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财务分析及策略(7篇)范文

企业财务分析及策略(7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财务分析及策略(7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分析及策略(7篇)

第一篇:企业并购主要财务风险及其策略

摘要:作为现阶段企业发展和壮大主要应用的手段之一,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但是,在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财务风险也是企业管理者不容忽视的。笔者以所在公司并购业务现状为背景,从并购前、中、后三阶段分别对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了论述,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并购主要形式有合并、兼并、收购等,是目标公司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各种产权交易形式的总称。笔者所在企业为生物医药行业领域创业板上市公司,生物医药行业特点为现有产品或已到达平台期,而新产品受行业所限往往需要较长的培育周期。迫于市场对于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领域内公司纷纷把重点放在外延并购上,希望通过引进外力来刺激业绩再次大幅上涨。但实践表明,并购后并没有达到自身预期目标反而被并购所拖累的情况并不鲜见。由此可以看出,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思考十分重要。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常见的财务风险

(一)并购前

企业实施并购的根本基础是评估被并购企业价值,被并购企业价值的确定不仅为并购定价提供主要根据,还是计算并购协同效应价值的重要指标,如对协同效应未作恰当评估而乐观支付高溢价,甚至超过并购协同效应,将极有可能导致失败。有券商研报指出,各领域内兼并重组过程中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呈现双向选择模式。市场上价格合理的优质标的成为稀缺资源,优秀企业因开价过高一般使并购方无法承受。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2013年公司半年报披露以1,600万元增资广州某公司持股22%,2015年半年报披露以3,000万元收购及增资杭州某公司持股80%,以1,500万元增资及收购北京某公司持股80%。2015年年报披露,对广州某公司累计增资及收购支出达7,600万元,从而对其持股49.33%。

(二)并购中

并购企业需用充足资金支撑并购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对并购所需资金进行筹集是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并购资金筹集方式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权益性融资、债券发行等。如不对并购资金来源进行合理筹划,极易导致并购方出现财务危机。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近年来,对于不同并购业务采用了不同的筹集方式:在公司自有资金充裕阶段,因自有资金无筹资压力且无筹资成本费用可降低财务风险,并购业务通过企业自有资金决定。而近一年内公司并购项目资金需求大,而公司相对营收规模不大,仅依靠留存收益慢慢积累无法实现并购项目所需的巨额资金要求;同时,大量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将严重影响公司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能力,而当融资出现阻碍时,必将危及公司正常营运、增加财务风险;权益性融资、发行债券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国内对定向增发审核耗费时间长,有可能错失并购良机;同时,权益性融资还必定改变公司股权结构。债券融资在债务到期时要还本付息、财务负担较重,如安排不当将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三)并购后

并购完成后,如不对被并购方进行整体系统安排,包括战略、管理、文化、人力资源、财务的整合,将很难使其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运营,从而无法与并购方的战略、经营协调配合。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2016年初投资四千余万元、控股60.2113%的武汉A公司,现有业务受2016年7月后湖北省医院管理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大型公立医院巡查整治影响较大,业绩从9月开始迅速下降。而新业务拓展则因2016年5月受到“魏则西”事件的影响,国内免疫细胞临床应用暂停、免疫细胞治疗项目由此进入停滞状态。但A公司之所以业绩不理想最主要的并不是外部因素而是内部管理方面的因素,其在2016年7月、8月均取得月回款超过80万元的业绩时,仍然未能实现盈利。

三、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一)并购前

1.健全并购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标的对象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参照企业的选择标准充分考虑规模、市场份额、产品结构、管理水平、所处地区等方面,选取的参照指标能反映标的企业与参照企业的主要差异。

2.选聘请具备并购业务丰富经验的中介机构

选聘中介机构对关注的重要信息进行进一步证实并扩大尽职调查范围,且在签订相关法律协议时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尽事项明确其相关的后续处理机制、避免引发财务、法律纠纷从而影响并购整合进程。

3.采用理论估值模型,结合经验判断、谈判框定并购估值价格。

(二)并购中

首先,公司管理层需以减少融资过程所面临的流动风险为目标,对融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在对融资结构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将“风险最小化”的原理进行贯彻落实。在保证所对应权益性和债务资本所对应比率合理的基础上,保证资金可长期用于并购,这样做目的在于避免“短贷长投”的问题出现;其次,公司管理层需对融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实现融资成本降低。在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时,管理者需要对所在公司资本结构以及融资后企业资本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准确把握,有针对性地选择权益性融资。管理层需注意,选择融资方式时,对不同融资方式进行研究后确保企业在并购之后能够承担起应当承担的债务;最后,管理层应当对公司融资渠道进行创新,最大限度上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管理层在对融资决策进行制定前,需要保证融资渠道的拓宽,通过对不同融资渠道进行结合,保证企业评估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并购行为加以实施,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几率。以笔者所在公司近一年对珠海B公司完成的并购为例。该次并购中,笔者所在公司向B公司甲、乙两位个人股东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其持有的B公司全部股权,交易金额为60,000万元,其中,以发行7,612,281股股份支付交易对价的50%,另以现金支付交易对价的50%。

笔者所在公司以往的并购业务因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以调配自有资金或少量配备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保障日常运营周转方式进行资金安排。而在本次并购B公司完成后,其2016、2017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5,200万元和6,760万元。该次并购交易将明显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确保公司外延式扩张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时,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可获得B公司优质的经销商资源,显著提升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市场影响力,B公司还可利用公司资金优势为其发展提供支持进而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因此得到了股东们的一致认可。正因为该次重组并购的合作意义重大,采用权益性融资风险性较小、灵活性好,可降低财务风险,并购双方利益体现在并购后的持续经营活动中。因此,该次并购支付方式一部分采用股权支付,既能减少并购时公司的支付压力,同时,公司也能与被并购方共同承担风险。

(三)并购后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处于并购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时,所对应的成功几率也会有所不同,并购前成功几率为70%,并购中成功几率为82%,并购后成功几率为45%,由此可以看出,导致各企业无法通过并购方式对预期价值进行最大化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并购后。因此,管理者需要针对资源整合制订相应对策,保证并购所具有实际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以笔者所在公司以例,因A公司发展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其未来业绩承诺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与业绩承诺方协商,同意其以A公司27.0628%的股权折算成现金2,002.65万元的方式履行2016年度业绩承诺。公司于2017年2月27日公告拟调整对A公司的投资方案,公司对于A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管控,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市场拓展策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财务风险其实质为价值风险,因此,企业并购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均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所具有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应当树立起科学的风险意识,通过对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严加防范,降低并购过程中风险出现的几率,保证企业实际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旭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尹士梅.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农业,2014(10).

作者:马丹

第二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探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不断面临新的难题,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断加大,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产权主体缺位,内部人员操纵等财务治理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市公司中股权转让与股权比例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走向。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措施

1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

1.1构建目标

通过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减轻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不稳定因素。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为了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转移,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1]。

1.2构建原则

在企业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时,需要遵循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风险防范控制原则,标本兼治原则和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此实现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构建的最终目的,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①风险防范控制原则。根据财务风险控制总体目标,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处理,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提高主体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企业要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制定风险应急处理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巨大的财务损失,通过风险防范与风险紧急处理预案的双重保障,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②标本兼治原则。为了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突发性,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缓解财务风险为企业带来的危机,维系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根据企业风险测定,制定长效预警预案,从根本上控制风险的发生,从源头控制风险的产生,消除企业财务风险的引发因素,从根本上实现财务风险零发生,实现标本兼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企业长足发展兼得。

③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获取经济效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短期内的较小的费用支出,采取一定的措施便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长期的较大的企业开支,需要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督,防止较大财务损失的出现,实现短期风险防范与长期防治相结合。

④成本与效益相对比的原则。在企业中若想对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和管理就必须要投入适当的成本,在保证成本投入最小范围内将风险进行成功的管控既是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任务。若在进行风险规避时所获取的收益与之前管控风险所投入的成本差异较大时,也就是收益小于成本的情况下,那么企业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风险控制[2]。在进行风险管控时,通常都可以通过相应情况和信息等来对成本进行确定,如:自担风险的资金成本、转嫁风险的费用支出以及为管控风险投入的其它费用或损失等,但也因此可以判定风险防范和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效果也无法得到明确判定,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更是无法确定。

2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措施分析

2.1财务管理结构的制定

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文件,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运行,接受并服从于国家的监督和管理,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开放性的结构进行企业财务状况调整与管理。财务管理结构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道路,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心,必须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将整个运行程序置于法律的监管之下。开放严谨的财务管理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调动企业法人、董事经理和员工等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同时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

2.2会计委派制措施分析

①委派主体。企业任何决定与措施的实行需要经过高层领导会议与股东大会的决议商讨,以实现意见的一致和民主。实行会计委派制,委派主体应隶属于股东大会但不受股东大会的约束和控制,企业所有者有权对会计人员的委托权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企业的整个运行态势进行监督。同时,将财务管理置于企业经营者的控制之外,而非游离于企业之外[3]。当前,大多是国有企业中存在产权关系模糊,股权代表身份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股东大会不能起到很好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职能弱化,管理措施不能有效执行,董事会等监管部门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造成国家干预管理企业发展的现状,股东大会的职能由政府,这种方式似乎又回归到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进步极为不利,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管理责任,国家只承担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行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企业承担管理者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推动企业的永续发展,将财务管理的主动权交由股东大会和企业员工,通过实现双向监督,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目的。

②委派的客体。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要将会计工作任务委派给一个会计财务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会计、出纳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人员,如果仅仅委派一个会计工作人员,将会影响财务运行状况的公开透明,容易使“机会主义”盛行,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远离企业管理者的监督,容易产生财务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利于企业财务的管理,另外,一个会计工作人员毕竟能力有限,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势单力薄,工作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容易遭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排斥,委派的财务工作人员不能代表企业各方的利益,容易出现利益失衡的现象。因此,委派的客体选择需要多方位的考量,要权衡股权所有者的利益,由委派人员对公司财务运行管理状况负责,推动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③委派人员的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需要对委派人员的能力和素养进行核查,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人力资源的保障,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及后续教育,能够有效保证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人事管理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核心部分,保证人事关系的独立性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定考核奖励机制,对遵纪守法、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会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形成示范作用,对于违法乱纪的会计工作者要及时处理。

2.3建立健全的风险事前控制机制

要想使企业风险得到良好的防范和控制,就要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定期的对现金流的预算进行编制,以便于为企业在现金使用方面的限额提供风险预警的依据;还要定期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对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进行计算,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对其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来判定企业在风险中所处的位置,看其是处在危险区域、预警区域还是安全区域;在进行风险控制时还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适合自身的应对措施[4]。当建立预警体系后,若出现风险信号,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控制或抑制其发展,以免因未能管控而造成风险损失。财务风险控制从范围上来讲不只是对财务所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还涉及到行业、政策、经营等与财务风险有关的多种风险。

面对行业、经营以及政策等风险时,应该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增强自身的预测能力,尽可能降低其对财务情况的影响。将生产企业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财务、生产、预算等各个有关部门召开生产经营例会,对国外市场的供应以及销售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要善于与同行业的经济指标相对比,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盈利成效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方案,善于依据国外的金融变化情况来考虑对自身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引发相关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汇率风险进行管控。

总之,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能够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红霞.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6(09):108-109+111.

【2】赵乙锦.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探析[J].商业经济,2016(08):137-138+143.

【3】苗雨君,朱丹.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226-228.

【4】高敬博,宋英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05):52-53.

作者:刘丽学 单位: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第三篇: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处置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过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越来越广泛,企业并购活动也逐渐频繁。通过企业并购行为能够对企业的整体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被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规避;借鉴

1财务风险类型和原因分析

1.1估值造成的风险

在实际估值过程中,由于被并购企业提供数据偏差,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估值风险。并且目前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评估体系,容易出现估值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作为企业并购核心工作,必须严格重视估值过程的准确性,在参考相关数据的同时能够从侧面验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由于数据问题导致的并购风险。

1.2融资风险及成因分析

企业并购活动融资行为十分重要,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需要投资者对相关的融资结构进行全面控制。良好的融资结构是保证融资正常开展的重要步骤,高效的融资行为能够降低并购风险,缩小整体成本支出,同时可以搭配长短期债务资本降低企业运行压力。加强对于融资渠道可行性研究,通过融资渠道长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其可靠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1.3财务整合风险及成因

财务整合风险指的是由于并购行为结束后,并购企业在管理和控制被并购方财务制度体系时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和资本重组的发生。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并购行为是为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的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并购双方对企业架构和财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将会导致企业运行过程中诸多运行思路偏差问题,增加运营成本,财务控制难以统一。

2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完善的基础分析评估体系

企业的并购类似日常购物活动,在市场购买行为发生前,人们必然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产品的性能,熟知其对自身生活带来的影响。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依然如此。并够方在实行相应活动时,必须结症被并购企业进行详细的基础分析评估工作,掌握企业的基本运行情况,分析其实际市场价值,避免盲目的进行并购活动造成经济损失。在目前阶段,我国对于企业并购方面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并购行为都是结合成功经验下实现的。这样的实际情况一旦出现并购问题,在处理方面进行难度较大。为了减少实际并购过程中出现问题,并购方需要自己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将每个环节的工作做扎实。

2.2统筹安排资金使用

并购企业在开展并购融资行为前应当参考专业机构预算人员对融资资金的预计需求量,找到相对精准的数值,制定筹资计划书。为了有效的保证企业并购行为正常开展,企业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进行融资行为,从而降低融资风险的发生概率。并购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需要摸透被并购企业的资本构成形式,计算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持有比例、自持资本和企业负债比例,在确保企业具有偿还能力的掐你下有小控制企业负债额。如果选择股票融资形式进行,小心处理股权被稀释的问题,老股东手中的股票数较少,整体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就相对下降,有可能导致不良企业的介入,影响并购的正常进行,增加并购风险。

2.3多财务管理措施

实现并购后,企业管理者应当重新对并购后两个企业进行审视,放弃旧有观念,研究合理的企业发展路线。企业可以从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优质资源配置,将各自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尽快将双方企业带向正常轨道,快速实现利益最大化。重视被并购方企业资产效率,全面整个初期资产存量,放弃低效或无效的资产投入,扭转企业的困难局面。如果整体整合过程经济条件具备,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的形式促进被并购方的资产重置,使企业实现共同发展,被并购方应当接受和执行并购方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方面的政策指导,以并够方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升被并购方的整体发展。

结束语

企业并购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流动,其中各个环节的不完善都会导致企业并购出现问题。企业并购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时估值和融资阶段,相关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企业估值行为操作,全面掌握被并购方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整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共荣,艾志群.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2):69-71.

[2]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6,50-80.

[3]英艳华,孙瑞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齐鲁珠坛,2009(2):73-75.

[4]王会恒,高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39-41.

作者:张櫹木 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

第四篇:现代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对它们进行很好的把控,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持续良性发展。对此,本文拟从企业内控管理及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现状与问题分析、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持续推进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得我国企业对内对外均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和发展压力。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选择立足自身,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与管控来防范经营风险,达成战略目标,推动企业稳步向前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内控管理及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一)内控管理的概念

企业内控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以达成经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进行内控管理不仅是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决策部署是科学的、具有可执行性的,才能保证企业资金财产安全,才能减少企业损失,降低发展成本,取得效益最大化。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一系列财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的总称。可以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要存在财务活动,就必定会有风险的存在,这些财务风险可能会造成企业目标无法实现,也可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对其进行管控与防范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二者的关系

企业内部管控与财务风险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内部管控工作的深入推进,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更趋规范化与科学化,可以让内部工作人员时刻紧绷一根弦,对风险有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同时,风险意识的形成,反过来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识别风险,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管理制度的缺失

这个问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它们也许处于成长阶段,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内部管理问题,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较大的运行风险,但是其潜在风险确实无法小觑。另外,管理人员对内部管控工作的放松,还会导致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基础上风险也在增加,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内部员工工作范围与工作职责没有严格的划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监督工作的缺失

当前,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与规范,但是在具体落实上由于缺乏监督,仍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其中既有企业对员工缺乏科学管理,导致员工工作散漫、不配合监督管理的因素,同时,还有监督人员素质低下、工作能力不足,无法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等因素。此外,企业对内部监管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调查,不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使得监管流于形式。总之,全面而又彻底的内部监督工作的缺失也是企业无法取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

(三)风险意识的缺失

当前市场环境风云变幻、风起云涌,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但是对于很多现阶段发展尚好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这样的危机,对企业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位,总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这样就很难对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敏锐的感知。一旦认识到问题的出现,又会处于不可控的两难境地,有些甚至采取盲目扩张的策略,而对企业财务与人力等现实因素置若罔闻,这种做法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风险识别意识的缺乏以及风险应对能力的不足,是现在很多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危机和风险处理得当可以让企业重现生机,相反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灾难。

三、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首先,企业应该对股权分配进行合理控制,对企业股东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各部门权利、义务问题加以明晰,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另外,企业还要设立能够独立运营的监事会等机构,以确保对大股东进行制衡,对小股东的利益加以保护,长此以往,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还需要对现阶段的企业高管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和改进。很多企业所推行的薪酬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为高管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会刺激高管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实现,而不顾及企业长期发展,而通过股权激励可以将高管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于良好内控环境的营造也是极其有利的。

(二)制定健全的评估机制

要想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防范与管控,首先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标准明确的风险评估体制与机制。这样有利于企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归类管理、跟踪、应对,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难。同时,健全的评估机制还应该可以对工作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列入业绩考核范围,这有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

(三)强化企业内控力度

有了良好的环境与完善的制度,如果无法真正的落地实施,依旧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还需在企业内部对各部门各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明确规定审批、授权、执行等不同权限不相容的原则,从源头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此外,设立专门的预算部门,对企业财务运转情况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并视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随时调整等,只有这样层层把关,全员出动,才能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加强企业信息沟通

企业内部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信息沟通体系,这既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行内控管理与防范财务风险的必要举措。从横向来看,企业各部门之间需要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团队合作;从纵向来看,企业上层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普通员工的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普通员工也需要有一个顺畅的渠道来向管理人员主动反映问题,举报舞弊行为。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开辟更加多元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还是非常必要的。

(五)严格企业内控监督

除了以上提到的环境、制度等因素,还必须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它们是直接对企业负责的,相对独立,另外,还可以适当引入外部力量,对相关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企业审计部门,还是外部引入力量,人员的专业素质都必须过硬,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章程制度及权限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

四、结语

总之,从整体来看,很多企业在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有企业本身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现代化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进行适当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我们相信,只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与策略,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到位,就一定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兴业.试析现代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14(15).

[2]李奋.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5(19).

[3]王素珍.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5).

[4]丁玉书.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2014(34).

作者:张敏 单位:上海佩尼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五篇: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在阐述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筹资过程、投资过程、经营过程和流动性等四个方面论述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以及针对不同的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防范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近年来,政府、高校和社会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法,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出现大量的小微企业及中小企业。许多人在政府的提倡下加入了创新创业大军,并没有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思想准备。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过程、投资过程、经营过程及流动性方面上,很多小微企业主并不清楚全部的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社会创新创业新局面的打开,还有可能使许多参与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主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小微企业主很有必要了解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各种表现,以及掌握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内涵

以前学者较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近年来,提出更为准确的、更需要关注的小微企业概念。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世界各国对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并不统一,如美国将雇佣员工在10-99人之间的企业确定为小型企业;雇佣员工在1-9人的企业为微型企业。欧盟根据企业员工和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来确定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其规定的小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50人之间,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1000万欧元之间的企业;微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世界银行将雇员人数在1-10人之间,总资产100万美元以下,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规定为微型企业;雇员人数在11-50人之间,总资产和年销售额均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界定为小型企业等等。我国对小微企业划分已经非常详细,如根据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有利于税收优惠等操作层面的执行。

近年来,国家给予小微企业大力的扶持,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提高就业率。如免征小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15年到2016年共2年合计减免小微企业税收超过2000亿元。但是,基层各部门在执行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时,标准并不统一,造成有些小微企业主没有享受到优惠的好处。因而建议: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更为多样化些及更为人性化些,如按行业,总资产由小到大排名,排名靠前的一定比例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高校大学生刚创业,在种子期及初创期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税务部门执行时能自动给予税收优惠等等。在小微企业中,有一类是新创科技型企业,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创办的,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咨询服务的,一般是在三年以内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更值得关注,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1]。如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包括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往往创建科技型小微企业。

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

2.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筹资难、筹资渠道少、筹资风险大等问题。由于是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处在种子期、初创期阶段,银行不了解企业主及企业的信用状况,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了解和掌握新创的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会付出较大的成本。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经历漫长过程,发明专利的实用性有待检验,小微企业主的企业管理能力缺乏,这些都是筹资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新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缺乏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小微企业主要是虚拟的服务器及域名,几乎没有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得抵押贷款。如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几台电脑,利用宿舍作为工作室,租用域名和服务器空间就可以很快开发出网站和软件。但能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几乎没有,也就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

2.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由于小微企业筹资较难,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小微企业人员少,往往缺乏投资决策的人才。小微企业主缺乏投资经验,易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如大学生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因大学生缺乏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易做出不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投资决定而造成损失。小微企业结构简单,缺乏投资决策部门。刚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没有过去投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无法为现在投资决策提供参照。

2.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由于新创的小微企业资产少、人员少,缺乏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小微企业主缺乏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容易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而对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有的新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具有一定创新性,进入了全新的经营领域,在这全新领域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还未制定出来,处在法律制度的灰色地带,这就有可能使小微企业面临经营的政策风险。如共享单车,消费者用完单车乱停放,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地方政府很有可能出台限制政策,这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刚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项目启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是个巨大考验;有的小微企业只顾眼前问题的解决,没有做长远的规划,不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风险问题。

2.4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一是新创的小微企业筹资难,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筹资难是小微企业一个共性,如果不经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的非金融借贷机构联系,在关键时刻需要流动性资金时,就很难及时获得融资。二是刚创建的小微企业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足够的收入回流的资金补充,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三是小微企业主管理不善,资金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如没有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四是流动比率不合理,流动负债严重超过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支持长期资产,或长期资产支持短期负债,短期负债一旦无法在一年内偿还就会引起企业财务危机[2]。

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3.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股权性筹资和债权性筹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进行股权性筹资时,要注意筹资的额度和出让股权的比例关系。要有合理的筹资计划。如在种子期的小微企业出让给天使投资者的股份不应该超过30%。除了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获得资金外,也能够获得较多的增值服务。小微企业要尽可能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打交道,不要因为银行审核严格,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放弃与银行的来往。只有积极主动与银行联系,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长期稳定地获得银行的贷款,以备不时之需使用。从非银行机构获得贷款时,如民间借贷,需要注意贷款成本。民间借贷的成本一般比较高,如贷款的利率远高于企业的利润率,则不宜获得这笔贷款,否则对企业未来生存发展带来致命打击。还要注意到正规的民间借贷机构贷款,如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如百度、腾讯、阿里等,具有信息公开、快速便捷、成本可控等优势。

3.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一般不宜进行多元化投资决策,应该利用有限的资金投资到企业的主营业务上。如大学生在创办小微企业时,会经常改变投资的初衷,频繁改变原先的投资决定,这样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控制投资规模及速度,与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小微企业主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做到投资前做计划,投资中的控制与投资后的总结。充分认识投资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准确运用投资决策方法[4]。小微企业主也可以咨询第三方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往往拥有丰富的投资决策经验和相应的投资管理人才。他们的集体投资建议优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决定。如大学生在创办小微企业时,就缺乏投资的经验,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帮助。

3.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要逐渐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关键岗位做到一人一岗,相互制约。明确权责关系,实施问责制度。小微企业主要提高经营风险控制和防范意识,加强财务知识培训,认识财务经营风险的危害性,全面掌握财务经营风险的管理[5]。提高领导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制度性、合理性,完善财务经营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要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国家有可能取消优惠政策或出台限制性政策,这都会对小微企业造成重大冲击。要加强对国家政策走向的研究和预测,在政策未变动前,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4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对于加强流动性方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首先要合理处理筹资和投资的关系,要适当控制投资的频率和资金大小,投资决策一定要考虑筹资的计划。适当确定筹资的资金量,科学安排筹资的时间,在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基础上,合理的筹资来化解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其次,要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并确保完成销售计划。如果制定过大的销售计划,一旦无法完成,可能会造成经营性流入资金大幅度减少而引起流动性危机。如果制定过小的销售计划,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完成销售计划,要重视营销策划,制定详细周到的营销计划是有必要的。最后,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要制定适当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在争取销售收入最大化的同时,将应收账款坏账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应收账款坏账率,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樊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0,(06):127-128+130.

[2]施琴,孟枫平.企业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109.

[3]毛素萍.小微企业筹资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22-24+51.

[4]热纳提•帕尔哈提,王丽新.我国小微企业投资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商论,2016,(34):71-72.

[5]王梓宜,李玉红.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的措施[J].中国商论,2016,(12):21-23.

作者:苏考辉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第六篇: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餐饮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自身企业性质以及外界环境的多变性,使得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始终面临着风险,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其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并且风险危机越来剧烈。ERM是风险管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管理概念,通过ERM的建立可有效规避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使得风险和收益之间得到平衡,从而促进风险管理的长效保障。本文就通过对ERM视角下餐饮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探讨其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餐饮企业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筹资以及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等的管理,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点都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财务关系等的处理,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估管理才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餐饮企业也不例外,并且由于餐饮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居多,其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因素更多[1]。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餐饮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调查显示,我国的餐饮收入2000年为3,753.44亿元,而到2015年,我国的餐饮收入增长为32,310.00亿元,增长了8.5倍左右。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购物中心的业态分布也在发生着变化,餐饮占比由原来的15%左右作用逐渐调整为如今的30%左右甚至更高。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同时餐饮企业的市场竞争也逐步提升,这需要餐饮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收入,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节即对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简要分析,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1)筹资风险。筹资是餐饮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内容,一旦筹资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后续工作环节必将受到影响;比如贷款的利率变化问题,当国家财政政策扩张,贷款利率降低时,筹资风险较低,但是当货币供给量萎缩时,企业进行筹资就会增加资金成本,使得筹资风险增大,因此筹资风险是餐饮企业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

(2)投资风险。餐饮企业的投资主要包括了对设备、原材料以及人员等的内部投资和股票、债券等外部投资,所以投资把握不当也对餐饮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

(3)运营风险。餐饮企业的运营风险和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主要是在正常运转中原材料的突然涨价或者人才的突然离职以及顾客的投诉等现象,容易造成企业的短期经营管理或者经济效益负面影响,致使企业的经济收入下降。

(4)法律风险。餐饮行业法律风险集中在几个方面:食品安全、广告宣传、租赁、logo(包括店名和商标)、特许经营纠纷、劳动纠纷等方面,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不能提前预防和控制便会发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全面风险管理(简称ERM)主要是对企业内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控制措施,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2]。ERM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即是综合考虑餐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这种方式能促使全部工作人员都关注企业的风险以及管理问题,最大程度的防范并控制财务风险,促进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长久保障,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ERM视角下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1.构建餐饮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实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建设包含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控制活动等8个要素,因此餐饮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就是根据8个要素进行建立[3]。框架的建立便于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解决措施,从而更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2.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估、控制

建立具有前瞻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使企业能及时识别新生的财务风险,餐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状况进行风险大小的设置,这样一旦风险超过常规状态即可对最近的经营项目或者活动等进行分析评估,比如对最近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对下一个活动进行评估,探讨其盈利状况或者风险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规避或者降低风险的措施,便于风险来临时的有效控制,确保财务安全。

3.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

餐饮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以及管理能力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他们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以及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有助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全落实下去,并且可以通过他们带动下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全部工作人员都关注并参与到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工作中,从而整体提升餐饮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4]。

4.加强对已知财务风险的控制

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是餐饮企业中最常见也是发生财务风险几率最高的风险因素,因此餐饮企业在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中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加强这几个风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控制比如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由于其不稳定因素太多,所以餐饮企业在筹资或者投资环节中要加强对于不同成因的防范和控制,比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使得投资风险减小;并且在筹资环节中应加强对于市场情况的分析,尽量选择贷款利率小的时候筹资,降低筹资风险。除此之外餐饮企业还可建立偿债基金或者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增强资金的流动效益,使得企业对于风险的承担能力得到提高[5]。再比如法律风险,更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除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对照相关规定制定工作标准并严格执行到位。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更为有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ERM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综合,在餐饮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应用ERM方法,能显著提升餐饮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能力,有助于增强餐饮企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对于企业风险的管理意识,促进餐饮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全面管理。因此,餐饮企业要加强对自身风险的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机制、措施,确保财务安全,促进餐饮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佳.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财务风险预警[J].中国经贸,2016,(18):243~244.

[2]姚彦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探讨[J].管理观察,2013,(36):80~81.

[3]杨淑娥.“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新举措[J].价值工程,2015,(21):241-242,243.

[4]谢天天,关国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对策讨论[J].商场现代化,2014,(5):159~160.

[5]晏宗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弊端和防范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143,145.

作者:邹苑青 单位:广州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七篇: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摘要: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引起了商务活动的巨大变革,传统的工业企业向新的商业模式转变。新事物的产生将会面临着许多风险,这也意味着传统的财务理论已不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的企业,企业也要在财务模式上做出调整。主要分析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方法与对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电子商务的形成,低成本、高利润、流程简单,打破时空限制,使得全球商务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面临巨大挑战,大部分传统企业为重获新生,纷纷转向电商模式。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健全,财务风险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里就对电商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行业周期风险。电子商务企业的投资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前期投资金额较大,后期资金用于网站管理与维护上,投资大,周期长,并且网络也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生产经营费用上升的风险。电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小,但折旧快,淘汰率高,变现能力差,后续需要不断的增加投资。作为固定资产的电脑、打印机、路由器等,这些价值虽较低,但更新换代快,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行业风险。互联网的优越性已被社会认可,大量实力雄厚的机构以及上市公司投资网络市场,业内竞争异常激烈。前几年较火的凡客诚品未能抗住激烈的竞争,凡客面临资金链吃紧的压力,而投资人雷军为应付小米手机已从凡客撤资,如今凡客已淡出公众的视野,可见行业风险对电商企业乃是致命的打击。

2.电子商务所面临的融资风险。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状况就决定了其融资具有阶段性、高风险、融资渠道狭隘。这给电子商务企业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融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风险融资策略的研究。电子商务企业的融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融资金额巨大。电子商务企业资金比较集中,他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持电商企业运作。商业模式形成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资本注入,才能让互联网技术平台迅速的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所以前期的融资非常巨大,但由于电子商务的不确定性,其业务的实施具有很大的风险,项目有可能夭折,也就有可能导致原有的投资无法收回。曾经风靡一时的凡客诚品也因融资不当而消失。凡客上市一波三折,凡客从2007年起共融资五轮,融资总额达2亿美元,平均每轮融资相隔半年。如此大规模的融资也抵挡不了电商环境的不确定性。

(2)融资期限长。电子商务企业从开始发展到成熟稳定需要很长时间。包括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种子期和创建期需要技术人员对平台进行开发研究,这两期间需要企业的净投入。成长期和扩张期是产品开始适应市场,消费者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新产品,这两期间也没有什么利润。总的来说的产品的完善需要5-10年的时间。这将导致企业资金的收回需要很长的时间,也意味着电商企业融资期限跨度长,同时还伴随着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3.电子商务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网络购物带来的信用风险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是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以及交易双方信息的不透明引起的。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卖方信用风险。在传统的商品交易中,消费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商品,而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消费者只能通过浏览卖方提供的图片等信息进行选择。一些无良商家通过一些不符实物甚至夸大实物的信息欺骗消费者,这些都可能会造成买方的风险。其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特殊性,一些“空壳”公司开始出现。当消费者提交订单并且交付款项之后,便杳无音信。

(2)买方信用风险。买方提供虚假的收货信息买方受到货物之后,出于非客观因素的恶意差评。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差评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买方在收到产品之后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及评价都是因人而异、无客观标准的,这些都可能使卖方为其承担风险。

(3)电子商务平台的信用风险。网络信息本身的虚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电子商务信息容易被修改、毁坏、泄露与丢失。因此,电子商务模式的交易要求经营者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极为严谨。网上购物时,一般要求消费者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而有些商家对信息的不严谨保护,使用户的信息外泄,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电子商务企业在运用传统的财务理论时,可能会碰到传统模式的阻碍,也可能会遇到新的障碍。因此,企业需充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综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关于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能使财务信息质量更具有保证性,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作。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信息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环境和监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企业要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及来源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预防风险的发生。建立网络财务系统。电子商务企业不仅需要互联网作为支持,还需要强大的财务系统软件来支持运作。企业要利用财务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资源分类以及合理化的管理。只有将垃圾信息有效清除,才能合理规避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网络数据、交易过程以及支付过程进行订单监督和跟踪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做好筹资的规划。第一,保守的筹资规划,根据优序融资理论,首先选择內源融资,其具有自主性,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电子商务采取保守性融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税收。其次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股权融资。第二,积极的筹资计划,利用新增投资加速发展,减少因筹资问题所带来的融资风险。

2.建立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一,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人员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等,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预测能力,以及具有坚强的管理能力。在这种基础下,筹资更加容易。第二,财务方面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减少负债,增加资产。在适应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成本各方面进行控制。规范章程。第一,规范财务制度,信息透明化,有良好的信用状况。第二,建立健全的风险补偿机制。例如:山西太原出台的关于《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一方面减少融资风险,另一方面提高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使得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更好发挥其调节作用,在有保障的条件下更有底气的生存。

3.建立信用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个有法制的电子商务市场,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保证每一个交易主体的自身权利与利益受到全面的保护,用法律手段防范信用风险。建立完善的信用系统。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之后,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系统,为交易双方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如建立信用等级系统、奖惩制度等。使消费双方都处于一个健康、透明的交易环境中。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关系。建立信用等级系统。新客户依据和参考商家信用等级以及商品评论,进行选择与判断是否购买。信用等级制度会给电商市场带来优胜劣汰的效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自然倾向于信用等级高的商店,那么信誉良好的企业便会脱颖而出,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获得更大的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晋原.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王秀芝.电子商务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者,2016,(11):272.

[3]张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风险控制[D].云南大学,2015.

[4]单佳妮.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相关理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曲涛.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庆石油院,2005.

作者:钟淇慧;刘晶晶;唐嘉绩;陈琴琴;熊金粮(指导教师)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