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城市金融创新发展的途径选择范文

中小城市金融创新发展的途径选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城市金融创新发展的途径选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小城市金融创新发展的途径选择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经济都面临着产业调整和转型发展。但是当资本开始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更好的服务经济顺利转型和健康发展,是每个中西部城市都面临着的一个难题。本文将基于咸宁市的经济现状、产业结构和金融困境,找出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比较优势,指出咸宁市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是金融创新,并分析具有咸宁特色的金融创新模式,摸索出一条适合咸宁金融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关键词:中小城市金融创新;路径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经济体制重点领域的改革,积极推动金融创新。金融的本质是为实体服务,金融创新的实质就是增强金融为实体服务的能力。在新时代中,要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金融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在缺乏产业集群、实体企业支撑的基础上,金融创新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其路径选择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对中小城市的金融发展和创新展开分析。咸宁地处湖北鄂东南,属于“武汉城市圈”的一员,下属6个县市区,3个县处在湖北幕阜山贫困地区,是欠发达地级市,在金融发展领域,面临着诸多中小城市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存在诸多的机遇。

1咸宁市经济发展现状

与其他中小城市一样,十八大以来,咸宁的经济发展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速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得益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推动。2011年,咸宁GDP600亿,2013年突破800亿,2016年超过1000亿,2017年达到1234.86亿元。其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48.4:3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798元,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5%,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咸宁同样拥有着特有的禀赋和比较优势。首先,咸宁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其位于中三角,是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的中心位置,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改革试点城市。其次,咸宁有着多层次的交通优势,咸宁公路铁路交通品类丰富,四通八达,长江黄金水道得天独厚。再次,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生态环境好。咸宁市的森林覆盖率达54%,是武汉城市圈中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旅游新城。各种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全国6大类86小类旅游资源中,咸宁便占据了46类。最后,农业资源丰富,咸宁的桂花、楠竹、茶叶、苎麻等资源储量在全国居于前列。但咸宁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近些年来,咸宁三大产业均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整体的发展水平依然不高的特点,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聚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咸宁发展基础薄弱,在湖北建市最晚,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发展基础,这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因此,咸宁的发展也只能尽可能发挥比较优势,围绕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做大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对于中小城市而言,要想实现产业集聚,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是资本;二是人才,人才又要靠资本留住,所以核心的关键是引入资本,留住资本,实现资本的互融互通,这又必须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来吸引资本,发挥金融的功效。金融创新就像一个催化剂,可带动全局发展。

2咸宁市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咸宁市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来看,咸宁市金融创新势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得益于党中央和咸宁市政府对金融发展的重视和推动,也得益于咸宁市金融环境的培育、金融产品的丰富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传统金融企业规模稳中有升,金融总量不断增加,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不仅如此,2017年咸宁市在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实现了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10家,“四板”挂牌企业超过200家。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拓展触角延伸到县域乃至乡镇特色经济发展中。贺胜金融小镇作为华中知名的私募聚集地,俨然成为咸宁市金融发展最亮眼的名片。

2.2咸宁市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不足。从统计数据来看,金融整体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规模不匹配。咸宁市经济总量占湖北省的3.3%,而贷款总量却低于这一水平,只有1.7%,存款只占全省2.2%,这说明金融体系内的资金保有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金融总量与经济总量不对称。

(2)贷款利率依然偏高。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负担成本仍然偏大,咸宁市政府也推行了金融工程,使银行资本放贷规模扩大,缓解了部分贷款难的问题,但没有缓解贷款贵的问题。以邮行的“助农贷”为例,给农民或合作社的贷款利率达到9.4%,高于有资产抵押的贷款利率,而且,农业的平均利润率也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无形之中加大了银行和贷款户的风险。

(3)融资结构不够合理。随着金融程度的不断深化,间接融资比例应该不断下降。但在咸宁市,由于金融结构相对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通过股权和发企业债的融资还占很小的比例,目前资金需求方主要还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手段完成。而直接融资渠道则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风险极大。

(4)融资平台欠缺。咸宁市资源虽好,但平台缺乏,基础太弱。要做大增量,吸收外部资本,首先得有融资平台。在资本市场,咸宁目前只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缺乏行业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抱团,经济没得到集聚,缺乏竞争力,通过上市实现直接融资的难度很大。而其他融资方式,比如发行企业债,或者做信托产品,都需要政府搭建优质资产平台公司,做好池子来装入这些资本,创造盈利模式。但从现实来看,政府的融资造血功能缺失,本地资本外流,本地存款资金被调往其他地方,形成马太效应,富地越富,穷地越穷。

(5)资金投向对于如何做大该产业的路径不明确。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资本是稀缺的。综合发达县市的发展模式来看,均是围绕本地区的核心资源禀赋做大做强某一特色产业,举一子而活全局,盘活全市县经济。而如何通过稀缺的资本扶持壮大某个优势产业,缺乏战略思考和统一配置。有点像撒胡椒粉,哪个都助一下,但最后可能是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强。

3咸宁市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3.1金融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

(1)评级制度的创新。在中小城市的金融建设中,很少涉及到金融评级制度的建立,但在信用市场发展的今天,完备的评级制度不仅能够提供企业信用的量化信息,还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该制度的建立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多方协作,人民银行牵头组织、银监会提供相关信息、政府金融办协调开展,以及各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分工配合。评级制度一旦建立,不仅能提供企业的信用等级数据,还能起到分层和筛选的作用,为今后企业更深层的金融合作提供依据。

(2)授信制度的创新。传统授信过程手续多、时间长,特别是对抵押物的估值和后续放款,商业银行总是层层设卡,增加难度,所以才造成融资难的局面。金融最终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现如今,实业型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都在求新求变,摆脱负担轻装上阵求发展,那么金融提供的授信制度也需要进行调整。比如贸易企业的单证类质押贷款、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型质押贷款,都是可以调整的方向。

(3)审批制度的创新。该制度的创新不仅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做加法是指审批过程必须与风险控制相结合,进行指标采集和量化分析,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不同业态的企业分级管理、分层审批;做减法是指简化审批手续、缩减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部分权力下放等,做到细致和简化有机结合,实现该制度的创新。

3.2金融创新要以模式创新为依托

(1)将金融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咸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一直是政府主推的优势产业,过去的旅游业发展一直是单思维模式,投入资金开发景点,加大宣传吸引周边游客,不仅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也难以带动其他产业持续发展。贺胜金融小镇作为全省首个金融小镇,正是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创新。借助贺胜桥积攒的旅游名气,再加上政府注入的金融资源,打造华中地区的私募基金云集地,吸引金融机构竞相入驻,这些又可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形成特色发展。

(2)整合资源建立金融创新服务区。现代金融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链的发展,为了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服务区,是金融模式创新的又一特色。咸宁市正在着力打造金融信息港,该项目作为今后咸宁市的金融中心,不仅提供多功能的综合金融服务,更能提供配套公共服务。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信托等传统金融企业进驻,并吸引咨询服务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资产评估公司以及各类中介机构,再结合征信服务、评级服务和担保服务等,从而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创新服务区。

3.3金融创新要以产品创新为主体

活跃的金融市场是以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为载体的,基于我国金融环境状况,金融产品的创新还需政府共同参与完成。根据咸宁市金融办的工作方针,推广“政银保”“助保贷”“裕农易贷”“助农贷”“助商贷”“纳税信用贷”“转期贷”等一批金融产品,助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深化,金融提供的产品如果能同时对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服务,形成金融联合产品模式,不仅能够整合资源、节省时间、加快效率,还能让金融创新和产业集聚形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4咸宁市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前,咸宁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换档升级的攻坚阶段,也到了金融支持产业做大,规模发展的阶段。但是,咸宁的金融创新也应在经济新常态和核电不确定性的双重背景下去发展,去融合。同时,还要认识到市域经济的基础和根基在于县域经济的盘活。

4.1金融创新要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历史经验证明,凡是特色经济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市域经济发展就比较好。发展特色经济要坚持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出发,根据该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在某一产业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市域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考虑咸宁市的资源禀赋要素,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旅游、农业资源和碳汇。认为咸宁市的产业发展应该是坚定不移的树立旅游业和碳汇市场的支柱性地位,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及其加工业;适度发展工业。这种产业结构定位既结合了当地比较优势,又能利于把有限的资本用在刀刃上。

4.2金融创新要与区域发展相适应在区域定位上,应结合各县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产业定位,形成良性竞争,发挥集聚效应,才能使资本发挥最大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进而打造出具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和其他区域的发展。

4.3建设融资平台吸收民资,建立混合制股份公司,发行企业债,激活本地资本存量,做大外来资本增量,实现通山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做大咸宁经济,必须依靠外来资本,外来资本的进入一需要融资平台;二需要好的投资环境。整合市内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公用事业单位和最具投资潜力的旅游资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政府控股公司。

4.4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工程的目的是要立足大金融,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而能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农民融资难等问题,能否与资本市场对接,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关键在于农村各种产权能否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现在中央提出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市场被激活了,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体系。把建立县域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切入点,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的交易以及抵质押贷款业务,盘活县域资产,激活县域经济,突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4.5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成立合作金融组织引导产业大户和民间资本成立农村产业信用协会和农民创业资金互助社。以一村一业,集中全村资本和土地、林地资源,吸收社员股东。推行合作种养、信用创建、资金互助三位一体的模式,鼓励引进战略合作投资者。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域外寻求战备合作伙伴,提高投资资金的的实际应用质量,吸纳更多的域外资金。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7(8).

[2]裴文静.金融支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J].北方经贸,2014(7).

[3]叶永刚,宋凌峰,张培,等.县域金融工程研究——基于通山模式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徐浩鸿.对贫困县域涉农金融服务的实践探析——以砚山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3(5).

[5]杨林,闫琳琳.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潍坊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3(8).

[6]冯锐,张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J].财政与金融,2018(1).

作者:许泱;潘婷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