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响应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范文

响应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响应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响应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经济杂志》2015年第七期

1新疆生态安全评价过程

1.1研究区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为166.49万平方公里,地处我国的西北边陲,深居亚欧大陆中心,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地形为“三山夹两盆”,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新疆的生态环境特点总体呈现出干旱少雨、多样性和封闭性特征,区域荒漠植被和水资源短缺决定了新疆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脆弱性和叠加性,一旦遭受破坏便难以恢复。同时,新疆是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当地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居高不下。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资源禀赋构成了新疆区域发展中的矛盾统一体。

1.2评价模型建立及权重确定本文研究尺度为1990~2012年,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五十年》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新疆篇》。本文采用联合国规划署和OECD共同提出的PSR模型,结合新疆区域特点,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诸多指标,构建涵盖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层的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依据变异系数法计算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表1),对新疆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

1.3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及其区间划分通过变异系数法获得各指标权重后,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其中,ESII表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ESIIi表示第i个指标的安全指数;yi为指标i的标准化值;wi表示用变异系数法确定的指标i的权重值。研究定义区域生态安全水平用生态安全指数来表示。通过式(1)和式(2)可获得新疆生态系统压力指数、系统状态指数、系统响应指数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图1)。沿用代小等的生态安全水平等级划分标准[13],将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划分5个区间值,0~0.2为很不安全,0.2~0.4为不安全,0.4~0.6为临近安全,0.6~0.8为较安全,0.8~1为安全状态,得出新疆生态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表2)。

2新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2.1系统压力指数分析研究表明,新疆地区1990~2012年系统压力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217下降为2012年的0.160。其中系统压力指数最大值为2002年的0.296,最小值为2011年的0.154。系统压力指数下降主要得益于能源效率的不断提高,新疆单位GDP能耗从1990年的7.3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为2012年的1.58吨标准煤/万元;但同样应该看到,该区域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在加剧,表现为化肥施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分别从1990年的39.46万吨和1.55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92.7万吨和2.97万吨),这源于新疆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以高污染重工业为主。同时,人口密度增加、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也成为新疆生态系统环境压力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2系统状态指数分析新疆生态系统状态指数呈上升趋势,1990年仅为0.009,之后逐年攀升,2012年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0.346,年均增速为16.98%。这一方面应归功于新疆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及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新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1713元增加到2012年的33769元;环保投资在GDP占比从1990年的0.43%增加为2012年的3.15%;另一方面还得益于区域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1990年新疆森林覆盖率仅为1.12%,2012年达到4.24%。森林作为天然的绿色屏障,对于区域涵养水源、防风治沙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3系统响应指数新疆生态系统响应指数从1990年的0.022上升到2012年的0.256,年均增速为11.20%。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主要得益于教育产出和研发支出比例等指标值不断提高以及旅游收入在第三产业的占比持续下降。1990~2012年,新疆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和研发支出在GDP占比分别以年均8.27%和5.79%的速度递增;同时,旅游收入在第三产业的占比年均以7.92%的速度递减。这主要是因为新疆近年坚持惠民方针,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新疆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1990年的0.249增加到2012年的0.762,年均增速为4.98%,表明该区域的生态安全整体上得到不断改善。根据生态安全等级区间分析,新疆地区1990~1997年为不安全状态(其中1995和199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1998~2007年为临界安全状态(其中2002~2003为较安全状态),2008~2012年较安全状态(表3)。但其生态安全现状水平仍没达到理想安全水平,主要制约因素有单位GDP能耗高(2012年新疆为1.58吨标准煤/万元,全国平均水平为0.70吨标准煤/万元)、森林覆盖率低(2012年新疆为4.24%,全国为20.4%)、第三产业占比偏低(2012年新疆为36%,全国为44.6%)、研发投入在GDP占比偏小(2012年新疆为0.53%,全国为1.9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2012年新疆为17921元,全国平均水平为24565元)等,加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较低,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使得新疆生态环境系统存在较大的不安全隐患。

3结论与讨论

研究采用PSR模型确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24个指标,并用变异系数法赋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新疆地区1990~2012年期间内的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1)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地区1990~1997年为不安全状态(其中1995和199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1998~2007年为临界安全状态(其中2002~2003为较安全状态),2008~2012年较安全状态。但其生态安全现状水平仍没达到理想安全水平,区域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生态环境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2)从三个子系统看,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状态、生态系统响应对新疆地区生态安全的贡献依次为:系统状态>系统压力>系统响应。而孟优等对吐鲁番地区的研究结果是:系统压力>系统响应>系统状态[14]。研究结果的差异,主要源于研究区域、研究尺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选取方法的不一致。(3)资源丰富的新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存生活环境极其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掣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新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冉启英 李宁 单位:新疆大学 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新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