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进口替代时期经济发展阐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经济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经济现状:基础设施短缺,经济增长低迷经过1961年到1972年“出口扩张”十多年时间的努力,台湾经济平均每年以10.2%的速度高速增长,工业增长率高达17.5%,轻重工业结构比例为42.4∶57.6。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14.2:40.3∶45.5。到70年代初台湾基本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第一次飞跃,一只脚已踏上了经济腾飞的起跑线。然而,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台湾经济发展遭遇巨大障碍。
1.基础设施遭遇瓶颈由于6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快速增长,外贸持续增量,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拉动了消费,使台湾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出现严重短缺现象。“1961年到1972年,发电量增加了25倍,而工业用电增加了2.8倍,住宅及商业用电增加了3.6倍。各种机动车数量增长数10倍,而道路长度只增加7%。基隆、高雄港的压港时间比60年代延长了10多小时。”铁路运力、自来水供应等也存在同样问题,给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构成了第一道障碍。
2.能源短缺制约发展石油是现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必需资源,石油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19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油价每桶由原来的2美元涨到11美元。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油价一年内从每桶11美元涨到32美元。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物价普遍上涨,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期,台湾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内的一分子,而无法成为这场灾难的局外人。
3.外贸出口增长减缓台湾是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岛内消费市场有限,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极高。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70年代初的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消费水平降低,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台湾岛外市场空间萎缩,产品外销受阻,外贸出口持续走低,1975年出口额比1974年下降了5.9%,严重影响岛内经济的发展。
4.技术人力数量不足台湾之前的工业经济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产品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主要以半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为主。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由于工资上涨,能源价格飙升,使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已丧失殆尽。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科技升级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然而这三大升级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的支撑。因而,提高劳动力素质成了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5.经济增长陷入低迷以上诸多因素的制约,构成了台湾经济健康发展的多重障碍,岛内消费水平下降,岛外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状态在所难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经济成长率实际上从1973年的12.8%跌至1974年的1.2%,创50年代以来最低纪录。”
(二)改革措施:发展重化工业,促进经济升级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台湾当局制定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方针。
1.制定经济建设计划第五个四年经建计划完成后,当局制定了第六个四年计划。特别关注农业成本上升,工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不足,外贸增长缓慢,青年就业等问题。但因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无法执行这一美好的经建计划,不得不于1975年中止执行。1976年制定了一个六年计划代替,也因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而于1979年终止执行,成了第七个四年计划。但两个未完成的经建计划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促进作用。
2.平抑物价,消除通膨由于世界油价上涨,美元贬值,台湾也难逃厄运。当局对此采取“管控物价,紧缩银根,调节贸易”等比较有效的措施。1974年颁布实施《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进一步控制有效需求,抑制通膨,稳定物价,以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收到了一定成效,“1979和1980两年内,经济分别成长7.4%和3.5%,出口成长率更高达23%。”
3.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制定第六期经建计划时,当局已注意到当时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成本攀升等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成了当务之急。1972年9月,出台了9项《加强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到1979年6月共投入农业建设经费达200亿元新台币。1979年至1982年,每年又投入20亿元新台币,用于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
4.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投入1973年12月,台湾当局出台“十大建设”计划,涉及交通运输、重化工业、能源建设等三大类,至1979年底计划全部按期完成,前后共投入2000亿元新台币。在十大建设接近尾声时,当局又于1977年9月宣布实施“十二项建设”,预计投资4000亿元新台币,包括农业、重工业、交通、能源、社会文化等领域,但这一计划未能如期完成。
5.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发展重化工业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的重点内容。1979年底颁发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要求大力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策略性工业”。1980年成立面积2000公顷的新竹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以加速技术升级”。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台湾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
二、职教现状和改革措施
“第二次进口替代”是台湾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过渡与发展策略性工业的关键时期。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投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不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离当时的经济建设需求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职教现状:私学快速发展,工职继续扩张
从1961年到1972年十多年时间,台湾的经济发展在艰难中取得重大突破。职业教育作为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类型,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首先,办学规模扩大。中职在校生人数从88335人(其中初职42227人)增加到216905人,学校数从111所增加到171所。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占人口比例从7.88%提高到14.11%。普职在校生比从5.2∶4.8提高到4.8∶5.2。其次,办学层次提高。1968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职停止招生。专科学校从14所增加到76所,在校生数从8366人增加到138310人,占人口比例从0.75%上升到9%。第三,私立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私立中职学校从25所增加到97所,在校生数从19630人,增加到116320人;私立专科学校从6所增加到56所,在校生数从3378人,增加到95943人。此外,职业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也处于历史以来的最好状态。课程标准经过修订后,技能教学得到加强,实践课时比重增加。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轮调式建教合作模式的引进,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为明显,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更强。类科结构也作了进一步调整,使之与经济建设需求更趋吻合,“尤其是工业类科呈现蓬勃发展之气象,工业职业学校学生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中达50%以上,成为台湾技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到70年代初,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措施:完善职教体系,优先发展工职
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为适应“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方针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台湾职业教育继续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类科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建立职教体系在1970年台湾第五次教育会议上提出的“教育革新案”,要求职业教育“建立系统,直至与大学平行”,要完善包括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在内的职业教育一贯制体系。1973年1月当局宣布专科学校只招收中职毕业生,不再招收普高生;同年7月,将“专科及职业教育司”更名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进一步理顺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1974年台湾第一所本科技术院校———台湾工业技术学院诞生。这一系列连贯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台湾从“中职———专科———本科”一贯制的职教体系的顺利建立,标志着台湾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的顺利开通,为台湾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是台湾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2.完善职教“法规”根据第四期人力发展专案精神,当局于1973年了《台湾省加速职业教育发展方案》,确定了职业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1974年颁布《私立学校法》,1975年颁布《私立学校实施细则》。1976年公布了修订后的《职业学校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以教授青年职业智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基础技术人员为宗旨”,开设农、工、商、海事、水产、医事、护理助产、家事、艺术、戏剧及其他类别,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在同年公布的《专科学校法》中,明确规定专科学校设五年制、三年制、二年制等三种学制类型。这些规范制度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为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更有效地配合和服务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春天,不论是质或是量都有较大的突破性发展。
3.改进工职教育7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向重化工业发展,以及“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工程的启动,工业经济领域对人力资源的数量要求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973年,中职学校工业类在校生已超过半数达50.6%之多。专科学校工程类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2.1%。因而工职教育的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1974年教育当局对工业职业学校课程标准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吸收美国“单位行业训练”和西德“阶梯式课程”的优点,课程结构先广后专,突出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普通科目、专业科目和实习科目时数比率调整为31.6%:26.3%∶42.1%。同时开始了群集课程的实验。1979年6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期《工职教育改革计划》,投入资金达18.29亿元新台币,“加强工职工科师资之培育、罗致与在职进修;重点充实工科教学及实习设备;改革工职设科、课程与工职毕业生之进修。”此举取得预期效果,“对公立工业职业学校重点类科,如机工科、机械制图科、扳金科、机械木模科、电工科、电器冷冻修护科等,实习设备之充实及改进教学,确有很大益处。”
4.加强质量监控
由于职业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私立职业学校数量的猛增,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成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另一个关键问题。1976年开始推行技术士技能检定制度,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既定标准,每年对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测试,对合格者发给“技术士证书”。“至1980年,共有45101名学生接受了技能检定,其中14705人取得合格证书,合格率为32.6%。”80年代以后,合格率保持在40%左右。同年,推行“职业训练五年计划”,开展对工职教育的评监工作,举办职业院校学生技艺竞赛等。这些制度的推行,增强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对专业技能的教学,也有力促进了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
此外,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对质量的发展必然带来影响。教育当局对此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对职业院校进行评监,开展技术士检定制度,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群集课程等,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特别是技能检定工作的开展,对于转变职业教育的培养观念,提高技能学习质量,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1973年至1981年近十年时间,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策略下,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建设。“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有力拉动了市场需求,促进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升级和转型,并向低能耗和高附加值的策略性工业发展,人均GDP从695美元上升到2669美元。工业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增长,工业经济领域对工科类人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触动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类科的变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也是空前的。普职在校生比例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几度改写,1970年为5∶5,1973年提高到4∶6,1981年达到3∶7。工职在校生的比例也由1973年的50.6%提高到1981年的52.6%,达147559人之多,突破历史记录。职教体系得到完善,打通了初、中、高职教人才的培养通道,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较好地满足广大青年的升学需求。私立职业教育的兴起,有效地缓解了当局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使之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作者:曾繁相单位:福建侨兴轻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