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贸专业素质培养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经贸词汇的演变
当代社会上班族按月领取的工作酬金,主要目的也是用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于是人们就沿用“薪水”这个词了。中古以后,由于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很多单音词逐渐转变为语素,原有的词义被新产生的双音词承担,“薪”也不例外,除了“薪水”,“薪”还与“俸”“金”“资”“饷”“给”等表示钱财酬劳的单音词结合成联合式双音合成词,现代汉语中“薪”不再独立运用,“工作酬金”的意义只存留在“薪水”“薪俸”“薪给”“薪金”“薪饷”“薪资”这些双音词中了。不管是单音词“薪”,还是由“薪”与“水”合成的“薪水”,都反映出汉语在为“工作酬金”这个经济概念选择表达方式时,着眼点在日常生活必需品,“薪”“薪水”的词义发展体现以它们为代表的生活物资由自给自足到配给到使用货币购买的经济变迁史。无独有偶,在英语中,相当于汉语“薪水”的salary的词源也和生活必需品有关。salary一词源自拉丁文salarium,在古罗马时代,食盐产量不高,是一种相对比较贵重的生活物资,当时甚至会将打翻盐视为凶兆,罗马军队实行按日定量配给用盐,配给的这部分军饷叫做salarium(由拉丁词根sal派生而成),即盐钱。后来,这部分军饷被金钱代替,士兵可以用钱自行买盐,但是salarium一词却保留了下来。法语借用该词,作salarie,14世纪进入英语,以salary的形式出现,而且词义扩展了,泛指一切工作酬金。汉语与拉丁语,虽为不同语言,造词材料不同,但造词思路相似,反映了人类不同族群历史文化的异同给语言带来的异同。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经贸词汇的教学中,梳理介绍一些重要词汇的词源及其语义演变,既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义,也能让他们了解背后的经贸文化,这些文化有的具有国别民族差异,有的则具有普遍性,这种根植于语言中的文化理解将会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素质,降低专业学习的难度。对于母语背景的专业学习者来说,专业课程的课堂学习没有语言障碍,课后的扩展阅读也相对容易,但如果想要真正对本专业有深刻认识,仍然需要对重要的专业词语有准确深入的理解。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听懂专业课这一基本任务已是很大的挑战,深入领会的困难更大,仅靠专业史等课程的课堂学习来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并非易事。因此,如果专业词汇学习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先行者或者并行者,在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同时也能为专业素质培养助一臂之力,对专业学习必定是大有裨益的。
二、思考与启示
那么,为了达到辅助培养专业素质的目标,在经贸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教学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以经贸汉语词汇的一个核心语素“商”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
(一)应当打通古今,重视专业核心词汇的源流钩沉,通过探求专业基本概念的名源帮助学习者了解经贸文化和经贸观念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现代汉语,目标是交际,教学和研究长期以来都集中在现代共时层面。现代汉语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只关照结果,势必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语言背后的文化正是蕴藏于被忽略的所以然里面。因此,我们需要剥离语言这个文化“活化石”上的层层历史遗迹,重现它在文化影响下不断演进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钩沉词汇的历史源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专业词汇的研究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现代汉语,更要重视古今沟通。经贸汉语也常被叫作商务汉语,因为一提到经贸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商业,在经贸汉语词汇中,以“商”为语素的词语也确实不少,比如“商人”“商业”“经商”“通商”“商船”“商法”“商贩”“商德”“商场”“商号”“商户”“商会”“商家”“商检”“商界”“商贸”“商品”“商品房”“商品经济”“商品粮”“商品流通”“商品生产”“商厦”“商社”“商务”“商业街”“商誉”“商战”等等。“商”属于经贸汉语的核心词(语素),了解它的源流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的商业观念。根据资料,“商”在甲骨文时期多用作地名、人名、部族名、方国名。《诗经•商颂》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上古时代,曾有以玄鸟为图腾的部族将“商”作为自己的称号,历史上的商代就是由这个部族建立。传说商族人擅长经商,《山海经》《天问》《竹书纪年》等古籍都有记载,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丑亥,取服牛。”(袁珂1992:404)王亥是商族首领,他在商丘服牛驯马,商族的农业和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以致生产过剩,于是王亥带领商族人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族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作“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作“商业”。对此,郭沫若(1996:18)在《十批判书》中也说:“殷人的商行为无疑是已经开始了。《周书•酒诰》称妹土人‘肇牵牛车远服贾’,肇者始也,可见在周初人的眼目中认为商行为是始于殷,大约就因为这样,所以后世称经营这种行为的人便为‘商人’吧。”商族人的贸易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与外族交易,进行不同地域的商品流通,他们常常需要迁徙远行,因此,“流通”“流动”“远行”这样的特点随之蕴藏在了“商”的语义内涵里。在先秦,已经出现“商”和“通”“旅”的组合搭配:《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周礼•考工记序》:“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郑玄注:“商旅,贩卖之客也。”《周易•复卦》:“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礼记•月令》:“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旅”本义为军队,军队常远行作战,引申有出行在外之义,“商”“旅”都具有在外远行的特点,所以人们便将两词组合,指称往来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上面《周易》中的“行”与《礼记》中的“来”正说明“商旅”往来各地的特征。现代汉语中“商”最重要的义项是“商业”,经过上面的溯源,我们知道这个意义源于“商族”,表示贸易活动时具有“流通”“流动”的特征,这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于商贸活动最基本的理解———沟通不同地域的物资有无,了解这些可以增强专业学习者对华夏早期商业活动的认识。此外,“商”在现代还有一个常用义项“两人以上一起计划、讨论”,这个动词义项显然引申自“商业”,因为商业交易必须讨价还价,商量出合适的价格。
(二)应当注意历史上有竞争关系的近义词语之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帮助学习者深入体会经贸基本概念的内涵,扩展经贸汉语词汇和经贸知识古汉语词汇史上与“商”意义相近的另一个经贸核心词是“贾”,从《周礼》到《明史》,“商”和“贾”始终作为一对近义词存在并不断竞争。《说文解字•贝部》中认为“贾”的本义是做买卖:“贾,市也。从贝襾声。一曰坐卖售也。”“坐”有“常驻、不动”之义,“坐卖售”意味着这种买卖行为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固定的店铺做生意。因此,“贾”在表示和商贸活动有关的语义时,具有“居留某处”的特征。这与“商”具有的“流通”“流动”的特征迥然不同,古人将两者的差异用“行商坐贾”来形容:《周礼》:“以商贾阜货而行市。”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处”有“居住、停留”之义,与“坐”意义相近。)宋•范成大《石湖诗集•题南塘客舍》:“闲里方知得此生,痴人身外更经营。君看坐贾行商辈,谁复从容唱渭城。”“商”和“贾”因为语义特点不同,它们的搭配组合对象也往往不同,比如,《宋史•食货志》中有“坐贾”“蓄贾”“铺贾”:“商旅已算请东北盐,元指定东京,未至者,止今所至州军批引;其已入京未货者,都盐院全袋拘买鬻之,许坐贾请买碎卖。”“券至京师,反为蓄贾所抑,盐百八斤旧售钱十万,至是六万,商人以贱估售券取盐,不复入钱京师,帑藏益乏。”“若行商,则铺贾为保任,诣京师榷务给钱,南州给茶;若非行商,则铺贾自售之,转鬻与茶贾。”第一例中“坐贾”有前面的“商旅”对比,指在东京固定做生意的商人,第二例中“蓄贾”指在京师囤积居奇的富商,第三例中“铺贾”指在京师有固定店铺的商人,铺贾如果想要外出行商,可以用店铺做担保。“坐”“蓄”“铺”这类与居留有关的词一般不和“商”搭配,而那些与流动有关的词,如“行”“旅”“客”则一般不与“贾”搭配。有些表示地域的词,如果是表明来处,则与“商”搭配,如下例中的“番商”指来自西域的商人:《宋史•食货志》:“初制,长河西等番商以马入雅州易茶,由四川严州卫入黎州始达。”如果表示地域的词是说明做生意的范围,则与“贾”搭配,如下例中的“海贾”指在海上进行贸易的商人:《明史•食货志》:“市舶既罢,日本海贾往来自如,海上奸豪与之交通,法禁无所施,转为寇贼。”文献中“商”和“贾”也有与同一词语搭配的现象,但所指往往会有区别,比如《宋史•食货志》中同时出现了“茶贾”和“茶商”:若行商,则铺贾为保任,诣京师榷务给钱,南州给茶;若非行商,则铺贾自售之,转鬻与茶贾。茶商所过,当输算,令记录,候至京师并输之。第一例中“茶贾”是在京师当地买卖茶叶的商人,第二例中“茶商所过”“至京师”,说明“茶商”是往来不定的,与“茶贾”固定在一处买卖显然不同。通过与“贾”的对比,“商”的词义特点更加明确,而且,因为“贾”的存在,我们能了解在经贸发展史中,从事贸易活动的人群因谋利方式不同而分工,沟通不同地区商品有无与囤积商品在一处销售作为商业的两种基本活动,在古代是有清楚划分的。
(三)应当将经贸核心词置于词汇语义系统中,观察其系统位置及历史变化,帮助学习者把握经贸变迁发展的历史今天,“商”在经贸汉语词汇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历史上,它一开始并不处于优势地位。它最强有力的对手就是“贾”。不管是具有流动特点的“商”,还是具有居留特点的“贾”,它们的核心意义都是从事贸易活动,属于近义词。语言讲求经济原则,近义词之间必然会出现竞争,要想在词汇竞争中胜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自身语义特点能否适应指称对象的变化;一是语义包容度是否足够强大。上古时期,“贾”比较活跃,在经贸词汇系统中的地位要高于“商”,它在先秦文献中有“管理市场,调节市价的官职”“商人”“购买”“价钱”等使用义项。中古开始,“贾”逐渐衰落,到近代,“贾”只保留了“商人”义,而且使用频率很低,现代汉语“贾”只作为古语词保留在书面语中。“贾”的地位变迁与它的语义特点有直接关系,我们前面分析过,“贾”具有居留性,表示“商人”时,主要指在集市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商人,它的搭配组合对象也需要满足居留一处的特征。在先秦两汉,商业活动最主要的范围是固定集市,地区间的商品流通远不如集市贸易重要,所以“贾”的特点更适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随着时展,人们生活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而交通的不断改善使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商业活动受空间限制越来越小,沟通地域有无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即便是固定的市肆买卖,也依赖于各地商品的流通,经贸活动随之由早期的居留性演变为流通性,这种变化在宋代以后更加明显。“贾”的语义优势逐渐丧失,不再拥有核心词地位,它原有的一些义项或随指称对象的消失而消失,如“管理市场,调节市价的官职”义,或陆续被其他词语取代,如“价格”义被“价”分化,“购买”义被“买”“购”取代,“商人”义被“商”取代。到了日益国际化的现代社会,经贸活动全球化,“贾”彻底退出日常语言交际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以流通为主要特征的“商”的系统地位变化与“贾”正相反,它随历史发展越来越活跃,由弱势变强势,逐渐占据了主导。究其原因,它的语义特点更适合变化了的经贸形式固然是关键,但它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这一点也保证了它在词汇系统中难以被取代。古汉语中单音词“商”的义项并不多,主要有“商业”和“商人”,当汉语词汇走向双音化之后,以“商”为中心的构词系统却发展得十分丰富,在与经贸相关的诸多领域,衍生出大量以“商”为语素的词语,使随着经济生活不断细化的经济概念得到充分表达,比如:表示商贸活动者的“商人”“商贩”“商户”“商家”,表示商贸活动的“商业”“商贸”“经商”“通商”,表示商贸活动场所的“商场”“商厦”,表示商贸规则的“商法”“商德”,等等。虽然“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独立运用,它的词汇地位由词转变为不自由语素,但只要它还具有强大的包容度和能产性,它在经贸词汇系统的核心位置就会保持不变。“商”“贾”在经贸词汇系统中地位的变化,不仅仅是词汇的变化,也是中国经贸历史变迁的一个浓缩,我们研究它们的同时也就是在了解历史。
三、结语
上述三点是我们对于经贸词汇研究和教学的一些粗浅思考,至于具体的教学,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比如:哪些汉语词汇可以归入经贸词汇?经贸词汇中哪些词汇属于核心词语?哪些经贸词语需要与经贸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做源流介绍?教学中如何兼顾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输入,避免语言课变成专业课?这篇小文希望能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学者和教师来关注经贸词汇与经贸专业素质的关系,推动经贸汉语的研究和教学。
作者:符渝于雅妮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