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管理研究性教课的运用范文

经济管理研究性教课的运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管理研究性教课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管理研究性教课的运用

一、问题引导模式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个体———厂商和家庭为研究对象,主要讲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研究内容不断、更新扩展。《微观经济学》具有理论完整性、抽象性、实用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和提高大学性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经济学基础课后续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2.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在传授经典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培养低年级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兴趣、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树立严谨、踏实的作风,锻炼学生描述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技巧,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提炼规律的能力。

3.问题引导模式的应用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中,首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和总结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供求理论、消费偏好理论。用问题引导学生教学可以有效降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风险,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兴趣。其次,鼓励学生组建小组发现身边的经济现象,并抽象出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感性认识开始学习探索未知、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把经济生活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生活场景中,如设计一个买卖场景再现交换和定价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经济学家从现象中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经济生活、经济研究的魅力。

二、小组竞赛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中的应用

1.课程简介《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统计学两学科的交叉课程,是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应用的一个分支,也是企业进行定量管理、定量分析的工具。课程内容主要阐述了一些实际操作问题,各章之间为并列关系,有利于以小组开展学习和竞赛。

2.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这门专业课程中引入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以激励学生参与课程研究为核心,改变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点拨,师生相互教学,可让学生基本具备自主研究的能力。

3.小组竞赛模式的应用为了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教学并获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设计上进行系统控制。首先,将所学课本在开学之前发给学生,并将所有章节按小组分配,小组的分配必须是随机的,如姓名的首字母等,不能按照传统的分配方法,这是为了保证小组成员的不熟悉性。其次,每组根据自己所分章节进行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并着手准备改组的课堂成果展示,要求每组每人5分钟的展示,期末成果也从该组选题中得到,分别计入小组成绩。再次,对于每组课堂展示的研究成果,任课教师本人及随机抽取的其他两个小组进行评价,说明理由,并给出分数。在单组展示之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插入需要补充的专业知识,并展示一篇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进行对比。最后,对学生与教师共同呈现的研究成果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讨论。

三、游戏体验模式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1.课程简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研究性教学的目标把研究性教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增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能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形成健康人格,确立和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3.游戏体验模式的应用设置游戏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知识、总结知识,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如《组织行为学》中有关“冲突”的内容及其解决办法,采用以下游戏模式。事先根据班级人数分成6个或4个小组,每组设立组长,组长负责活动的开展、总结和情况反馈。各小组以抽签方式抽取与“冲突”相关的内容,如冲突的性质、冲突的类型、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冲突的行为后果等,教师给与指导,并适当参与各小组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幅多媒体关于冲突的图片引出本节课内容,并通过团体互动游戏让学生理解怎样解决冲突才能提高效率并取得长期利益。

四、结束语

近来国内外大学对研究性教学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实践中开展问题引导模式、小组竞赛模式和游戏体验模式的研究性教学,这些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驻丰富了研究性教学理论,而且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是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选题、设计方案和运行模式、评价体系等,以实现巩固教学内容、启发思想和培养创新的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自主完成各项任务,达到教师要求的标准。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锻炼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教师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推进了整体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作者:章磷董大朋温明明姜虹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