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财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不断推陈出新、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内部控制工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单位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以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经营活动是非营利性质,根本宗旨是提升事业单位的自身价值,以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繁多,经费多元化,资金管理难度较大,这些问题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基础制度为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对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1.有效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善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对国有资产也承担着管理和使用的职责,管理不当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事业单位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资金使用更是直接影响社会效益,经济活动涉及面广,经历环节多,很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任何一个过程的损失都是国有资产的浪费,一定要有一套严密科学的控制制度加以约束,以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善。此外,财务活动少不了财务风险的产生,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前全面系统的分析经济活动所存在的风险,从而确定具体的风险点和管理薄弱环节,并针对不同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减少单位财务损失,为单位资产安全加上一层保险。2.财务内部控制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两年,国家一直在强调公职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偏私不违规。廉政建设要收到实效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高压态势惩治的同时,还要围绕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完善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强化问责落实。3.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能提高事业单位运行效率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管理和协调各经济业务流转环节,从而发挥出较好的控制作用,能够促进各项决策顺利实施。事业单位所做工作是整个社会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容易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率,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快捷服务的同时,还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纠正,避免造成错误的经济决策和资源的浪费。4.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规范和约束财务行为的,会计核算作为一项基础但又占据重要分量的工作,工作烦琐,很容易出现错误。有了严格的会计核算内控体系,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除了靠职业道德约束和自我约束,还要接受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约束有效遏制因私损公、损害国有资产的行为。因此,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确保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完整,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通过对各环节的控制和监督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还可以将单位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保证各级管理层授予下级的职责得到正确的执行,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升单位经营效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需要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得以发挥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单位领导不重视,全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也相对薄弱,内控环境缺失,导致制度执行过程中工作不被理解,执行困难大,影响财务工作者内部控制执行积极性。根据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反映,很多单位仍存在内部控制建设全员参与度不高、内部权力制约机制有待强化、风险评估及管控程度有待提高、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有待持续加强、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够,单位领导更重视业务开展,片面觉得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工作,对制度的落实执行没有正确引导,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了解仅限于字面,加之领导的不重视,对内部控制工作宣传也不到位,内控工作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意识的缺乏导致单位内控制度走走过场,纸上谈兵,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调查发现,有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全面,对财政收支虽然设置了费用开支标准但不够详细,执行过程还会出现金额不符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使用缺乏合理安排,导致采购过度,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等问题;对单位财务活动中的财务风险缺少相应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散的制度安排,导致单位没有风险规避能力;制度在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岗位及业务环节出现一人担任多项职务,无视岗位不相容制度,或者即使岗位分开设置,但实际工作还是同一人负责,很容易导致挪用公款行为且不易被发现,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内外监督约束弱化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审部监督工作根本不到位,或无独立的审计机构,或有审计机构却形同虚设,主要因为审计部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审计结果要顾虑管理层的需要,审计结果并不客观,加之内部审计流程设计不合理、程序方法不科学、审计处理不当、审计信息传递不及时、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水平不高导致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外部监督主要依靠上级审计部门和普通群众监督,由于普通群众对其业务行为知之甚少,很难起到约束监督作用,而主要上级监督力量如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对策和措施
1.提高全员对内控的认知,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领导内部控制意识,正确引导单位负责人对于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要将单位的内控建设当成“一把手工程”来抓,由负责人牵头对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知识普及,使其意识到内部控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自觉投入内部控制体系中,便于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习文件精神、解读典型案例等途径让单位全员都认识到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了人人参与内控建设的良好氛围,让内控工作理念、方法入脑入心。最后还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清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而非财务部门或内控部门的工作,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工作实效,才能更好实现有效的内控制度建立。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事业单位在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结合自身需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考虑成本效益,兼顾社会服务职能和经营需求,制度的制定尽可能考虑到单位运营方方面面,制定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订正和补充,使单位拥有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开展内部控制风险点排查,围绕业务流程、资金运行过程,全面排查各部门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岗位职责风险、资金运转风险、重要档案保管保密风险等,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执行、业务管理、行政运行方面的各项具体制度,梳理和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形成了操作简单、程序规范、制约有效的办事机制。在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还要不忘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相对完整、有章可循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内部岗位的设定坚持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互相牵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严格业务流程控制和审批程序,实行岗位负责制,有效落实“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要求,切实规范内部权力运行。3.加强监督力度,提升内控执行力为了充分内部审计的作用,单位内部应设立绝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且对审计工作单位领导不能干预,保证审结的公平客观性,还要根据社会发展及时学习更新审计方法、流程,学会利用信息化及时传递信息,并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胜任单位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还要增强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透明度,向群众普及内部控制相关知识,使群众起到外部监督作用,而上级审计和纪检部门对事业单位重大业务活动重点观察,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公开,起到相应约束作用。此外,由于内审部门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情况比较了解,应建立定期的内控制度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及时对症下药并制定改进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的作用,使内部会计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单位财务活动,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过可以有效地堵住漏洞,防止各种舞弊和腐败的发生。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和保持职能正常高效运行的需求,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事业单位控制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玺单位:濮阳市化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