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税源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统计科学与实践杂志》2014年第六期
一、税收收入较快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加快,增加了税源2012年,南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01.57亿元,比2009年增加2971.27亿元,每年以19.4%的速度递增;人均GDP从8097美元提高到14029美元。根据对南京2009年以来分季度的税收收入和GDP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粗略估算,近年来南京每百元GDP税收收入平均产出为23元左右。
(二)企业效益好转,增强了纳税能力2012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149.85亿元,是2009年的1.67倍,年均增长18.7%;实现利税总额1147.48亿元,利润总额551.27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1.64倍和1.73倍,年均分别增长18.0%和20.1%,企业效益显著改善,带动税收的较快增长。增值税是2009年的1.4倍,年均增长12.9%。
(三)居民收入提高,拓展了纳税群体2012年,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6.04万元,是2009年的1.38倍,年均增长11.5%;南京个体工商户达到27.74万户,是2009年的1.28倍,年均增长8.7%。据市税务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南京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的人数达到12.83万人,是2009年的2.45倍,年均增长34.8%,纳税收入达到59.74亿元,是2009年的2.02倍,年均增长26.5%。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稳步增长,个人所得税是2009年的1.5倍,年均增长14.5%。
二、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存在的一些不协调性
(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有所波动从宏观税负看,2009-2012年,南京各行业所征收的国税和地税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与GDP的比值平均为22.7%,即每百元GDP税收收入平均产出为22.7元。从近年的税收占比变化看,年度间呈现波动并总体上有所下滑。2009-2012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3.2%、23.6%、23.2%、21.4%。从主体税种税负看,南京四大主体税种累计实现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18.4%下滑到2012年的16.7%。
(二)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经济结构看,南京GDP的三次产业比例呈“三、二、一”的结构,比例为2.6∶44.0∶53.4;税收收入的三次产业比例则呈“二三一”的结构,比例为0.3∶56.5∶43.2。分行业看,第二产业税收主要集中在烟草、石油、汽车等行业上,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提供税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税收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而软件信息、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提供的税收收入依然偏低。
(三)部分新增税源竞争力不强2009-2012年,南京累计新增法人单位5.71万个,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业等传统行业新增单位数达到3.24万个,占南京新增法人单位总数的56.7%,这些行业虽然具有适应能力强、生产准备阶段短、税收收入见效快等优点,但竞争力相对薄弱,容易成为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中的退出者。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新增法人单位数量明显偏低,三个行业新增法人单位数仅占南京新增法人单位总数一成左右。
三、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税收稳定增长1.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稳定主体税收来源。加强产业融合和聚集提升,促进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生产供给等环节的有机联系,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税收稳定增长。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地方税收增加提供稳健动力。在稳定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与新兴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包括软件信息技术业、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业、文化创意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为地方税收增长提供稳健动力。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税源可持续发展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源结构。立足现有重点税源,加大科技投入,运用高科技手段“嫁接”转化老弱税源,淘汰高投入低产出的企业,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增强税源可持续发展。2.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涵养潜在税源。发挥财税政策导向和行业引导作用,帮扶民营及小微型企业成长壮大,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对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中有比较优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产业(企业)以及潜在的经济增长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做大做强。
(三)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引进和发展总部经济1.在土地资源有限的主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对外来企业来南京经营业务的,鼓励其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本地经营产生的税收留在南京,提高总部经济的税收效应。对南京企业到外地投资的,鼓励其设立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将税收带回总部。2.在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着力提升四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间的资源整合,构建“开发区—产业集中区—产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3.统筹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动税源税收在各区域间可持续发展。
作者:杜凌飞单位:南京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