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策略范文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策略

轻重工业比例结构方面。“一五”以后,第二产业就确立了在洛阳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自1965年起,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保持在50%以上。从工业总产值结构看,2010年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为79.8%;2005至2010年重工业比重从78%上升到79.8%。[1]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重工业企业单位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占比分别达到78.4%、88.1%、80.6%,明显高于轻工业的21.7%、12.0%、19.4%,工业结构表现出偏离常态的过度重工业化倾向。

洛阳支柱产业变动趋势方面。各工业部门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增长特点,通过对各工业部门增长情况的分析有助于认识洛阳市工业结构现状,把握洛阳市工业结构变动趋势。2010年十大支柱行业情况显示:一方面,洛阳市工业重点支柱行业贡献突出,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3.0%、11.1%、10.9%,位居前三;另一方面,产值增长与效益增长呈现基本同步的特征,利润总额占比的产业排名基本与工业增加值相同,各项指标均显示出洛阳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化特征。[1]另外,对比2000至2010年增加值前十的工业部门可以发现,工业增加值占比前三的行业由2000年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转变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这表明工业行业结构趋于低级化,轻重工业比重失调尚未得到解决,工业行业集中度在降低,与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趋势相背离。

工业企业规模结构方面。2010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13.98亿元,同比增长23.02%,其中大、中、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11.46%、40.04%和28.13%,中小型企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大型企业。[1]2005-2010年大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份额下降20.61%,而中、小型企业则分别增长13.26%和7.34%;工业企业资产份额中型企业上升了6.24%,大、小型企业分别下降了近4.94%和1.30%;在利润总额上,中型企业上升了15.65%,大、小型企业分别下降了近9.79%和5.86%;在利税总额上,中型企业上升了6.70,大、小型企业分别下降了1.28%和5.42%;工业企业规模结构总体表现出“大、小、中”两级分化的特征,中型企业的产值和资产份额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从盈利指标来看,2005-2010年间,洛阳小型企业盈利能力大于大中型企业,但近五年大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洛阳工业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没有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

一、原因剖析

一是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在计划经济体制支撑之下取得了较好的工业经济发展优势,但由于洛阳的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安排下直接从手工业基础进入重工业化的,所以,经过多年强化发展,洛阳已经形成重工业化的路径依赖。①重工业化的路径依赖挤压了轻工业的发展空间,导致其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意识淡薄。民间资本积累有限,加上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供给约束,都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远落后于东部地区。[2]

二是专业化协作不够。洛阳市的工业格局发端于“一五”期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洛阳企业之间条块分割、泾渭分明,产业之间的链条延伸度不够。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也不充分,没有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体系。洛阳工业经济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缺乏现代产业发展理念,追求利益独占,缺乏双赢意识。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外向度比较低,产业配套体系发展缓慢,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缺乏社会化专业协作。

三是制造服务业滞后影响产业协同发展。洛阳制造业大而不强,但仍停留在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模式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相对于洛阳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体系,洛阳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与制造业的产业协同效果不优,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并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业需求。同时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只能获得较低的绝对利润,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文社科人才短缺。在重工业为主的产业背景下,洛阳工业企业长期沿袭技术立足的惯性,对于技术人才求贤若渴,尤其是对“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认识上的模糊与偏见,造成洛阳科技人才多,经营管理等人文社科人才匮乏的畸形人才结构。2010年,洛阳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员中,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占比分别为11.77%、0.91%、1.54%、85.75%和0.04%。[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为支撑、相互融合,都是洛阳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

二、对策建议

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依据产业特点,选择正确升级路径。传统优势产业应以产业内升级为方向,利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工艺、产品和功能的升级等路径,提高技术水平与产业层次,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培育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优势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应以链式发展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坚持“龙头+基地”的发展方向,加速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高新技术的局部强势和群体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使之成为提升洛阳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以产业间升级为重点,坚持以产品为纽带,因“行”制宜,制定符合每一行业的发展方式。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要提升新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新医药、新材料等尚处于起始阶段、发展薄弱的新兴产业则应加快培育,应提供政策支持。还要强力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使工业企业从卖产品为主,向卖服务为主转换。

二要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要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遵循“特色主导”战略,抢抓中原经济区发展机遇,打造中原“制造中心”。推进产业集聚,着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优势。要坚持各区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园区和后发优势。要坚持“大基地、大项目、大品牌”建设,以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产业链构建为核心,围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方针,提升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要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强力推动集聚区战略支撑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商业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经理人市场和职业咨询机构等产业集群辅助性机构,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4]积极支持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要大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要建立各类型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格局,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服务于龙头企业的“专、精、特”中小企业。要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全世界范围的战略布局,形成产业链核心增长极。要抓好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大力促进企业战略性重组,推进龙头企业产能整合,以购并引领企业超常规成长,培育更多“蜂王型”企业。要强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的配套合作能力,丰富产业链构成,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强化产业链衔接,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给中小企业创造共御风险、协同成长的平台。

四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最根本的出路、最关键的举措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中心为平台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洛阳科技、教育的比较优势,构建由各行业产业技术联盟为支撑,以研究院所为主导,各企业成员为主体的多层次洛阳科技创新体系。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优化创新机制和环境,支持企业进行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三要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要以信息技术改造现有产业,在产品设计、设备改造、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信息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四要持续增强人才智力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必须最大限度地集聚和开发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高水平发展,为洛阳工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5]

五要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要突出抓好重点民营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6]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应把握好三个主要方向:一是大力发展科技型创新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土地、资源、资金等稀缺要素供给上向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倾斜。二是培育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支持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协作、投资、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带动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解决技术创新难题。积极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平台,完善技术支持政策,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困难。

六要加强政策引导。要加强政策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让发展方式转得早的早得益,转得好的多得益。应逐步将土地、税收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调整到鼓励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支持工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使用,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要采用财政贴息、奖励、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将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优先纳入市级贴息贷款项目中,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定位于产业研究和开发阶段,建立贷款贴息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相结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收入,免征营业税,减免所得税。[5]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作者:张纪单位: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