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地位的影响范文

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地位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地位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地位的影响

《统计研究杂志》2014年第六期

一、方法、指标和数据

附加值贸易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通过放松在计算时存在的两个关键假设③,形成了更加完善的贸易统计框架。

(一)总出口的价值增值分解Koopman等基于对总出口的价值增值分解,通过分离国内价值增值和国外价值增值中的“纯粹重复计算部分并界定其来源,进一步完善了增加值贸易统计框架,明确了总值贸易统计和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对应关系,成为增加值贸易的“集大成之作”。本文将借用该方法对我国出口进行价值增值分解,并测度出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出口中包含的国内价值增值以及国外价值增值,为衡量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和国际地位奠定数据基础。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假设存在G个国家和N个部门,所有产品既可被用作中间品也可用作最终产品被本国和外国消耗④。因此,产品市场的出清意味着一国产出满足。 其中,xs和xr分别表示s国和r国的总产出;表示s国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本国产品;表示r国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消耗的s国产品,也即r国产品对s国中间品的直接消耗系数;yss表示s国对本国产品的最终需求,ysr表示r国对s国产品的最终需求。因此,式(1)中等号右边的前两项加总表示的是s国产出中以中间品形式满足本国和外国生产的部分,而后两项加总表示的则是s国产出中用于满足本国和外国最终需求的部分。将式(1)整理,并改写成矩阵形式,得到:需要明确的是,出口中价值增值分解与附加值出口尽管相关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附加值出口是指直接或间接包含在另一国最终消费中的一国价值增值;而出口中的价值增值是指包含在总值贸易中的不同来源价值增值。可见,尽管二者测度的都是生产国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但是出口中的国内成分不受消耗地点的影响,而附加值贸易则取决于一国出口如何被进口国使用。综合上述分析,最终可将一国出口分解为五个部分。其中,表示被包含在最终产品和服务出口中直接被进口方吸收的r国国内价值增值;表示包含在出口中间品中用于进口国生产国内需求产品的r国国内价值增值;表示包含在出口中间品中,供进口国生产向第三国出口产品的r国国内价值增值,也即r间接附加值出口;表示r国出口给进口方用来生产回流本国产品的中间品中含有的国内价值增值;表示出口中包含的国外价值增值。的加总等于各国附加值总出口。的加总则为一国出口中包含的国内价值增值,其中表示各国的直接国内价值增值出口,也即包含在本国最终产品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增值的加总表示包含在一国中间品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增值;表示回流的国内价值增值。

(二)指标基于贸易价值增值分解框架,等构建指标分别衡量一国在特定部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以及一国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参与程度。反映一国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指标如下:其中,i表示产业,r表示国家,表示r国i部门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IVir表示r国i部门间接附加值出口,该指标衡量的是有多少价值增值被包含在r国i部门的中间品出口中经一国加工后又出口给第三国,也即别国出口中包含的本国价值增值;FVir则表示一国出口中包含的国外价值增值;Eir表示r国i部门总出口。该指标越大,表明一国i部门参与国际价值链的程度越高。又考虑到即使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相同,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也会存在差异,Koopman等进一步构建了反映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指标:该指标的基本思想是,一国特定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反映在该产业作为中间品出口方与作为中间品进口方的相对重要性。如果一国处于上游环节,它会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原材料或者中间品,参与国际生产。对于这样的国家,其间接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就会高于国外价值增值的比例。相反,如果一国处于生产的下游环节,就会使用大量来自别国的中间品来生产最终产品,此时IV会小于FV。该指标越大,表明一国在国际生产链上所处的位置就越高;该指标越小,则表明一国在国际价值链上的位置越靠近下游。

(三)数据本文中涉及的投入产出数据和贸易数据均来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①。WIOTs时间涵盖1995—2009年,涉及的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②、其他13个主要国家(或地区)③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在内的41个经济体,涵盖的部门共35个,其中包括生产行为产品分类标准下的16个生产部门和19个服务部门。本文考察的制造业涉及以下13个行业:纺织原料及其制品,皮革、皮革制品和鞋类,木材及其制品,纸浆、纸制品和印刷出版,煤炭、炼油和核燃料,化学原料及其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其他非金属矿物,基础金属和合金,机械,电子和光学仪器,运输设备(,其他制造业及回收。2013年1月16日,OECD和WTO基于WIOD数据正式联合对外附加值贸易数据④,该数据库提供了41个经济体附加值贸易的相关数据,为本文涉及的国际比较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该数据的劣势在于在分行业附加值贸易数据上,并没有逐一汇报WIOD中13个制造业部门的附加值贸易数据,而是将13个部门汇总成8个部门⑤,因此本文将利用WIOD数据对特定部门的附加值贸易自行计算。

二、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国际分工地位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增值1.制造业整体的国内价值增值。2000—2008年,中国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增值比例下降明显,从78.8%下降到66.7%。但2008年与2005年相比,国内价值增值在我国出口中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扭转。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V”型的发展轨迹。然而,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出口国内价值增值比例仍然相对较低,甚至比墨西哥、印尼、印度等国还要低。相应地,中国出口中的国外价值增值比例由2000年的21.2%提高到2008年的33.3%。这表明,随着对全球价值链的充分融入,中国出口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2.细分产业的国内价值增值。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大部分行业的国内价值增值比例有较明显的下降,其中煤炭、炼油和核燃料、基础金属和合金、机械)、电子和光学仪器以及运输设备)等行业下降得尤为明显。而纺织原料及其制品和皮革、皮革制品和鞋类行业是唯一两个国内价值增值比例提升的行业。究其原因,和其他行业相比,这两个行业大部分生产过程是劳动密集型的,因此中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能够完成该类出口产品出口中大部分的价值增值。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型也是导致上述部门国内价值增值比例提高的重要因素。以纺织服装及纺织制品和皮革制品为例,加工贸易占两个部门出口的比重分别从2006年的29.4%和36.9%,降低到了2011年的19.4%和22.8%①。为进一步比较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价值增值情况,本文选取了2000年和2009年中国与代表性国家及地区②在代表性③制造业中的国内价值增值比例中加以研究。结果显示,日美两个发达国家在代表性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增值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这表明发达国家仍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上游,这一点在国际生产分割程度高的行业,电子和光学仪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表明在国际生产分割程度高的行业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分出上下游的分工格局十分明显。

(二)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④本文对2000年和2009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并分解了间接附加值出口和出口中国外价值增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贡献。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国制造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其中煤炭、炼油和核燃料,基础金属和合金,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以及纸浆、纸制品和印刷出版等行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最高的行业,其主要因素是间接附加值出口占总出口比例的提升。而机械,电子和光学仪器,运输设备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则主要源于这些行业生产中投入的进口中间品比例的提升。与上述行业不同,中国纺织原料及其制品以及皮革、皮革制品和鞋类行业的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出现了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进口中间品比例的下降,也即出口中国内价值增值比例的提升。这一点与上一部分中两个行业国内增加值比例提升相呼应。同样地,本文对2000年和2009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也进行了测度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处在下游位置,但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国际分工地位指数由-0.05提升到-0.02)。从制造业各行业来看,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主导行业中,除了运输设备行业外,其他所有行业都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下游。而且对于电子和光学产品、机械以及运输设备等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我国出现了明显下游化趋势。与之相反,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鞋类的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升,逐渐靠近上游位置。在其他资源型(煤炭炼油、木材、橡胶等)制造业部门中,中国则处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上游位置,而且上游化趋势明显。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资源型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意味着中国越来越多地扮演原材料提供者的角色,其代价是大量的资源输出和环境污染。

(三)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分析上述分析表明,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路径是截然不同的。由于行业的技术层次决定了生产的国际分割程度,本文根据技术层次⑤的不同对不同制造业部门融入价值链分工的路径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不同技术层次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路径存在巨大差异:对于低技术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与国际分工地位之间出现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纺织、鞋类等行业更多地通过扮演中间品提供者的角色来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了上述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对于中低技术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与国际分工地位之间出现了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中低技术行业更多地是通过依赖进口中间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高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国际分工地位不断下降,且技术密集度越高,下降得越明显。这意味着越是高技术部门,我国越会通过从事加工装配等下游环节参加国际分工,面临的“锁定”风险越大。上述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差异造成的。首先,对于电子和光学制品、运输设备等中高技术产品,由于其生产模块化程度较高、生产环节较多,所以成为价值链分割程度较高的行业。对于该类产品国际分工的参与,中国主要凭借丰裕的劳动力要素专业化从事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同时也是下游的生产环节,因而导致出口中包含了大量来自其他国家的价值增值。同时又由于我国在技术水平的差距,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掌控研发环节,向其他国家提供包含核心技术的中间品,最终导致了我国在该类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下游地位。而在此过程中,外资企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在华外资企业通过整合母公司生产性资产与中国劳动力要素,成为联结中国与全球价值链的纽带,同时导致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参与该类行业国际分工的主要模式。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2007年该行业出口中有88.3%是加工出口,其中的93.4%由外资企业完成①。因此,提高我国在高技术行业技术密集环节的研发能力,掌握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其次,对于纺织服装、皮革鞋类、木材、纸张等低技术行业,由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加工贸易并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同时,上述行业生产过程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哪些国家的要素丰裕度与上述行业核心增值环节的要素密集度相契合,哪些国家就将获得上述行业出口中的大部分价值增值。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可以通过参与价值链分工获得上述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过程的绝大部分价值增值,并通过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逐渐攀升。最后,对于煤炭炼油、橡胶、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其生产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而且通常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因此融入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上述行业分工地位的影响并不明确。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中国在上述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它意味着资源的大量流出。

三、结论性评述

本文运用附加值贸易框架,对我国制造业各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路径进行了刻画,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发展轨迹,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整体仍处在下游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国内价值增值比例在我国出口中占比较低;其次,对于纺织、鞋类等技术水平低的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带来的间接附加值出口提升,导致我国在上述行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而对于机械、电子、运输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且明显处在下游环节,并存在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风险;最后,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出现分化的根本原因,对于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凭借劳动力优势完成了大部分价值增值,导致我国该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逐渐上升,对于国际生产分割程度较高的高技术行业(比如机械、电子和运输行业),在外资企业主导下,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被锁定在加工装配等下游环节。因此,融入全球价值链在使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中高技术部门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价值链参与度和国内增加值比例两个维度将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路径概括为:融入、升级、准备、竞争、反转和蛙跳。而目前最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是“升级”,也即在充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需要指出的是,限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没有区分进口中间品的最终用途(用于生产本国消费产品还是用于出口),本文的测算结果没有考虑加工贸易与国内消费品在进口中间品投入密集度的差异,存在高估我国出口中国内价值增值比例的可能。可以预期,考虑加工贸易后,加工占比较大行业(比如电子和运输设备等)的国际分工地位还要下降,将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而考虑加工贸易和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王岚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