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山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9期
摘要:世界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平原农业和山地发展模式是两种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平原农业是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山地农业呈现出耕地块多、面积小、分布零散、垂直带性分异明显等特性。云南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以上,人均耕地少,资本、信息、加工、运销等能力较差,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云南农业的发展应走不同于我国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发展道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推进“三元农业”和“三维农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山区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云南农业;发展模式;山地农业经济
世界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今天现代农业的发展,各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模式在20世纪产生了明显的分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18、19世纪爆发的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同时也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经济的超常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消费农产品的需求也迅速膨胀,从而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急剧增长。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造,否则就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技术、装备的支持,以及资金的保证。因此,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取代“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就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
一、平原农业
20世纪初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把机械和化学品引入农业生产领域。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因此彻底改变,农业生产被改造为如同工业一样的投人、产出过程,从而使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单一作物连作的规模化生产和农产品高度商品化的目标得以实现。这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引导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平原农业的发展是以土地资源为前提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其特征是生产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通过机械化、化肥化和水利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工业制造业产品装备农业,取代大量劳动力,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这种模式往往被地多人少的国家采用,北美、澳洲、欧洲的国家堪称典范。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化,科学成果大量被用于农业。二战初期,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占20~30%,到20世纪70年代,科技贡献率已达7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60~7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平原农业逐步迈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针对“石油农业”的弊端,都积极开展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出现了诸如美国“持续农业”、德国“综合农业”、法国“环境保护型农业”、俄罗斯“生态农业”以及日本“集约型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由于人均耕地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充分考虑到土地资源利用率,平原农区发展农业的基本途径以多熟种植和立体栽培为基础,采取农牧结合,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得以大力发展,并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及其发展模式。
二、山地农业
山地是一个具有三维构型的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类型,在自然分异规律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干预下,产生了其特有的时空分异规律与层带组合格局。在特定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山地在自身生态环境属性、基质、结构与功能等自然因素的支配下,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人类生产活动与人口压力等。山地农业发展的问题是人多地少,山地农业生产力低下,人口素质低,农户缺少及时的技术信息,发展能力弱。如果以传统的扩大耕作面积的方式来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农民无能力在本来收入就很低的土地上增加生产投入,耕地质量会下降,产出会越来越少,致使陷入恶性循环。山地农业的发展,要遵循农业生产条件的分异规律,以资源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及其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为前提,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分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品,提高农业资源系统中的生产能力,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实现特色经济的持续增长。山地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以植被恢复为重点,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第二,以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以提高粮食单产为启动点,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当压缩粮田种植面积,扩大林果牧业生产面积,使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在广大贫困山区,农业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退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在山区农业发展中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应针对农民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确定具体农业发展方式。水资源缺乏和农村饮用水供给条件差是云南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性贫困问题。河水冲刷侵蚀河岸造成农田被毁是造成许多农作物减产绝收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云南山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农业省份,相对全国来说,农业发展程度较低。山区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4%以上,耕地资源少,劳动力素质较低,广大农村市场经济基础薄弱,且信息、资本、加工、运销能力等较差,整个产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云南农产品将面对价格、质量,以及农业整体发展能力的挑战。因此,云南农业的发展应走不同于我国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发展道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依托资源发展效益优先的特色产业,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推进“三元农业”和“三维农业”的发展。
(一)三元农业把小规模集合成大产业,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云南人多地少,且94%为山地,不可能也无法搞现代化的大农场。必须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特色鲜明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推进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规模合力连接市场。云南并非粮食主产区,如何解决粮食安全和粮饲不争地,尚未破题,因此,结合云南实际,发展具有云南特点的畜牧业和饲料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山地畜牧业的发展,将促使农业产品从过去主要限于食用,向食用、饲用和加工用“三元农业”方向发展。我国13亿人口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越来越要求安全、优质,方便快捷和多层次、多样化。这必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升级带来强劲动力,从而带动就业和农民增收。虽然,总体上制约云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因素仍存在,如企业规模、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和标准体系、技术创新能力等,但更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创新思路,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从云南传统的二元农业向三元农业发展。
(二)三维农业“三维农业结构”即“白色农业”、“微生物农业”,是指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者并重构建的农业生产结构。传统的农业生产,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主的“二维农业结构”。“三维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资源科学组合起来,使之低耗、高效产出的持续农业模式。“微生物农业”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以及酶工程为基础,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组建工程农业体系。利用微生物惊人的繁殖能力,生产人类及动植物所需的营养品、保健品、饲料和肥料等。且在生产过程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而且节水、节土、节能,可常年大规模生产。云南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和科技成果的积淀,为发展“微生物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人工种植食用菌、利用废糖蜜生产单细胞蛋白、利用农作物秸杆发酵转化为牲畜饲料等在云南都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微生物农业”已形成了微生物食物、饲料、肥料、农兽药、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剂等六类产品,这是云南省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新路子。当然,要实现“三维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运用,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加大教育投入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必须做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强化农民的科技和文化教育、加强农民的微生物生产技术运用等。
参考文献:
[1]杨庆华,杨世先,马文彬,等.山地农业区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状况———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J].山地学报,2005(06).
[2]李晓俐,陈阳.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農業展望,2010(03).
[3]赖松海.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2).
[4]韦小平,冉亚明,孙秋.国内外山地农业发展模式对贵州的启示[J].贵州农业科学,2015(09).
[5]程厚思,卢亚鹏.云南山地农业的环境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9(06).
[6]闫建伟.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非粮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19).
[7]赵建军,孙凤芸,闫良,等.发展粪草腐型食用菌与三维农业[J].林业勘查设计,2015(01).
作者:韩本勇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