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民利益实现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经济杂志》2014年第六期
对农民利益结构的研究,学术界大都集中在农民利益结构的构成及其发展趋势两方面内容上。前者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分析,后者表现为动态的趋势研究。1、农民利益(收入)结构构成的研究。基于研究角度和目标的不同,国内学者分别选择产业、来源与表现形式等角度对农民利益结构的构成进行研究。如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曹锦清教授认为,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就是农民在自己承包土地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收入;其次为打工收入;第三是国家转移支付;最后是财产性收入来源。从当前情况看,财产性收入非常低。以上四个方面收入来源的分析来看,农民收入的可增长性空间非常低,缩小城乡差距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张凤龙研究员认为,农民收入在形态上可分为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在来源上可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按产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收入。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而同期种植业收入比重是下降的。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中很重要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业。综合来看,尽管有关农民收入结构划分的研究具有不同的角度与内容,但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即将农民收入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两部分内容。同时,基于国家统计部门官方的表述方式,学术界基本上也都选择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四个方面内容,作为研究农民利益的基本依据。2、农民利益(收入)结构特点的研究。学术界在对农民收入结构的特点与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如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张凤龙研究员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分析,将其特点概括为:实物收入比重下降,现金收入比重提高;农业收入比重下降,非农业收入比重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提升,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下降;粮食收入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收入比重提高。综合农民利益结构特点与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利益的提高,固然需要在产业外部拓宽渠道,但更需要在产业内部对现有利益实现渠道进行调整与优化。从理论上看,没有先天落后的产业,只有后天落后的农业;从实践看,观念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经营上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化,方式上从种植向加工转化,空间上从一产向二、三产业转化,对利益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农民利益实现则有更广阔的空间。
二、农民利益实现制约因素的研究
农民利益实现过程是一个涉及因素、领域与范围十分广泛的过程。就其涉及因素而言,既与农业发展有关,也与政府支持与市场建设有密切联系;就其领域而言,既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也涉及到政治与社会建设;就其范围而言,既涉及到第一产业的内部的发展,也涉及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提升。因此,基于研究需要,本文从涉及因素为基础,结合农民利益实现所涉及领域与范围,试将学术界有关研究观点作一归纳性的表述。
(一)制度因素农业发展既要有自身的建设,也要有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在制度方面,学术界讨论最多的是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和与社会保障制度等问题。事实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制度及其影响对农民利益实现的制约愈发突出。在户籍制度问题上,海南大学龙盛风教授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增收问题”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最主要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长期存在的户籍制度及其城乡二元结构。从发展趋势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民增收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要拓宽农民外出就业空间,仍困难重重。在土地流转制度问题上,学术界普遍认为,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政策效应已经大大释放并且已经透支。因此,必须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来深化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然,学术界对此也有许多反对意见,认为失去土地部分权利(经营权)的农民必然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流动的盲目性与空间的有限性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压力问题。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上,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韩俊研究员认为,三十年前解决的问题是吃饭问题,但是三十年后解决的问题已经转向。现阶段农村改革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的利益关系将更为广泛和复杂。
(二)体制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实现所面临的体制问题,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是农村经营体制问题。资金问题既是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的基础,同时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投入,特别是民营资本在农村的输入问题,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所有权的最终归宿方向和结果。围绕着经营体制及其组织建设的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认为,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原因,我国土地多呈现分块、土地狭小、高分散的特色。同时,由于高度细分化的原因,农户的耕作操作非常雷同,农产品的生产蛛网特色特别明显,由此而带来不可控制的风险。
(三)市场因素学术界认为,中国农民的利益问题的解决往往和农民人口总量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人口与资金的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一切又必须建立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与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的基础上。著名农业问题专家郑风田教授认为,农村生产有三要素:人、资金和土地。从这三个资源流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市场体系的分割,这三个要素的流动基本上都是单向地向城市流动,为城市经济发展而服务的。综合来看,这三大要素的流动都需要以健全与开放的市场体系来支持。
(四)权利因素学术界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就是公正与公平。公正与公平原则正是农民平等进入市场竞争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学家温铁军认为,未来三十年,第一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第二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才能真正的、普惠的得到国民待遇。;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研究员也认为,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建立起相应的农民组织,让农民组织有序代表农民,表达他的利益需求。综合目前学术界有关农民利益实现制约因素的研究情况来看,农民利益的实现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经济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与社会的运行、发展过程。这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与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就农民利益实现的保证机制而言,基于农业的行业特点和产业显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体制、制度与政策的实施对农民利益的影响往往是直接和显现的。因此,无论是发展战略制定的主体还是体制、制度与政策实施的主体---政府而言,都需要在职能定位和职能内涵选择上有所侧重,至少应有全局、整体与协调的立场。这是农民利益实现的保证。
三、农民利益实现路径的研究
(一)国外有关农民利益实现路径的研究观点在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与背景中,有关农民利益实现路径的研究,国际社会研究方面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W.W.科克伦及G.L.约翰逊的农业扩散应用理论、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的高收益投入理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的农业资源互补理论等。1、科克伦及约翰逊的扩散应用理论。1958年,科克伦提出了“踏轮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实现必须建立在技术应用和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农业生产者才能赶上社会技术更新的整体步伐,获取其他行业同等的利益;同年,约翰逊提出了“农业固定资产说”,这既是对前者的补充,又是对前者理论的调整与补充。他的理论是以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前提,这是对科克伦的“踏轮理论”的调整。2、舒尔茨的高收益投入理论。舒尔茨的高收益投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传统农业时期农民利益实现的障碍不在于农民的素质和产业的先天性优势不足,而是在于外来的刺激力度不够的问题。舒尔茨认为,只要形成外部的刺激因素并且提供机会,农民就会点石成金。这种理论的基础与前提是:农民未必是低经济素质的,农业也未必就是低效率和无价值的。3、梅勒的资源互补理论。约翰•梅勒认为,一方面,农民要尽量避免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群体竞争,尽量避免使用与工业发展相竞争的、具有替代劳动性质的资本投入,需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来保障和实现利益,最终实行资源互补;另一方面,当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状况是劳动力充裕而资本稀缺。因而,农业发展应该多使用与劳动力互补的投入等。综合来看,国际社会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大体上都是建立在工业化背景条件下的,在解决路径方面未必适合中国农民利益实现的基本状况和条件。但是,他们在农业产业和农民地位的理性认识,特别是在市场建设背景下实现农民利益问题的路径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社会占据很长时期的历史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现实,都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二)国内有关农民利益实现路径的研究观点实现农民利益,在中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与政治问题。不仅需要农业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学术界在农民利益实现途径方面的研究,不仅在农业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而且从产业之间的联系和社会合力的角度来选择与确立实现农民利益的路径。1、“多主体与多机制良性互动”基础上的保护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乐明教授在“保障农民权益:理论依据、保护原则与路径选择”一文中认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关制度、政策与措施的完善,还需要充分调动农民、各级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需要构建“三主体、双机制”的保护模式,切实保障农民权益。2、“多领域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实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关付新研究员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应该根据社会发展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成为必然。政府要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要采取更多的“惠农”政策。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必须采取多方兼顾,标本兼治的措施。3、“收入结构调整与优化”基础上的提升路径。同时,学术界在对农民收入结构分析基础上,从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的角度,对农民利益增长的主要方向进行研究,以此形成农民利益实现路径。如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王军锋在其“农民增收的主要模式及增收趋势判断”一文中,将农民增收路径分为制度政策推动型增收、非农产业带动型增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驱动型增收等方面。综上所述,基于发展中国情的认识,结合社会变革环境的分析,对农民利益实现路径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具有以下特点:就研究内容来看,外部支持机制研究多,内部发展动力研究少。就目前主要研究主体而言,政府与和学术团体是目前研究农民利益问题的基本组织。前者具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的推动作用,后者具有旁观、同情与呼唤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内容中,对农民利益实现中的政府职能转化与政策完善的研究比例居多,而对真实利益主体的农民的作用以及农村、农业特点等内容研究不足。就研究立场来看,视其现代化的障碍多,视其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少。农民利益实现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早期理论中对农民与农业的认识的影响,在研究立场上,更多地将农民利益实现过程视为现代化建设中矛盾和障碍的解决过程,甚至在实践中以“代价论”来解读现实中的农民利益问题。
作者:林亦平单位: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