23.
[6]马淑华.浅析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与防范策略[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6):45-47.
作者:胡芳 单位:连云港港口集团铁路运输分公司
第二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科学地使用资金,确保资金的筹集、回收与分配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价值,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的产生可能性。然而,财务风险的成因各不相同,通过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来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来探讨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继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调整,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原因;防范
1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与变化性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使得企业需要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也要面对这些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所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外部环境中,需要懂得对融资渠道与投资项目正确选择,以此来更好地面对外部环境所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能够在机遇与挑战中不断前进。当然,企业的外部环境本身有着极强的复杂性,外部环境包括了外部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等。当这些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会导致企业的外部环境难以预测与把握,外部环境的因素形成会让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出现不同类型的难题。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例如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不定期产生,也会让企业的财务风险随时出现。当然,外部的政策环境变化与行业环境变化,会让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受到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风险,也会让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在这之中企业的内部结构调整是帮助企业实现风险应变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的正确举措。
1.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缺乏条理性的影响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条理性的时候,将会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涉及的是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资金流的管理与权益的分配出现缺乏条理性的时候,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困难重重。结合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流失现象与使用效率的问题,俨然会让企业的发展出现更多挑战。另外,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如果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的负债率过高,将会使得企业在进行融资与筹款的时候,会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而出现企业因财务负担过重,导致企业的账务偿还能力下降,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产生。
1.3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影响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需跟随时代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管理结构的完善性。但是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却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制度内容没有做到同步。例如,企业如果缺乏合理的资本结构,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与财务监督机制无法落到实处,也就会让整个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成为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阻碍,再者,企业的资金使用本身缺乏科学计划与合理约束的时候,会让企业在使用资金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出现财务风险的“陷阱”,导致企业的资金面临严重威胁,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诱发企业更多的财务负担产生。
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
2.1构建与完善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在防范与面对财务管理风险的时候,需要制度内容的优越性,确保科学合理地制定内容成为企业解决财务风险的第一举措。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法人结构的优化来让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得以互相制衡,同时借助于对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管理队伍的素质提升。让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加深对自身工作的认识,懂得财务工作的失误会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风险,做到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的完善,确保企业能够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运用,懂得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控制,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在监督与审计下,实现对不同环境的优化,确保整个工作活动的规范性与程序化,做到对企业资金的科学控制。
2.2财务管理宏观环境与变化分析
企业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宏观环境以及变化进行认识的时候,需要让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当企业处于外部宏观环境中,需要客观地面对企业的环境变化,懂得企业的发展趋势,以此来更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危机。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管理者都需认识到财务工作的宏观环境,在掌握趋势变化的时候,需要选择积极的应对措施,继而让现有的制度内容能够不断调整,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另外,企业可以选择专业的财务咨询机构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风险能力的不断提升。
2.3决策价值的提升,增强企业的投资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的决策内容正确性,会让企业的管理活动成为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举措,帮助企业面对财务风险的灵活性得以提升。为此,企业在对财务决策进行科学设计,让财务决策的管理工作能够在正确的决策方法影响下,来对决策内容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使得企业能够在决策方案的设计中,懂得论证与实践,继而不断地对决策内容优化、补充,让决策方案的优越性成为帮助企业分析与预警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使得企业能够不会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当然,企业的财务决策需要懂得对投资组合进行搭配,让企业的财务决策能够按照不同的形式来增强企业财务决策的收益性与稳健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2]闫荣平.浅谈企业财务外包风险及其规避[J].中外企业家,2015(7).
[3]杜同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4]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会计实务考试辅导用书精讲[M].辽宁:大连出版社,2017.
作者:邱丽丽 单位: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和控制策略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扩张发展的过程逐渐摒弃传统的内涵式增长模式,而普遍选择以并购为主的外延式增长模式。但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财务风险,而对于并购财务风险的客观正确认识,是企业成功实施并购的外延式增长模式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有效控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与策略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和识别
1.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并购主要是指两个企业之间在资源体系上的在融合过程,这一过程远比商品经营复杂得多,企业财务并购过程中涉及的并购投资和控股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企业并购后除了保留原来的经营风险外,还会增加一些与并购过程相关的特殊风险,比如价值评估风险和整合风险等。可以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融合的各个环节,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识别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将会使企业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财务危机。因此,从这种现实情况入手理解,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受并购定价、融资以及支付等方面的财务决策影响而引发的财务状况变动,导致企业财务出现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最终由于并购价值与预期价值的差距,导致企业发展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
首先,财务并购准备阶段的风险,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发生在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挑选过程中,主要包括战略风险、策划风险以及信息风险等内容,在企业实际的并购活动中,企业在并购标准的制定方面,以及并购对象的选择方面可能存在不当和失误,或是由于并购前对于目标企业和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调查,因此导致未能及时发现目标企业或公司的潜藏问题,因此在并购过程中加剧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其次,财务并购谈判交易阶段的风险,第一阶段的交易风险一般包括谈判风险、评估风险等,并购企业为保证并购决策的合理性,要对并购的目标企业实际价值进行提前评估,因此这一因素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最后,财务并购整合阶段的风险,并购交易过程完成后,企业要对并购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这一过程中会面临整合、体制、法律方面的风险因素。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2.1企业并购前期的风险控制策略
首先,要对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并购企业要提前对目标企业经营业务和运行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和调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当前企业运行的各种信息,有效降低企业并购过程中评估风险。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的方式来提高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预估准确性。同时,可以通过组建调研小组的方式,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现状以及盈利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其次,采用适当合理的评估方法,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通常牵扯到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因此评估过程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在评估过程中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不论是聘请专业人士还是组建调研小组的方式,都要保障评估过程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去实施,也就说在并购过程中要根据并购的特点要求,综合使用多种评估方法,积极发挥每一项评估方法的优势,而是达到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的目的。最后,保证企业并购合同的真实性,并购签订的合同内容中保证双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2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拓宽企业并购后的融资渠道,如果并购企业被并购企业之间在产品和顾客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通过负债与股权性融资的方式来促使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变化,以此降低企业并购的经营风险,达到并购成本最低化的目标。其次,做好并购企业的资本预算,通过采用合理的并购方式降低企业的并购成本,而支付作为并购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企业实现成功并购的关键一步。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并购时可以选择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负债、股权和货币等三种方式,为了降低企业并购的支付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一般要综合选择几种支付方式,以此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2.3企业并购整合期的风险控制策略
首先,要实现业务层面的统一,企业并购完成后,要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章程、财务制度等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新更正和规定,保障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体系符合当前并购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保证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是对股份资源的合理分配,母公司要将被并购企业中的股份以合理的方式分配给母公司的其他股东,实现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分化经营,保证子公司能够得到现金或有价证券上的回报。二是采用资源剥离的方式减轻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三是在母公司价值稳定的前提下,开展一个与母公司在股东和股权结构方面相同的新公司。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活动中,企业并购也成为当前企业经济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逐渐发展为市场竞争的焦点问题。企业并购虽然能给企业在经营收益上带来很高的效益,但也增加了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并购活动中,要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现状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有效较低并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艾鑫.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2]侯晓峰.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管理观察,2014(1).
[3]刘新峰.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作者:樊丽伟 单位:南昌金开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第四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探究
摘要:当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多种风险,财务风险便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具体风险类型。由于财务管理活动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企业爆发财务风险,企业经营发展持续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当前很多企业习惯性地通过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应对,但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上的能力较低。本文将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并就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控制
1引言
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对企业发展重要性不断凸显下,企业自然需要对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相关活动开展予以充分关注。但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并未对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事宜给予充分关注,部分企业综合管理能力较为低下时,其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也相对较低。为了更好促进企业发展,使得企业免受财务风险爆发的影响与制约,探寻出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能力的一般策略极为必要。
2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种具体风险,在风险本身无法被完全消除这一特征影响下,企业也无法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对于财务风险做好的应对办法便是依托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其进行较好的管控。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在于其能帮助企业更好对财务风险诱发因素进行鉴别,在企业较好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情形下,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也能更为顺利地进行。由于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存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企业财务预警与控制间也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环境缺失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相应环境的缺失,由于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内部环境较差,很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能力自然较为低下。尽管财务风险爆发会对企业经营发展各个方面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但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活动开展并未受到应有关注。由于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受重视程度较低,系列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活动开展的持续性便很难得到保障,部分企业之所以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应对,也与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环境缺失密切相关。
3.2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单一
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单一同样是很多企业财务风险应对上存在的具体问题,由于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较为单一,企业很难对各种财务风险诱发因素进行较好鉴别,这一情形下部分企业在财务风险爆发后也无法进行有效应对。例如,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作为财务风险预警的唯一举措,这使得多变的财务风险诱发因素极容易成为引发企业具体的财务风险产生。在单一的财务预警与控制方法影响下,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的困难程度会不断上升,这也势必会对企业良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3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脱离实际
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脱离企业实际同样是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企业便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应对。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活动开展上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但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活动开展上,其并未对企业财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进行科学分析,系列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无法满足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实际需要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活动开展的投入也无法收获到较好成效。这一状况无法扭转,企业也势必会遭受到既定财务风险因素的影响,其财务安全性也会受到很大威胁。
3.4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较弱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大多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在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主要力量下,一旦其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及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较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中便会产生诸多此生问题。很多企业财务风险诱发因素最终演变为财务风险都会有一个渐变过程。一般而言,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时,其可以对财务风险爆发前的各种变化予以较好发现,这也会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提供很大帮助。然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严重不足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相关活动顺利开展的难度便会不断增加。
4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的建议
4.1确立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制度
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首先要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环境的营造。具体来说,企业应当对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给予应有关注,并对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活动开展给予充分支持。建议企业确立基本的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制度,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制度较好确立下,增强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制度对相应活动开展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活动开展中也要将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事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企业自上而下对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较好重视下,相应活动的开展也能更为顺利。
4.2多元化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
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也要注重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的多元化选择。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方法较多下,企业在财务风险相关问题处理上的灵活性也能有明显增加。除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确立外,企业也要进行财务风险应对办法的确立,在对基本财务风险进行较好预估和模拟下,企业应当就财务风险爆发后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进行科学预判与分析,通过确立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应对手段,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综合应对能力并帮助企业更好进行财务风险的管控。
4.3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审计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状况会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就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审计。特别是在很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脱离企业经营发展实际下,强化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进行的审计能够使得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与财务风险预警及控制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建议企业领导层在确保财务管理独立性提升基础上,定期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通过常态化内部审计与监督活动的开展,发现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和财务管理漏洞,从而使得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不仅能够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更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4.4注重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工作主要负责群体下,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也显得十分必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较好提升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工作也能更好进行。建议企业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将财务风险管控相关知识作为培训的组成部分。依托专业培训以及财务部门岗位的重新设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财务风险预警及控制相关工作有更好认识,这对于发挥出财务管理活动对财务风险抵御的重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能力的提升需要成为企业的常态化工作,对于系列财务风险诱发因素进行较好鉴别,并对财务风险爆发后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较好应对也需要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当代企业财务风险诱发因素较为多样情形下,依托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较好发现,并对于财务风险进行较好控制更要成为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的一般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类型不同,其在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上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一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徐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梁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预警研究[J].科研,2016(2)
作者:保小梅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医院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防范
摘要:医院财务风险的产生源于医院内外部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医院财务收益带来损失,导致财务活动结果偏离财务目标,甚至有可能引发医院财务危机。因此,从分析医院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期望对规避或减小医院财务风险有所帮助。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影响因素;风险防范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财务风险是医院不可避免存在的风险隐患,其影响因素既涵盖医院外部环境,又渗透于医院内部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政策环境变化因素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投资主体、利益关系也呈现多元化。为了强化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有效管控,我国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规的途径,从宏观层面出发调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而作用于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领域。尤其在医疗政策不断完善的新时期,势必会对医院经营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若医院未能针对新医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采取应对措施,那么极易使医院财务活动面临一定风险,对医院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负面作用。
(二)医疗行业特殊性因素
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向社会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机构,这就使得医疗行业带有特殊性,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经营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具体包括: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有可能使医院产生坏账、死账;临床新药研发速度加快,药品有效期限即将到期,会增加医院药品款的支出,给医院现金流量带来压力;医院的固定资产规模大、价值高,但是变现能力较差,增加了医院的流动资金风险。
(三)医院经营活动因素
随着医药加成、以药补医机制的破除,医院收入来源由原本的三个渠道变为财政拨款、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两个渠道,增加了医院经营风险,缩减了医院效益空间,加大了财务支出。同时,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需要增加科研投入,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并且还要增加绩效薪酬支出,以稳定医务人员队伍,避免人才流失。这些成本支出均会给医院运营资金带来压力,易引发财务风险。
(四)医院管理措施因素
当前,部分医院的内部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尤其在财务管理环节仍然存在着管理水平偏低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管控力度不足,经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财务内部控制缺失,医院未能全面落实内部约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科学决策制度,导致医院在重大事项决策时缺乏必要的效益评估和可行性论证,盲目投资固定资产建设,造成资金浪费。三是财务监督流于形式,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履行财务监督职能,难以及时发现医院财务工作漏洞,同时也无法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应当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借此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应按照财务风险的特点,在监控财务管理和分析潜在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充分发挥该机制在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同时,医院还应逐步加大对预警机制的研究力度,积极了解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动态,提升院领导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系统加以完善,并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财务风险预警。其一,应当对本院的资产结构分布指标进行合理确定,根据资产的分类情况,对资产比例进行界定,并对现金流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把握,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其二,应对本院负债结构的分布指标进行合理确定,科学测算出相关的财务指标,如信贷规模、负债比率、资金流动比率以及融资结构等等。其三,应对薪酬结构进行合理确定,可按照投入产出率对薪酬分配比例进行计算。通过以上方面得到的财务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并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整体财务情况,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策略。
(二)建立科学决策机制,避免投资决策失误
为防止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首先,在进行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和大笔金额使用等事项时,由院领导班子共同对其可行性进行集中讨论,并由财务风险预防控制小组利用各种技术方法进行预测评估,将评估结果提交给院领导班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这样就能够避免凭借主观或经验决策引起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医院在进行基本建设投资时,通常都是以向银行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对此,医院应当充分考虑融资的周期性风险,尽最大可能防止财务收支出现恶化情况的发生,因为一旦财务收支恶化,将会导致医院面临信用危机。再次,医院在固定资产的投资方面,应对投资的长期性予以重点关注,为避免已有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应建立相关数据库,对这部分资产的收支及损益情况进行测算,从而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
(三)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效控制医院资金
对于医院而言,不合理的预算会导致运营资金增加,而合理可行的预算,则可使运营资金有所减少,由此能使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得以提升,鉴于此,医院应进一步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对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借此来实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标。由于医院的规模较大,内部的部门较多,很容易造成预算超标的情况。为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医院应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部门则可按照医院当前的运行状况,对整体运营成本进行预算,并将预算结果报给院领导,经审批合格后,下发给各个部门。
(四)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减少医院财务损失
医院应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理顺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医院要合理选择风险处理策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科学化水平,具体策略如下:其一,可通过分散、分担等方式,使医院的财务风险由其他相关主体共同来承担。如在投资建设方面,可多找一些投资方,使其与医院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由此不但可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还可避免风险集中出现。其二,可将风险转移出去,如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原本应当由医院单方面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机构,这样可使医院的财务风险大幅度降低。其三,医院应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流程加以规范,并对相关程序进行完善,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预判,进而编制合理可行的防控方案,最大限度规避财务风险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五)履行审计职能,加强财务监督审计监督
在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医院可采取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内部审计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在此基础上有依据地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以助于医院防范财务风险。医院应当制定合理可行的审计标准,以此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的依据;同时,应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审计人才,借此来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此外,内审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其他部门的审计监督工作,重点对各部门的会计报表、记账凭证及账本等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借此来增强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医院应当在完善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增强外部审计力度,通过外部审计对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可使财务人员的行为得以规范,有利于降低徇私舞弊的发生几率,并且能够增强医院财务报表的透明度,财务风险也会随之下降。
结语
总之,财务风险是影响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有必要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影响医院财务安全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最大限度消除财务风险隐患,确保医院财务活动合规合法化开展,提高资金利用效益,为医院发展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创建良好财务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明祥.关于医院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2):132-134.
[2]冯丽.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98-99.
[3]张静冬.基于现金流视角简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2015,(2):42-43.
[4]周晓燕.基层医院财务的风险防范及管理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6,(1):23-25.
[5]陈小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与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5):64-65.
[6]康磊媛.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分析———基于医院长远发展的一些思考[J].现代商业,2013,(5):76-78.
作者:陈文婕 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第六篇:医院财务风险形成与合理应对探讨
摘要:现阶段,医院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易形成财务风险,影响医院长远持续发展。因此,从分析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入手,对财务风险合理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期望对改善医院财务状况,保障医院资金安全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形成原因
一、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医院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各项财务活动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增加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
(一)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
医院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比如,市场利率调整、信贷政策变化影响医院债务成本,可能带来债务成本增大的风险;环保政策的实施影响医院环保开支,若医院污水排放超标,则会加环保费用支出;医疗收费政策调整影响医院实际收入,在限制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标准的情况下,会缩减医院的收入空间;法律制度环境变化影响医院财务状况,如发生医疗纠纷、医疗赔偿等情况,会增加医院财务支出,导致医院资金紧张。
(二)负债经营压力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医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以增强医院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患者到医院就医问诊。在这种情况下,因医院自有资金有限,不得不向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借贷,用以扩大经营规模,从而导致医院负债比重过高、还本付息压力增大。若医院运营资金出现周转困难,加之政府拨付资金不足,则会降低医院的偿付能力,给医院带来较大的筹资风险。
(三)投资决策不科学
医院投资决策不健全,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不重视市场预测,缺少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导致投资失误现象时常发生,给医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尤其在添置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医疗设备时,若没有认真分析医疗设备的投资回报,也没有结合医疗需求采购合适的设备,就会导致设备购置后利用率不高,甚至是闲置现象,使得医院面临着投资失误风险。
(四)财务内部控制薄弱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不高,在诸多财务管理环节存在着疏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医院财务部门中,未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医院成本核算不到位,难以通过核算信息真实反映医院成本情况;医院应收款管理力度不足,经常出现坏账、死账现象;医院不重视预算控制,在预算执行中经常出现预算超支问题,降低了预算的可执行性;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差、业务能力有限,没有将财务风险防范作为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五)财务监督机制缺失
财务监督是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但是从医院内部管理层面来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未能深入开展财务监督工作,导致医院财务活动的全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监控,极易出现财务信息不实、财务活动违规操作等问题。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缺少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没有针对财务内部控制的不足提出合理性整改建议,严重弱化了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部分医院没有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在财务活动中出现违规行为,也难以做到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追究,不利于强化医院全员的风险意识。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合理应对策略
(一)提高医院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促进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应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适当调整,以改善医院的客观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情况上看,存在倾向经济利益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很多患者对医院的收费情况产生了信任危机,致使医院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大。鉴于此,必须对相关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改变其导向性,借此来引导医院职能本位的回归,这样既可以使医院的运营状况得以改善,又能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
(二)实施稳健的融资策略
医院要加强对融资风险的有效防范,根据自身医疗服务需求和发展需求,采用稳健的融资策略,避免过于激进的融资做法导致医院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在融资过程中,医院要深入了解内外部经营环境,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确定最佳负债额度,使融资活动既满足医院扩大经营规模的合理要求,又不影响医院资金的安全运行,保证医院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在融资中,医院一方面要认清财务杠杆给医院带来的收益,同时也要考虑到负债经营面临的风险。为此,医院要设置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合理确定负债与权益的分配比例,平衡好财务杠杆效应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如果决策失误,则会导致财务风险增大,鉴于此,医院应当通过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来应对财务风险。首先,院领导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应当避免主观和经验决策,而是要征求各部门及负责人员的意见,并通过集体表决和科学论证,验证决策是否合理、可行。其次,应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利用相关模型和指标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从中选取出最优的决策方案,避免主观与经验决策带来的风险。再次,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失误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的领导,应追究其责任,利用该制度可对领导决策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助于财务风险的降低。最后,当决策确定之后,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履行,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改变程序,由此可确保决策执行的效率,有助于财务风险的预防。
(四)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可有效防范或降低财务风险,堵塞财务管理漏洞,消除财务风险隐患,从而保证医院资产安全、财务活动合法。具体采取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如下:首先,落实岗位责任制,在财务部门内部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各个会计岗位的权责,使各岗位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杜绝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加强预算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有效控制各项支出,减少预算偏差。再次,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内部落实全面成本核算,以如实反映各科室的医疗成本,为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最后,加强医院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向患者、医疗保险部门催要应收款,促使医院资金快速回收,避免坏账、死账的产生。此外,医院还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业务培训,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强化风险意识,使财务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在发现财务风险隐患时能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有效规避风险。
(五)加强医院内外部审计监督
在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中,审计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审计监督,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据此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可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为此,医院应当不断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大对资产管理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并对控制点进行监督、预警。为提升审计效果,可采取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外部审计对医院财务运行情况的监督,可使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对财务人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减少营私舞弊问题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医院运用内部审计,可找出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全面分析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保障。内部审计的重点可以放在成本、利润、资产及负债等几个方面,借此来加强财务控制,有助于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在改进医疗服务质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财务风险。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避免财务风险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医院必须认清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找准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从外部环境适应、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财务内控以及财务监督等层面出发,最大限度规避财务风险,保证医院资金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娟.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102-103.
[2]王竞.浅析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的识别、成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19-20.
[3]王欢.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以Y医院为例[D].延安:延安大学,2016.
[4]卢文.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1):32-33.
[5]冯静.论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管控策略[J].财会学习,2016,(5):65-67.
[6]李宏伟.议如何加强县级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5,(9):75-76.
作者:余晓茜 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第七篇:浅谈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摘要】财务风险会存在于企业经营生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之中的所有环节中,作为和人们生活有紧密关系的电力企业,因为自身行业特征,在经营生产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必须面对非常多风险因素。且企业的规模越大就会面对更大的风险。怎样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防范,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规避风险,属于确保电力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电力企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同样属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产业。若是电力企业的发展越快,其面对的财务风险便更大。因此,一定要采用有效科学的风险防范方法,给电力企业的管理经营与健康发展带来一个优良的环境。
1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1.1经营工作上的财务风险
电力企业经营工作不外乎有三个方面,电力的投入、生产以及供应。整个的经营生产过程之中因为自身因素与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全都能够导致出现企业财务风险。在电力投入上存在原材料采购的风险,因为供应商原因使得采购的风险提升。电力生产过程之中生产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样会令企业的风险隐患变大。电力供应过程之中由于客户因素,导致款项做不到及时性回收,因此就会产生风险。其次,因为需求量不断增长,电力企业一定会加强生产投入,然而供求间的协调问题不能解决,使得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不能够满足逐渐增长的设施建设与保养维护的需求,因此产生了风险。
1.2投资过程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
所有企业投资都要受市场经济影响,而电力企业也是如此。(1)电力企业投资项目都属于电网建设项目,主要都集中于建设新增的基础设施、改进原本设施技术等等,对电网进行投资建设之时,工程是否能够如期按计划执行、工作的执行能否到位以及工程完工后的结算问题,全都会在电力企业投资过程中产生风险。(2)伴随市场的供求关系持续变化还有最终投资效益不确定性,使得电力企业投资的风险逐渐增大。投入资金到工程当中,却不能达到预期规划的投资回报率。
1.3筹资过程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
电力企业与国计民生间密切相关,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电力需求方面不断提升,这就必须电力企业加强其基础建设工作。若是存在资金不足,电力企业必须通过筹资达到生产规模增大的目标。若是电力企业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欠缺综合性思考,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欠缺全方位分析,只是盲目地筹集资金,若是遭受外界因素影响,就会使生产经营不能依据预期规划实施,造成风险。针对已经筹集完成的资金,若是没有对使用状况有效进行控制,就会造成出现资金的非法挪用,为企业带来严重损失。若是利息不能及时支付被银行索取滞纳金,就会损害企业的信誉。
2有效避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
2.1全面加强风险意识
要想避免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就必须加强全部职员的风险意识。①对风险本质有正确认识。风险是和人类的活动互相适应的,风险和企业的发展过程紧密相关,社会持续发展且环境持续变化。所以,企业风险随时会出现变化,这种风险和企业的发展是正相关的。②保持积极态度面对风险。因为风险和企业是共存的,在机遇来临之时同样会存在风险,我们要做的就不仅是避免企业风险,并且可以有效处理使其为企业所用。③把风险意识纳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之中。创造优良的风险思维管理文化,强化职员的风险管理思维意识,把风险意识从被动转为主动,要树立准确的风险管理观念,进而切实实现风险管理目标。④必须通过多种宣传培训工作来加强职员风险管理意识。必须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互相结合的方法,使得风险管理观念以及风险管理制度流程与内容被员工很好掌握。
2.2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统一
电力企业投资较大,投资融资以及分配经营也都必须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来制约,因此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非常关键。经营过程当中会有财务风险产生,这就规定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必须和风险管理目标保持统一,使两者互相结合,不但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而且必须兼顾到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这样才可以确保电力企业经营生产运行正常。
2.3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施行风险控制
电力企业属于垄断型行业,因为在国民经济当中有特殊地位且受到原本的计划经济影响,在风险识别上水平较低。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持续变化发展,电力企业风险控制识别一定会变成企业的客观发展要求。由于市场经济持续变化的影响,企业同样在持续调整自身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所以风险概率增加,就要求公司对于风险管理上要加大投入,对于工作之中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依据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寻找问题处理的方法,因为风险控制不仅仅在理论方面,必须要切实落实到位。
3结束语
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发展是共存的,电力企业一定要正视这一情况。要采取科学态度,依据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采用有效科学的方法,找到问题并处理问题。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电力企业对于各种风险的防范能力,让电力企业发展朝着健康稳步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过一.优化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J].财会学习,2015(1):74.
[2]陈动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25):174.
[3]傅宏秦.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的风险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
作者:陈云裳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
第八篇:工业企业财务风险和防控措施
摘要:所谓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在各个财务活动的环节中,因为各种难以预测或者是管控的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情况不好,进而造成企业的收入受损失。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中表现出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与预防是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引言
中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工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而且要注意财务风险的不断增加。工业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思想,及时的发现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财务风险理论分析
(一)财务风险概念界定
所谓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的时候,因为运营管理活动的不科学,进而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与此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降低,阻碍企业的长期平稳的发展。可是因为企业财务风险具备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因素,所以也为企业降低风险与提高实力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会。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方式
第一,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比较差,经济收入不高。其主要体现为企业成本费用比较高,资产效益整体水平比较低,资产投资回报率比较低,利润比较少。第二,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比较低。其主要表现为资金不充足,企业负债相对比较多,筹集资金的能力比较低,信用等级比较差。第三,企业运营能力比较差,企业不良资产份额比较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差,不但影响了企业能不能完成早期的目标,并且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第四,企业的债务构造不科学。因为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运用在短期债务资金中,在企业的财务流动资金比较少的时候,就会直接降低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
二、工业企业财务风险特点以及与评价标准
(一)工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工业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客观性。每一个工业企业开展财务活动都会达到两种必然的结果:实现预期目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工业企业风险的存在是不会随便转换的;第二,普遍存在性。工业企业的风险大部分处在资金的筹集应用、资产的分配、收入的累积以及分配等经济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中,表现在各种各样的财务关系中,具有全方位性的特点;第三,多变性。工业企业虽然能够对风险作出提前预测与管控,可是因为财务活动之间十分复杂的关联与相互作用性,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也处在不断的改变中;第四,共存性。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风险和收入通常是共存的,而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工业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掌握这些特点,才可以对财务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价,进而创建一整套完整、系统、全方位的风险管控系统,良好的化解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二)工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
在设定健全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之前,财务人员需要率先对本企业作出科学的风险评价。科学的研究指标能够从不同的方面阐述风险波及的面以及影响度,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获得的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总资产报酬等。例如总资产报酬比,它指的是企业全部资产获得收入的能力,可以表现出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以及获利水平。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不一样的标准能够对公司比较隐蔽的风险作出全方位的研究,除了上面的指标以外,财务人员还能够借助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速度,营业利润等的分析,获得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价结果。
三、工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团队的整体素质
工业企业的经营者与财务管理人员是不是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与专业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工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工业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迅速的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水平躲避风险。
(二)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工业企业高效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条件。工业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财务关系需要明确,财务管理的步骤以及会计计算的步骤符合企业运营方法与发展方式的改变,高效的从工业企业的实际状况着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财务对策。要确定每一个部门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其本该有的权利和责任,并且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到人的制度,与强化审计监督工作,降低工作错误率,提高企业的财务安全性。
(三)完善工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制度
防控制度主要包括事前防控、事中防控与事后防控。事前防控是预防风险转变为财务危机的主要方法。企业应该对其筹集资金、投资等方案作出谨慎与客观、科学的评价,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性、适度性、科学性、合法性的基本准则,并且对负债作出相对应的担保。除此之外,应该创建建立在各种评价指标之上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确保风险分析的科学性。在工业企业开展在生产运营的时候,企业应该结合财务风险的多变性特点及时的调整对策,在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设计的数值出现差距的时候,可以及时的通过每一个部门的分工合作制定出降低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事后管控需要对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为基础,设定全新的风险预防对策与保证制度。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对外在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对策降低风险对工业企业的影响。除上述方法以外,努力的降低生产费用,改善产品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叶红.财务综合分析的发展与改进研究综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6).
作者:周琳琳 单位:辽宁省实验林场人造板厂
第九篇:探讨国企并购私企的财务风险
摘要: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实现企业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当前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和国有企业混改步伐的推进,国有企业并购私有制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多。因此探讨国企并购私企的财务风险防范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国企并购私企的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企并购私企的作用及其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其财务风险的对策,以期能够对国企并购私企的风险管控和效率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企;私企;并购;财务风险
一、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并购的各个环节可能导致的财务状况变差以及在整个并购过程中的未来市场、经营活动和盈利情况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企业债务无法偿还所引起的财务情况困境和经济损失,它一般包括并购的决策风险、并购执行过程中的融资和支付风险、并购后的流动性风险和财务整合风险等。
二、国企并购私企的作用分析
国有企业并购私企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能够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即通过进行私企并购,国有企业既可以借助并购调整自身的产权结构,又能够引入私企的一些管理理念,从而为国企实现转型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夯实基础;其次是通过并购,国企可以迅速实现业务范围、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销售额的增加以及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提供保障;最后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经营管理情况良好的国企对私企的并购来实现对一些难以持续经营的私营企业进行扶持,从而来避免这些亏损企业对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浪费。
三、国企并购私企的主要财务风险
虽然国企并购私企对于并购双方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在并购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具体如下:
(一)国企并购私企的决策风险分析
在国企并购私企的决策过程中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两类,一类是系统性风险,即国企对私企的并购多数是政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具有一定的行政化色彩,缺乏经济效益的参照,加之当前我国尚未形成高效、健全的社会信用和管理制度,难以对这类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二类是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由于国企并购私企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在对亏损企业的政策扶持,因此在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估值过高的问题,从而造成国企成本投入较高,经济负担增加,但是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问题。
(二)国企并购私企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企在并购私企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较容易在融资和支付方面出现财务风险,具体体现如下:1.融资风险方面在并购过程中,国企会面临着股权结构变化、资金归属等因素的变化,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财务风险:首先是在并购过程中需要在短时间内用到大量的资金,如何在短时间内筹集足够的资金并能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债务偿还是一个关键的风险点;其次是在并购融资过程中,无论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会给国企带来一定的融资成本,因此容易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在短期内的降低;最后是在并购过程中如何从利用政府信用来降低融资成本,防止过高的融资成本、避免制度层面的缺陷等也属于国企并购私企融资风险的范畴。2.支付方面的风险当前国企并购私企的主要支付方式有货币支付、杠杆收购、股权支付、多种支付方式混合使用的混合支付四种,在并购过程中因支付方式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支付风险:并购过程中利用现金支付的,容易给国有企业造成因并购而形成较多的税费支出的风险和资金短缺而形成流动性风险;采用股权支付方式进行支付的,如果股权结构把握不好,则国有企业的控股股权会被稀释,从而给后续的管理带来困难;采用杠杆收购方式进行并购的,则有可能给国有企业在并购后的经营带来较多的财务费用支出、偿债风险和压力等。
(三)国企并购私企后的财务风险
国企并购私企后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整合方面和企业的流动性两个方面:1.财务整合风险。财务整合主要是指并购企业通过对被并购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使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并购企业的统一管控为标准的过程,其主要包含财务目标、会计组织和人员、会计政策和核算体系、财务管理制度和存量资产等方面的整合,因此国企并购私企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这些具体的整合内容方面,以避免国企因并购私企而产生财务整合风险。2.流动性风险。国企面临整合后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在并购之后国企因债务负担过重而造成的短期内流动资金匮乏,给国企在资金调动和支配等方面带来流动性问题的风险。
四、防范国企并购私企财务风险的对策
正因为在国企并购私企的过程中在决策方面、执行过程中和并购后的整合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风险,所以有必要对这些财务风险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以维持并购后企业的稳定运行:
(一)政府应当重新定位自身在并购过程中的角色
如上文所述,政府在国企并购私企的过程中存在着行政干预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要想使得国企并购私企的决策更具经济性和科学性,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对自身的职能和职责进行定位,应当以行政性协调和指导为主,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并做好并购的政策优惠,从而来充分发挥国企在并购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身的经营优势来规避并购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国企并购私企应当明确并购的风险管控目标
在国企并购私企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收集被并购单位的经营和财务相关信息,或者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对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资产负债情况、偿债能力及现金流等财务信息进行专业审核的方式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影响,从而选择风险较小的并购方案,尽可能缩减因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改善并购执行过程中的支付融资方式
从国际上来看,为了获取充足的并购资金,企业会开发各种形式的外部融资方式来作为并购资金的替代来源,但是就当前我国的并购融资来说,基本上以债务融资为主要方式,而没有进行融资工具和融资手段的创新来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所以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参与融资工具的创新,从而为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建设和化解并购过程中国企的资金难题提供帮助。
(四)在财务整合过程中有效利用刚性策略和柔性策略
在并购之后的财务整合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要想能够有效降低在整合期间的风险,笔者认为应当合理利用刚性策略和柔性策略对整合内容进行分类处理:1.需要运用刚性策略的整合内容。首先是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明确企业的财权关系,以确保国企的控制权;其次是要及时对财务结构进行调整、明确财务负责人的委派,采取较为强硬的措施确保财务机构运行的畅通;最后是要通过建立审批权限、绩效考核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严格的财务管控机制确保并购后企业财务管理的统一。2.需要运用柔性策略的整合内容。凡是涉及到整合后企业职工的岗位薪酬、福利待遇、费用支出标准和考核指标等方面内容的,应当进行柔性处置,即在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宣传的基础上取得多数员工的支持和接受。
五、结束语
国企并购私企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国企并购私企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期能够对国企并购私企的顺利进行和并购后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驰.私企并购国企产生的财务风险研究[J].财会学习.2017,(07).
[2]吕军.国企并购私企的财务风险探讨[J].中国商论.2015,(04).
[3]张楠.国企并购私企的财务风险[J].会计师.2013,(03).
[4]雷翱.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以A企业的并购案例为例.[D].重庆理工大学.2017,(06).
[5]闵志慧,雷翱.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J].全国商情.2016,(06).
作者:楼小娟 单位:义乌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