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煤炭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统计与咨询杂志》2014年第四期
(一)做细第一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第一,粮食深加工,培育本土品牌我市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我们可以抓住粮食深加工这条产业链条,给我们收成的粮食进行“大变身”,而不要只是简单的处理和装袋,为我们的粮食换上“新装”的过程,也将使我市的粮食附加值大幅增加,销售额节节攀升。我们可以对各种粮食作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加工处理,大幅提升各种粮食作物的附加值。大米精加工,使生产规模化,品质高端化。可以重点发展小包装精制大米、米糠深加工、米糠精炼油、稻壳综合利用、碎米深加工等。玉米作为粗纤维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健康人士的喜爱,我们可以将玉米进行精深加工,加快发展玉米饮品、玉米油、休闲食品等健康食品系列和淀粉糖、变性淀粉、生物发酵等深加工产品。除此之外,大豆也是我们当前可以大力宣传、打开销路的一种粮食作物,当下非转基因、有机大豆制品在国内外市场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以非转基因和有机品质为抓手,突出发展绿色非转基因大豆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当地有实力的粮食企业进行自主品牌的研发和推广,自有品牌的推出,还要依靠畅通的销售渠道销往外省市,以精品粮食产品的形式面世,必然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收益回报。第二,主打绿色食品及食品安全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高标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可以抢占先机,主打绿色食品及食品安全牌,走出一条绿色食品的农业发展之路。借此,我们可以强力推出放心奶、放心肉等绿色产业,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生产出放心食品,不断打开市场销路。奶源充足和优质安全可以成为我市乳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肉类精深加工也是我们主打绿色食品的有力工具,我们可以优化肉类加工结构,开发生产熟食、速食等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这将是我市肉类加工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市发展肉类加工的最大潜力。以品质为基础,用质量来说话,成就我市绿色食品的产业链条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建立起全程的质量控制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切实完善“从土地到餐桌”的质量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和提升产品质量。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基础性管理、验收管理、监督管理三个层面的制度建设,同时探索建立退出制度,建立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让质量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高压线,谁碰谁触电。第三,提高农产品与龙头企业的“对接率”培育出优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还不是最终目的,还需要与龙头企业合作联营,对接成功,打开市场销路,才能完成我们绿色农产品的自我宣传与推广。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实力弱,产业链条短,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绿色食品原料精深加工的需求。而龙头企业则担负着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生产与农户经营等重任。今后,可按照高科技、外向型、新机制的原则,坚持多轮驱动,多元化筹措资金,大力发展和培育绿色食品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群体规模;大胆探索和创新龙头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的利益联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和本地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进而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二)做深原有的煤炭、石墨等支柱产业
鸡西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经济发展滞缓、后劲不足,呈现出典型的衰退特征,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和制约,但我市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整个煤炭产业,而应该发散思维,将我市原有的煤炭产业做深做广。我市的资源类产业还处于产业层次低、链条短的粗放阶段。面对这种形势,一要加强煤质管理,提质增效。二要加强内部管控,降低成本。三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借鉴国内外成功转型煤炭城市经验,转型升级,走出我市“一煤独大”的局面。第一,编织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多年来,煤炭企业形成的单一粗放的产业很难在大的市场环境下长久发展。目前,受下游焦炭、钢铁、电力产业需求下降影响,煤炭库存积压成倍增加,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冲击不仅大而且损失严重。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煤炭开采的同时,要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多措并举,建立坑口发电、洗煤等一体化产业,全方位推进企业循环发展,提高市场的抗御能力和风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市还要彻底改变“挖煤—卖煤”的产业发展现状,打造高效益、高技术、高附加值、长产业链的煤炭深加工工艺。将地下开采出来的原煤经过工艺加工,增加其使用价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依托煤炭深加工,我市可以通过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等方式,向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发展,提高我市煤炭行业的整体效益。第二,利用煤电化推进能源产业转型我们可以借鉴山西的成功经验,利用煤电化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实现从燃烧煤炭到成为化工原料的历史性跨越。从发展低热值煤发电到推进煤电一体化,以能源改革为突破口,探寻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有效路径,破解转型难题。在我市,多年的煤炭开采洗选,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煤,因为发热量低、灰分高,被大量废弃。目前我市煤矸石堆积总量约1.7亿吨,且每年新增煤矸石400万吨左右。煤矸石占土地面积达1200公顷,一半以上是耕地或林地,这一方面占用了土地,另一方面,由于自燃还污染了空气,还通过雨水的淋融污染了土壤。利用煤电化这一有效途径,既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分级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煤炭附加值,同时还可以节约土地,减少污染。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之下,可以让原本背靠背的煤电企业变成一家亲,使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实现联营,共享发展成果,产业转型也将初见效果。第三,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拓展特色煤化工产业,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力争形成现代煤化工为主导、传统煤化工为基础、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做强做大石化、煤化工及下游产业,是构建具有鸡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选择。与大企业集团开展合作,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延长煤气化—甲醇—烯烃,褐煤提质—燃料油、乙二醇等产业链。密切跟踪新技术发展,积极谋划煤制天然气、煤炭地下汽化、液化项目。利用先进技术整合焦化多联产,实现规模化发展,提高焦化产品附加值。延长煤焦化—焦油及焦炉气—工业综合利用、煤焦化—电石及聚氯乙烯树脂等产业链。第四,开拓石墨产业新前景———将“石墨烯”生产线落户鸡西鸡西市石墨储量8.5亿吨,品位高(平均品位7.97%,最高品位22%),是我国优质大鳞片石墨主产区。依托资源优势,我们提出了打造“中国石墨产业之都”的目标。但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仅靠简单开采石墨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石墨资源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石墨产品,而石墨烯则可以成为我市资源产业的后起之秀、明日之星。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目前,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由于其独有的特性,石墨烯被称为“神奇材料”,这种材料仅替代市场的潜力就有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此外,新型石墨烯材料将不依赖于铂或其他贵金属,可有效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石墨烯的应用范围之广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鸡西市坐拥石墨资源,我们应将石墨烯上升至战略高度,建设全国乃至世界高科技、尖端石墨产业城。充分开发利用我市的石墨资源,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科技人才,申请国家政策支持和重大立项,早日开发出一条属于我们鸡西市的石墨烯生产线,这样将大大提高我市石墨资源的附加值。
(三)做强第三产业,进一步挖掘服务业潜力
2013年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家政、物业管理服务、医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1.0亿元,占第三产业68.3%,同比增长8.4%,高于第三产业平均增幅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2亿元,占第三产业31.7%,同比增长7.1%,低于第三产业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第一,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特色旅游业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对促进鸡西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具有重大意义。旅游是体验型的消费方式,只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业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就能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特色旅游业会加大我市的人流量,促进对外交往,增加鸡西市的“软实力”,为发展我市的第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市依托独具特色的界江、界湖、森林、湿地、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业。但是,我市的旅游业基本呈现出“半年火爆,半年冷清”的形势,夏季是我市旅游业红火发展的大好时机,但到了冬季,我市的旅游业就基本进入淡季,很少有游客光顾。我们亟需推出属于我们鸡西市自己的“冬季旅游特色线路”,我们可以向哈尔滨市、大庆市、牡丹江市等城市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譬如:哈尔滨的冰灯、大庆的温泉、牡丹江的雪乡,是否我们鸡西市也可以找出依托于鸡西自然资源的冬季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冬季到鸡西来旅游游玩,进而带动我市经济的平稳发展。第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鸡西市地缘优势,积极构建区域性国际通道优势。通过兴凯湖机场正式通航,完成虎林口岸公路、密山口岸公路建设,开通鸡西至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国际客货运输线路,较快发展物流业。二是改造提升商务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突出信息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方向。优化行业结构,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三是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改善金融环境,大力开展“金融招商”,吸引省内外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及金融中介机构在鸡西市设立分支机构,丰富鸡西市金融市场服务主体。四是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五是全面发展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工程咨询、高新科技、房产中介等行业准入要求高、专业技术要求强的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加快服务的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作者:王晓岚单位:鸡西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