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改革潮中的统计体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统计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一)统计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公信力的有力保障统计数据公信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干扰、存在虚报瞒报等统计违法事实。作为统计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我们绝对不会主动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大家都知道,一个谎言需要用一千个谎言来掩盖,造假的事太累、太冒险,对自己也没有一点好处,所以我们没有造假的一点儿冲动。之所以无意中成为造假的参与者,是因为我们对于上报的数据缺乏必要的信心。二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对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广泛,其配合意识也越来越差,基层的统计人员数量少,由于疲于应对日渐繁重的日常统计工作,而忽视了统计专业知识的充实、提高,造成业务素质较低。一些人正是抓住并充分利用了统计工作中的这一薄弱而且致命的短板,使一些统计人员无形中成了统计违法行为的帮助者。如果我们下大决心,将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予以彻底改革,并且在人员、财力、物力等方面向基层倾斜,那么由于压力的减小,基层统计人员可以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同时伴随着统计业务水平的提高,被统计系统视为生命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真“就不是个难事儿”。因此说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整个统计系统彻底摆脱被质疑、公信力差的根本举措。
(二)统计体制改革是稳定统计队伍的需要人是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对于业务性极强的统计机构来说,广大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应倍加珍惜,想方设法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稳定统计队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以临西县为例,在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县统计局向外调出了五名同志:三名统计师,两名工人。他们都是参加统计工作十年以上均已成为统计业务骨干之时调出的。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耗费大,应该对他们的调动慎之又慎,为什么县局同意他们调出呢?看看我们的工作现状就能得出个中原委:工作累,对于统计工作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加班、累我们没怨言,可我们应获得相应的回报,权责利相一致才符合人们的公平正义观念,但是由于基层统计机构的经费极为有限,没办法获得相应的回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并不太忙太累的系统却能够得到相对于基层来说数目不菲的“特殊”津贴。付出与回报间的巨大差别是统计队伍难以保持稳定性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垂直管理体制下,待遇相比较而言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说垂直管理是稳定统计队伍的需要。
(三)统计体制改革是增强职业魅力的需要统计工作是专业技术工作,是一项“好汉子不干、赖汉子干不了”的工作。要想将“好汉子”留在统计队伍中,就必须加强统计工作的魅力、吸引力。根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温饱等生存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的下一个需求就变成了自我实现。由于基层庙小,发展的空间也就极为有限,难以满足这些“好汉们”的自我实现愿望,对他们来说,统计工作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在垂直管理体制下,由于上下间流动性比较大,而每上升一个级别自我实现的空间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所以垂直管理体制下的统计也就增加了吸引力,他们也愿意留在统计队伍当中,这也正好符合统计的整体、根本利益。
二、统计体制改革的可供参考模式
在改革模式方面我们既有现有的模式可供参考,也可以通过创新来完成。具体来说,以下三种模式比较可行:
(一)垂直到省模式将市、县、乡三级地方统计机构的人、财、物统一划归省统计局,这三级地方统计机构设为省统计局的派出机构,再由省局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统一配备各种资源,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相对于全省来说没有因为管理体制的改变而增加编制总数。缺点在于这会增加省级的经费支出。如果能够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认识到这种经费增加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服务水平的必要付出,则此种模式无疑应成为较理想的首选。
(二)提高地方统计机构的规格将省、市、县、乡四级统计机构的行政级别统一提高半个级别。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难度较小、便于推行,缺点在于会受到领导职数的限制。象前一种模式一样,如果能够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认识到这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服务水平的必要付出,此种模式的推行会有一定的可能性。
(三)建立遴选制由上级统计机构将下级中的优秀统计人员吸收到本机统计机构中来,从而增加统计工作的活力与魅力。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改革幅度较小,相应的难度也较小。缺点在于因为幅度较小不会对统计工作产生理想的效果。改革必将成为今后整个中国的主调,党中央也要求大兴群众路线,多接地气,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具体到统计系统也应拿出足够的、必要的勇气,对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有为才能有威,切不可面对改革的要求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畏难不前,那样损害的将是统计工作的大局。
作者:吴长发单位:临西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