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展望范文

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展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展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展望

1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面临的机遇

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原有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机遇已在改革过程中消失,现阶段依靠农村自身的资本积累发展集体经济的空间非常有限。然而,由于当前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为新一轮的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1国家支农力度加大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来源

以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两个趋向”的判断为标志,我国步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发展阶段。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之后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2006年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从此进入后税费时代。这一系列变化标志着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由原来的“汲取型”转变为“服务型”[3],农村发展正处在国家加大向“三农”投入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强农惠农富农的财税政策力度逐年加大,近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将达到13799亿元,增长11.4%(数据来源于2013年两会财政部《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如果将地方政府的配套财政资金考虑在内,总量将达到3万多亿元。面对如此历史机遇,如果村集体能够把握历史机遇,农村集体经济将会获得大量的外部资本,从而实现集体资产的积累。

1.2土地政策创新为集体经济的载体建设提供土地来源

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对土地的数量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的态势,计划指标远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2011年4月8日召开的全国土地供应调研报告会提供的信息显示,根据该部调研情况,31个省(区、市)都反映计划指标不足,多数反映下达指标只能满足需求的1/3[4]。鉴于我国人地资源紧张的客观现实,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瓶颈,不断对土地政策进行创新。其中,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政策创新是于2006年开始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尽管地方政府在该政策的实际执行中侵犯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但从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策功不可没。从发展集体经济的角度,如果村集体能够将新复垦的耕地收归集体,这将成为集体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资产。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则可以通过政策创新,从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由村集体支配。如此,村集体将拥有进行相关载体建设的土地来源。

2宿迁市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1996年的新建地级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建市之初,宿迁市经济发展水平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最为薄弱的一个。该市共有252个行政村被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数量占全省1/4,是江苏省最多的一个地级市。但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宿迁市近年来取得很大成绩,2010年,宿迁市完全消除了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省定经济薄弱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2012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从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实践看,该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化解村级债务

对经济薄弱村而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既是村级债务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村级债务的存在又反过来增加了集体经济发展的难度。在负债很多的村子,村干部为了应付债务纠纷,有时连最基本的工作都难以开展,基层组织运转难以维系。从宿迁市省定经济薄弱村的负债水平看,村均负债40.1万元,总计高达10116万元。在当前的环境下,要发展集体经济,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外,迫切需要外来力量的支持,其中村级债务的化解是首当其冲要完成的工作。江苏省历来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正是看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从2010年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村级债务的化解工作予以奖补,用2年时间完成了101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2008年底前债务的化解工作。作为上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宿迁市把经济薄弱村的债务化解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利用上级财政奖补资金顺利完成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其中现金兑付8277万元,坏账核销456万元,为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盘活村级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是村集体最大的财富,但在家庭承包制下,历经30余年的发展变化,真正由村集体直接支配的集体用地在多数农村已经微乎其微。但村集体依然在名义上拥有大量潜在土地的支配权,这就是已经用于村民房屋建设的集体建设用地。就宿迁市而言,该市共有1300多个行政村、1.2万多个自然村,受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该市村庄布局跟南方农村比较相似:农民居住分散,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近10个自然村。从住房占地面积看,该市农村户均宅基地面积高达820m2。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的宏观背景下,该市不少农村地区出现因农民进城务工或举家迁移进城出现房屋空置的现象,宿迁市抓住国家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江苏省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机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从2008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土地整治工程。通过该项工程,将当前零散的农民居住点集中起来安排居住,而原来的居住用地则开垦为成片的良田,还有部分土地被用于转化为建设用地。2012年1月20日,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以最高票、最高分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也是江苏首次获得该奖项),积极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推进农民向规划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小城镇集中居住区居住。在此过程中,村集体通过对土地整理重新获得了存量土地的实际支配权,进而通过经营或流转,直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的县区还从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中拿出部分土地用于村集体支配,如泗阳县规定,每年从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中拿出15%左右用于兴建村级集体标准化厂房、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和仓储等基础设施,实行租赁经营或创办经济实体。

2.3整合资金建设村级发展载体

村集体通过建设用地整理获得的土地资源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本,从产业特性看,单纯靠土地出租或直接经营用以发展普通农业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意义不大,要想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关键在于使土地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土地用途,用耕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用建设用地发展非农产业是现阶段村级集体经济的2个重要实现形式。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宿迁市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资本由南向北梯度转移的发展机遇,通过上级财政奖补,结合扶贫、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社等项目资金投入,鼓励和扶持建设产权隶属于村(居)集体的标准化厂房和现代农业“扶贫菜单”项目,通过租赁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以宿豫区肉鸡规模化养殖为例,该区规定,对村(居)委会利用财政扶持资金和乡村两级集体资金入股建设的肉鸡养殖场,区财政将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按鸡舍面积100元/m2予以奖励,同时,每年按不少于入股资金的5%进行定额分红。为了解决村集体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该区还创新思路,鼓励金融机构对村居集体组织贷款授信,以村居所有的耕地、林地、水面经营权和标准厂房、门面房、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有效资产进行抵(质)押,发放贷款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根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金融贷款发展集体增收项目的具体情况,由区财政予以30%~50%的贷款贴息。

2.4推行村党组织目标责任制

尽管我国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但党管农村既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始终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又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因此,有效发挥农村党组织的作用便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作为党支部的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的作用尤为重要。宿迁市各县区主要采用目标责任制的方式推动该项工作,在实际实施中,主要是奖惩结合、以奖为主。以泗洪县为例,该县按五星、四星、三星和后进村4个档次对村居进行评星定级,并将此结果与“三项挂钩”政策相联系。一是与经济待遇挂钩,按照等级高低分别给党组织书记每人每年6000、4000、3000、1000元的标准发放考核工资。二是与政治待遇挂钩,连续2年被评定为四星级以上村的村党组织书记,可以优先参加公务员专项招考和面向基层的乡镇领导干部公开选任;连续3年被评定为五星村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乡镇准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管理,享受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建立工资和人事档案;连续5年被评为五星村的村党组织书记,每年按一定比例公开专项招录进乡镇事业单位;连续2年被县里评定为后进村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组织谈话,并进行职务调整。三是与退后保障挂钩,对连续2年被县里评定为四星级以上村的村党组织书记,统一办理企业养老保险。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3经验启示

上述分析表明,宿迁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进展并非偶然:宿迁市一方面紧紧抓住中央和地方土地政策创新的机遇,从中获得了集体经济赖以实现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则利用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加大的历史机遇期,有效整合了支农资金,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载体,在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积累的同时,又使集体获得的土地资源变成集体经济增收的资本。在此过程中,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至为关键。从根本上说,没有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化解村级债务,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起步几乎无从谈起;没有后续的省级政策和财政奖补资金的扶持,土地从资源变资本也难以实现。宿迁的做法也说明了当前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可能路径,即:化解村级债务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集体资产有效积累的首要工作,获得村集体可资支配的土地资源是取得集体收入的主要载体,之后将土地资源变成土地资本则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必由之路。在此期间,贯穿全过程的则是坚持党管农村和充分利用体制内资源实现村干部的动员,这既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根本组织保障。

作者:杨殿闯严苏桐单位:宿迁学院社会服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