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互联网下的传统农业品牌化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品牌研究》2018年第2期
摘要:2015年,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从而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利用高新的互联网科技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锦州市作为分析对象,讨论如何借助“互联网+”来促使传统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农业;品牌化
2015年3月1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按照总理的要求,要促进“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农业部在2010年就提出要将传统农业品牌化。而“互联网+农业”的方式不仅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精准化生产转型,更提高了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使得传统农业在“互联网+”的行动方式下迸发出了强大的活力。
1锦州市传统农业品牌化的现状和不足
锦州市是一个传统农业经济占整体经济比例较大的地区,更是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北宁地区农业精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充足的经验。而凌海地区则是捕渔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锦州市实际上是一个沿海且具有大量农业资源的地区,如何发展好当地的农业成为了政府部门和群众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我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在传统农业模式,经营方式也以个体小规模经营为主,同时缺乏高端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因此很难将产业做大做强,更是很少出现农产品加工方面的领导品牌。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加工程度,如何建立完整强大的产业链,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植入一个可信赖的农产品品牌,这些都是当下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现在我们拥有了一个方便而高效的工具,那便是互联网,在电子商务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平台成了传统农业走出困境,建立品牌的新希望。
2互联网和农业相结合
目前在农业中使用互联网配合生产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很多电商平台和地方农业生产者已经有了较大的收获。例如,天猫商城的喵生鲜部分已经在中高端消费者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了完整的品牌观念。应利用好互联网的红利期大力推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互联网能为生产提供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和强大的生产关系及沟通效率。这不仅可以带动农业发展,更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在一份2011年的基层调查报告中发现,有近60%的务农人员表示不会用电脑,更不懂互联网,这不仅表现出这些人员对社会高速发展的不适应,更体现出了这些忙于种植的农民已经和时代渐渐脱节。而利用“互联网+”农业的生产方式则可以改变当前农民对新科技认识的缺乏,在帮助农民实现富裕的同时也将他们和整个市场、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端,收获到时展的红利。
3当前利用“互联网+”的益处
今天的互联网发展迅猛,曾经人们要坐在家里打开电脑才能与世界进行互联,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的当今,互联网这一工具又一次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1]。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政府部门十分重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所以目前是利用“互联网+”给传统农业进行改革的良好时机。“互联网+农业”不仅有利于革除传统农业在生产消费上的局限性,更能使我国农业面向世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渠道。近些年,在电商和社交软件中,经常出现一些某地农产品滞销的求助信息,而热心的群众往往能帮助这些产品滞销的农民走出困境。互联网帮助农产品销售的更快,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帮助提高收入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高品质、低价格的选择方向,促使生产和消费两者共同发展。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种种机遇,已经让一批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企业家意识到了商机。前有刘强东带头种水稻,后有柳传志卖蓝莓。互联网,使得一大批原本和农业毫不相关的科技企业进入了农业生产领域。他们给传统农业带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时代。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比下降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网民在全部网民中的占比反而有了增长的趋势[2]。这一切都得益于互联网商业的跨地域性。其促使了传统农业的转型,指导农业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改变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传统链条。利用互联网改变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已经不是遥远的假设,农民已经切实得到了时展带来的利益。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农业已经渐渐失去了与新型“互联网+”农业生产模式的竞争能力,我们应当顺应潮流,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建立农产品品牌,确保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农产品的优质低价。
参考文献
[1]欧阳韬.如何利用“互联网+”加速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07-108.
[2]胡晓明.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化农业的结合研究[J].江西农业,2017,(12).
作者:牛佳 单位:锦州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