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运营风险管理下私募股权基金的控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2018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国内外一系列政策调整带来的重重困难,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业绩不佳,严重打击了投资人(LP)的积极性,进而出现了融资难的局面。因此私募股权基金只有苦练内功,抓好私募股权资金的运营管理,降低和控制运营风险,增加项目投资收益,以此换取投资人的信心。本文首先从我国私募股权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金运营管理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措施。
作为经济发展的创新产物,私募股权带来的高收益让人垂涎,而往往高收益也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可以说高收益是以高风险为前提的。2018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国内外一系列政策调整带来的重重困难,社会投融资规模明显下降,IPO门槛提高,二级市场估值持续下跌,甚至出现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的现象,私募股权基金业绩不佳,严重打击了投资人(LP)的积极性,进而出现了融资难的局面。在此大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只有苦练内功,抓好私募股权资金的运营管理,降低和控制运营风险,增加项目投资收益,以此换取投资人的信心。以下是对私募股权基金运营风险的控制研究。
1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国外,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算长。所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以非公开的要约形式,向少数的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建立一个资金池,然后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在该企业价值升后,通过被投资企业上市,并购转让或者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该投资企业,从而获利的金融活动。私募股权基金整个运营过程可以概括为“募”,“投”,“管”,“退”四个字,即资金募集、项目投资、项目管理和项目退出。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项目退出。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方式通常有三种:第一、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IPO通常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但历史上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的审批比较严格,受到政策影响也最大。第二、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方式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项目退出的主要方式,包括原股东回购,管理层收购和转让给第三方。其中转让给第三方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并购重组,其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第三,清算。由于基金运营环境的缺乏,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体系的建立还未完备,加上受到了法律政策方面的制约,私募股权基金在其发展进程中将面临众多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关于私募股权基金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风险,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分析,归纳起来主要风险有:
(1)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来自于经济的状况,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对私募股权基金具有极大的影响,是基金运作需关注的风险点。
(2)在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中,各个流程的处理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比如:操作上的风险,系统上的风险,技术上的风险等。
(3)在合伙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合伙人因缺乏诚信,信誉而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这将导致合伙人的替换问题,造成双方矛盾加剧[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风险控制的观点,比如:约束和奖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委托所带来的风险。
2私募股权基金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个良好的私募股权基金运营管理流程包括有投资项目筛选、立项、审慎尽职调查、投资决策、投后管理及退出(如下图),同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运营环境。但目前的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还依旧为内部审计以及部门间的牵制,想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相对困难,在运营上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内部控制环境的缺乏
在我国私募股权机构之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时并不重视对于内部体制的建设,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问题,缺乏对内部的管理,使得内部环境混乱。风险往往不易规避。内部环境的主要问题如下:在组织结构上,股东以及其他的投资者一般不参与管理的事务,管理基本上有专人负责。在基金筹备完成后,由于监管不足,导致对基金面临的风险分析不足,引起经营风险。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可以了解到,国家在对私募股份投资机构的规定要求相对较弱,没有明确指出内部管理的规范要求,因此私募股份投资机构停留在会计控制的阶段,而这样的阶段不能适应如今投资机构的发展变化。
2.2风险评估系统的缺失
虽然我国大多数私募股份机构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投资办法,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风险评估方法,但对投资方法中的细节关注却少之又少,很多投资机构从项目流程的项目发掘期,调查期,一直到项目决策期都不会参与到整项流程中来。也没有建立各种应对措施来应对其中可能的突发状况。最后在决策环节,决策机构仅凭前后的报告工作来作决定。在没有稳定的环境分析情况下,其中的运营风险相当巨大,由此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计,将给基金的投资收益打折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2.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私募股权基金运营时,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于整个投资流程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情势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监管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刚刚对外公布,私募股权基金还需时间根据资管新规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现阶段在不少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漏洞,同时监督机构人员的编制也不是理想的状态。
3私募股权基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措施
3.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
运营环境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于私募股份基金的运营管理有着潜在的影响。想要建设好内部的环境,
(1)需要高层主体的参与,使资金主体充分地参加到整个投资的过程中来,在监督的同时发挥引导平衡的作用。
(2)建立能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职权并且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
(4)加强企业风险管,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认知能力,合理的识别企业风险,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5)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3.2加强立项环节的控制措施。在立项方面,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需要建立立项小组对于各个情况进行分析。全面考虑是否适合立项的标准,立项材料应至少具备以下内容:项目概况、股权结构、团队简介、业务介绍、行业情况、财务状况以及融资计划等,简明扼要地说明各项关键因素。经过各小组成员投票后,决定该立项是否成立。立项标准包括对产品技术先进性与领先性、市场地位、管理团队、产品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等规定。在达到各项标准后,予以立项成立。
3.3加强尽职调查环节的控制措施。在立项完成后,进入项目的调查阶段。对目标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经营和财务情况、法律关系以及目标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潜在的风险进行的一系列调查,是项目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基金运营过程中重要的风险防范工具。调查过程中通常利用管理、财务、税务、行业方面的专业经验与专家资源,形成独立观点,用以评价拟投项目优劣,作为管理层决策支持。一个完整、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尽职调查,要对目标公司的主体合法性存续、企业资质、资产和负债、对外担保、重大合同、关联关系、纳税、环保、劳动关系等一系列法律问题的调查。二是财务尽职调查,由财务专业人员针对目标企业中与投资有关财务状况的审阅、分析等调查内容,了解目标企业财务的真实性、合理性与合法性,并判断企业成长性与投资价值。三是行业尽职调查,主要是行业专员对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国家政策、行业竞争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做分析,从而判断其发展潜力及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为上述三个方面尽职调查的内控标准流程。四是项目可行性尽职调查。除上述三大风险控制的尽职调查外,私募股权基金还需组织专业的调查组对投资项目进行项目可行性尽职调查,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即投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的内容至少包括企业简介(包括历史沿革、股权关系、组织构架、管理团队、荣誉和资质等),企业产品与技术,生产与销售,行业与市场、财务状况,投资方案等内容。
3.4加强决策环节的控制措施,私募股权基金需组织专业人员成立立审核委员会,为在决策之前进行最终的审查,审查内容如下: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出台的相应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地方投资政策,是否有实际回报收益等。决策的合理性与投资效果关系巨大,一个好的决策带来的是高收益与高利润,而不合理的决策往往带来基金上的亏损。所以决策环节在整个投资的环节中相当重要,因此投资决策小组的建立在整个投资过程必不可少,决策小组的成员可由项目负责人,风险预测部门等高层管理人员组成[4]。决策的过程如下,在对最终的项目作出抉择时,投票如果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小组成员通过,就可以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这样做的好处是将项目的成功几率提到最大。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还要注意时间、金额大小、资金方式等问题。如果实施方案需要修改,这需要重新再走一遍以上审核程序。另外适当的激励项目实施人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所要实施的项目中去,一方面可以使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整个实施过程放心,另一方面使实施人认真仔细对待项目的各项细节。
3.5加强投后项目管理。对于资产性投资,风险是不能完成规避的,只能通过其他的手段来降低风险,,投后管理可以说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有的机构提出30%的时间用来做投资,70%时间需用来做投后增资服务与管理,可见投后管理的重要性。投后管理虽所以私募股权基金不能在投资后任由项目自生自灭,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根据项目的质量,将项目分类成停业破产类、诉讼类、问题类、退出中、正常管理类等,实行分类重点管理,定期报告、定期实地项目检查,同时建立评估管理的相应制度,让评估结果作为投资奖励与惩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小峰.基于风险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7(10):276-277.
[2]张瑞君,刘雯婧.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特征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7(10):22-23.
[3]邹树平中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8年第1期
[4]季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经济视野,2017(22):27-27.
[5]冀鸿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研究[J].财讯,2017(5):120-121.
作者:邹树平 单位: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