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金融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的引擎作用,依托绿色金融服务维护和发挥好特色小镇的绿色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新时代特色小镇的绿色金融发展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碳交易等多种模式。新时代特色小镇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构建绿色激励机制;优化绿色基金环境,完善绿色价值链;创新绿色保险模式,构建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拓展碳交易项目。
关键词:新时代;特色小镇;绿色金融;金融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大有可为。建设特色小镇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破解城市空间瓶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1]。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举措。绿色是彰显小镇特色和资源优势的重要元素。新时代的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要求金融向绿色转型。党的报告指出绿色金融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特色小镇的融资需求大,需要各类社会资本与信贷资金支持[2],但融资难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问题[3]。面向绿色发展的特色小镇建设迫切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如何实现绿色金融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如何避免传统城镇化的千城一面老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如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短板?需要以绿色金融为引擎,彰显绿色优势,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特色小镇的绿色金融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1新时代特色小镇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意义与主要问题
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区别传统粗放型、高污染型发展模式,必须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彰显绿色生态的资源禀赋与后发优势,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对比传统城镇化道路,许多特色小镇没有经过工业化、传统城镇化的洗礼,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优势和成长空间。绿色是特色小镇的基础底色,既是红线、底线,也是重要优势[4]。如何充分利用特色小镇的绿色优势,真正实现差异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应依托绿色金融服务维护和发挥好绿色优势,推进生态旅游、文化创意、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将特色小镇的绿色优势转化为绿色生产力和竞争力。
1.1绿色金融的内涵阐释
许多学者对绿色金融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秀星[5]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在融资服务上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熊学萍[6]、陈光春[7]、杨帆等[8]、宋家宁和叶剑平[9]均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更加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资源集约利用,满足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的金融需求。本文认为,绿色金融是指为推进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加快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目标,金融机构对绿色能源、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提供投融资、运营、风险控制等系列金融服务的总称。特色小镇绿色金融就是充分挖掘特色小镇的绿色优势,借助现代金融工具开展面向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领域的金融创新。
1.2绿色金融的战略意义
绿色金融模式展现了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成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新动力[10]。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充分挖掘其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而绿色产业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彰显党中央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如图1所示,绿色金融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基于特色小镇的绿色生态优势开展现代金融服务,面向生态治理、绿色产业领域进行市场分析,依托绿色金融创新为特色小镇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形成特色小镇的绿色生产力。绿色金融有助于加快特色小镇的绿色转型,为绿色产业降低筹资成本[11]。而特色小镇绿色产业发展又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市场拓展。
1.3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及其绿色金融服务供给相对短缺,主要问题表现为:(1)面向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金融机构参与不够。尽管个别金融机构在服务特色小镇建设中取得较好发展,也有的地方建立了特色基金小镇,但从整体上说,金融机构在面向特色小镇建设的投入不够、组织参与不力。(2)绿色金融的产品覆盖面不广。绿色金融主要以面向节能环保类的大型企业、项目为主,忽视特色小镇等特殊融资对象,对中小型、微型企业的多元化、多样化、分散化的融资需求考虑不够,难以面向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项目提供精准化、广覆盖、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3)绿色金融的服务创新不足。绿色金融涉及生态环保、经济、建筑、交通、信息、法律等领域,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性、技能性和创新性,但针对特色小镇发展特别是农民、家庭的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少,面向特色小镇建设的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服务创新不足,严重制约特色小镇建设及其绿色产业的持续发展。(4)绿色金融的行业规模小,政府主导过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不足。当前,主要商业银行面向绿色金融领域的融资规模小,而且绿色金融主要是政府主导或参与型的环保项目融资,企业和社会组织融资的市场化渠道不够畅通。(5)地方官员更重视金融服务的经济效益,缺乏对生态环保效益的综合考虑,没有将生态责任纳入到决策和政绩考核范围之内,特色小镇绿色金融的相关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法律制度、文化舆论等建设不足,没有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
2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金融模式选择
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的引擎作用,构建和创新其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在金融业务拓展中重视生态环保效益及其评价考核,以完善的金融服务推进绿色发展。从国际金融实践来看,绿色金融包括为企业提供绿色环保类的金融服务或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还包括利用金融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碳交易及碳金融等。近些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发展迅速,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了关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系列文件,多个省区市建立了绿色基金和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等,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与模式。基于绿色金融的实践探索,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交易等多种模式选择。
2.1绿色信贷模式即金融机构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对从事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低息贷款,面向绿色发展项目优先发放贷款、延长还款期,促进特色小镇的绿色产业发展,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型企业提高贷款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绿色信贷工作,有关部门和机构相继出台了系列的鼓励绿色信贷政策文件,如表1[12]所示。2012—2017年,有关绿色信贷政策文件涵盖了国家理念到部门指导意见,金融机构不断出台相关制度推动绿色信贷发展。当前,绿色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商业银行所主导的绿色信贷[13]。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绿色信贷对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提高门槛,限制其贷款和规模扩张,进而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优惠的信贷服务[14]。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信贷模式直接利用金融杠杆对其产业进行绿色引导,对传统企业绿色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对生态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助推特色小镇绿色发展。
2.2绿色基金模式
许多特色小镇以基金为重要支撑打造基金小镇模式,通过集聚多种类型基金、金融机构,成为区域金融集聚和金融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绿色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和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募集绿色发展资金,专门投向特色小镇的生态环保、清洁生产等产业或项目。绿色发展基金充分运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有效化解特色小镇的绿色产业融资瓶颈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15]。由特色小镇所在的政府部门主导或支持建立绿色发展母基金,母基金综合评价市场、风险、收益、政策目标等,选择合适的培育对象,并依托专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对政府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进行再分配。通过母基金培育发展多个股权投资基金,根据投资方向细分为多个专项投资基金:如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污染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再应用等[16]。建立多个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分散母基金风险,稳定发展收益,并依托母基金在特色小镇积极培育和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2.3绿色保险模式
绿色保险是通过稳定企业经营业绩或现金流来增强投资者信心、协助企业融资的保险产品[17]。绿色保险成为新时代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开展面向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新型保险业务[18]。绿色保险有利于解决绿色环保领域发生的纠纷,分散或降低环境灾害风险,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发展。为推进特色小镇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绿色保险模式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有高危险性的企业进行风险分担,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鼓励企业面向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及其节能减排,进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绿色发展能力。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中,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可能涉及的地区广、受害人多、赔偿金额大,一般污染企业难以承受,绿色保险模式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降低纠纷成本、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基本权益,由保险人承担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有效保护公民权益。构建特色小镇的绿色保险模式,也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推动企业重视绿色发展和节能改造。
2.4碳交易模式何谓碳交易?
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市场化交易模式,买方通过付费支付给卖方进而获得所需的温室气体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有效实现其节能减排的责任和发展目标。碳交易成为重要的绿色金融模式,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不同企业或项目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排放贸易和联合履约3种碳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或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完成自身减排任务和承担减排责任,也推进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在清洁发展机制下,许多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开发低碳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帮助企业节能改造与绿色发展。将碳交易模式运用于特色小镇建设中,使得特色小镇拥有的丰富森林资源、碳汇资产、绿色产业转化为绿色生产力,真正实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特色小镇绿色低碳发展,真正改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模式。
3新时代特色小镇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
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更加有效的金融模式,助推特色小镇的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金融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大有可为的新空间和内在潜力。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绿色金融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擎作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集约发展的特色生态小镇格局。如图3所示,针对不同的绿色金融模式及其特色,新时代特色小镇绿色金融发展需要选择如下对策。
3.1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绿色激励机制
面向特色小镇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绿色发展的扶持力度。要加快构建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构建绿色激励机制,激活绿色金融市场需求,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19]。构建特色小镇绿色信贷模式,需要加快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绿色市场制度建设,建立绿色金融的市场激励机制。一是要创新出适合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拓展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资格局,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0]。加强绿色信贷政策创新,适度创新间接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参与的绿色小额信贷模式。二是积极发展面向特色小镇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环保、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完善绿色小额贷款的法律法规,积极培育绿色小额信贷机构,优先支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新能源企业等发展。三是要完善绿色信贷的外部激励制度,运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利率优惠、贴息等多种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产品。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信贷项目的审核监管力度,对“三高”产业严控和压缩信贷规模,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而对面向特色小镇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应建立信贷的绿色通道。四是深化绿色金融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完善特色小镇绿色产业发展的再贷款、专业化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构建绿色担保、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长效机制,加强信贷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绿色信贷服务体系。
3.2突破传统金融障碍,优化绿色基金环境,完善绿色价值链建议
在中央或省级政府层面构建绿色发展的母基金,建立面向特色小镇节能减排、绿色产业、生态环保等特定领域的基金,用于生态建设、雾霾治理、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项目,其基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国债项目安排等。在母基金的引导下鼓励特色小镇所在地方政府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参与,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PPP模式建立多个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绿色金融实现信息整合、管控与征信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大数据,引导绿色金融资源,从政策、信息、人才、技术、评价体系等多个层面优化绿色基金发展环境。特别是要从政策层面突破传统的绿色金融限制,创新和建立更加灵活的适合特色小镇实际需要的绿色发展基金制度,完善特色小镇绿色基金实施方案,建立特色小镇绿色基金项目库,为特色小镇绿色产业及其发展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3.3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保险模式,构建风险分担机制
目前,在绿色保险业务开展中,保险公司对环保条款、污染条件、保费、监管条件等要求过于苛刻,企业绿色保险项目受益较低,降低了企业或个人参与绿色保险的积极性,加上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不广和执行力不强,抑制了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投保热情。创新特色小镇绿色保险模式,不断提升企业和当地农民的绿色发展理念,保证实现环境侵权损害的有效赔偿。要构建互相分保或者再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增强绿色保险机制的灵活性、可操作性,积极培育绿色保险专业人才,完善绿色保险服务体系,扩大风险的分散面,增加保险公司对受损企业的赔偿额度,提升企业参与绿色保险的积极性,也促进特色小镇绿色保险的持续发展。
3.4发挥特色小镇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拓展碳交易项目
特色小镇本身具有丰富的森林碳汇资源,这些资源是碳交易的重要资本,既要重视植树造林和绿化建设,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增加特色小镇碳汇总量,也要积极发展新能源等低碳产业,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等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参与特色小镇碳交易过程中,不断拓展碳交易项目。一是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加大对特色小镇碳交易的支持力度,确定排放权的总量、配额分配标准,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提升特色小镇的碳交易市场活力。二是引进碳金融、碳交易相关的人才,建立绿色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沟通合作,及时披露企业信息和特色小镇丰富的碳汇信息,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外企业进入我国节能减排、环保行业和领域[21]。要加强包括特色小镇碳交易在内的各类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基础设施、人才支撑、法律保障、文化舆论等建设和环境营造。三是拓展碳交易项目,积极发展光伏扶贫、绿色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新能源、低碳产业等项目。特别是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利用更多的荒山、荒地、荒坡资源和农民宅基地屋顶、空地等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既加强农村取暖、用电等能源结构转型,增加新能源比重,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强度,也提高特色小镇碳资产总量,为碳交易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构建新时代特色小镇的碳交易等绿色金融新模式,有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的新标杆、新机制、新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李清文1;陆小成2;资武成3 单位: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3.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