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国内研究现状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关于农业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开始。李京文对我国1953~199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研究后认为,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07%,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源泉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投入物使用效率提高的贡献要远大于投入物数量增加的贡献,而我国正好相反[5]。倪心一通过对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应具有的规模水平[6]。张国华等研究认为我国农业投资的持续增长对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数量明显不足,且波动较大,农业投资机制和投资环境都不够完善。据此,政府应明确扶持农业发展的责任,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明确新时期农业投资的重点,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和投资机制[7]。李健研究认为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根据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的特点以及我国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独立化的实际,为了保持农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制定扶持、鼓励和保障农业投资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的保障机制[8]。向家敏研究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时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推动,而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最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9]。樊红霞选取河南省1985~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年统计数据,通过建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认为,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0.5%[10]。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和规范研究上。鉴于此,笔者通过构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农业GDP的计量模型,具体研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拱依据,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2.1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1991~2010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见图1。图1显示,1991~2010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042.56亿元上升到7885.9749亿元。1996~2003年间增长较缓慢,自2004年起增长较为迅速,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已达到1991年的4倍多。
2.2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1991~2010年我国农业GDP见图2。由图2可知,1991~2010年间我国农业GDP的产出情况:农业GDP自1991年起呈不断上升趋势,由5342.2亿元上升到40533.6亿元。1996~2003年增长较缓慢,2004年起增长迅速,2010年农业GDP已达到1991年的8倍多。
2.3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GDP之间成直线相关关系,而且是正相关关系。从表1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GDP的相关系数是0.989824,二者成高度正相关关系,并显示这2个变量自身完全正相关。从而说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二者关联紧密。
3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GDP关系的农业实证分析
3.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3.1.1模型设定。选取2001~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即农业GDP)指标作为变量来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3.1.2数据说明。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AFI)作为衡量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指标,用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AGDP)来衡量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性,同时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会改变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农业GDP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AFI和lnAGDP表示取自然对数以后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农业GDP,结果见表2。
3.2实证分析
3.2.1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AFI和AGDP是非平稳序列,lnAFI和lnAGDP是平稳序列(表3),lnAFI和lnAGDP的趋势(图4)同AFI和AGDP。因此选取lnAFI和lnAGDP作为变量进行分析不影响最终结果。
3.2.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Eviews6.0对lnAFI与lnAGDP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lnAGDP不是lnAFI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在该显著性水平上lnAFI是lnAGDP的格兰杰原因,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表4)。这说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促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3.2.3回归分析。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表2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lnAGDP=2.525809+0.901177lnAFI从回归结果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R2=0.9589,表明农业GDP增长的95.89%可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来解释。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自由度为8的t分布的临界值为2.306,而截距项的t统计量为4.551>2.306,斜率的t统计量为13.656>2.306,因此两参数在统计量上是显著的。斜率0.901177表明,2001~2010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每变动1%,农业GDP就变动0.901177%,说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基础性投资,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4政策建议
4.1寻找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突破口———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由以上分析可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增加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而其突破口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起到促进农业发展和吸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双重作用。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通水、通路、通电等工程,这些项目均有极强的外部性,属公共产品的范畴,理应由政府提供。一旦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会激发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农业和农村的热情。
4.2增加政府投资,积极引导各投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首先,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增加农村集体、个人对于农业的投入。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业;鼓励农民扩大劳动积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其次,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加强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财力不断增大,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地方所占份额大幅度上升。但由于受短期利益驱动,在地方基本建设投资分配中,用于农业投资的份额急剧减小。因此,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约束,加大地方基本建设投资中的农业投资份额。再次,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国家的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都要对农民从事粮、棉、油种植,牲畜、水产养殖和农田基本建设等积极给予支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进一步扩大外资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政策上的优惠,保护外商投资积极性。优惠的政策措施要体现在税收、费用、产销保障、审批手续等各个方面,有限度地放开一些农产品流通领域,使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在“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结合上更为紧密。
4.3完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融资体制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完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扩大农业信贷投资。各级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要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尤其是要加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的基础性建设投资,落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重点项目建设贷款和国家财政资金相配套的重点项目贷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组织的作用,强化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功能。
4.4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遵循国家确定的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优先发展农业的产业系列协调一致,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在增加农业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增加预算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拨款比例。切实落实农业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免征投资方向税的政策,保障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的农业贷款项目的优惠条件全部落实到农业,以优化预算外农业固定投资的外部环境。优先安排财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并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政策上扶持农业事业单位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4.5完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一方面,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责权制度。农业投资主管部门既管农业投资,又要管产出,有的项目如商品粮基地建设,建立起投资和上调产品挂钩的经济责任制,已取得显著效果,应逐步推广。同时要对投资实行严格的管理审计,严禁挪用、浪费。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依法监督管理投资过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对国家资金的使用监管尤为必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投资监督管理制度,对投资主体、投资受益者的权利、责任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要在农业资金的安排、执行、使用和项目管理等环节上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农业投资效益评估制度,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坚决杜绝农业资金的贪污、挪用、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作者:杨学峰杨学成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