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杂志》2014年第十九期
一、借鉴思考
1.国际借鉴各国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法定性、法律体系上的相互衔接;资产管理以财政为主导,与预算管理的机构体制的一致性;结合途径的多形式,“调→租→购→建”的资产配置方式、政府集中采购方式等;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信息统计报告的重视,尤其是绩效优先市场化配置的推崇等值得我们学习。
2.国内经验一是多种结合形式、多个结合点探索。重点在资产配置环节,突出资产配置预算编审、标准制定等结合点;在使用处置环节,采用调剂、共享、公物仓等方式,规范资产收益管理。二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制度配套方面的结合。三是以机制创新带动理念创新,“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理念进一步树立。四是因地制宜。
3.问题分析一是“碎片化现象”,单打独斗,零星分散,不成体系。整体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不够。二是“空心化现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结合点上尚未做实做细,未形成闭合型的控制链,刚性支撑不足,控制力不强。资产存量不实,标准不全,操作规程不细。三是“盲点现象”,对结合点的选择比较盲目,影响工作突破。不能把握条件与时机,抓准、抓住起关键作用的结合点。四是“两张皮现象”,割裂资产与预算管理的内在联系,在财政内部分工合作不够紧密有序。在外部,有人为将资产综合管理职责划出财政之外,再增加管理环节,支解和分割预算管理法定流程,削弱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连贯性,成为“两张皮”。
二、框架路径
1.总体目标结合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以及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绩效、监督)管理全过程,在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多个层面,通过一系列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互为联系、互相作用的制度、方式、手段、措施,对国有资产增减、使用以及存量进行全面控制,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和管控力,保证行政事业资产的安全完整、规范高效使用,不断提升为履行行政职能、发展社会事业提供物质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2.构建原则要使“结合机制”真正行得通、不变形,指导力强、长期管用,应贯穿以下原则:一是纵贯全程,有机结合;二是相互联动,点面兼顾;三是严密流程,借助技术;四是封闭循环,客观公平;五是减少审批,注重服务;六是协同运行,控制有效。
3.框架构成“结合机制”框架主要包括:运行过程、保障基础、绩效监督三个层面的结合,以及每个层面若干结点的控制。以运行控制为主体和重点,以基础保障控制为依托和统筹,以绩效与监督控制为目的宗旨。(1)运行过程层面的结合。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管理运行过程中,通过多种管理制度、方式、措施,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绩效、监督管理发生密切联系,交叉连接在一起,成为若干结合点,形成资产链与资金链的相互连动、有机交融,共同实现对资产增减及使用的有效控制。(2)保障基础层面的结合。①体制权责的结合——组织机构的控制。②法规制度的结合——制度体系控制。③信息系统的结合——技术手段控制。④人员素质的结合——管理者控制。(3)绩效监督层面的结合。①资产管理纳入部门预决算监督、财政专项监督检查。②资产管理纳入预决算公开。③资产管理纳入财政审计。④资产管理纳入反腐败源头治理。⑤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绩效管理。⑥资产管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及财政绩效综合管理考核。
4.路径归纳(1)以结合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运行过程为重点,深入探寻结合点。抓住资产与预算管理运行过程关键环节和关节点,建立结合点。一是在资产配置环节:实施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制与审核,联动控制预算编制;实施资产实物费用预算编审,联动控制预算编制;资产购置与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联动控制预算编制与执行;核实资产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核对系统资产账与财务账,以控制预算编制和执行;创新资产节约型、集约化配置方式,联动控制预算编制。鼓励资产配置转化为政府直接购买服务。激励资产分散配置转为集中共建与集中配置。二是资产使用环节:把资产使用调剂、共享共用等作为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的首要原则落实,节约新增资产预算投入,体现对预算编制的联动控制;资产有偿使用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资产收益纳入预算非税收入,编入综合预算,形成资产使用与预算编制、执行的联动控制。三是资产处置环节:规范资产处置审核,衔接资产处置批复结果反馈与预算编审基础信息,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提供真实准确的存量信息依据;公开与市场方式集中处置资产,提高处置收入,统一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编入综合预算;年度资产信息统计报告与财政年度决算核对,纳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以结合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保障与基础为统筹,全面探寻结合点。一是在职责及机构人员层面:建立财政预算与资产管理“两位一体”的统一管理体制;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联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人员专业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结合。二是在制度层面:两大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制度体系间相互应对与衔接。三是在信息化层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信息平台跟业务应用的网络一体化;基础信息库共建共享共用与综合开发利用。(3)以结合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绩效与监督为宗旨,整体探寻结合点。在监督层面:在财政内部,把对资产管理的监督纳入部门预决算监督管理;在外部,将资产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财政审计、预决算公开、财政反腐败源头治理的一项内容;监督检查结果反馈应用与持续改进。在绩效层面:把预算绩效理念引入资产管理全过程;研究探索资产预算绩效管理方式;绩效管理结果反馈与持续改进。
三、实施方略
1.推进思路从改革发展的制高点,明目标、固框架、细措施,全过程进行机制构架,以踏石留印的精神做实各项基础工作,以点拓进有序推进深度融合,扎实推动升级版“结合机制”建立完善和良好运行,充分发挥效用。一是更新理念。加强机制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导,更新理念。首先树立现代公共财政管理、市场配置资源理念。牢固确立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理念。其次,大力增强现代管理完整性、系统性、全局观的理念,强化统筹控制的效力。再次,倡导法治思维,方法措施讲求法理性,行之有效,经得起推敲与实践检验。二是确立目标。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一系列制度、方法和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循序渐进地推动“结合机制”建设从起步创建向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增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控制力和管理效能,共同提升资源配置的规范化、科学性、保障力。三是方法步骤。结合实际先易后难,围绕环节贯穿全程,选准节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持续推进。分为三阶段:起步创建、分散探索阶段;梳理规范、重点突破阶段;全面联动、深度融合阶段。
2.具体措施一是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全面实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加强资产配置、使用的共享调剂,推行公物仓管理;资产有偿使用与处置引入市场方式公开操作;资产收益集中收缴纳入非税收支管理;资产统计报告的制度化精准化,提升信息数据质量,加强资产信息系统应用,发挥数据的权威性作用。二是着力突破以下难点:消除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提升制度效力。加快制度立法与制度配套,推动完成全省资产管理办法的政府立法,研究制定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出台相结合专门文件;强化监督制衡。加强内外监督,更加注重对财政的外部监督,改变监督难的状况,结合财政预决算监督,开展资产管理专项检查,加强内外审计力度、推进预决算公开等;攻克技术屏障。实现技术联通与信息共享。三是逐步推动以下探索:积极推行政府采购服务。开展有关调研,变政府直接购置资产为购买服务;加快专项资产配置标准的研究制定。针对大量专项资产配置预算审核,缺乏标准的现状,充分利用部门与行业力量,加紧财政与部门的联动,研究制定专项资产配置预算标准,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参与编制政府综合预算报告;配合编制所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探索资产预算绩效管理。四是把握好以下关系:机制本身即是各方关系的建立协调过程,总结这些年来省内外这项工作实践的经验与问题看,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要把握与处理好以下关系: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关系;专职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形式与效果的关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财政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产物,也是改革创新的成果。如果说8年前仅仅是理念、原则的提出,具体路径尚不清晰,工作探索还不成熟,而今天,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再行改革”的精神指引下,通过对以往实践的总结反思,我们应站在新的高点,把握历史机遇,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相结合,按照“结合机制”框架、目标、步骤、路径的全盘规划,把机制建设的蓝图脚踏实地落实好,这也是一场硬仗。打好这场硬仗,就是对资产管理科学发展作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贡献,重要而关键。
作者:江苏省财政厅行政事业资产处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